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思钧 主演的电影《设计理想家》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设计理想家》来自于大陆地区。
2、《设计理想家》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21年在大陆上映,《设计理想家》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5896分,《设计理想家》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设计理想家》值得观看吗?
《设计理想家》总评分5896。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综艺。
4、《设计理想家》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设计理想家》是2021-10-20上映的综艺,由影星齐思钧主演。由导演毛君婷携幕后团队制作。
5、《设计理想家》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综艺《设计理想家》是著名演员齐思钧 代表作,《设计理想家》2021年在大陆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设计理想家,设计理想家剧情:《设计理想家》由天猫鲁班之星,天猫家装城联手好好住app和芒果tv打造,是一档聚焦年轻人家装喜好,传递潮流设计美学的家装局改综艺,也是全国首档用户DIY爆改综艺每期两户心愿人将迎接天猫鲁班之星为其打造的理想家
最近看到一档新的家装改造综艺《设计理想家》,设计师帮户主改造家装,不由得想到当年自己在打拼时的租房往事,想当年一个可以晒太阳、看风景的大阳台简直是奢求,看到节目中的情侣打造榻榻米阳台,真的是羡慕了。也借此,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家的一点想法和态度。
其实,说起生活,不外乎衣、食、住、行这四个字。
其中,“住”常常是成本最高、感知最强的一项,我们的大部分收入都投入到租房买房之中,我们人生的至少一半时间也都是在家中度过。
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如何用有限的金钱创造更理想的居住环境,以及更美好的生活品质,是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共同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很多家装改造类综艺应运而生,比如每季都收获不少好评的《梦想改造家》,改造出不少经典案例,比如6.8㎡学区房、上海11㎡超小户型、四代同堂老宅……
《设计理想家》也是天猫家装瞄准这一难题而打造的一档综艺,只不过理想家核心更聚焦于年轻人个性化的家装改造需求。为年轻人在家的想象层面,提供了和《梦改》不同的答案。正如《理想家》的90后心愿人所表达的那样,家对年轻人而言,不仅是功能性的住所,更是表达自我个性和展现独特生活方式的地方。
所以说《设计理想家》可能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第一期看下来, 相比于房屋改造的呈现,更让我欣喜的是节目组这次的选角巧思,一户是个性独居的哈圈女王“电姐”黄艺伟,一户是精打细算的酿酒师年轻情侣,单身和情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家装改造需求,或许能给不同的两类人群一些启发。
第一户心愿人,电姐黄艺伟,她和朋友开咖啡馆,同时也做自媒体,家对她来说兼具工作、休息和放松的地方。而我们在电姐身上能明显感受到独居的那份快乐,那种不会被人打扰的绝对放松状态,想想都让人羡慕。
可爱的手办柜、整齐的帽子架,潮流的装饰风格,看得出来电姐在家居陈设上是花了非常多心思的,细节满满,这些想法和创意说明她是个非常热爱生活的女孩。
这次电姐的心愿是改造具有桑拿、健身、收纳的多功能房间,设计师申薇通过房间的动线调整来规划各空间布局,尤其是留出了大量的收纳空间,给电姐堆积如山的鞋子找到了安家的地方,为满足电姐时髦、好看的需求,设计师还专门为其打造了一面电姐风格的自画像。
另一户是准备结婚的年轻情侣,两个人都处于非常依赖彼此的状态,从互动和言语中都能感受到甜度爆表。他们对于婚房的改造是基于两个人的共同需求,作为酿酒师的男生想要饮品区,女生想要社交区,共同生活的前提就是要满足双方的生活需求。
节目中的“心愿人”吕志豪和女友则向大家证明了如何精打细算改出理想婚房,他们买二手房加以改造,为了节约成本选择尽可能自己动手DIY,买旧家具重新刷漆,参与到设计和装修的每一个环节,理想的住所在自己手中一点一点成形,其实也是亲手打造两个人美好未来的过程。
尤其是这个照片储存柜的设计我特别喜欢,把两人的美好记忆封装成册插入其中,像是一个个时间的切片,今天的我们都是由过去的每一个切片叠加而成,而还有很多空间等待着未来慢慢填满,这个过程既温馨又充满意义。
最后收房时,两个人迫不及待地体验每一处空间,不自觉地牵手对视,看到那一段就觉得,两个人在一起的样子真的很美好。
所以说,无论是选择单身还是结婚,独居还是同居,只要是遵循自己内心,让自己舒适的状态就是理想生活,这也是这档节目想要传达的多元价值。
在我看来,《设计理想家》最好看的地方就是呈现出了当下年轻人的多样性,这很真实,也很难得,就像好的家居设计一定是以人为本的,好的综艺节目也是一样,一定也是把人放在首位的。
期待后面几期能看到更厉害的家居设计,和更多可爱真实的主人公。
《设计理想家》绝了!学家装改造也太有用了!
