蓝色星球 第二季

蓝色星球 第二季

456

    10.0

    • 主演:大卫·爱登堡

    常见问题

    1、大卫·爱登堡 主演的电影《蓝色星球 第二季》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蓝色星球 第二季》来自于英国地区。

    2、《蓝色星球 第二季》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7年在英国上映,《蓝色星球 第二季》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4560分,《蓝色星球 第二季》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蓝色星球 第二季》值得观看吗?

    《蓝色星球 第二季》总评分4560。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4、《蓝色星球 第二季》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蓝色星球 第二季》是2017-10-30(中国大陆)上映的纪录片,由影星大卫·爱登堡主演。由导演詹姆斯·霍尼伯内携幕后团队制作。

    5、《蓝色星球 第二季》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纪录片电影《蓝色星球 第二季》是著名演员大卫· 代表作,《蓝色星球 第二季》免费完整版2017年在英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蓝色星球 第二季电影,蓝色星球 第二季剧情:《蓝色星球II》将由大卫·爱登堡爵士主持在长达4年的拍摄过程中, 制作团队共执行了125次的探险,水下拍摄时数长达到6000多个小时。与2001年首播的《藍色星球》相隔16年之后,制作团队透过新的科技技术突破以往限制,将许多过去未知的地带、惊人的生物及其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呈现在观众眼前


    用户评论

    • Jensen

      《蓝色星球2》系列第七集,也就是最后一集,影片结尾时,大卫·爱登堡坐在沙滩边上,海风依旧吹乱他的白发。n

      他说:“我们在历史上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我们从未如此关心过我们对这个星球的所作所为,我们也从未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去做一些事情,当然我们有责任去关心我们蓝色的星球,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的未来取决于我们。”

      他说完这段话,便也意味着这部伟大的讲述海洋生命故事的纪录片落下帷幕,下一次,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再听到爱登堡出镜旁白的纪录片。

      第七集:我们的蓝色星球n

      最后一集,讲述的,是我们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为此付诸保护行动的科学家和保护者的故事。

      “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n

      在这集的几个故事中,91岁的老爵爷现身出镜讲解。一开始他站在船头,“海洋如今受到的威胁在人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老爷子弯下腰,捡起海边的垃圾。自从塑料制品被发明以来成为人类日常离不开的物品,如今,每年有八百万吨的垃圾流入海洋中。

      它们对海洋生物造成巨大的影响。

      片中讲述了因为海洋垃圾累积的毒素造成年轻海豚的死亡。即便是远在南乔治亚岛上的漂泊信天翁也未能幸免,不少雏鸟因为误食塑料垃圾而丧命。

      在加勒比海边,少数几个小岛上,棱皮龟上岸产卵(小编第一次知道棱皮海龟,是当年动物世界里艾爵爷的讲解),如今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n

      珍稀棱皮龟惨遭屠宰,海龟保育之路任重道远n

      1984年出版的《The living planet》封底

      1984年,30多年前,五十多岁的爱登堡趴在棱皮龟的旁边,讲解棱皮龟产卵。

      30多年后,91岁的爱登堡,穿着同样的衣服,依旧是左手戴着手表,同样趴在棱皮龟的身旁讲解,还被棱皮龟喷出的盐腺还吓了一下。n

      当地的保育组织,通过人工干预保护棱皮龟的卵,在卵孵化后将小海龟护送到海里,保育组织还在当地学校进行宣传教育以及生态导赏的方式保护海龟。

      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棱皮龟这一古老的物种,或许能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我们还面临全球气候变暖,海水酸化,导致珊瑚的白化死亡,贝类的外壳被酸腐蚀。

      还有海平面上升的问题,老爵爷坐着直升飞机在迈阿密上空讲解,他说,科学家预测在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一到两米,到时候,迈阿密这座城市部分将会被湮没。

      这一集里,还揭示了过度捕捞对虎鲸的影响、海洋噪音对海洋鱼类的影响等等问题。

      回顾《蓝色星球2》这部作品,任何美誉都不为过。将近五年的拍摄打造的七集故事,我们看到最深的海沟里生活的鱼,我们看到鱼的智慧,我们看到最为美丽壮观的珊瑚礁世界,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从未被记录过的海洋里发生的生命故事。同时,也看到这个水球的忧愁。

