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者的记忆法

杀人者的记忆法

198

    4.0

    常见问题

    1、薛景求,金南佶,金雪炫,吴达洙,蔡国熙,郑仁谦,申基俊,申隣雅,黄锡晶,吉海妍 主演的电影《杀人者的记忆法》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杀人者的记忆法》来自于韩国地区。

    2、《杀人者的记忆法》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7年在韩国上映,《杀人者的记忆法》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792分,《杀人者的记忆法》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杀人者的记忆法》值得观看吗?

    《杀人者的记忆法》总评分792。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恐怖片。

    4、《杀人者的记忆法》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杀人者的记忆法》是2017-09-06上映的恐怖片,由影星薛景求,金南佶,金雪炫,吴达洙,蔡国熙,郑仁谦,申基俊,申隣雅,黄锡晶,吉海妍主演。由导演元新渊携幕后团队制作。

    5、《杀人者的记忆法》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恐怖片电影《杀人者的记忆法》是著名演员薛景求 代表作,《杀人者的记忆法》免费完整版2017年在韩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杀人者的记忆法电影,杀人者的记忆法剧情:该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连续杀人犯炳秀(薛耿求饰)金盆洗手,可村庄却再现连环杀人案,这让炳秀陷入混乱记忆之中于此同时女儿(金雪炫饰),神秘男子(金南佶饰)也身陷其中。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薛景求
    • 金南佶
    • 金雪炫
    • 吴达洙
    • 蔡国熙
    • 郑仁谦
    • 申基俊
    • 申隣雅
    • 黄锡晶
    • 吉海妍

    用户评论

    • Jensen

      杀人者的记忆法,顺序真实故事还原!

      标准翻译应该是《凶手的回忆录》。
      所以大家应该知道,这个电影里的内容与真实世界发生的故事有很多的不同。那到底哪里不同呢?
      相信我,知道了这些不同,你一定会给这部电影打5星!
      (严重剧透,真实世界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
      为了帮大家更好地理解真实发生的故事,罗列问题先:
      1、最后到底男主杀了谁?谁死了?
      2、最近几个月发生的新的连环杀人案,凶手到底是谁?
      3、全剧出现的各个人物,到底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哪些是臆想出来的?
      4、男主15岁的时候,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5、当最后一幕短发的男主出现在冰天雪地里,准备去寻找没死的闵时,到底有什么寓意?
      6、17年前,男主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7、男主除了老年痴呆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精神疾病?
      ……
      ok,带着问题来读真实而残酷的故事吧!
      (我知道这个和原著小说不一样,但却最接近本电影表达出来的真意)
      ——————————

      1971年,15岁的主人公金炳秀(下简称金),回家时发现自己最喜欢的白色运动鞋被染上了泡菜,并被酗酒且有暴力倾向的父亲一顿爆揍。在其父后续对他的凌辱中,他突然爆发, 将父亲亲手掐死。
      在掐死父亲的过程中,母亲前来阻拦,但被金失手用电熨斗打伤了头部,也死掉了。
      陷入巨大混乱的金,在姐姐已经完全无法理解的状态之下,独自一人埋掉了父母的尸体,孤独的在家里等着可能到来的被抓。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这么显而易见的人口失踪,居然被政府忽视了。
      金最为喜爱和信赖的姐姐,因为双亲突然离世,弟弟又成了杀人凶手,无法接受现实,选择了上吊自杀。这距离金杀掉双亲,只有几天时间。

      因为对自己杀掉双亲的事实难以承受,金的行为和心理在成年之后开始变得反常。
      一方面,为了让杀掉父亲的行为合理化,他开始不断验证“垃圾就应该被杀”,并且杀掉了很多人。有欺负老婆孩子的丈夫,有不拿宠物性命当回事的女主人,也有把小孩当做奴隶的流浪汉……其中一大半都是被他安上罪名就干掉了,这样才反证被自己杀掉的父亲是多么该死。
      所有这种被杀掉的人,都被他埋到了成年后买的一片竹林里。
      另一方面,由于母亲是失手杀死,并因此让姐姐也上吊自杀,金实在无法承认这个过于沉重且悲惨的现实,于是大脑开始对这段记忆进行改编。首先,编造了一个只杀掉了父亲的假象,这样一来姐姐就不用自杀了。然后,又把姐姐安置到了一个修道院里,替自己向上帝祈祷赎罪。

