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总动员第二季

喜剧总动员第二季

874

    10.0

    常见问题

    1、沈腾,宋小宝,贾玲,吴君如,郭涛,张若昀,江一燕,陈赫,侯勇,秦岚,王琳,柳岩,黄圣依,秦海璐,胡静,王宁 主演的电影《喜剧总动员第二季》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喜剧总动员第二季》来自于大陆地区。

    2、《喜剧总动员第二季》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7年在大陆上映,《喜剧总动员第二季》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8740分,《喜剧总动员第二季》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喜剧总动员第二季》值得观看吗?

    《喜剧总动员第二季》总评分8740。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综艺。

    4、《喜剧总动员第二季》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喜剧总动员第二季》是2017-10-28上映的综艺,由影星沈腾,宋小宝,贾玲,吴君如,郭涛,张若昀,江一燕,陈赫,侯勇,秦岚,王琳,柳岩,黄圣依,秦海璐,胡静,王宁主演。由导演黄凯,马景携幕后团队制作。

    5、《喜剧总动员第二季》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综艺《喜剧总动员第二季》是著名演员沈腾, 代表作,《喜剧总动员第二季》2017年在大陆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喜剧总动员第二季,喜剧总动员第二季剧情:《喜剧总动员第二季》是浙江卫视推出的原创喜剧综艺节目,由沈腾、宋小宝、贾玲、吴君如联袂组成四大“新晋喜剧队长”  节目于2017年10月28日起每周六晚2030在浙江卫视播出。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沈腾
    • 宋小宝
    • 贾玲
    • 吴君如
    • 郭涛
    • 张若昀
    • 江一燕
    • 陈赫
    • 侯勇
    • 秦岚
    • 王琳
    • 柳岩
    • 黄圣依
    • 秦海璐
    • 胡静
    • 王宁

    用户评论

    • Jensen

      文|一惊(珞思影视研究组)

      “这季冠军作品《等你回家》简直年味四溢,看得心里暖暖的,有一种戳心窝子的感动。也许我们免不了要面对一群奇葩家长,但是我们也知道,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

      1月20日,原创喜剧竞演节目《喜剧总动员2》迎来巅峰收官夜。贾玲、魏大勋、张小斐、何欢联袂带来的走心之作《等你回家》征服观众,魏大勋一举折下“喜剧新人王”的桂冠。

      都说喜剧是刚需,鸭梨山大的现实里,每个人都需要拯救不开心,更何况年关将至烦恼徒生。那到底什么是喜剧呀?重磅回归的郭德纲在收官之战的开头自问自答:“第一,它是认认真真地闹着玩;第二,它是把演员撕碎了,让你看血淋淋的我”。在所有的艺术形式里,喜剧其实是最难的一个种类。第二季节目,16位满怀喜剧梦想的跨界艺人,在这条冒险的路上颠覆自我、挑战未知,努力奉献了一个又一个有笑有泪的生活喜剧。

      截至1月23日,《喜剧总动员2》在优酷播放总量突破11亿,并基于高品质、正能量的节目定位成功撩到了一大群高知受众。新春将至,除了正式收官的《喜剧总动员2》,另一大超级喜剧厂牌《欢乐喜剧人4》也已在优酷独家上线,共同用不会落幕的喜剧盛宴,将欢笑装进过年回家的行囊。

      释放“总动员”的欢乐气场

      16位跨界明星放飞自我大展“反差萌”

      这几年来,喜剧节目层出不穷,各施创意。身为后起之秀,《喜剧总动员》最大的卖点和看点,都在“总动员”三个字上。它打破喜剧的专业属性,让跨界明星和喜剧素人共同冒险,无形中进一步凸显了新鲜感和代入感。

      第二季节目,沈腾、吴君如和宋小宝、贾玲四大国民笑匠两两结盟,亲率两队担任队长。延续了第一季在人选上的出其不意,第二季的阵容更加让人“万万没想到”,张若昀、江一燕、郑爽、秦岚、柳岩、黄圣依、魏大勋、翟天临、秦海璐、胡静……从当红流量到实力大咖,无论文艺范儿、学术范儿还是高冷范儿,他们都以喜剧的名义召集在一起,撕碎自己,在舞台揉捏成一个全新的形象,用精湛演技和异想天开带来别具一格的正能量喜剧。