      在知道这部片子将上映的时候,是满心期待的,期待当中出现在中国海域讲述的故事,不是忧愁的,而是美丽的海洋生物的故事。遗憾的是,直到看完最后一秒,奇迹没有出现。

      我也希望,我们能有更多讲述自己海洋生命故事的自然纪录片。而不是那些大行其道,那些告诉你抓弹涂鱼吃,如何腌制短趾和尚蟹或是捕捉飞鱼的故事。

      2001年,蓝色星球第一季时,大卫·爱登堡是站在海水中讲解,当时他75岁。16年之后,蓝色星球第二季,他在黄昏中遥望茫茫大海,似乎叹了一口气。

      大卫曾说过:“伟大的自然影像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刻骨铭心的。它们是美丽、奇迹和快乐的深厚源泉……这些影像告诉我们如何感受和对待自然。”

      是的,这就是爱登堡的魅力,生命故事的伟大,自然纪录片的意义。

    • Jensen

      之前《地球脉动2》已觉得是神作,万万没想到还有超越之作,没想到BBC捧出了真实版少年PI。

      昨晚看完第二集心潮澎湃,简直是想去BBC门口拉横幅,大叫“爱你们爱你们爱你们”。想给制作团队送金条送花送一切。

      秒杀各类海洋绘本,人类的想象力在大自然面前太贫瘠了。

      赞美爱登堡爵士,赞美制作人,赞美海洋,赞美地球,赞美BBC。

      人类能存在于地球,是何等的福气。

    • Jensen

      正如原作蓝色星球在十六年前所做到的那样,蓝色星球2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与视角让我们领略了大海的魅力与演化的奇妙。然而,与前作相比,本作给我们带来的更大的震撼来自于人类行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膨胀,人类对海洋的影响不仅大大超出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单一的物种,对海洋带来变化的速率也远远超出任何一个除大灭绝外的自然历史时期 - 古新世的全球变暖让鳄鱼和龟鳖几乎分布进了北极圈,而当时每年空气中的碳增加量在其顶峰也不过是如今人类每年碳排放量的五分之一而已。一方面,蓝色星球2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短视与贪婪的恶果,从赤道到北极,从浮游动物到巨鲸,气候变化、塑料污染和过度捕捞所造成的影响渗透进了海洋的每一个角落。但同时,蓝色星球2也让我们看到了保育工作者和科学界的努力,并清楚地展示了只要我们给海洋一个喘息的机会,她的坚韧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惊讶。

      看完这部作品,作为一个普通人或许会感到一些无助。毕竟除了节约水电以及减少使用吸管、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以外,我们或许确实很难影响跨国资本和ZF的决策,所做的努力多少有些泥牛入海的无力感。然而,在过度捕捞这一问题上,作为整个消费者我们其实站在整个物流链的末端,我们的选择确实能够给一些濒危物种带来新的希望。中国人口庞大,是世界上海产品捕捞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而我们对于水生环境的影响已经直接导致了白鱀豚的灭绝、鲥鱼的绝迹、以及东海四大海产当中大黄鱼与乌贼渔汛的消失,对此问题的义务与责任不言而喻。正如WWF的公益广告里说的那样,“Stop one, stop them all”,通过自律和宣传,我们确实可以给那些生物一次机会。



      鱼翅

      被割去背鳍胸鳍抛尸海底的路氏双髻鲨
      被割去背鳍胸鳍抛尸海底的路氏双髻鲨


      这个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诚然,并不是所有的鲨鱼都是濒危物种,但像长鳍真鲨、平滑真鲨、路氏双髻鲨、锤头双髻鲨、无沟双髻鲨、弧形长尾鲨、姥鲨、鲸鲨这些“名贵鱼翅”主人无一例外的易危、濒危乃至极危绝不是偶然。另一方面,鱼翅消费所戕害的绝对不只是鲨鱼,像尖犁头鳐和锯鳐这样的大型原始鳐类也是鱼翅产业“重点照顾”的对象,器种群状况也丝毫不乐观。