边看边逛边买其乐无穷哈哈哈哈哈哈……
看完第一期,我的感觉是,这真是一档真的为年轻人打造的家装改造类综艺。
下面就说说第一期里面我很戳中我的点。
一、婚房让女主角说了算,也是一种智慧
心愿人吕志豪很典型,是一位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90后男子。他是一位酿酒师,这次参加节目最大心愿就是将买来的二手房打造成一个理想的婚房。
吕志豪虽然正为婚房发愁,但他们的改造经历倒是给很多小两口提供“和谐家装改造模范”了。比如,吕志豪在向欧阳设计师介绍改造意愿时,全程以女朋友的意愿为原点:我女朋友喜欢这样的颜色……我女朋友希望能有个照片墙放我们一起的照片……妥妥的“妻管严”形象,但又不失一份可爱,难怪女朋友这么放心地将装修都交给他。
这不,两人在确认装修方案后,女朋友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也太让人羡慕了。
吕志豪的装修需求有4个:收纳,酒箱收纳柜,饮品区,社交区。欧阳设计师对症下药,将房子最具特色的阳台改造成了榻榻米的样式,收纳社交两不误,一下子解决了收纳和社交两大难题。
虽然吕志豪说欧阳设计师的设计已经远远超出他的心愿,但是改造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难题:吕志豪因为预算原因,不能在卧室安装投影而是选择旧电视。然而欧阳设计师没有在背景墙上安装电视插孔,所以产生了小小的“纠纷”。
此刻小吕显然不能违背女朋友的旨意,于是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生活小妙招很适合大家学习。小吕给女朋友打电话询问这次新投影or旧电视的选择题,然后将话筒交给欧阳设计师与女朋友进行沟通。结果分歧很快得到解决,女朋友欣然接受了欧阳设计师的意见打算选择投影。
最终欧阳设计师为吕志豪这对新人改造出了他们的梦中婚房,变化看似天翻地覆。但是加上变卖和购买二手家具还有一些DIY物品,总计的装修成本都控制在两万元左右,实在太划算了。
新人婚房这组让观众见识到房屋,家居和生活间的关联。房屋提供住所,家居提升品质,舒适的生活让两者增添光辉。除了欧阳设计师的妙手回春,小吕的情商同样值得学习。虽然女朋友说过让他全权负责,但是他的每一处装修都在为女友考虑,只有那一处小小的饮品区,体现了短暂的我行我素。
非常认同设计师欧阳对理想家的看法——理想家应该是智慧和健康的,最主要的是有充分的自我表达。不得不说,婚房装修这件小事,学会听女主人的话也是一种智慧。
二、独居的空间魔法
第二位心愿人电姐更接近我们的生活,斜杠青年,独居,拥有独特且美好的品位。她只希望改造一间屋子,满足四个需求:收纳,时髦,不丑,桑拿房。
看似随意的要求下其实隐藏着许多难点。时髦,不丑这种抽象概念让设计师申薇通宵改出一版方案才使得电姐满意。
从《设计理想家》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不仅有着过硬的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洞察人心。申薇对于理想家的理念就是四个大字:私人定制。家要满足主人的生活需求,与此同时,再比主人的要求再高一点点,这样的家既舒适又舒心。
这组理想家的结果同样令人满意,解决了恼人的收纳问题又满足了心愿人的个性需求。设计师通过空间上的增增减减让原本无序的物品变得规规矩矩,空间魔法之外也为观众提供了许多收纳的新思路。
整体而言《设计理想家》还是挺吸引人,也有好的内容。实用性是节目的看点之一,在有限预算下,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不铺张浪费,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奇葩改造。
另外节目中还蕴藏着不少家装之外的生活小妙招,其中节目福不福的DIY环节也是一大看点:在DIY环节,节目中两位心愿人花式翻新旧物,你送我砖头,我就把它变成花器;你送我塑料椅,我就把它打造成“艺术品”。看完让人想马上把那些家里的旧物件用来做改造,一天一个省钱小妙招,真好!
看完这档综艺,想起了一句话,让我对生活更有热情了——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如果认真投身生活,我们的生活一定可以变得更好。理想家像一道数学题,它保持着一份守恒定律,要会减掉烦恼,增添幸福。
哈哈哈哈,第一期节目两位房主互送DIY挑战“礼物”的段落,给我笑翻了。
一边干脆从工地捡了几块砖头,说是给对面新婚小夫妻的日子“添砖加瓦”。
另一边也不甘示弱,把被踢出家门的“夕阳红”塑料凳又请了回来,让审美灾难得到了一次被救赎的机会。
看到这里以为是什么奇葩手工节目,但其实是新上线的家装改造综艺《设计理想家》里福不福的DIY小环节。两户心愿人互赠一个难以改造的狠货,如果改造成功,就可以收到节目组额外的改装福利。最终砖头变成了奶茶色花器,塑料椅摇身一变瞬间高级N倍,这种奇思妙想给了我换个角度看旧物的灵感,甚至想亲手给自己的家里DIY点什么。
说到底,装修,不就是一个把砖头变花器的过程吗?
