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郎朗,海瑟·格拉汉姆,吉茜·米,杰米·穆恩斯 主演的电影《梦幻飞琴》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梦幻飞琴》来自于英国,波兰,中国大陆,印度,挪威地区。
2、《梦幻飞琴》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1年在英国,波兰,中国大陆,印度,挪威上映,《梦幻飞琴》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1106分,《梦幻飞琴》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梦幻飞琴》值得观看吗?
《梦幻飞琴》总评分1106。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动画片。
4、《梦幻飞琴》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梦幻飞琴》是上映的动画片,由影星郎朗,海瑟·格拉汉姆,吉茜·米,杰米·穆恩斯主演。由导演马丁·克拉普,杰夫·林赛携幕后团队制作。
5、《梦幻飞琴》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动画片电影《梦幻飞琴》是著名演员郎朗, 代表作,《梦幻飞琴》免费完整版2011年在英国,波兰,中国大陆,印度,挪威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梦幻飞琴电影,梦幻飞琴剧情:乔吉(海瑟·格拉汉姆 Heather Graham 饰)是一位单身的职业女性,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迫于生活的压力,忽略了与孩子间的情感。一次偶然的机会,海瑟陪伴自己的孩子去看郎朗的《梦幻飞琴》演奏会,却被郎朗神奇的魔法吸进了电影的奇幻世界,与电影男女小主人公一道,乘着这架“梦幻飞琴”随着郎朗的琴声,伴着肖邦的音乐,飞到了伦敦、飞到了巴黎、飞到了维也纳、飞到了华沙……重温了音乐大师肖邦的情感历程…
不因人废片不带偏见的说,这部片子其实还是不错的,最起码音乐优美画面漂亮,这本质上就是一部肖邦传记和钢琴音乐会,压根不是一部剧情片。因此,不喜欢本片的观众只能说你选错了类型,最好还是不要骂娘的好。
我是带孩子看的,我孩子14岁。因为孩子不是学钢琴的,因此觉得非常不好看。但我个人感觉还是可以的。最起码听了音乐,知道了肖邦的基本信息,总算有所收获吧,总比那些一无所获的娱乐烂片强吧。
建议学钢琴的青少年朋友们去看一看本片。
≪梦幻飞琴≫,讲述一位母亲和她的一双儿女因一场郎朗的音乐会而改变人生的故事。本片是一部很有童心很魔幻的儿童电影,尤其是片中前半段的动画,美妙又奇幻,最后居然还把我感动的美哭了;3D效果也很真实。肖邦练习曲在郎朗的演奏下,也为本片赋予了一种神奇般的魔力,也更让人感动。总之,值得一看。
原来肖邦的音乐是能感动所有人的——这是在影片的最后小女孩的话。小学语文老师告诉我们,文章的主旨往往出现在开头或者结尾。但是即使有了这么一句主旨鲜明的话,作为观众可能还是会觉得如坠雾中。
如果说少年派是在用奇幻的的外表蕴藏悲悯,该影片就是用奇幻的外表掩饰空虚。少年派里的梦幻故事是为了心灵的救赎,而影片中的虚幻故事仅仅是女主人翁压力过大幻想症爆发引起的一场YY。这场YY天马行空毫无逻辑,但又细节分明栩栩如生。造梦的机器是一架望远镜,而望远镜的主人就是那个国际著名钢琴家,或者应该说,魔术师。
整部电影就是音乐元素+动画元素+真人元素无序的结合,导演向我们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在演奏会上大屏幕上放的3D动画电影,一个是在望远镜里看到的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梦幻旅行。都是以梦幻飞琴为交通工具的奇幻历险,第一个故事讲述友情和亲情(或许还有青涩的爱情),贯穿以肖邦的音乐,第二个故事讲述理想和亲情,穿插以肖邦的生平。在这部号称为纪念肖邦而制作的电影中,肖邦的形象没有被影像化,肖邦的思想没有被提及,肖邦的生平被浓缩成旅途中的一个个地名,肖邦的音乐沦为奇幻历程中的BGM,伴随着飞行速度和稳健度变换着旋律和节奏。
从小女生不含感情色彩且稍显稚嫩的童音朗读中,我们断断续续地听到了关于肖邦的只言片语,这些残破的画笔根本无法勾勒出肖邦的轮廓,就像我们无法分辨的刻在出土文物上几行不连贯的残句断章。
导演显然不满足于影片的主题只局限于肖邦,在凡事讲究多元化的今天,动画+3D+真人的形式,儿童+奇幻+冒险+历史人物+家庭伦理的故事内容。在两场看似有些重复的飞行表演中,导演在展示肖邦的同时,还要哀叹一下屌丝父亲的无奈,歌颂一下少年爱情的纯洁,抒发一下成年人对梦想的坚持,探讨一下现代商业节奏对亲子关系的影响,附带赞美一下国际钢琴家的手指能够多么轻巧地横跨两个半八度。
世界上最厉害的厨子也不可能将一道菜肴烹调出酸甜苦辣各种美味。缤纷艳丽的色彩参杂在一起就是乌黑一团,一部“电影”若是承载了太多的主旨,最后也会变得支离破碎不知所谓。
影片结束的时候,观众还在思考,这部电影的主题究竟是肖邦的精神魅力?是音乐的感染力?是魔法的不可思议?是丑男孩对小女孩的痴情?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它们都被或多或少的触及,但也仅仅止于隔靴捎痒。既然挂了电影的头衔,就不能只是一部画面优美而逻辑空调的MV。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部戏的动画还是不错的。当飞琴在水墨氤氲的山水中飘荡,当巨龙在云海中翻腾,当漫天飞舞的花瓣映照着故宫长城,我由衷地感受到了导演对中华文化的热爱,由然地升起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但是这一切和肖邦和音乐又有神马关系呢??