      打破又重塑,谈何容易。但是收官之战中,各大战队的蜕变可谓明显,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两大女神如何走进凡尘接足地气的——

      公众形象端庄大气的秦岚一路被称“放低颜值演喜剧”,决赛中和郭德纲搭档完成相声首秀《这个郭,岚不住》,伶牙俐齿对相声界的扛把子花式互怼,一度怼到郭德刚哑口无言,观众却是捧腹大笑。当喜剧女神的名号呼之欲出,就像秦岚自己说的:“如果没有《喜剧总动员》,我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跟郭德纲同台说相声。”

      自带一身仙气儿的文艺女青年江一燕,和魏翔一出场就又搂又抱还扇巴掌,还真是惊喜不停!从《我叫吉米》,到《子孙满堂》,再到收官之作《嘴强拳王》,看起来完全和喜剧不沾边儿的江一燕靠着百变形象,一步步达成了她的心愿:“我要演喜剧,我要演可以让我在这个舞台上很疯、很颠覆的剧本!”

      有观众认为,《喜剧总动员》和传统喜剧不太一样,首先总体有一股很强的舞台话剧风格,然后大多数表演都有“喜从悲来”的厚重。本季节目讨论热度较高的张若昀《逆行人生》、江一燕《子孙满堂》、郭涛《爸爸的秘密》,包括收官的《等你回家》……都和第一季超人气之作《你好,李焕英》有着相似的观感。

      但在笔者看来,这是节目个性使然:其一,跨界明星搭档喜剧素人,必然要在影视表演和喜剧表演之间寻找平衡点,让演员在熟悉的领域、用熟悉的技巧表达耳目一新的内容;其二,生活是全人类的共鸣话题,所以舞台总是不遗余力诠释亲情、友情、爱情,观照现实中的酸甜苦辣,节目相信这种内容是最为真实的,也最富生命力的——人性之美,最能温暖人心。

      总体来说,《喜剧总动员2》一方面用反差面孔的颠覆表演,实现了对喜剧资源的拓展式开发,延续了演员在舞台上的多面艺术生命力;一方面用扎根现实的鲜活内容,在观众那里找到了情感的最大公约数,它让你心怀暖意和善意去对待生活,生活往往并不可爱,但却有爱,这就够了。

      “笑语”不断撩定高知受众

      “优酷最强喜剧带”备足年货放送欢乐礼包

      喜剧是一种老少咸宜、男女通杀的娱乐形态。基于高品质、正能量的节目定位,《喜剧总动员2》不仅收获了众多粉丝,更成功“撩”来大批忠实高知受众。

      据优酷用户画像分析,《喜剧总动员2》网络收视群体以18—29岁的年轻知识分子为主,本科及硕士以上的人群占比70.1%,这类人群普遍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乐于接受、吸收并传播正能量。客观上,《喜剧总动员2》在阵容、内容到形式上的守正出新,尤其是以跨界明星挑战喜剧形态的年轻语态,暗合了这类人群“创意至上”审美需求。

      善于生产快乐的平台,总能引领潮汐的方向。优酷在去年秋集公布的综艺片单里,“笑语”系列依然作为头部流量亮相。当喜剧成为如今快节奏生活必不可少的解压神器,拥有超600档喜剧节目、致力于打造“最强喜剧平台”的优酷,势必成为高知受众钟爱的视频平台。

      凭借出色的运营能力和强大的矩阵效应,《喜剧总动员2》火热释放喜剧势能的同时,重磅回归的《欢乐喜剧人4》也于1月14日独家落户优酷。模式再度升级的第四季《欢乐喜剧人》,一举打响八大最强喜剧厂牌的巅峰之战,宋小宝、岳云鹏、贾玲等六大国民顶级喜剧人化身“魔王”回归舞台,和本季喜剧高手同场竞技,开启华山论剑的“笑匠之战”。另外,节目首次直面国民公投,兼具公众权威和粉丝流量的媒体评审,将替观众甄选出喜剧之王。