      及达尖犁头鳐,相信看了这张图大家应该不会再y为什么鱼翅贩子总
      及达尖犁头鳐,相信看了这张图大家应该不会再y为什么鱼翅贩子总


      在谈及野生动物尤其是名贵野生动物制品消费这一问题上,很多人往往会第一时间跳出来说这是达官贵人的锅,和我们普通人没有关系,这件事情在诸如禾花雀、穿山甲等问题上也经常会有人说。然而至少根据我个人印象,普通家庭在婚丧喜事上讲究的排场,绝对不是几个家常小菜能解决的。真心希望各位能够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老一辈人的消费观念。鱼翅烹饪技术固然是一种文化传统,然而且不说传统文化是不是真的就一定要泥沙俱下的一并保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鲨鱼的鱼翅汤,虽然吃上去可能也没有什么区别(毕竟本来就没味道),但是不是会太打脸了呢?

      鱼肚/花胶

      被割去鱼鳔抛尸大海的加湾石首鱼
      被割去鱼鳔抛尸大海的加湾石首鱼


      在很多意义上鱼肚的情况和鱼翅很像。他们都是本身没有味道、富含胶质的海鱼干燥体,同样是常见于高档酒席的名贵食材,甚至在菜单上都经常被放在相邻的位置。然而与鲨鱼不同的是,鱼肚主人的绝望处境往往被人们所遗忘,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鱼肚、花胶究竟是个什么玩意。鱼肚是用石首鱼的鱼鳔制成的,而和鱼翅一样,鱼鳔的主人本身体型越大,所产出的鱼肚也就越名贵。我国沿海的大型石首鱼如黄唇鱼、褐毛鲿于是也就“理所应当”地惨死于人们的口腹之欲。如今黄唇鱼均为极危物种,也被评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然而每次有渔民补到黄唇鱼,广大媒体除了报道“渔民捕到天价黄金鮸价值百万”以外竟然没有一个意识到这是一种货真价实的“水中大熊猫”,实在是令人心寒。

      加湾石首鱼和加湾鼠海豚
      加湾石首鱼和加湾鼠海豚


      而正如穿山甲的问题一样,国内目标物种的过度开发势必会让市场将触手伸到海外。在太平洋的另一边,另一种大型石首鱼:加湾石首鱼也因为其庞大的体型被大量捕捞。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为当地渔民(如今可以改叫当地盗猎者了)在捕捞时多使用流刺网,加湾石首鱼的捕捞让另一种当地特有的物种 - 加湾鼠海豚也遭到了灭顶之灾。如今加湾鼠海豚的总数量乐观估计不超过30头,距离灭绝一是一纸之隔。中国网民每次看到有关日本捕鲸的报道总是情绪激动,然而中国不仅要对第一种在人类文明时期灭绝的鲸目白鱀豚负直接责任,也有可能要为第二种灭绝的鲸类负主要责任,这实在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很多人在吃花胶的时候总是喜欢说这是胶原蛋白,认为它有美容养颜的效果。然而胶原蛋白是一种在动物界非常非常非常普遍的蛋白,在很多家常的肉类当中也可以轻易摄取,更何况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摄入更多胶原蛋白能够帮助人体合成胶原蛋白。美容的选择有很多,我觉得多锻炼就不错……至少科学有用无害……

      金枪鱼

      蓝鳍金枪鱼群
      蓝鳍金枪鱼群


      我从来不否认金枪鱼是我最喜欢的动物之一。他们是海洋中的猎豹,能够以高达80kmh的速度追逐猎物;它们也是海中的角马,只需要一个月就能穿过浩瀚的北太平洋。金枪鱼具有一定的恒温能力,这使得他们能够在深海和高纬度地区畅游。蓝色星球二的第四集里,黄鳍金枪鱼对灯笼鱼群暴风骤雨般的攻势相比也给大家带来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这些强大的大洋漫游者如今却是全世界海洋中的头号通缉犯,金枪鱼和正鲣的捕捞业所带来的利润比其他任何一类鱼都要大。随着冷链技术的革新、日本料理本身的变化以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大型金枪鱼价比白银。其中,蓝鳍金枪鱼(也就是大脂中脂这些东西的主人,日本汉字称黑鲔,当然中文的黑鲔另有其人)的数量下降了97%,但因为其背后的庞大利益网络始终得不到CITE附录一的地位;而作为其低端替代品的大眼金枪鱼近年来也不堪重负被IUCN评定为易危物种。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十六年前的蓝色星球1蓝鳍金枪鱼还有出境,而在十六年后的今天蓝色星球2里我们只看到了相对来说种群规模较好的黄鳍金枪鱼——但即便是它在这几年种群规模尤其是体型的缩水也是非常需要警觉的