      下图是最开始回忆录时鞋的镜头



      下面是后来虚构姐姐时,出现的鞋的镜头,这个才是真实




      时间回到现在,2015年,金已经接近60岁,此时女儿恩熙23岁。
      在过去的这44年里,金杀了27年人,当了30年宠物医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一直活到现在的姐姐。
      可一切不同了,因为金得了老年痴呆,开始无法掌控自己的意识……
      这种无法掌控的背后,不仅有莫名迷路的苦恼,杀人凶性也再次被唤醒……

      17年前,女儿恩熙只有6岁时,金再次发狂,以妻子出轨为由,将一男和妻子共同带到竹林,全部杀害。并且在金的臆想中,妻子临终时让自己不要杀女儿的话竟然被翻译成了“女儿竟然也不是自己亲生”。
      金作为一个杀人狂,当场下定决心回去就要杀死恩熙。但,由于金的本能依然认为只有垃圾才该杀,也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杀掉父亲是对的。尽管女儿可能不是自己亲生,但实在没有办法给年幼的女儿打上“垃圾”的标签,所以意识出现了巨大的挣扎。
      从竹林回家途中,到底杀不杀恩熙的念头一直在剧烈斗争,无意识下车速过高,并在分神想看恩熙照片时出现了车祸,并造成头部受伤。
      车上当时正在放着春雨录,这首歌不仅是因为喜欢,更因为是金潜意识里更爱女儿的表征。
      原本杀人如麻的金,因为车祸头部受伤,居然杀人的意识受到了抑制。自从17年前最后一次杀死自己妻子和奸夫后,便再也没有杀过人。

      直到最近几个月,由于之前车祸导致的控制意识在老年痴呆症下,失去了管控能力,于是压抑许久的杀人性格再次出现,开始了新一轮的变态杀人。
      这次杀人的表现与之前完全不同,由于被压抑的杀人欲望集中在“妻子出轨”上,所以重点都爆发在了女人身上。同时,由于当时自己掐死父亲时,母亲也过来帮助过父亲,所以对所有女人的仇恨在这个时候集中爆发,分裂成了一个潜在的,专门杀害女性的新人格。
      由于这个人格与自己之前的杀人逻辑以及杀人手法完全不同,所以金自己的主意识甚至都没发觉这可能是自己。

      此时,金开始几种性格轮番上身:
      1、最近17年来的,好父亲。
      2、突然老年痴呆症发作后的傻瓜。
      3、去竹林被刺激爆发的杀害女性的连环杀手。
       
      最近几个月的第三次作案并抛尸后,当金开车回家时,因为大雾,与前车发生了追尾。
      开前车的是巡警闵泰柱(下简称闵),由于雾大,闵好心不追究两车责任,要求各自修理,引发了金的疑心。在闵后备箱发现的血迹更加让金觉得闵可能是和自己一样的杀人犯,于是坚持要求互换名片。
      但金的行为在闵看来,同样反常。

      金回家后总觉得闵可能有问题,好父亲角色让他产生了对自己女儿的强烈担心,于是打电话举报了闵的车。这次举报,实际上在警局内让闵被查了,但因为确实与金猜想完全不一样,所以闵并没有被抓。
      金出于对自己杀人后警察一直没找上来的这种判断,认定所有警察都是废物,并由于精神一直不太正常,开始出现了对自己女儿的被害妄想症。
      甚至,假想出了从锅里拿出手机,然后接听了闵打来告诉自己已经被排除怀疑的“嚣张”回电。实际上,闵并没打过这个电话。
      金又为了进一步坐实自己对闵的猜想,在潜意识的带领下,好父亲的角色顺利的找到了抛尸现场,并将这个尸体安在了闵身上。
      自此,金对闵的意识里“栽赃”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闵在得知抛尸现场距离自己车祸很近后,意识到金可能有问题。于是想办法了解金,先是带着猫到宠物店,又故意接近恩熙。
      在路上偶遇金之后,闵从恩熙口中套出来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一些线索,也是对金的初步怀疑坐实。

      金虽然不相信警察,但由于被害妄想症作祟,活生生又在意识里编出来了与自己相识交往很多年的安所长。
      安所长可以帮他伸张正义,但安所长与他一样对自己17年前突然不再杀人特别疑惑,同时安所长还帮他给自己杀的最后一个人虚构了一个身份——超市女收银员。
      按照他自己的一贯逻辑,只杀被安了罪名的垃圾,所以这种爱笑的善良的女收银员,一定是不能杀的,肯定也是杀错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自己杀了这个人之后就再也不杀人了。