      通过和《欢乐喜剧人》几季以来的深度合作,优酷汇集国内顶级喜剧力量,备足年货放送欢乐礼包。阖家欢乐之际,《欢乐喜剧人4》将跨越春节在优酷持续播出,优酷VIP会员还可在每周三0点专享《欢乐喜剧人4》完整版。

      提出以“欢歌笑语谈恋爱、萌娃爱豆秀新奇、潮流生活泛文化”作为未来三年网综创新方向的优酷,不单对版权综艺优中选优,而且还在自制领域精耕细作,培育未来的喜剧风暴中心。让许多网友喜大普奔的是,除了《喜剧总动员2》、《欢乐喜剧人4》,全球殿堂级喜剧节目《Saturday Night Live》中国版以及《脑大洞开2》等组成的“优酷最强喜剧带”即将登陆,开启喜剧网综的全新征程,以连击态势肩负起“欢歌笑语流量担当”的重任。

      品类全面且内容精致,让“看喜剧上优酷就够了”的共识已然深入人心。匠心让喜剧区别于玩闹——诚意满满的欢乐礼包,值得装进回家的行囊,和家人一起品味这份温暖和幸福。

      责编|七号 排版|厂长 图编|一惊

    • Jensen

      看了这个标题后,读者朋友你也不用惊讶。其实,自节目开播以来,《喜剧总动员》差不多所有的喜剧小品都有一个通病:包袱频率低、质量低;笑点节奏拖沓。至少目前还没发现包袱比较密集的作品。当然,那些惊人的包袱和笑点还是有的,但却被包裹在很厚的面皮当中。

      节目封面
      节目封面

      而且,本期的4个作品,也依旧延续着这种通病。那就是注水、皮厚。经常看喜剧的人都知道,正常的喜剧小品,一般都是平均1分钟抖2个新鲜包袱,这一频率是喜剧小品的标准配置。而当喜剧作品的包袱频率低于这个标准时,作品就会显得相当无趣而沉闷。可以说,以往和本期的作品,似乎都没达到这一基本标准。
      导师和嘉宾首秀
      导师和嘉宾首秀

      以往的《喜剧总动员》的作品,这里就不方便讲了,这次小编就集中分析一下本期节目的4个作品。看看它们是不是有兑水、皮厚的现象。
      演出顺序
      演出顺序

      一、郭涛、郭阳、郭亮的《换脸》
      这个作品的头,开得并不好,那就是皮厚。但愿后面的作品不要这样。心急的观众会受不了的,甚至会调频道的。作品开局都已经2分多钟了,还没见到笑点呢。作为喜剧来说,这就是最大的硬伤。
      郭涛、郭阳、郭亮演出前的排练
      郭涛、郭阳、郭亮演出前的排练

      从整个作品来说,这是一个把包袱当成花椒面来蜻蜓点水的编剧。他把创作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故事情节上了。从而把喜剧这个神圣的搞笑使命给忘掉了。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以故事情节为主的作品,包袱不过是轻洒花椒面。所以,作品力求以剧情的紧张程度来抓眼球。
      郭涛和郭阳在作品中的表现
      郭涛和郭阳在作品中的表现

      如果拿2个包袱/分钟的标准来评价《换脸》这个作品的话,那么它就是不及格的。整个作品下来,并没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包袱,任凭郭氏兄弟搞笑能力再厉害,他们也不能凭空变出喜剧效果来呀。
      二、魏大勋、何欢的《暗恋》
      这是一个大碗娱乐的本子,也是本次节目唯一一个皮薄的作品。因为开局1分钟内的确抖出了2个包袱。但是,包袱的新鲜度和质量,却很一般。总体来看,作品中包袱的频率的确挺高,但包袱的质量,却是注了水的。最起码从中并没有发现让人忍俊不禁的包袱,甚至有些包袱还很尴尬或恶心。特别是黑àn中那些群演的包袱,的确很尴尬。这样的包袱,数量再多也白费。
      演出前的魏大勋
      演出前的魏大勋

