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

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

362

    6.0

    常见问题

    1、江口拓也 主演的电影《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来自于日本地区。

    2、《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24年在日本上映,《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2172分,《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值得观看吗?

    《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总评分2172。月点击量2次,是值得一看的动漫。

    4、《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是上映的动漫,由影星江口拓也主演。由导演モリ?マサ携幕后团队制作。

    5、《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动漫《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是著名演员江口拓 代表作,《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2024年在日本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哎咕岛消失的舔甜歌姬剧情:江口拓也担任角色原案的卡牌游戏《EGUMI LEGACY》宣布改编为动


    用户评论

    • Jensen

      当时看到这个画风,只能说满脸嫌弃,出于猎奇的心理和好几年前看兽娘动物园的经历,没忍住点开了。体验出乎意料的不错,跌宕起伏,虽然一切画面都像一坨,但剧情很不错,演出也可以。上周末一口气看完11集,不得不说,编剧这招牛逼。脑子里一直在想,靠,剩一集了,前面的剧情全给推了?你还能怎么圆?结果确实服,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既是喜剧,又是悲剧。没有对错,开心就好吧,人生自己决定。

    • Jensen

      总感觉这剧抽象的外表下是在暗讽当下的的影视,或者动漫的娱乐环境,把🍦看作人气角色或是爱豆的一个集合体,把其他人看作是获取现有娱乐资源的我们,在经过长期熏染下的我们,所抽离出来的一个故事(孩子不懂事,瞎写的玩着)。

      这季度的新番,竟数这个抽象番剧,最有剧情解析的深度与叙事的技巧,也是活久见了

    • Jensen

      (决定把b站的稿子放来影评存个档!因为跨媒介比较对我而言真的很有意思)

      今年涌现出了一批极其抽象的新番,其中又以七月番为甚。而我应该是脑子学抽了,这类动漫居然追着看了不少,比如《鹿乃子乃子虎视眈眈》和《末班列车去哪里》。《休假日的坏人先生》也整得挺抽象的。不过在这一赛道的一众文化产品中,七月番中的《哎咕岛的舔甜歌姬》可谓是出类拔萃,脱颖而出,在人物(能算人物吗)和背景设定都堪称诡异的情况下,讲了一个让人欲罢不能、每周看完还想再看的好故事。

      所以,《舔甜歌姬》为什么散发着迷人气息?它的创作真的都是源于偶然吗?这个视频我想来聊聊,在这部动漫创作团队的“灵光一现”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文化概念。

      在《舔甜歌姬》中,角色和场景的设定都被笼统的概念化了。比如观众们在角色出场时就会借由对白了解到,八兵卫是个冒失鬼,末日的歌声可以蛊惑人心,bomb可以撕裂一切,小电视可以放出棉团里的画面。场景也一样,观众只会知道主角们大多住在一个岛上的小村子里,村子旁边有座山。每个人有自己的小屋,村里有个大舞台,但是不会知道“为什么他们都住在这个村子里”。就算能力和背景再怎么和现实脱节,针对它们的介绍只会在番剧中占据极短篇幅,导演组会着重讨论这些能力引发的后果。这种与现实的重大不符,以及要求观众必须跟着导演组的清奇脑回路走的行为,也是观众会觉得这部动漫极为抽象的原因。

      不过导演组也是真的厉害,他们基于这些概念化的设定,通过不断地将设定利用、反转与再定义、还真编出了一个好像能解释得通的故事。我个人对于现实与幻象的理解是:每个出现的世界都是棉团中的幻想世界。观众参观了至少四个不同的幻想世界,每次神之眼出现,就意味着我们的视角切换到了不同人作为主宰者的幻想世界中。

      事实上,人只有在幻想中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比如接纳、声誉、权力、美色。也就是说,每个人有且仅有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能成为控制和主宰一切的神。

      观众只是因为在第一集中先入为主地进入了不速之客的幻想世界,而后进入其他角色的幻想世界,所以才会误认为前者的世界是「真实」,后来出现的都是「假」的(个人意见:其实都是假的)。

      那所谓的真实在哪呢?其实这部动漫对于世俗,也就是所谓的棉团外真实世界,并没有进行直接的描绘。真实世界存在于幻想世界的背后,是不管谁的幻想中一切事物和构造的基础。也就是说村子、村民和这个世界(在本作的设定下)是真实存在着的。