      被想象出来的安所长,一直在帮忙,但这一切终究都是假象。
      现实中可能有这么一个安巡警,但所长另有其人,同时安巡警和金不是朋友……都是妄念。

      随着被害妄想症的进一步加剧,金开始认定闵就是连环杀手,并且自己在脑海里演绎了一场戏,告诉自己为什么闵要接近自己的女儿,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这场戏相当重头,很多人肯定都被骗了。这也说明了一个靠编造记忆生存下来的杀人犯,其大脑多么复杂可怕。
      当然,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意识里的戏,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录音记录,也没有闵篡改他的日记,更没有闵要通过杀害那个大妈来嫁祸的戏码。
      真正杀害了那个妖艳大妈的,是他内在讨厌荡妇的潜在人格。
      好父亲角色借用了这个桥段,并且找到了大妈的被害现场,给闵完成了“栽赃”升级。
      但,由于根本就是金自己做的,所以这次所有证据全部指向他!

      金报警后,闵来做了解释,并且指出,金的姐姐其实早就死了。
      这时候开始,金的记忆如潮水涌起,一切的一切都记起来了。
      没有修道院,没有活着的姐姐,恩熙的妈妈是被自己杀害,恩熙也本来是要被杀的小女孩……

      老年痴呆之后,虽然有时候会突然失忆,但杀人的习惯没有变,杀人犯的眼神没有变。
      所以,金已经意识到,自己其实才是杀了妖艳大妈的那个人……

      金想起来了一切,准备自行了绝,但,那个在杀害了自己双亲时以及在自己姐姐自杀时就已经学会了编造记忆的大脑又再次活跃,给自己找到了新的活下去的方向——救恩熙。
      虽然承认了妖艳大妈是自己杀的,但最近的其他几起依然拒绝承认是自己所为!

      恩熙,这个时候已经被闵接走了。
      闵知道金是杀人狂,所以顺水推舟,在金意识混乱的时候接走了恩熙。恩熙也知道自己的爸爸有问题,半夜里都是泥的鞋已经暴露了很多可能,所以很顺从,跟着闵走了。
      但在金的意识里,闵才是杀人狂,是自己衍生出来的那个只杀女性的第二人格。
      所以,金认定,闵带走恩熙是准备要杀她!

      在去救恩熙的路上,金的大脑为自己不断加油打气,编造了一堆故事。
      先是安所长被说服,并且孤单英雄,独自跟踪杀人狂,最终被杀。
      然后是闵兽性大发,讲述了自己被母亲用电熨斗打伤了脑袋的恐怖样子,准备杀掉恩熙。
      最后是自己驾车撞车,跑进屋子开始找恩熙……

      恩熙这时候当然在屋子里,但没有受伤,只是很害怕爸爸这个样子。
      闵进来因为担心金发狂会伤害恩熙,于是与金开始打斗。闵毕竟不是真的杀人犯,下手还是有轻重,所以最终没能挡住一心杀人的虽然已经是老头子的金,惨遭杀害。
      当金杀掉了闵,恩熙所表达出来的恐惧完全真实,但这时候金依然活在自己的意识里。既然闵被杀了,女儿没有了威胁,他终于瘫倒,直到警察来把他抓走。

      闵是真的死了,被这个杀人犯硬安上了一个杀人犯的身份,被杀了!
      如同金杀掉的之前的每一个坏人一样,被安上了一个值得死的垃圾身份,被杀了!
      所以,这时候的金说了这样的话:
      至今杀了很多人,但真正该死的,只有我而已!



      病房里,检察官一遍遍的来质问金为什么杀死闵……
      在家里,女儿听到好父亲角色留下的录音,被感动,才终于决定见金一次……
      头发被女儿剪短的金,大脑再次为他编造了一个幻境,也编织出来一个活下去的意义:
      能让女儿来见自己就是活下去的意义,但要让女儿能继续活下去,一定要继续保护她,闵这个连环女性杀手并没有死,我要去杀掉他!