      从作品的整体来看,编剧应该是先攒出一定数量的包袱来之后,才有的故事情节。所以在故事情节上除了硬伤之外,还略显单薄一些。硬伤是它根本就不符合生活真实。恋人之间不可能连声音都不熟悉吧?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声音判断出对方是不是恋人,所以作品中的那些误会是没有生活基础的。
      魏大勋和张小斐在作品中的表现
      魏大勋和张小斐在作品中的表现

      另外,情节单薄的地方就更加明显了。整个情节就是一个恋人告白加解除误会的过程。为了使情节丰富一些,编剧还花了那么多的篇幅(2分多钟,其中含广告)来交待场景——主要是为了增加喜剧包袱。这么做,可以说它有用,也可以说它没用。如果没用,这个作品整个就废掉了。如果有用,作品看上去又显得特别畸形。
      三、秦岚、卜钰的《恋爱操控师》
      作品看上去比较中规中矩,属于那种搞笑与抒情相结合型的。作品情节经历了一次大反转,整个故事设置得也算不错。但这种情节框架并不适合做喜剧。即便做出来,故事与包袱也会形成两层皮的效应。
      演出前的秦岚
      演出前的秦岚

      整个作品19分多一点儿,后面的7分钟,编导都用来煽情了。前12分钟基本上是用来搞笑的。但是这一部分,又过于皮厚了、慢热了。作品已经开始2分多钟了,连个像样的包袱还没出现呢。这在搞笑上,是不及格的。
      秦岚和卜钰在作品中的表现
      秦岚和卜钰在作品中的表现

      不过,还算不错,将近2分半钟的时候,许君聪抖的那两个包袱还是挺惊艳的。而且在铺垫时并不显得过长。接着,在作品的中间部分,那些包袱也相当搞笑。但是作品情节设置上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比如,一些回忆的情节完全可以通过台词交待来达成。可作品却偏偏要设置一个场景来交待前情。这就显得有些拖沓了。
      四、江一燕、鄂博的《沧海一声笑》
      作品的编剧和导演都是鄂博,厉害了。作品的故事情节是相当不错的喜剧底子,情节的发展曲线也特别适合包袱的设置。但是,《沧海一声笑》也和其他的作品差不多,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皮厚。往往都是在作品进行到2分钟之后才能出现包袱或笑点。这个作品知道皮厚不好,于是就先在47秒的时候,给出了一个小碎包袱:南北二侠把侯振鹏给踹翻了。算是给心急的观众们垫巴垫巴。可是接着都到了1分45秒的时候,还见不到像样的包袱呢。
      演出前的江一燕
      演出前的江一燕

      不过,还好,包袱不出便罢,一出惊人。特别是鄂博的那几个包袱还挺硬,由不得你不笑。相信这种拿赵四砸挂的包袱应该是鄂博的独创了。目前还没发现有谁用过。接下来的“走穴”哏和“弹死他”哏也都挺搞笑的。
      鄂博在作品中的表现
      鄂博在作品中的表现

      尽管,在文章的开始部分,小编说过不再评论明星跨界的事儿了,不过,在此还得点一下江一燕,这次她还是相当差,根本就没有成功跨界。好包袱在她那里也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可以说她照鄂博差得可不止是十条街,应该是八万里。

    • Jensen

      为什么看得我如此尴尬,很难找到笑点,创新的色彩几乎没有,总炒一些老梗,能从这个节目中获得的东西也很少;另外感觉明星们参加这个节目确实诚意不够,圈钱的成分似乎占到很大的比重,评委们也还是用前几年的老掉牙的那一套,完全没有半点新鲜感;拜托了,各路大神们,来点新鲜的东西成吗,没有创新,所到之处只剩尴尬