      我们会从侧面接收到真实世界的信息:比如我们会在不速之客的世界中得知,bomb是不被人欢迎的撕裂恶魔,独居在山上;我们又会从bomb的幻想中得知,不速之客是容易被忽略的存在。这两个幻想世界的八兵卫和猎犬身上,也许存在着片面的真实,但每个角色在不同幻想世界中的形象,最终取决于世界的主宰者对他们的看法。比如说,bomb成日幻想着与猎犬的相处,他在窗户看到外界的猎犬是活泼且正义的,所以有关他的世界的集数里,猎犬非常之可爱(大部分人爱的也是这个猎犬)。而不速之客幻想的猎犬就很俗很唠叨,所以猎犬在第1、2和12集的形象就没有那么正面了。

      Bomb不同于常人之处在于他可以“撕碎天空”,也就是穿梭于不同人的幻想世界。当bomb撕碎屏幕,来到不速之客的世界时,他就是世界的配角,只能重复现实世界里不被接纳的命运;所以他选择撕碎天空,回到自己幻想的世界中,作为主宰活下去。即使心知这是个人的幻想,他仍选择抱着末日,迎来the end of world。

      不管是bomb还是不速之客,在它们选择活在棉团的幻想中时,真实和真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这部动漫比今年所有番剧都吸引我,不仅是因为它是不可预测命运之舞台,而且因为它体现了神圣和世俗的对立。追这部动漫时,我总是会想起本科时候看过的,米尔恰·伊利亚德写的《神圣与世俗》。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是一本宗教学的书。但我接触是在文化分析(Culture Analysis)的课上,所以我认为比起宗教学,我更倾向于从文化分析的角度出发来解读本书的概念。接下来,我将基于这本书第一、二、四章的论述,解析《舔甜歌姬》提供的设定与营造的现象的有趣之处。

      《哎咕岛的舔甜歌姬》第一集开头里提到的EGUMI遗产即为番剧中「神圣」的代表。在这里我需要提及两个b站流通的繁体翻译引发的误区:1,本片的日文名 エグミレガシー 直译应该是EGUMI遗产,中文译名将其引申;2,在前几集中EGUMI遗产被直译;在第九集村长的叙述中,EGUMI遗产被译为了“舔甜歌姬”。按照第九集的译法来看,中译名里已经包含了世俗和神圣的对立——哎咕岛就是这个世界观中的世俗。

      伊利亚德在书中提供了神圣时间的概念,并解释道:“每一个宗教节日和宗教仪式都表示着对一个发生在神话中的过去、发生在‘世界的开端’的神圣事件的再次现实化。”

      末日的演唱会跟节日和仪式的性质很像,可以被当成一种神圣时间。演唱会的观众从日常的时间序列中脱离开来,在演唱会中感受EGUMI遗产的力量。导演组甚至颇为直接地将有关EGUMI遗产的神话镶入末日的代表作中,这首歌曲讲述着发生在时间开头的原始事件,末日通过演唱它,一遍又一遍地向村民们展示着EGUMI遗产的故事的正当性。经过一系列塑造,EGUMI遗产成为了村民们心中「实在的真理」。

      伊利亚德称神圣是一种力量(power),一种灵验,以及是生命和生命繁衍的源泉。为了彰显自己与世俗的不同,神圣需要自我表证,也就是让人类感受到它的存在。显圣物(hierophany)的意思是神圣的东西向我们展示他自己(Eliade, M. (2022).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U of Nebraska Press.)。

      伊利亚德在书中举例,有些显圣物平凡而简单,比如说一块石头或一棵树;也有的听起来相当高级,比如基督教最高的显圣物是耶稣·基督体现的道成肉身。

      而最明显的显圣物是舔舐世界末日后产生的棉团,更确切的说,这些棉团会被创造出来是因为「世俗的人」接触了「神圣的EGUMI遗产」。在末日拥有支配世界力量的EGUMI遗产的时候,村民会不自控地舔舐它,进而身上会产生棉团。

      “舔”和一切可能接触到EGUMI遗产的行为,都是这部番中朝圣行为的体现。这一行为跟我们日常可能接触到的祭拜和祈祷行为的功能相似,可以表现出对神圣的感情与态度。同时,这类行为在不过激的情况下,可以给参拜者回馈处理世俗生活的能量。就像动画里头,村民们如果只是在演唱会上舔少量末日,会觉得很幸福。一旦产生棉团过多,村民的意识就会陷入棉团中的幻想世界里,在世俗世界里则大概率是再也醒不来了。

