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精神

金属精神

698

    7.0

    常见问题

    1、Steve,'Lips',Kudlow,Robb,Reiner,Kevin,Goocher,Glenn,Gyorffy,Chris,Tsangarides,Tiziana,Arrigoni,William,Howell,Slash 主演的电影《金属精神》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金属精神》来自于加拿大地区。

    2、《金属精神》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08年在加拿大上映,《金属精神》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4886分,《金属精神》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金属精神》值得观看吗?

    《金属精神》总评分4886。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4、《金属精神》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金属精神》是2008-01-18上映的纪录片,由影星Steve,'Lips',Kudlow,Robb,Reiner,Kevin,Goocher,Glenn,Gyorffy,Chris,Tsangarides,Tiziana,Arrigoni,William,Howell,Slash主演。由导演萨沙·杰瓦西携幕后团队制作。

    5、《金属精神》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纪录片电影《金属精神》是著名演员Ste 代表作,《金属精神》免费完整版2008年在加拿大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金属精神电影,金属精神剧情:在14岁的时候,两个好朋友史蒂夫和罗伯就约定以后要永远一起搞摇滚他们的乐队Anvil被尊崇为加拿大金属摇滚的领袖,影响了诸如Metallica, Slayer and Anthrax等乐队。这部纪录片介绍了这支加拿大传奇金属乐队Anvil的历史以及今朝,其中首度发表了多段重要影像,并配以多位金属大腕儿的访谈段落。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Steve
    • 'Lips'
    • Kudlow
    • Robb
    • Reiner
    • Kevin
    • Goocher
    • Glenn
    • Gyorffy
    • Chris
    • Tsangarides
    • Tiziana
    • Arrigoni
    • William
    • Howell
    • Slash

    用户评论

    • Jensen

      前几天看了部摇滚题材的片子,Get Him to the Greek,这片子不难看,挺好玩的,但是看完以后,我觉得有点……怎么说呢,生气。

      说实在的,我一直不太喜欢所谓的“摇滚乐题材”的电影、漫画甚至是书。曾几何时我是中二+纯白的时候超喜欢看,但是现在不喜欢了,因为实在太假,很多人大概根本搞不清楚摇滚乐和摇滚乐手——比如像《伤花怒放》这本搞笑之极的书——甚至,往大了说,对唱片业界的运作和行业规则什么的一窍不通就来涉及这个题材,搞摇滚的在这一类的电影/书/漫画里,不是乱搞女人(OR男人),就是毒品+酒,要么就是闲的要命的整天谈情说爱的像NANA那种,要么就是加上无聊的政治标马赛克签,吹的天花乱坠,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假,的,让,人,想,生,气。

      Anvil这部早就下好了在硬盘里,一直没空看,大概是由于我看了上面那个片子很生气,所以决定找部好片来看一下调节心情,在某网站是评为年度摇滚DVD第一名的候选片,自然有一定水准。

      看了后我深受感动……我想说这个片子才是真实的描绘了摇滚乐手的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工作,家庭,他们的努力,他们会遇到的困境。他们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种种约束,不可能无法无天,怎么可能会有像 Get Him to the Greek里那种所谓的“摇滚明星”呢?不管干什么经纪人都不闻不问(好吧看片子时我觉得他压根就没有经纪人……笑死人了),演唱会随便找个理由晚点,忽悠同行的工作人员,演出之前不SOUNDCHECK,如果真有这种人,他不可能在这个业界混下去,腕儿再大也不能,或者,举个特殊例子,你腕儿大到AXL ROSE那个程度,演出老迟到,不SOUNDCHECK,忽悠人,但是你还能发片,还有傻/逼粉丝,个么你就是行业里的傻/逼代表,多少年也没一张作品出来,是个人都能骂你,人人都以像你为耻。

      我不否认The Story of Anvil有煽情的成分在,但问题是,那些煽情的或者说是戏剧性的桥段,在这个行业里都是真实存在的,导演只是把他们统筹在一起,所以能成一部电影,他们真正真实的生活是绝对没有这么戏剧性的。玩音乐的平常最多在干吗?那就是排练,无休无止的,枯燥的排练,但是我看过的不管哪一部电影也好漫画也好,好比NANA那样的,里面的“音乐人”好像都不需要排练和练习的,随便来个演出就是成功的不行,平时闲的不行,谈谈恋爱,搞搞帅哥美女和毒品,怪不得现在是个人就想搞乐队当明星,什么中国达人秀那么火,摇滚明星尼玛的也太好当了。