      已经大脑近乎全面退化的金,在幻境中开始了新的保护女儿之旅……

      —————————————
      相比其他推理的剧透,本文重在把故事讲清楚,所以省略了很多细节上的推导。
      可以说我这是一种猜测,但其实我的很多猜测影片中都有细节来表现,大家可以自己挖掘一下。
      自己手动推导的爽快感,我就不剥夺了,大家自己体会,玩好~

      另上一篇《七月与安生》烧脑版影评,带你看不一样的剧情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5827935/discussion/614570865/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67370/

    • Jensen

      1、少年金炳秀杀人事件

      少年金炳秀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栖息地大概是一个类似于滦平或者固安之类的小县城,家有父母及一个姐姐。

      炳秀他爹金大爷,大概具备了南朝鲜土憋男的一切缺点:没啥能耐,更没钱,初小学历,除了吹牛逼正事一件都办不利索,人缘也不好,不顾家,管生不管养,重度酒精依赖症,就着一碟子泡菜也能整两口高丽地瓜烧,而且酒量不大,酒品不好,喝完了酒砸完东西打完老婆孩子倒头就睡。

      在沉默少年金炳秀读中学的某天晚上,金大爷又跟家里就着泡菜碟子喝懵逼了,照例是砸东西,打老婆孩子,然后枕着炳秀最心爱的阿迪达斯白球鞋就眯瞪着了。

      炳秀下了晚自习兴冲冲回到家,拉开屋门一瞅心就凉了,老妈跟老姐让金大爷揍成了乌眼鸡,缩墙角搂在一起瑟瑟发抖,再打眼一瞅,卧槽泥马,我的德国白板儿鞋!

      众所周知,阿迪小白板儿一向不便宜,何况那年月在南朝鲜乡下也是挺罕见的,毕竟高丽人自古以来都也没啥见识,不定看着什么玩意动不动就美哭了什么的。

      估计这阿迪小白板儿一直是炳秀的装逼利器,眼见得被抹的全是泡菜酱,还被金大爷垫着后脑勺子枕成个瘪茄子色,炳秀此时已然出离的愤怒了。

      为什么是阿迪小白板儿呢?可能是阿迪给导演塞了赞助费,也可能是耐克给导演塞了黑阿迪的赞助费。

      当然这是玩笑,深挖的话这鞋是有故事的。

      众所周知,阿迪达斯是德国品牌,而众所少知的是1963-1977年韩国向德国累计输出了大约7900多名劳动力从事采矿工作,嗯,详见高丽电影《国际市场》。于是我们可以扒出,金大爷可能也是这出国务工大军中的一员。

      由于出国务工,金大爷错失了金炳秀的成长期,回来的时候估计正赶上孩子叛逆,或是中间听说金大妈跟隔壁老王或者二狗什么的有点不清白,毕竟金大妈这三年又三年的一个妇女拉扯俩孩子也不容易。

      或者是眼见得工友移民德美成了西方文明人士而自己灰溜溜的跑回朝鲜乡下导致心里恨得慌,反正就是中年危机心理失衡吧,不过从大老远给孩子带德国鞋回来这一行为来看,金大爷在回国前对老婆孩子还是有憧憬的。

      可是无情的现实摆在金大爷面前,星星还是那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你大爷己经不是你大爷,你大妈也早就不是你大妈了。

      愤怒的炳秀从金大爷脑袋下抽出了自己心爱的球鞋,对于少年来说,心爱的球鞋比金大爷的脑袋重要多了。

      窝着火儿躺下的金大爷一睁眼看见小瘪犊子回来了居然不跪下磕头打招呼,一点儿跟亲爹的热呼劲儿都没,完了,我这花德国夹克买来的鞋算是送了白眼儿狼了,这小子长得也不像我,莫不是隔避王二狗的种儿?

      于是钻了牛角尖儿外带喝了高丽秘制懵逼散的金大爷越想越烦燥,晃晃悠悠站起来,对着炳秀就是巴掌耳刮子拳脚皮带齐上阵,反正借着酒劲儿,怎么痛快怎么练吧。

      可能是打爽了,或者打的不爽,反正打着打着,爷儿俩的上衣就都不见了,一个光着膀子开练,一个光着膀子挨揍,从炳仔儿身上的旧伤不难看出,这出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炳秀一声不吭的挨着揍,看上去是习惯了,或者心里还是想着那双沾满泡菜酱的小白板儿,金大爷一无所知,只是觉得打得不过瘾,这小瘪犊子不哭不叫不呻吟,这对于SM狂人金大爷来说一点刺激性都没有,更甭提成就感了!