从上面这个桥段来讲,《设计理想家》作为一档家装改造综艺,给我最突出的一个感受就是“年轻”。
我从小就爱看家装改造节目,虽然那时还不明白装修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但依然能体会一个空间魔法般焕然一新所带给人的舒适感。
看着这样的节目,我总会幻想当自己长大后要把家装成什么样子。
说起这两年比较火的家装改造类节目,就不得不提到《梦想改造家》,这档节目聚焦住房难题,甚至打造出极限改造的形式,为有住房困难的户主进行改造。
我从《设计理想家》中多少看到了《梦改》的影子,除了内容形式的延伸,同时也表达了对《梦改》精神的一种致敬。
就像《梦改》中,人永远比房更重要,《设计理想家》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设计理想家》或许更符合年轻人的品味。
尤其很多年轻人,在打造自己的理想家的过程中,总会有诸多限制,比如在这期节目中,对设计师帮助心愿人打造“理想家”的最大限制,不是房子本身,不是房主的要求,而是万元经费的捉襟见肘。
有挑战才有惊喜感,这期两个房子的最终结果都还不错,至少一定是比改造前距离两位房主心中的“理想家”要接近了不少。
一边是即将新婚的小两口想要将比较老旧的二手房改造成婚房。
一边是“斜杠青年”电姐要把自己融合杂物间、桑拿房、健身房三重功能的房间变得更方便收纳。
装修的第一步,永远是人与人的沟通。
房主的“理想家”,和设计师心中的“理想家”,先要有一个碰撞和融合。
这也是我最爱的家装节目环节之一,因为你从总能看到不同人的处事方法,看到想法上的交锋。
两位设计师首先便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沟通策略。
电姐这边的设计师,是拿着自己提前做好的一个方案上门。
在我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房主会对设计师的想法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与此同时房主在看到方案的情况下需求也会变得更加具体,这比模糊需求下让设计师任意发挥显然更容易达到双方的“理想”。
毕竟绝大部分房主,在提出需求的时候,对未来家的样貌是不会有一个非常完整且具体的想象的。
没有惊喜便不会有惊吓。
另一边,小两口的设计师选择了以房主需求做骨骼,自己去给其增添血肉的方式。
这样做的好处是设计师将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带给房主很多他们自己从没有想过的创意。
但这样容易遇到的问题也很显著,那就是房主本人未必对设计师的想法有着充分的理解与认知。
即便他们在设计师的讲解下短时间内认可了这套设计方案,但在未来漫长的居住中,他们未必会将其和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划上等号。
家装改造,对房主而言是在打造自己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生活的空间,这种事一定不能太过妥协求全,要大胆表示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一档综艺,能让人对现实产生思考,那它就是有着比娱乐更高价值的节目,《设计理想家》做到了。
在节目开头,主持人问四位设计师,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家”是什么样子的。
几位设计师的说法其实大同小异,归结起来就是自我、放松、舒适,这不仅仅是家的理想样子,我相信也是很多人理想中生活该有的样子。
但对于一个人而言什么是自我、放松、舒适,就注定是因人而异的了,需要在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去寻找。
而“设计理想家”中的“设计”,就如设计师申薇所言,“符合这个家的主人的需求,同时要比主人的需求再高一点点。”
这个“高一点点”,便是我想从这档节目里看到的。
展现出了一些年轻人的生活态度。
什么是理想家?“智慧,健康,充分的自我表达”,“对后续生活方式的引导”,“建立属于自己的秩序”。谁能十四天爆改我的人生痛点😭
好羡慕桑拿房呜呜呜。外面拉个帘子可以显得不乱。健身房的减震区域。投影墙。外卖凳。四十个鞋柜高高长长的镜子。空气净化器。可以悬挂很多杂物的洞洞墙。弧形处理防撞。可以调节高度的书桌椅。护眼台灯。化妆镜上面的灯光。厨房水槽里的冲杯器。对脊椎好的椅子。可移动轨道插座。健身镜。除螨抑菌床垫。分割成两半可以让翻身响动互不干扰的双人床垫。三段式设计的床垫。隔音玻璃。铁锈红,枫叶色的墙,我喜欢。这个综艺有个缺点是没有说明心愿人与设计师的匹配机制,每集都有两个设计师只是出了一下下场就消失了。智能马桶。马桶喷枪。内外双开的牛仔门。可以发光的电动螺丝刀。也许是大型广告吧但真的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