      筑地鱼市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见到成年蓝鳍金枪鱼的地方
      筑地鱼市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见到成年蓝鳍金枪鱼的地方


      蓝鳍金枪鱼比任何一种大型鲨鱼的处境都要危机,但因为其背后巨大的利润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保育重视。与之相对的,由于蓝鳍金枪鱼种群的垮塌,如今捕捞金枪鱼的舰队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的海空联合作业,稍加武装换到二战时期完全可以轻松胜任俘获潜艇的任务。人们在提到金枪鱼的时候,想到的始终是生鱼片和罐头的能好怎,却没有人想到这种动物的力与美,这换做是任何一种与它生态意义相当的陆生食肉兽都是很难想象的。



      鳗一出生就要踏上旅途
      鳗一出生就要踏上旅途


      这个说出来很多人可能不相信——河鳗不是很多么?而且不是人工养殖的么?诚然,现在市售的河鳗都是在人工环境下完成其生活史的大部分时间的,然而这些鳗的鳗苗无一例外的来自野生捕捞。蓝色星球2第二集深海当中鸟为食亡的通鳃鳗大家肯定印象深刻,而河鳗的祖先还有可能也是类似的深海动物。鳗是降海洄游鱼类,长在河川却生在海里。以我国市售的日本鳗为例,整个东亚地区的日本鳗都出生在菲律宾以东的马里亚纳海沟——没错,就是那个世界上最深的地方。从那里出发,鳗的幼体吃着海洋雪,乘着洋流一路北上,扩散到东亚各国的河口,并在那里慢慢长大。鳗是极长寿的鱼类,可以轻松活过百年,而等到时机成熟,这些瘦弱的旅行者又会重新出发踏上征途去它们出生的地方,交配,死去。

      日本鳗的迁徙
      日本鳗的迁徙


      鳗的生活史决定了它们是一种非常脆弱的动物。每年在长江口都会上演鳗苗大战,渔民争相捕捞幼体以供应养殖户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幼体的扩散高度依赖洋流,其对于气候的变化也会相对敏感。如今,三种北温带的鳗:日本鳗、欧洲鳗、美洲鳗均为濒危或极危物种。当然这不代表野生鳗的数量非常少,更多的是代表了他们种群规模的萎缩,毕竟鳗是繁殖能力极强的动物。我也知道红烧河鳗和蒲烧河鳗很好吃,但是我们真的不能等几年么?

      海马、海龙、海蛾鱼

      中药店是最容易见到海马海龙和海蛾鱼的地方
      中药店是最容易见到海马海龙和海蛾鱼的地方


      大多数人应该都没有见过活体的海马,可能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海龙和海蛾鱼。但是如果去一趟中药店,大家或许能把这三类东西都看个遍。海马海龙和海蛾鱼现在的种群健康程度很难估计,但有些品种被认为可能已经灭绝。关键问题在于,海马真的是货真价实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喏这就是海蛾鱼,可爱吧~~
      喏这就是海蛾鱼,可爱吧~~


      我一般不黑传统中医,但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小鱼干会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就算有吃海马干和吃鳀鱼干能有多少本质差别。现在在网上搜索关键词海马,全都是功效、泡酒之类的内容,无语之余也不得不佩服药贩子的后台,竟能如此明目张胆地贩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相反一些普通爬友随便养一个人工繁殖丝毫不濒危的球蟒却会遭到百般刁难。说句难听的,哪有那么多人需要补肾,就算真的有难道不也是乱吃马兜铃吃出来的?