      《罪恶之城》里听老布鲁斯对阿尔巴说的,虐待狂打你你不叫,他会觉得憋屈。

      金大爷眼珠一转有了主意,拉着炳仔儿就往里屋走,边拉边说:仔儿啊,你也大了,让爹爹教你点咱老爷们儿才懂的事儿吧。

      卧槽!炳秀一听心里就一哆嗦,抬眼一瞅他爹,妈逼哟,这老禽兽眼光不对路!正想着呢,人己被拖进里屋。,被揍成鹌鹑的母女俩人哆嗦着不明所以,也没人上前拦一拦。

      在外间只听得里屋一阵噼哩啪啪啪,镜头渗进里屋,炳爷以一个观音坐莲骑乘位的姿势骑在金大爷的腰上,把一个麦壳子楦的枕头压在金大爷脸上玩窒息PLAY。

      然后金大爷就这么一嘴麦壳子的挂了,金大妈从外边听着突然觉得里屋的声儿咋不对劲捏?于是胆战心惊的拉开门一瞅,我类个大操!仔儿这是弑父啊!瞬间,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在金大妈脑海中闪过。这种事儿,做为一个受东亚女德教育多年逆来顺受的朝鲜中年妇女,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为了拯救金大爷的生命和儿子小炳的灵魂,金大妈抄起熨斗,咣叽一下拍在了阿炳的侧脑壳上。

      可能金大妈常年劳作兼挨揍锻炼出来的手劲儿有点大,也可能阿炳有点缺钙,反正一熨斗下去,阿炳的脑袋给干出一个大坑来,侧剖面图看上去就像块蛋糕给切去四分之一角似的。

      2、少年阿炳精神失常

      少年阿炳在金大爷的虐待与母亲的懦弱不作为中逐渐变得冷漠扭曲,杀死了父亲金大爷导致被金大妈一熨斗子砸掉了小半拉脑袋,这一事件更是让亲情彻底破碎。

      镜头中有一个阿炳刨好坑后给金大爷的尸体穿上鞋的特写。

      我不太清楚导演保留这个镜头有啥用意,是暗示阿炳思虑缜密?还是冲动杀人后的亲情未泯?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只不过是导演故弄玄虚来糊弄我们的,因为这段记忆完全是阿炳虚构出来的。你能相信一个被熨斗砸掉了半拉脑袋的少年顶着四分之三个脑袋没事儿人似地推着小推车上山刨坑埋死尸?

      那么问题来了,杀了人的阿炳被砸懵逼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我是这么推断的,金大妈在敲晕了金阿炳后,伙同金大姐、隔壁王二狗将金大爷埋尸处理,并将金阿炳送往医院。

      阿炳在医院醒来,大脑屏蔽了金大妈打烂他的头这一事实,选择编造了更能让自己接受的一个情景。

      至于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让自己接受而且细节如此丰满细腻?

      搞笑么,看看炳爷那一身伤,金大爷铁定不是一天两天开始揍他,炳爷一定也曾不止一次的幻想过杀人埋尸这种事吧?

      目睹一切并参与其中的阿炳他姐,认定了弟弟阿炳是隔壁王二狗与金大妈的私生子,于是在秘密和内疚的折磨下,炳姐在炳爷出院回家的那一天,以自挂东南枝式的悬梁自尽来欢迎炳爷,并向金大妈无声的宣告了自己的不屈:俺爹和俺两个老金家的人给你们腾地方,打今儿以后,你们就是这家的户主了,哼!