      摇滚明星也好,什么其他明星也好,他们只是顶着明星的光环,实际上他们——老实说,也是一打工的——他们为谁打工?那就是唱片公司,唱片公司是他们的领导,一旦签了卖身契——合同,就得给他们卖命干活,资本主义世界的老板们和经纪人们是不会让他们闲着的,他们是没空像某些作品里那些“音乐人”们那么闲的,谈个小恋爱搞个小暧昧,没事旅个行,他们的行程表会排的满到不能再满,腕儿越大,越是没空,因为经纪人和公司要从他们身上榨取剩余价值,会安排一场接一场的演出,会不停的上电视,会去各地签售见粉丝,忙的连回家的时间都没,还有时间干别的?欧美主流唱片公司的流程就是,发片——发完片 TOUR宣传新片——TOUR结束发下一张新片,如此循环,不然你以为欧美大碗乐队为嘛要2-3年才发一张新片,不是他们写歌时间长,录歌时间长(BTW,进棚录音是按照时间算钱的,租借录音棚超级贵,时间越长成本自然也越高,一般快的都是1-2个月就搞定一张,像AXL那样一张CD能搞10多年的他就是一傻/逼不解释),而是因为TOUR,也就是巡演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腕儿大的乐队一般都是全球巡演,从美洲到欧洲到亚洲,这一巡回就和马戏团似的,夸张的在外面几年都有可能,连家都没时间回,演出的频率又高,通常是一个城市演完了马上就转到下个城市,每天的作息是通常睡到中午,醒了以后踩场地,SOUNDCHECK,晚上演出,就这样每周要保证有3-4场,就和上班出差一样,你觉得他们还有时间到处玩?还有精力到处玩?还有所谓的“闲暇时间”?

      真的,某些作品你们不要美化(妖魔化)“摇滚音乐人”这个职业了。

      至于 “摇滚音乐人”是不是像某些作品里说的那么有米,那么挥金如土, The Story of Anvil 里LIPS说,99%的乐队是白干活的,演出/发片后没有工钱拿,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别人不说,自家OZZY老头子的苦逼过去,我还算是了解的,是的,要有什么有什么,乐器,车子也有,房子也有,但是就是现金不会给你,以各种理由不给,而且必须要不停干活,不然会有黑社会给你好果子吃,娱乐圈本质就是黑社会一点都不假……早几年美国编剧罢工用下巴颏想估计是差不多的情况,钱永远是被“公司”的人赚走大头。

      ……好久没长篇大论了,看来我实在忍受某些作品太久,点了好几次NANA的名,其实我并不讨厌这漫画,其实我挺喜欢看的,如果以言情漫画的角度来讲,只是一扯到乐队什么我就受不鸟;然后那个 Get Him to the Greek,这片子描写摇滚明星只有一点我觉得挺真实的,就是那个男猪和毒品的关系,该演员据说以前也是瘾君子而且我觉得编剧肯定参考过很多JUNKIE 的BIO什么的才写的出那种台词,至于其他的……还是算了吧OTZ,假的能让我生气到写这么长一篇东西可见有多假。

      那么继续回过来说Anvil这个片子,Anvil乐队的主唱/吉他手LIPS,和鼓手ROBB,这两人真的是可爱啊,从14岁就认识了,因为都喜欢摇滚就组了乐队,LIPS性格开朗的不行,嘴角一直挂着笑容,ROBB则稳重,成熟,是性格互补的一对死党,也是乐队的奠基人。

      80年代也出过几张好片,红过一阵子,后来慢慢的, AnviL就走下坡路了,之后一直混的很惨,拍纪录片的时候,LIPS的工作是给小孩子做午饭什么的,ROBB是做室内装潢,音乐其实只能说是他们的副业。其实90年代GRUNGE风行的时候,很多METAL乐队就这么嗝屁了,包括大名鼎鼎的WHITE LION乐队的吉他手VITO,也被人八卦几年前看见他在NY开出租神马的,等等这类人真的很多……能活到现在的重金属乐队,都是真正的腕儿,中游的和不怎么出名的已经被大浪淘沙,ANVIL就是里面一个。

      可是就算如此ANVIL对音乐的执着还是那么强烈,他们还是没有放弃,虽然已经50岁了还保有20多岁时对音乐的热血态度!片子里有好几个我的泪点:

      1 在捷克的一个破烂小酒吧演出,完了后酒吧老板不给钱,为了那么点钱(片尾字幕的时候有说是100欧元)LIPS差点和老板打起来,这是片子里不多的他没有露出笑容的时候。

      2 乐队成员在欧洲的一个小机场里睡觉;赶火车结果没买到票,脸上那失望的表情,一边的捷克经纪人操着烂到家的英语在打电话求爹爹拜奶奶。

      3 采访LIPS的姐姐,采访ROBB的妻子,两位女士的话,很感人,LIPS的姐姐对弟弟的事业非常支持,为了做CD,要1万欧元,LIPS拿不出来甚至都想抵押房子了,最后姐姐借给他;ROBB的妻子一看就是……让我很想awww的类型啊,从衣服打扮什么就看的出来,当年估计是老公的粉丝,说她自己对 80S那个时代HAIR METAL到现在还保有梦想,与我心有戚戚><

