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咏琪,陶虹,朱孝天,佟大为,刘孜 主演的电影《情牵一线》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情牵一线》来自于中国香港地区。
2、《情牵一线》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03年在中国香港上映,《情牵一线》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140分,《情牵一线》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情牵一线》值得观看吗?
《情牵一线》总评分140。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爱情片。
4、《情牵一线》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情牵一线》是2003-11-13上映的爱情片,由影星梁咏琪,陶虹,朱孝天,佟大为,刘孜主演。由导演滕华涛携幕后团队制作。
5、《情牵一线》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爱情片电影《情牵一线》是著名演员梁咏琪 代表作,《情牵一线》免费完整版2003年在中国香港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情牵一线电影,情牵一线剧情:滨海大学的大三女生颜小佳(梁咏琪 饰)暗恋着体育积极分子闻涛(佟大为 饰),一次阴差阳错,她把一个无线电带回了家里,却从一个夜晚传来了呼叫的声音对方男生说自己叫闻家辉(朱孝天 饰),喜欢玩短波,希望听到的人能回应。两人惊奇地发现彼此就读于同一所大学,约定次日见面。然而二人都沮丧地发现对方失约了。闻家辉被大雨淋了个透彻,质问颜小佳时却令小佳感觉愤怒——当天下午明明没有雨。正当双方都认为对方是骗子的时候,闻家辉发现自己的无线电没有插电……他们开始重新匹配资料,发现他们竟然是横跨了20年的存在!他们的友谊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二人都享受着这难得的缘分,直到一天闻家辉说出了一件事情……
说真的 这是我最近疯狂看电影以来看过最好的一部片子
虽然看完了以后...心里很难过...
这句话 不是站在孝天fans的位置上说的
而在于对于整部片子里面导演对于每个人不同的爱情观的发掘
(我承认...我一开始是站在看孝天的立场上去看的..)
颜小佳在错误的时间与上了不该遇上的人 知道了本来不应该知道的事然后亲手放走了 本该属于她的幸福
是的 本该属于她的
或许 这就是宿命
这令我想起一个很老很老的问题——幸福是不是自己争取的
很多时候 我们拼了命的去奋斗 去尝试
为每一小点的进步而喜出望外
可是 如果你预先知道了结果...而那个结果偏偏是negative的呢?
放弃?
是成功放弃了我们 还是我们放弃了成功的机会?
难道我们一直在追寻的 只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
混乱ing...
但是我想 如果我是颜小佳 也会那么做..
昨晚了无生趣,认真的看了电影《情牵一线》。我着实感动了,且不说影片的抄袭之嫌,亦不说影片框架空洞之疑。也许故事有些似曾相识,因为时空交错的电影拍过了很多部,但本片自有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那恋情,不是越过时空相爱,而是因了时空失去了爱情;再比如那散文诗样的风格,淡淡的,美丽的,又有些哀伤。
梁咏琪清纯的气质很符合影片的风格,她苍白的脸色、哀伤的神情与落寞的背影,让人看了心生怜惜。陶虹演技应该是最好的,镜头不多,但挺出彩,佟大伟表现的中规中矩。至于刘孜感觉很可爱。最后是朱孝天,尽管演技中还是有刻板、青涩的影子,但是可以感觉到他的认真。
《情牵一线》讲述的是两个不同年代的人通过无线电报话机竟能穿越时空彼此交流、互诉心声的故事。最让人不爽之处,是在当颜小佳主动放弃这段爱情后,居然来了段“爱情是什么”的宣言为自己的退缩作解脱。“爱情可以是思念、可以是祝福、可以是力量、可以是热情,可以像大自然的风雨雷电那样泽被万物”,港腔港调的梁小姐讲得慷慨激昂,又是拔高是又升华,但相信不少观众会如笔者一样不以为然,因为结尾处人过中年的颜小佳是那么的孤独无依,难道这就是爱情的代价?——如果她没有预知到这个结局呢?事情会有另一番变化吗?若真如此,“情牵一线”实为大谬,分明是“情断一线”才对!
而感动我的是,梁咏琪和朱孝天的几句台词。具体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朱孝天说“你们那个时代(1981年)在问爱情是什么,我们这个时代(2002年)而是在问有没有爱情”。想想从前的她,总是在问我和她是不是爱情,又或者感动。我和她生在那个纯真的年代,却成长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正是两个时代的碰撞,也就有了我们不确定的爱情。如果现在解释,那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我们已经错过。
还有梁咏琪给朱孝天说“你会整天想一个你不喜欢的人身的缺点吗?”是啊,如果不喜欢一个人,为什么还要在乎人家身的缺点。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喜欢我她(现在的老婆)了。开始在当时我就是觉得她蛮横、不讲理……想想真有意思,喜欢一个人有时候连自己也不知道。
最后附录上梁咏琪最的经典台词:
《爱情是什么》
那是一种快乐
见到你爱的人,由衷的不可遏制的快乐
只要在他的身边,这种快乐就不会枯竭
可是,这种快乐是单方面的吗?