      再次遭遇人生重大刺激的阿炳,将炳姐悬梁这件事埋进了记忆深处,啥是笔亚有句话说的好:俺可以自个儿缩进核桃壳子里自己耍子想啥是啥。

      总之一夜之间少年阿炳就得了精神分裂与选择性健忘以及抑郁和自闭症。

      基本上得了这病吃熊氏老方六味骨糠片是治不好了,就算是熊凤山跟乌仁吉一块割韭菜放羊围羊圈都没戏。

      3、中年阿炳杀妻事件

      打那以后,沉默的少年阿炳用功读书,最后考取了高丽兽医大学宠物扎针儿系离开了家乡。

      再回来时金大妈和隔壁王大爷己经撒手儿人寰,而继续了两家遗产的金阿炳开了一间宠物医院,在救治动物的同时开始行走在黑暗中惩恶除奸。

      每次犯病之后,阿炳都会去一间荒僻废弃的修道院,向存在于臆想当中还活着的并且做了修女的姐姐寻求告慰。

      渐渐的,沉默的阿炳吸引了一个撸猫的女子。

      感情能力缺失的阿炳在浅薄的撸猫女看来是如此深沉如此酷,而且职业收入也不赖,属于那种从良婊优先选择的‘老实人’。

      而阿炳的内心还有一丝对世间真情的渴望,于是老处男阿炳,感情缺失没情趣的木讷的阿炳和撸猫女结了婚。

      爱情只是短暂的冲动,从良也只是偶尔的不理智。所以婚后的撸猫女日渐觉得阿炳乏味,于是和其他男人有了情感纠葛。

      终于有一天,阿炳将撸猫女与一个穿着豹纹内裤的男人堵在了格林豪泰的钟点房,愤怒的阿炳将二人绑到了埋尸圣地野竹林。

      豹纹内裤男先领了便当,撸猫女在临死前说秃噜了嘴,让阿炳得知女儿居然不是自己亲生的。

      至于孩子是豹纹内裤男的还是其他男人的,反正不重要,无需深究。

      杀人者阿炳在驾车回去准备干掉孽种的路上出了车祸,顶着一脑袋血爬回家,正要干掉小孩,出于电影审查制度与公众道德的考虑(不能出现杀小孩的镜头),阿炳脑袋一疼,精神当即分裂,于是把杀了老婆这件事忘球了,顺便也忘了要杀小孩。

      这段非常催人泪下,崽儿含泪喊阿爸阿炳安慰哈其玛让我多抽了三根儿烟。

      日子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彻底精神分裂的阿炳就这样晚上杀杀人,白天打打针,光明人格做为一个老实沉默的单身父亲带着崽儿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着。

    • Jensen

      首先说一下,这片光靠主演的演技我觉得都不该给7.1分。内容很紧凑。
      其实大部分给低分的针对的都是结尾,其实我也觉得有点突兀,就是认为自己看懂了,然后最后给你来一下觉得自己好像完全成了老年痴呆。这个结尾,看懂了是神剧,看不懂就是画蛇添足了。
      第一次写影评,就是针对结尾,会有剧透,谨慎观看。

      以下均为个人观点,勿喷,欢迎一起讨论。

      结尾最后那么一下,金拿出的照片却是闵的。让我完全懵逼。后来仔细回想一下了一下情节。
      有一个情节就是,警察队长说,17年前,烟店的小姑娘被杀之后他就再也不抽烟了。
      按照金之前的习惯,杀人都是杀一些对别人有危害的人,为什么会杀一个烟店小姑娘?这点当时让我有点怀疑。而且17年前不可能是闵杀的,那时候闵还很小,肯定就是金杀的了。
      再次回想,金在回忆17年前最后一次杀人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我为什么要杀她。”

      这两个情节串起来就有点意思。
      金最后拿出的照片,里面的确实闵。有的人说,是因为告诉自己要把闵杀了,所以把照片放在里面,我觉得不太合理,这样很可能在失忆阶段把闵当成亲人,这点我觉得说的很勉强。
      那么我有个猜想。最后金拿出照片,是闵的,其实这张照片就是金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
      金有双重人格,第一个人格,因为父亲的虐待,专门杀有危害的人。
      第二重人格,因为母亲的背叛和妻子的背叛,专门杀女人。
      所以金当时小时候是先杀了父亲,结果因为母亲的背叛又杀了母亲。姐姐受不了上吊自杀。(这就是为什么姐姐上吊的时候家里没有其他人)
      正因为有第二重人格,所以在无意识状态下回掐住自己的女儿。
      也真是第二重人格,所以他杀了烟店小姑娘,却不知道“我为什么杀她”,因为在第二重人格杀人最后,他变成了第一重人格。那么影片中的这个线索也说得通了。同时,在水库边杀人的那天,巡警有不在场证明,这个也说的通了。
      那么一切就说的通了,片中的闵其实只是一个巡警,是女儿的男友。那么金在第一人格的时候,把自己的女儿交给男友,让男友带她走,为的就是防止第二重人格出现的时候杀了自己的女儿。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在证据确凿,女儿还可以做为人证的情况下,检察官却问他“你为什么杀了巡警闵泰周”

      总结一下,这片结尾,其实意思就是,金是自己的第一重人格,为了女儿的安全,和第二重人格做斗争。
      最后说了一句,他还活着。意思就是第二重人格并未消除。
      我想应该是这个意思才解释的通吧。
      其他暂时没想到,欢迎一起讨论。