      膨鱼鳃

      膨鱼鳃
      膨鱼鳃


      还记得第一集的月光下的蝠鲼群么?没错传统中医连它们都不放过。膨鱼鳃,也就是蝠鲼、鬼蝠鲼等的鳃被认为有清热去火的功效,近年来不知为何就火了起来。

      蝠鲼
      蝠鲼


      不过话说回来,这东西真的有用么?跟鲢鱼鳃在活性成分上到底有哪些异同?说到底,怕上火难道不应该喝凉茶么……→_→

      红珊瑚

      红珊瑚
      红珊瑚


      蓝色星球在第二集中向我们展示了深海珊瑚礁的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深海珊瑚礁在深海拖网作业面前的脆弱。作为一种典型的深海珊瑚,红珊瑚很早就被评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市场上流通的红珊瑚是那么的多,甚至包括很多寺庙的流通处。

      深海拖网对深海珊瑚礁的破坏
      深海拖网对深海珊瑚礁的破坏


      说了那么多,我想大家也已经大致清楚了,絮絮叨叨,只希望能让喜欢这部纪录片、喜欢大海的各位也能有一点触动,有意识的去了解并参与解决过度捕捞的问题。因人类消费而受威胁的海洋生物当然绝不止这点,在这里我想推荐一下蒙特雷湾水族馆的seafood watch以及IUCN对于物种受威胁程度的评级,希望大家以后能在吃鱼、吃海鲜之前简单了解一下这一物种的捕捞手段是否负责、是否可持续。在现代社会,渔业和林业一道代表了我们对野生动植物资源最后的直接索取,对于经济和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类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依然是食物链的重要一环,作为海鲜爱好者的我更无权利让大家完全放弃吃鱼。但是,自然毕竟是我们替后世借用的,我们有义务对我们的将来负责。鱼翅生鱼片固然味美,但有节制的消费这些脆弱的自然资源,让我们的后世也有机会享用,岂不美美与共?

      以上。

    • Jensen

      第一集:海洋

      第一集拍摄地点
      第一集拍摄地点

      1、南非, 东开普省:印度-太平洋宽吻海豚的冲浪表演。
      2、埃及,红海:宽吻海豚将身体擦过海扇以抗菌。
      3、澳大利亚,大堡礁:猪齿鱼利用坚硬的珊瑚礁作为工具砸开蛤蜊贝壳吃到肉。
      4、印度洋,塞舌尔群岛:珍鲹跃出水面捕食燕鸥幼鸟。
      5、墨西哥,科特斯海:蝠鲼捕食浮游生物使其发出生物光。
      6、新西兰:伪虎鲸与宽吻海豚的跨物种交流。
      7、日本北部近海:金黄突额隆头鱼雌性长到一定长度会变成雄性与原雄性首领争夺地盘及配偶。
      8、挪威北部峡湾:虎鲸合作使用旋转木马法捕食鲱鱼,座头鲸则合作使用气幕捕鱼法捕食鲱鱼。
      9、挪威,斯瓦尔巴德岛:大西洋海象为让幼崽休息而艰难选择栖息地,同时躲避北极熊。

      第二集:深海
      第二集拍摄地点
      第二集拍摄地点

      1、南极半岛:章鱼, 羽毛星, 南极磷虾等生物组成南极海域水下一千米的多彩世界。
      2、葡萄牙,亚速尔群岛:抹香鲸尸体的鲸落让六鳃鲨, 鞘鱼, 蜘蛛蟹, 齿状岩蟹, 僵尸蠕虫等食腐动物聚集形成临时的绿洲。
      3、智利:美洲大赤鱿在深海捕食灯笼鱼。
      4、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深海中的剑鱼。在阿氏偕老同穴海绵中生活一辈子的俪虾。
      5、美国,大西洋沿岸:众多深海生物——斗鸡眼鱿鱼, 太平洋后肛鱼, 垂钓鱼, 尖牙鱼, 灯笼鱼, 管水母, 远洋海参, 巨口鱼, 烙饼章鱼, 巨型管蠕虫。
      6、美国,太平洋沿岸:众多深海生物——生物发光虾, 通鳃鳗, 单棘躄鱼。
      7、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生活在世界上最深海域的动物——空灵狮子鱼, 海猪, 海星, 刚毛蠕虫。
      8、大西洋:海底热泉带来的细菌使白口虾, 深海龙虾 (霍夫蟹) 等生物存活。
      9、澳大利亚:火体虫的巨大体型让远洋白鳍鲨相形见绌。