    • Jensen

      我发现,浙江卫视的综艺大多没有意思。每次拍节目,都要请来一大批的流量明星,以提高收视率。这么一来,收视率上来了,但是节目的质量也就没有了。

      我感觉浙江卫视有些浮躁。他们一心想着获得更高的收视率,赚到更多的钱。结果节目口碑不行,收视率还很高,影响了整个中国综艺市场的发展。

      我有个建议,浙江卫视今后能否收敛一下浮躁的风气,专心提高节目的质量。作为一线卫视,浙江卫视如果能照做,对于整个综艺市场都是好的。

    • Jensen

      小编记得在《喜剧总动员》的第一期时,就曾经说过该节目即将变成《戏剧总动员》了。有朋友说小编过于较真,那我就回答你,绝对不是。因为从节目的初衷和性质上来说,这本身就是一档明星跨界的喜剧节目。既然作为一个跨界明星,那你就得完成自己的跨界任务。

      节目封面
      节目封面

      那如何才算完成任务?当然是能够通过小品剧本的演绎把观众逗笑啊。逗笑了,你就算完成跨界了,否则你就没完成。这就是跨界是否成功的标准。因为观众花那么多时间,是来看你搞笑的,不是来接受你的再教育的。
      竞演顺序
      竞演顺序

      导师开场秀
      导师开场秀

      根据这个标准,小编在分析这些喜剧小品时,制定了三个参数,一个是作品时长;一个是包袱数量;一个是笑点密度。最后的笑点密度=包袱数量/作品时长,这个公式就是用来计算喜剧作品的搞笑强度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比较好的喜剧小品差不多是1分钟2个包袱或笑点,最差的也要1分钟1个笑点。如果连1分钟1个笑点或包袱都达不到的,那就不算是喜剧小品了,只能算是正剧。
      一、陈赫、许君聪、卜钰的《和平饭店》
      作品时长:13分51秒钟
      包袱数量:11个
      笑点密度:0.8次/分钟
      陈赫在演绎作品
      陈赫在演绎作品

      可以说,整个作品的结构是比较清晰的。前11分钟用来搞笑并推进剧情。最后的1分多钟时间用来煽情。编剧的初衷没问题,设想也是对的。但是从最终的演绎结果来看,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喜剧小品。在搞笑上,作品的节奏有些拖沓了,以至于稀释了笑点密度。
      许君聪的配角越来越厉害了
      许君聪的配角越来越厉害了

      其次,作品中有些包袱的铺垫过长,台词还可以再精简一些。或者把有效包袱的数量再增加一些,笑点密度会提升上来。然而这只是小编自己的建议。可能编剧本人或导演有他们自己的考虑呢。
      主演卜钰
      主演卜钰

      别看搞笑比较一般,但在煽情上却比较到位。11分30秒钟的时候,小品开始进入煽情阶段,也就是说最后的2分钟,是演员煽情的爆发期。他们必须要在这2分钟内完成催泪动作,效果的成与败都在此一举。这对他们的演技来说绝对是一大挑战。但从观众的反应来看,他们做到了。
      二、秦岚、侯振鹏的《糊涂话剧团》
      作品时长:14分30秒钟
      包袱数量:14个
      笑点密度:0.96次/分钟
      秦岚本期跨界并不成功
      秦岚本期跨界并不成功

      秦岚之前在第一季《跨界喜剧王》里和杨树林合作过《梅花三弄》,效果还不错。这次她又来《喜剧总动员》了。以为会取得和《梅花三弄》同样的效果。其实她哪里知道,上次她的跨界就没有成功。如果不是杨树林在身边托着她,她根本就无法完成跨界任务。其实,在这次节目里她也没有完成跨界。
      主演侯振鹏的戏份并不多
      主演侯振鹏的戏份并不多

      在这次作品中,除了几个话剧动作之外,秦岚并没有担起多少搞笑的任务。但是这类话剧动作并不搞笑。其实真正托起整个喜剧作品的是刘亮和白鸽等二人转演员。尽管从包袱数量上看,这还算是一个喜剧作品,但作品中的包袱质量却特别一般。可能编剧和导演会以为,“演员失误”会是一个很新鲜的创意,几乎可以达到每个失误都是一个笑点的程度呢,可是当观众看到小品时,其中的好多包袱都很尴尬。小编还算宽容,就连那些不怎么搞笑的包袱,都给它统计进来了。
      整个作品都靠刘亮两口子托着呢
      整个作品都靠刘亮两口子托着呢