    • Jensen

      电影有两个版本,上映版叫做Memoir of Murderer,导演版叫做Another Memory,一开始就告诉你,这不是时长的问题,压根就是两个电影。

      和一般有双结局的电影不同,本片的不同结局直接改变了对之前所有情节的解释。

      在结局之前,两个版本有如下主要差距。

      1 导演版里检察官的审问贯穿全片,上映版在结尾处才出现。

      2 上映版中有一些金炳秀与女儿恩熙互动的场景,比如吃面、剪发,导演版中没有。

      3 导演版中有闵警官暴力执法打死一个女人的情节,他念叨:“犯了罪,总要付出代价的。”上映版中没有。

      4 导演版中安警官带着几个新警察去采访金炳秀,上映版没有。

      如果不看结局,这几个差异存在与否对情节没有太大影响。可两个版本的结局截然不同,反过来看能发现安排这些细微差距的端倪。

      上映版是一个温馨感人的R15故事。父亲(金炳秀)曾经杀过很多人,一次事故让他得上阿兹海默症,他通过录音笔和日记来记事。他撞上一个连环杀人犯(闵泰洙),直觉告诉他那就是近期连环命案的元凶,杀人犯盯上了他的女儿,他报警,杀人犯就是警察,连与自己交好的安警官也不相信他的话。杀人犯潜入他家里删他的日记,把杀人案嫁祸给他。他随时都可能失忆,最后还是营救了女儿(虽然想起来不是亲生的),亲手杀死凶徒,最终完全精神失常,住进精神病院,女儿去探望他,他望着她就露出了笑容。

      影片到这里从情节上到立意上都是完整的,可结尾处金炳秀突然又开始内心独白起来,针管贴着脖子,一下子又回到了隧道口,转头却看到金炳秀。我认为这里解释成多重人格是不合适的,会导致之前剧情的过度崩塌。其实,金炳秀为什么会出现在隧道口,全片其他地方都没有提到,不妨看作另一个版本的预告吧。

      导演版是R18。一开始检察官来到金炳秀的病房,拿出他的日记开始问问题,从撞上杀人犯到杀死他营救女儿,金炳秀坚持自己的说法。令检察官不明的是,闵泰洙的尸体最后消失了,连环命案的死者都被挖出,嫌疑人一个找不到,一个痴呆,而金炳秀的女儿也不愿多说,检察官只得作罢,把金炳秀放了。金炳秀提着包走出病院,走到隧道口(这里总算接上了开场),寒风吹过,他低头望着自己反穿的鞋,脱下来,正着穿好。这是他第一次正着穿鞋,刚才在病院,检察官看他的拖鞋都是反着摆的。这意味着,他全想起来了。

      不是他撞了杀人犯,而是他杀完人被撞了;不是他去救被绑架的女儿,而是他杀人杀红了眼,杀掉了保护女儿的警官,还把人沉到湖底;和自己交好的安警官,不是被别人所杀,而是他自己干的。之前所有的剧情,不过是他用自己残存的记忆脑补出来的,所以最后他才说:“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

      现在再回过头看看刚才提到的四个不同点的含义。

      1 导演版检察官的穿插表示全片都是金炳秀的讲述,而不是零视角的叙述,这是最后反转的一个重要前提。

      2 上映版与女儿的日常戏份刻画女儿对父亲的感情,使得女儿给父亲的录音和最后的营救都有充分动机。导演版没有这些,女儿和父亲的关系在本质上并不融洽。

      3 讲闵警官正面杀人,闵警官念叨的却是应该属于金炳秀的台词,正说明这段完全是基于自己幼时体验的想象。

      4 与安警官关系亲密,安警官才会在最后想去劝金炳秀自首,创造自己跟闵警官商量的动机。

      在情节相同的地方,由于结局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含义。

      ① 金炳秀的父亲是个爱打人的酒鬼,他杀了父亲,家里更安宁了,他便继续行使法外正义,杀掉各种坏人。

      ② 闵泰洙曾在父亲的手下救了母亲,却被母亲打了一熨斗,削平了小半个脑袋,从此他觉得女人都这样,成长为一个冷血杀手。

      上映版中,两点都是真实存在。金炳秀在出事故前行侠仗义,在杀死出轨的妻子后翻了车,从此间歇失忆,无法再杀人,直到见到威胁自己女儿安全的闵泰洙出现,他才打算重操旧业,最终也只杀了他一人。