      第三集:珊瑚
      第三集拍摄地点
      第三集拍摄地点

      1、埃及,红海:宽吻海豚的丢珊瑚游戏。
      2、婆罗洲:绿海龟的龟岩鱼疗保健。鞍背小丑鱼合作搬运椰壳是雌鱼产卵。鹦嘴鱼进食珊瑚上的藻类,排泄物形成沙子。
      3、澳大利亚,大堡礁:鳃棘鲈与章鱼合作捕鱼。各种珊瑚的形态。珊瑚的白化事件。
      4、印度尼西亚:白斑乌贼通过变幻皮肤颜色和形态来催眠螃蟹并捕食它。海底沙下的博比特虫夜间捕食狮子鱼和鲷鱼。
      5、马尔代夫:蝠鲼的旋风法滤食浮游生物。
      6、法属波利尼西亚:革鳞鮨的集体产卵, 黑尾真鲨会趁势捕食。
      7、菲律宾:各种珊瑚的形态。
      8、巴哈马:潮水经过时形成的漩涡会让各种各样的礁石鱼和无脊椎动物深陷其中。

      第四集:远海
      第四集拍摄地点
      第四集拍摄地点

      1、全球开放性海域:抹香鲸以家庭为单位合作在深海捕食鱿鱼以哺育幼崽。
      2、哥斯达黎加,东热带太平洋:灯笼鱼在海面上集体产卵, 引来长吻原海豚, 蝠鲼, 旗鱼, 黄鳍金枪鱼等掠食者的捕食,形成沸腾海洋。
      3、加那利群岛、婆罗洲、巴哈马、哥斯达黎加、苏格兰、北极、全球(大西洋 和 太平洋):黄色橡皮鸭在海上的多年漂流,让我们认识到了全球的洋流分布。
      4、太平洋:远海上的漂浮物会成为海月水母,海荨麻,幼年玳瑁龟,幼年绿海龟,幼年丝鲨成长的家园。
      5、大西洋沿岸,加那利群岛:僧帽水母通过剧毒捕食猎物。短鳍领航鲸哀悼已经死去的幼崽。蠵龟被海洋中的塑料缠绕导致溺水而亡。
      6、亚速尔群岛:大西洋斑鱼在受到塑料污染的海域。
      7、大西洋:大青鲨通过嗅觉寻找飘在海洋中的腐尸。
      8、南非, 大西洋:大白鲨撕咬死亡鲸鱼。
      9、太平洋,加拉帕戈斯:鲸鲨的秘密产仔地。
      10、南乔治亚岛:漂泊信天翁哺育后代的全过程。

      第五集:碧海
      第五集拍摄地点
      第五集拍摄地点

      1、澳大利亚,维多利亚:雄性草海龙的产卵。海洋里唯一的开花植物海草, 巨型蜘蛛蟹一年一度要到这里褪壳长大, 短尾刺魟趁机捕食蜘蛛蟹。
      2、西澳大利亚:虎鲨与绿海龟的猎食关系,会限制海草的过度开发。
      3、南澳大利亚:巨型澳大利亚乌贼为了交配,一些矮小的雄性会伪装成雌性从而接近雌性进行交配。
      4、北澳大利亚:红树林下,螳螂虾的突袭捕猎, 以及雄性会因为体型较大雌性的吸引而放弃原配。
      5、南非:普通章鱼为躲避睡衣鲨的捕猎用贝壳伪装的花招。同时哈那鲨、海狗、竹海带、劈扇海带也生活在这个海域。
      6、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鳀鱼因为浮游植物而聚集, 引来普通海豚、加利福尼亚海狮、座头鲸等捕食者捕猎。美国红雀鲷保护自己的海藻田,避免被冠海胆破坏, 夜晚太平洋电鳐等捕食者迫使它躲避。巨藻上方的海獭最爱捕食海胆。
      7、挪威:海星, 挖红海参, 棕海参, 海鳃等生物因为初春阳光而活跃起来。
      8、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阿拉斯加, 不列颠哥伦比亚, 加利福尼亚):红海胆, 紫海胆, 巨藻,海獭等生物欣欣向荣。
      9、古巴:美洲鳄在水下游动。