      关于番剧中神圣的意象,我想拿bomb的幻想世界,特别是第九集到第十一集的桥段来举例。在末日失去EGUMI遗产后,第九集的末日再次举办演唱会,但是村民已经不会想去舔舐它了。而EGUMI遗产在第八集转移到了有八兵卫意识的巨大棉团里。跟不会主动接近村民,只会被动被舔舐的末日不同,八兵卫会用有EGUMI遗产力量的枪射击村民。

      末日和八兵卫对于棉团的态度也不同。末日是想让大家因为自己的歌声而开心,不在乎是否有棉团产生;而八兵卫是想让不同的人制造出巨大的棉团合体,以“脱离索然无味的生活”,满足自己的窥探欲和掌控欲。在十一集的幻想决战中,末日用歌声重新得到了村民们的追随,结合演唱桥段的歌词,其实是一种“神爱世人”的神圣战胜个人膨胀的私欲的体现。

      因为这里是bomb的幻想世界,唤醒沉浸在臆想中的村民的唯一方法,是让bomb使用撕裂的力量撕碎棉团。原本被村子驱逐、所有村民都仇恨的Bomb,在末日失去力量后,被村长称为“拯救村子的英雄”,甚至被所有村民追捧。这个场景还蛮荒谬的,我仿佛见证了一次造神的过程。是魔是神在群众潜意识内只是一念之间。

      伊利亚德在书里说,神圣是完美的存在,而世俗的东西没有完美的模式。作为偶像身份的end和bomb可能是神圣的,它们的形象被村民们崇拜。被圣化时的它们仿佛像孩童一般单纯、善良、正义。但是或许真实的它们并不「完美」,有着世俗上的私欲。末日希望自己的歌声被认可,bomb希望自己能被村里接纳。

      有私欲,就意味着有被世俗世界利用的可能。

      本作中的世俗世界只有哎咕岛。哎咕岛上的小村庄作为村民们的定居点,脱离了混沌空间,由魔法师也就是村长带头,创立了自己的秩序。

      与其说它们盲目崇拜着末日或任何偶像,不如说它们崇拜着EGUMI遗产这一“神圣的存在”。不过比起远观一样的敬仰,它们更倾向于亵玩,也就是占有。这也是不速之客和bomb幻想中的重要一点——与末日恋爱,亵渎心中的神圣。

      如果说不速之客的幻觉是“女人们通通爱上我”这种有关情欲的世俗,那么吉他盒的幻觉就是有关志向的世俗。不速之客实际上并不受异性待见,它的爱欲无法在真实的哎咕岛上被满足;而吉他盒跟Bomb一样希望得到认可,但村民们并不是真正能欣赏音乐艺术的群体。它唯一的追随者隐形跟踪狂还是透明的。所以,在世俗中不得志的两个角色只好在棉团的幻觉里寻找寄托。或许跟它们没差吧,现实中的人也总是为感情和事业所困,甚至为了这两个东西去求佛、问神、问塔罗。适当的寄托当然是必要的,不过人也得学着去看清现状和做出行动。

      不同于偶像化的末日和bomb,以及掉进人孔盖后想成神的八兵卫,猎犬在任何人的幻想世界中都是一个相当世俗的角色。特别是在bomb的幻想中,

      她勇敢、善良,重情义却被村民们说成是“爱管闲事”。它的生动给整部动漫增添了明亮的色彩,愿意为了好朋友去求传言中相当可怕的撕裂恶魔,愿意为了暗恋的bomb挡枪,也愿意为了不杀死末日而让bomb撕碎自己。即使就像八兵卫说的那样,她对于现实有着微妙的不满;但是她勇于去表达、改变,并且争取不伤害周围的人。

      番剧中的冲突及反转,大多都基于神圣与世俗的对立来创建。这些情节通常是剧情的高潮,让人情不自禁发出“我去?还能这样”的感叹。在这里,我想挑出三个最明显的参照进行讨论。

      首先,在村庄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各司其职。村子的构造类似乌托邦,不过制作组并未着墨去描写村民们的工作和日常,只是借由对白内村民对现状的满足、bomb对加入村子的向往和猎犬对于被驱逐的恐惧,来体现村子内完整的秩序。在平静的世俗生活中,EGUMI遗产只存在于神话里,生命并没有被圣化,村民们普遍重视生理行为而不是精神行为,重视团队需求而非个人需求。同时,村里只有一个管理者村长,村民们并不具备创造力。甚至有破坏力的bomb,会因为不利于稳定生活被仇视。