      导演版中,两点都是金炳秀的讲述,①的前半部分真实,而②是完全的虚构,闵泰洙是一个无辜的警官,想要保护他的女儿 ,金炳秀是唯一的杀手。最后的X光片揭示出金炳秀才是少一块脑袋的人,也就是说当年他杀了爸爸之后,家里并没有安宁,他被妈妈打了,他于是失去了人类的感情,以杀人作为乐趣,靠失忆获得救赎,把邪恶都投射到别人身上,给自己虚构出父爱,支撑自己光明正大地活下去,一直到什么都想不起来的那一天为止。

      在上映版中,①和②的存在揭示两个杀手诞生的起因,形成对比; 在导演版中,①和②的存在揭示杀手如何分离自己的记忆去构建另一个个体,两点都是真实与想象混杂。荧幕上同样的情节,两种解释都很顺畅,都很巧妙,这也是这部电影一个很有趣的地方。

      为什么要拍两个版本呢,导演想告诉你,你愿意记住哪个故事就记住哪个故事,反正记忆是不可信的。

    • Jensen

      内有大量剧透!!!慎入!!!慎入!!!慎入!!!n↓n↓n↓n↓n↓n↓n↓n↓n↓n↓n↓n↓n======================剧透=======================nn相信很多人看的都是上映版,我就不多说了,就说一些导演剪辑版跟上映版的区别。nn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导演剪辑版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了,尤其是闵警官到底存不存在、是不是杀人狂这两个问题。nn导演剪辑版中,男主金炳寿跟安巡警是有交情的。安巡警带了警察学院的学生去找男主学习犯罪心理学,也的确一直把男主叫哥,证明两人私交关系不错。

      n影片后期,男主跟闵警官“大战”之后,屋里突然只剩下遍体鳞伤的他自己和女儿,闵警官不见踪影。

      n对此,男主向查案的警官交代为闵警官带着录有他犯罪告白的录音机,开着8588的白色轿车逃跑了。

      n而身为目击者的女儿对木屋里发生的事情绝口不提,既没有认同父亲的供述,也没有否认供述。

      n因为实在找不到闵警官和他的车,警方也只能暂时照男主的供述,将闵警官列为犯罪嫌疑人,连新闻媒体都这样播报。男主出院时,恰好病房里的电视就在播嫌疑人闵警察依旧在逃的消息。(不过这个新闻未必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男主的臆想,因为他此时仍然认定闵警官就是杀人狂)

      n但是在出院后,也就是关键剧情他走出隧道的时候,他忽然想起来杀人犯其实就是自己!

      n闵警官是因为撞车后看见男主后车厢有大量血迹,怀疑他是杀人犯才接近他的。甚至影片末期闵警官也只是告诉男主的女儿竹林里有尸体被发现,她父亲是嫌疑人,根本没有伤害他女儿。

      n安巡警在小木屋里其实是跟闵警察在打电话,希望闵警官借未来女婿的身份劝男主自首,并不是认同闵警官有罪在追踪他。杀了安巡警的人是男主!n(这里有点牵强,安巡警所在的小木屋就在闵警官和男主女儿藏身的大木屋旁,却非要在小木屋里打电话而不走进大木屋直接跟闵警官说。想来想去,勉强可以解释为为了不让男主女儿听见他们的完整对话。)

      n那么“失踪的”闵警官到底去哪了呢?被男主在木屋里杀了之后,连人带车一起沉水库了。女儿估计是因为对父亲的爱太深,才始终没有把父亲失神杀人的真相说出来。

      n所有事情的真相瞬间明了了,闵警官是真实存在的,但他不是杀人狂,所有他犯下的暴行都是男主的臆想,或者是男主变态人格的映射,因为脑袋缺一块的人,不是闵警官,而是男主自己。真正因为杀父而被母亲用熨斗打掉几乎半个脑壳的人是男主,推测男主从那时起就对女性产生了厌恶心理。

      n导演剪辑版的结尾并没有出现女儿去医院探望父亲的情节(女儿应该还没原谅杀人犯父亲),没有混淆视线的贴有闵警官相片的项链,也没有男主“闵泰周还没死”的喃喃自语,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个开放性结局,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全部在影片中展示出来了。nn这个版本解释了很多上映版的谜团,但同时也将事情讲得太白、太彻底了,反而让观众失去了开脑洞的乐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