      第六集:海岸
      第六集拍摄地点
      第六集拍摄地点

      1、哥斯达黎加:丽龟游到海岸产卵。
      2、美国,佛罗里达州:短鳍真鲨, 黑鳍鲨洄游至温暖的海岸浅水区。
      3、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海狮合作围猎黄鳍金枪鱼。
      4、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延时摄影展示了帽贝, 赭色海星, 褐藻,蓝贻贝, 海兔, 海鳞虫, 巨型绿海葵, 普通海星, 藤壶在退潮后的水潭内的争夺。
      5、关岛:陆生习性最明显的鱼类鲇鱼的求偶。
      6、挪威:北极海鹦、海鸠在觅食返回途中躲避北极贼鸥的劫掠以哺育幼崽。
      7、巴西:红石蟹在去往退潮后有海草的岩石上觅食的途中躲避链蛇鳝, 章鱼等捕食者的狙击。
      8、南非:喉盘鱼捕食帽贝。
      9、西班牙:海水冲刷的岩层形成教堂式的拱形结构。
      10、南极洲,南乔治亚岛:王企鹅需要穿过象海豹形成的脂肪墙,进行一年一度的换毛。

      第七集:环保
      第七集拍摄地点
      第七集拍摄地点

      1、加拉帕戈斯群岛:探秘鲸鲨的产仔地。
      2、挪威北部峡湾:当地人因捕鱼业的发展,影响了虎鲸与座头鲸捕食鲱鱼。
      3、南乔治亚岛:漂泊信天翁幼鸟因误食塑料而导致死亡。
      4、美国和红海:科学家调查宽吻海豚和印度-太平洋宽吻海豚这种顶级捕食者受到的海洋塑料影响。
      5、婆罗洲:人类发出的声音对鞍背小丑鱼的影响。
      6、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水温度升高致使珊瑚礁白化,这对猪齿鱼等珊瑚礁生物的影响。
      7、特立尼达岛:人们对棱皮龟的保育成就。
      8、加那利群岛:短肢领航鲸受到的海洋塑料影响。
      9、斯里兰卡:探秘抹香鲸的生活以及捕鲸对它们的影响。

    • Jensen

      Open your mouth wide

      张大你的嘴

      The universal sigh

      那万物之叹息

      And the ocean blooms

      那海洋之怒放

      It's what keeps me alive

      让我得以活在这珍贵的人世间

      当壮阔的主题曲交响乐响起,一群飞旋海豚乘浪前行,91岁的大卫·爱登堡站在船头,穿的依旧是那件浅蓝色的短袖T恤,海风吹乱他花白的头发。n

      他说:“就在我的脚下,便有超乎我们想象的生灵在游弋。技术的革命性更新,我们得以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并拍摄到一些十多年前无法拍摄到的动物行为,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如今海洋的变化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是蓝色星球2。”

      当望穿秋水的我在有生之年,狭路相逢这样的画面音乐和旁白,忍不住眼角湿润。如果要说看完第一集后是什么感受,想不出比喻的我只能说整个人被震撼得像个傻子。

      “在长达5年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共经历125次探险,访问39个国家,足迹几乎踏遍了世界各地的所有大陆和海洋。摄制组的水下拍摄时长达到6000多个小时,从我们熟悉的海岸到黑暗的海洋深处,各处美景尽数网罗其中。”——执行制片人詹姆斯·霍尼伯内(James Honeyborne)

      第一集,同一个海洋,讲了八个故事。

      在红海,一群独特的瓶鼻海豚会用身体摩擦一种特定的珊瑚,而这种珊瑚可能有某种抗炎的特性让海豚感到舒服,一只小海豚跟着父母也学会了“珊瑚按摩”。同时也启发我们在海洋中有能够治疗疾病的药物。

      接着,讲的是一条猪齿鱼的日常:翻开珊瑚堆,吹开细沙,四处寻找它心爱的食物——一种蛤蜊。然后它总是游回由一种坚硬珊瑚围成的特定“厨房”,于是,蛤蜊被叼起,狠狠地被甩向珊瑚礁的特定位置,一次、两次……直到被蛤蜊外壳破碎,它得以美滋滋品尝美食。