      不过,在棉团里情况就颠覆了。对现状越不满的人,棉团中产生的幻象也就越离奇。每个人都有了成为神的机会,也就是伊利亚德所说的「创造与改写」的机会。此时生理行为和精神行为的重要性反转,个人需求在幻想中被无限扩大。用个不太恰当但是我忽然想到的类比吧,就跟苏联人第一次吃到麦当劳一样,村民们在团体生活满足不来的个体欲望被幻想满足。在巨大棉团中,村民们对假想中膨胀的权力,也就是个人巨大的创造力上了瘾。大多数人,享受了站在世界的中心、一切都围着自己转的快感之后,就不愿再回到禁欲的生活中去了。

      在八兵卫持有枪后,棉团在Bomb身上的外显形态也是极其神圣的。比如bomb的棉团像天使的翅膀,膨胀之后像耶稣受难。反观作为世俗代表的猎犬,它的棉团形态就是有关身体的强化。

      第二个对比参照是末日酱与野Gumi。大便跟冰淇淋的头长得还有点像,不过从第十集看来它应该是猎犬拉的。它总是无声地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干扰世俗世界的事情的进展。如果说掌控EGUMI遗产时的末日代表着圣洁、单纯的话,那野Gumi的形象就是它的反面。

      最后,在八兵卫或是bomb的幻想世界中,八兵卫从“冒失鬼八兵卫”变成了“靠得住八兵卫”的身体和精神的前后变化也很耐人寻味。从掉进人孔盖开始,它意识到了自己预知的能力。也就是说,它达成了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觉醒,从世俗走向神圣。悟道以后的它,不再甘于平庸,对生活产生了杂念。在一次末日的演唱会上,八兵卫忽然想知道他人的棉团融合在一起后会发生什么,于是开始拿身边的人们做实验。最终八兵卫自己的意识也进入了巨大棉团内,并且掌控了它。借用EGUMI遗产的力量,它似乎成功从观察者晋升为了创造者。

      需要提及的是,在这般对立的情况下,神圣和世俗仍在这部动漫中达成了共存。比如说村长创造偶像的目的是管理世俗(至少现在看起来是这样)。在八兵卫的计划之前,村长自己尽力做世俗上的领导者;而对村民们达成精神归驯的,是拥有EGUMI遗产的人造偶像末日。末日失踪以后,村民们对村长就不再顺从,它们听不进村长讲的话了。

      另外一个共存的迹象出现在有关舔末日的设定中。如果只是稍微舔舔有EGUMI遗产的末日,村民们会收获世俗意义上的开心和满足;但如果过度舔舐的话,它们就会被困在精神世界中,回不到世俗了。普通村民们就算过度舔舐末日,也无法在真实世界里成为神,这是因为实际上世俗身体不具备成为神的条件——这也是八兵卫在掌握EGUMI遗产后要放弃肉身的原因。

      做这个选题的确有种自嗨成分在,我也没想到想讲的居然有这么多。在最后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抽象可不可以被当作当代的一种文化现象?

      我认为这部动漫会被定义为“抽象番”,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江口拓也的随机灵感创造出的形象,像是涩泽龙彦在《胡桃中的世界》里摘录的怪物。不过在看番途中,我不得不承认这些奇形怪状的玩意儿是用人的思维(而不是野兽的思维)来思考的。我们身边可能也有不少冒失鬼、爱管闲事的好心人、或者总是被忽略掉的“不速之客”。总之,角色的长相可能超过了现代人的认知,因为我们并不认识任何会动的生物长成这样;但是角色的思想和逻辑并没有。所以,这部番就是人类观众看着一群长得不像人类的东西,做着人类可能会做的事,这能不诡异吗?

      抽象之二是它的故事情节发展。我认为它的剧情跟《pop子与pipi美》里的ac部剧情,走的路线是不同的。AC部的抽象是无厘头的,少数时候能跟主线连上,大部分时候是想挑战观众想象力的极限。而《哎咕岛的舔甜歌姬》的剧情是有逻辑的,甚至前后做了伏笔和呼应,它的剧情是在挑战观众处理故事信息的速度。它发展和反转都巨快,熟悉正常时间流速的观众可能会有点跟不上它每集的故事变化。幸好它里面的设定和背景都极简单,能接受设定的观众就这么顺滑地看下去了。

      我一直认为动漫是一种独特的载体,它能够呈现很多现实世界用摄影机拍不出的内容,激发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期待2025有更多反模版化的动漫出现,给我的世俗生活增添乐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