      最后,还有一点应该算是一个BUG。字幕上显示着主演是秦岚和侯振鹏。可是后者的戏却很少,跟配角的戏份差不多。自始至终在台上活跃的是刘亮和秦岚。这算怎么回事儿?另一个主演呢?
      三、侯勇、郭阳、郭亮的《为民做主》
      作品时长:14分20秒
      包袱数量:9个
      笑点密度:0.64次/分钟
      首先说一下作品的小穿帮。那么一个贪官,就是再不堪,也是读过几年书的人吧。怎么连“原则”二字都写不明白呢?所以说,这个包袱不成立。
      侯勇更适合演正剧
      侯勇更适合演正剧

      整体来看,这个作品不能算喜剧小品。在本期节目中,它应该是最差的。这个作品它是来教育人的,不是来逗乐的。而且,整个作品的包袱还特别水,从头到尾都没发现能让人忍俊不禁的笑点。小编在分析作品时,也盘点了作品的好多包袱,但是没有哪个包袱让小编觉得可笑。可能是小编被二人转小品把口味养得太重了吧。反正这个作品没有让我笑过,哪怕一次。
      郭阳郭亮两兄弟
      郭阳郭亮两兄弟

      本来,小编在看了一大半之后,还在猜测这应该是一个人保活的作品呢。可是最终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侯勇的表演还是他本来的正剧表演,跟喜剧没啥关系,甚至有好几个包袱都因为他的演绎而效果大减。好的喜剧跨界应该是不需要脚本光靠表情与动作就能搞笑。所以说,侯勇这次并没有真正完成喜剧跨界。
      四、魏大勋、谭松韵、关思慧的《放手一搏》
      作品时长:10分钟
      包袱数量:13个
      笑点密度:1.3次/分钟
      主演魏大勋还靠关思慧托着呢
      主演魏大勋还靠关思慧托着呢

      第二期《喜剧总动员》里,总共4个喜剧作品,其他的3部咱先不说他们如何,咱只说《放手一搏》。如果以笑点包袱和喜剧创意作为标准的话,那么《放手一搏》就是这期节目中最好的作品了。其他的作品有的勉强及格,有的甚至不及格。
      喜剧新人助演关思慧
      喜剧新人助演关思慧

      在这里小编把作品的亮点做一下排序,那就是剧本创意第一;笑点包袱第二;故事情节第三。
      从创意上来说,《放手一搏》绝对是本期节目里最好的创意构想了。一个娃娃机竟能启发一个小品剧本的构思,看起来编剧一定是一个贪玩的年轻人。小编没有看到小品开始时的字幕,所以不知道编剧是谁,在这里我向他致敬握手。
      助演谭松韵
      助演谭松韵

      作品中的包袱也比较不错,最起码在本期《喜剧总动员》里,它是笑点最多的了。就像前面小编标注的那样,笑点密度1.3次/分钟。尽管没法跟春晚小品相比,但看着绝对是那么回事儿,其他作品连“事儿”都不是。
      故事情节所采取的也是一个大电影的情节设置思路。先来一个大麻烦(格里国王被抓),接着就是找人解决麻烦(解救国王),然后再来一次山穷水尽(谁都解救不了国王),最后就是柳暗花明(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去解救国王并找到了国王被抓的真相)。
      小编手札
      第二季《喜剧总动员》已经播了两期了。说心里话,其中所上演的作品,如果退一步管它叫轻喜剧也许刚刚及格;如果非要叫它喜剧,那就算了吧。有好多作品都是奔着先煽情、后说教的目标而来的,这是观众们最最反感的。“喜剧的内核是悲”这句话早已烂大街了,它不过是某些人搞笑无能、创意乏力的挡箭牌。最后,小编真的希望节目组和那些跨界明星们,搞笑最好认真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