在影片中主人翁花了一场演奏会的门票看了一出现场配乐的3D电影,在现实中观众朋友们花了一场3D电影的门票听了一场松散嘈杂的音乐会。
——————————————————————————————————————
以下纯吐槽
编剧是在黑郎桑,办一场音乐会结果让观众进场去看3D电影。
服化道是在黑郎桑,作为著名国际钢琴家演奏肖邦竟然还需要看谱?而且那金光闪闪充满暴发户气息的衣服啊,正式场合为毛不给穿燕尾服?(MS后面飞行的时候穿的是燕尾,但是前面演奏会我真没看出来)
摄像师在黑郎桑,这部剧就没给几个好看的特写。
灯光师在黑郎桑,飞跃山河这么唯美壮丽的景象都没给调个柔光。
特技师也在黑郎桑,整部片超过一半给整成幽灵一般的存在,拜托,人家可是作为肖邦的灵魂,就不能弄得大气上档次一点么?
最后我想说 作为童话剧,不唯美;作为奇幻剧,不惊险;作为家庭剧,不温情;作为音乐剧,不连贯。
总之 如果不把它看做一部剧仅仅是去听听音乐看看画面,还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十分期待第十放映室对这部剧的解说。
郎朗的演奏好像是肖邦练习曲,最适合练钢琴的人了。而且再加上电影,画质优美。你去开头看一看伦敦长什么样,那画质简直美极了,就像真的一样。你瞧瞧人家郎朗的演奏多么优美。 影片你到底讲什么内容我都没听清,但是这并不重要。
你得吐槽那些评一二星的人,他根本就不懂艺术,音乐,画质。到时候你在导演或演员面前说,保证被他揍死耶。
这是一部让人惊叹的电影。
影片一开始,小主角们和妈妈一起进入了朗朗的音乐会,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突然戴上了3D眼睛,然后和你我一样开始观看3D动画片,什么?你说这不是朗朗的音乐会吗?别太在意,一个真正的音乐家是不用在意细节的。
3D动画讲述了一个想感动大家但是又不那么感人的故事,但突然间真正的小主角也跑到了动画里的飞琴上去,然后开始了一段莫名奇妙的环球之旅,哦,他们是在回顾肖邦的一生。
后来孩子他妈也突然跳上了朗朗的钢琴,原来朗朗的钢琴也会飞!朗朗开始在钢琴上手舞足蹈,和孩子他妈一起群魔乱颤,开始跟踪孩子。
孩子们回顾了肖邦的一生,作为奖励,肖邦把他们变成了两个雕像,一动不动地钉死在那里。孩子他妈又不知道为什么跳了一支舞,孩子们又变回来了,他们一起高高兴兴回家过年。
然后孩子他妈发现,原来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场YY,结束,影片告诉我们一个深奥的道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要多陪孩子玩玩哦。
有的朋友认为这个电影其实应该看作一个肖邦的传记(如果只是念了几段在维基上几分钟就可以看完的人物生平也叫传记的话)或者是钢琴曲的欣赏(如果每过一会里面的角色就要尖叫着念着台词破坏气氛也叫欣赏的话),其实我觉得,这更像是一场视觉盛宴。里面的特效深深震撼到了我,特别是朗朗的飞琴在天上飞时,让我好像看见了老版西游记里的孙行者在驾筋斗云的场景,甚至有时候,电影为了好好提醒观众,嘿,你看的可是3D电影,还弄出了一大堆小光点在眼前打转,简直是让我大开眼界。
我本来不知道这部片子到底有什么做成3D的理由,但是朗朗先生脸上深邃而诡异的笑容告诉了我答案。
=============
以上均为不负责任的酒后吐槽(zhen yan)不代表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