      这挑战了人类对鱼智商的想象。而为了拍它,据说摄制组花费了两年时间,最后剪辑成三分钟。

      塞舌尔的海面平静,而突然一条珍鲹跃出捕食乌燕鸥,接着,更多的乌燕鸥被捕食,谢天谢地,最后,一只小燕鸥在父母的催促下,顺利逃开珍鲹的大嘴。

      最开始鱼吃鸟的故事只是来自一个渔夫的讲述,在没有任何照片证据的情况下,摄制组导演觉得这是30年职业生涯中值得冒的风险,于是摄制组四个人带着800公斤的拍摄装置,包括一台防抖摄像机,来到塞舌尔的一个偏远环礁,从船上进行拍摄。最终花了好几周时间终于拍摄到这难道一见的镜头。

      蝠鲼在墨西哥附近的科尔特斯海大量聚集、拍打翅膀,夜光藻在乌漆麻黑的水底下闪闪发光。这个场景简直就像施了魔法一样。当蝠鲼围绕摄像机盘旋觅食时,在它们身后留下一串璀璨的光亮。

      这一切,得益于超高清低光摄像机。摄影师是在几乎全黑的环境下拍摄到这样的画面。

      在新西兰海域,数百只宽吻海豚紧紧簇拥着约150只伪虎鲸,它们之间的语言似乎是通的,彼此之间都能听得懂。

      它们协同作战,组成了强大的捕食大军,科学家相信它们是老朋友了。

      在日本海生活的雌性金黄突额隆头鱼达到一定年龄和身体大小时,会在很快的时间内变成雄性。

      之前还跟那只雄性双宿双栖,一下子就变成跟前夫挑战,并战胜前夫,且试图将原本受这些雄性保护的雌鱼“纳入后宫”。

      在挪威北部的峡湾,虎鲸将鲱鱼群赶往海岸的浅水区,然后它们用回旋踢的方式打晕鲱鱼,这样才顺利吃到鲱鱼。

      当海面出现银色亮光时,一大群饥饿的座头鲸从深海赶来,张开血盆大口和虎鲸一起大快朵颐。座头鲸游过的场景像梦中才有的景象。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生活在北极的海象被北极熊驱赶到海里。而海中,成块的海冰越来越少。

      海象妈妈不得不抱着海象宝宝到处寻找可以落脚的海冰,到处碰壁。

      面对最后找到栖身之地的海象,爱登堡的台词写道:妈妈终于找到能够栖身的地方,她得以跟她的宝宝待在一起享受母子间的爱意,但,没人知道它们的未来将会怎样。

      是的,如今的海洋,两极海冰融化,海平面上升,珊瑚白化,垃圾遍布海洋。没有人知道她的未来将会怎样。

      而为了拍下这些镜头,摄影师在狂风大浪中拍摄海豚,而BBC也祭出了黑科技。

      “回望过去,我们在拍摄《蓝色星球》时,需要乘坐直升机,用的是16毫米胶片。现在,我们能在任何获得许可的地方设置超高清无人机,拍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类颠覆性的拍摄技术和此次腾讯视频提供的当前最佳的播出技术,使我们能俯瞰各种海洋事件,同时增加了细节和洞察性事件。凭借革命性的新技术,我们得以进入新世界,并以十几年前望尘莫及的新方法拍摄这些海洋动物的行为。”——执行制片人詹姆斯·霍尼伯内(James Honeyborne)

      超高清和高感光摄像机的运用,记录下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动物行为;当捕食鱼类和海豚在海洋中发动高速攻击时,摄制组用拖曳摄像机拍摄它们的行为;吸盘摄像机能为观众提供一种骑在大型海洋动物,像在鲸鲨和虎鲸身上的独特视角;拍摄珊瑚礁时,为了给观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摄制组研发出了一种专门的探测摄像头,更深入珊瑚礁的各个角落和缝隙,探索隐匿其中的动物。

      继《地球脉动2》之后,汉斯·季默继续为《蓝色星球2》配乐,摇滚乐队电台司令(Radiohead)的演唱,让整部影片更加震撼人心。

      这一系列共七集,第二集是深海,让我们一起期待,一起“Open your mouth wide”,吸这片(腾讯视频将从今天开始,每周一更新一集)。

      The health of our oceans is under threat.

      我们海洋的健康受到威胁n

      They’re changing at a faster rate than ever before in human history.

      这在人类历史上的变化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

      --David Attenboroughn

      ——大卫·爱登堡

      提前看了全片,最后一集的评论见:

      《蓝色星球2》最后一集:看见美丽与忧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