      4在欧洲那个不成功的TOUR里 ,某几场观众连10个人都不到,但ANVIL还是认真的演出><


      总之,有些后悔为什么不早点看了,以后找机会再多看几遍吧。

    • Jensen

      尽管知道了结局,尽管之前我没有听过他们任何一首歌,尽管我看任何一部书籍电影纪录片我都没有哭过,但我看到最后一刻他们站在舞台上,看到沸腾的观众,我还是哭了,湿了。


      看这部电影之前有人就说了,不可能不哭。我一笑置之,我真没在这种时候哭过,前面所有的剧情我一如以往一般,这是电影,更像一部纪录片,我抱着膀子这么想的。可是当这几个老货隔了20年重新站在日本的舞台上,唱起metal on metal,顿时内牛满面。

      lips上台时心情很低落,他们是第一支出场乐队,11点35,从来都是垃圾时间的时间,他说我会闭着眼,YY一下这里站满了观众,因为他经历过2000个人的场地却只有5个人听他们演出,他说我会想象到主办发愁着脸对他说,我真的无法给你如预期的那么多,因为他是经历过在一个小酒馆里揪着老板的衣服问,我们的报酬在哪。

      可是当他们从舞台的阴暗处走上台的时候,满满的观众,沸腾的观众,点燃了lips那张老脸,和那已经被无数次锤炼的铁砧一般却又无比脆弱的心,他笑了,犹如孩子,犹如20年前和Bon Jovi同台演出时拿着电动棒弹琴的意气风发的他。

      30年,2个五十岁的大叔的一生中最辉煌,最健壮,最理想的30年,做了13张专辑,lips和robb从14岁开始约定玩摇滚,他们这一玩就是30年,他们是真的做到了。

      乐队从1995年开始就没有更换过人员,乐队里甚至还有人只能住在车库里。他们平时有搞食品的,有搞装修的,过着底层的人民生活,可是他们是1984年和Scorpions、Whitesnake、Bon Jovi在日本同台演出的乐队,20年后,哪些比他们出道晚的乐队艺人都豪宅名车,可是他们仍需要借钱出第13张专辑。唱片公司说,我们要的不是你们这样的。

      他们曾经去欧洲巡演40天,可是一毛钱都没有赚到。LIPS在布拉格的一个小酒吧脸红脖子粗的拉住老板的领子问他,我们的报酬在哪。他们在车站和衣而眠过,他们在错过火车以后包车去演出场地,他们在只有5个人的情况下 依旧演出,他们。。。没有赚到1分钱。

      当LIPS他们好不容易借到钱做第13张专辑的时候,LIPS终于顶不住压力,向30多年的好友ROBB爆发了。满嘴FUCK犹如爆了老友的菊花,ROBB很干脆说那我走。

      事情依旧那么狗血,LIPS最终还是哭着说,你TM是我的兄弟,我TM除了对着你抱怨抱着你哭,我TM还能怎样。最后那传说中有春哥般治愈效果的石头我也不知道是啥玩意,但我坚信治愈好他们的肯定不是那石头,是相守相望了30年的心。

      事情转而又折,他们再次接受邀请来到日本,一如之前所说,当LIPS抱着沮丧的心态登上舞台时,曾经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艰辛所有的白眼都在这一刻付之一炬,“我们有过15分钟的荣誉,然后他过去了”“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拥有这一刻”“这一刻延续了足够长,给了我30年之久的事业,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音乐永存,当然,债务也是永存的,但那有个底线,就是音乐永存“





      第一次影评,见谅见谅

    • Jensen




      82年的某个秋夜,一名16岁的伦敦男孩串进了演出后台,见到了自己最崇拜的金属偶像
      和其他摇滚歌星不同,这帮来自加拿大的土英雄没有任何的架子
      第二天,男孩带着偶像们在伦敦游玩,顺带让英雄们在他卧室的海报上签下了大名
       
      83年的夏天,男孩去到大洋彼岸的多伦多,受邀做了乐队巡演的路皮,英雄们给他起了个很英国的诨号——“teabag”
      在路上的经历让男孩大开眼界,尤其是停车场里那人生第一回的blow job体验...
      随后的三年里,男孩又参与了两次巡演,几乎成了乐队的自家人
       
      逐渐长大的男孩喜欢上了Iggy Pop、David Bowie,慢慢远离了金属的世界
      这一别就是整整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里,男孩做过后来大卖乐队Bush的鼓手,上了UCLA电影学院,卖了《幸福终点站》剧本给斯皮尔伯格,还泡到辣妹Geri Halliwell生了个孩子...
      在这二十年里,英雄们的音乐梦想从未停歇,却也没能像后辈Metallica、Slayer那样名利双收;平日里靠着儿童餐饮搬运的无聊工作养家糊口,在家人的眼中他们都是loser...
       
      人到中年,难免恋旧
      男孩想到了乐队,互联网让双方的通信重新恢复
      男孩决定花自己的钱记录下偶像们的艰辛生活
      这一拍就是两年,男孩把它称作了Spinal Tap遇上Fitzcarraldo
       
      终于,纪录片上映了,观众感动了
      乐队回到了聚光灯前
      唱片合约蜂拥而至,大腕经纪人主动请缨,替Coldplay作企划的演出商也找上了门来
      乐队受邀在Letterman、Kimmel节目作秀,还和Whitesnake、Judas Priest一起上路巡演
      兰登书屋请他们著书立传,连Rock Band游戏都开始录制乐队的歌曲...
       
      我也像个男孩一样哭了稀里哗啦
       

      就是Sacha Gervasi和ANVIL的故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