是不是只要你愿意就可无止境地得到呢?
我曾经那么快乐过
这快乐已经深深的储藏在我的记忆里
爱情应该是各式各样的
有时候,它是一种思念
有时候,它是一份牵挂
有时候,它是远远的不变的祝福
不一定要攥在手里
不一定凝聚在一个人的身上
爱情,可以是一种力量,一腔热情
像大自然的风雨雷电,泽披万物!
这是我在1981年
一个相信爱情、执著爱情的时代的体会
我多么希望能向你证明
无论是今天,还是公元2002年
爱情,都会存在
电影的结尾,女主角说这是她在相信爱情,执着爱情的体会
“爱情是什么?我想我知道了,那是一种快乐,见到你爱的人由衷的不可抑制的快乐,只要在他的身边这种快乐就不会枯竭我曾经那么快乐过,这快乐已经深深的储藏在我的记忆里。爱情应该是各式各样的。有时候她是一种思念,有时候她是一份牵挂,有时候她是远远的不变的祝福。不一定要攥在手里,不一定凝聚在一个人的身上,爱情可以是一种力量,一腔热情,像大自然里的风雨雷电,泽皮万物。”
这就是我想说的。
“爱情是什么?在你们那个年代只是说不清楚而已,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它连是否存在也是一个问题。我们还是向往爱情的,但爱情的浓度和深度是和速度紧密联系的,在这一个慌乱的年代,分分合合都快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是一个2002年的男生对1979年的女生的对话,颜小佳是某大学79级的学生,她暗恋着中文系的男生闻涛,但闻涛似乎与自己的好友亚琴有着似有若无的感情,这个发现让颜小佳痛苦万分。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通过一架神秘的步话机认识了一个叫家辉的人,他们相约见面,却惊讶地发现并不属于同一个时代……
故事的情节设置很精巧,同是两个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于身处的时代不同,爱情观也有很大的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时代发生的变化。爱情是什么?没有哪一个时代的人可以说清,而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解释,可当它变的虚伪和自私时,我们都有权怀疑它的存在或者说是我们让它不存在。家辉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象征,对爱情索求的多,给予的少,爱自己比爱对方多,更遗憾的是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还有意无意的伤害对方,就象家辉对女友宣宣那样,要求她这样那样,不能容忍她的哪怕是很小的缺点,而不管自己身上有多少不足,更感觉不到对方对自己的关心和体贴。我们就是这样的人,很自以为是,不懂得关系别人,所以,爱情我们可以想的很浪漫、说的很有情调、但做的却往往是很糟。
我们的爱情就象快餐一样,可以很快、可以很满,但不能回味,这与20年前相比,我们的爱情太轻了,虽然那个年代物质贫乏、思想保守,但有两点值得我们羡慕,认真和忘我。当家辉调侃的问“请问相信爱情的人,你认为爱情是什么?”时,他想的是这种问题对方一定不会回答出来,没想到小佳轻轻的说“爱情,就是喜欢上一个人,而这个人会让你觉得他无所不在,在你走过的路上,在深夜的空气里......”这种对爱情的细腻感受让2002年的家辉深深的感动了,随后小佳的话又让家辉第一次体会到那个欢喜冤家宣宣其实正是自己喜欢的人、忽略的人、伤害着的人,他缺乏的就是对爱的感觉对爱的认真。说到忘我,则是在家辉随口说起他的父母也是他们共同的校友,并且与小佳一届,一个叫苏亚琴,一个叫闻涛,小佳抑制着巨大的痛苦,选择了退出。虽然这种爱情态度我并不是赞同,但这种把悲伤留给自己的精神确实要比把悲伤留给别人高尚。
很喜欢看这种文艺片,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恰如一杯清茶,淡淡的清香淡淡的苦,留给我们一丝淡淡的回味。
“呼叫,CQCQ,呼叫,CQCQ。这里是DS1 AV0,DS1 AV0。”
2002年与1981年的距离,渺小得可以藏进手心。如果让你选择,你想自己是那个1981年的小佳,还是2002的家辉?
相当喜欢电影里那些过渡简单而感觉真实的场景或细节,有些是浸满两个时代间穿梭的气味,滨海大学陈旧教室的木门,小佳发稍右端那支没有花色的发夹,浦东海滨灯光荡漾的迷离,家辉房间里红色家具的流线,有些则是连接时空的交点,白色主席像,一样陈旧的无线电话报机,空旷荒芜能够留下足迹的沙地,路边粗糙而大体平整的岩石,他们都需要把自己手放上去,感觉摩擦,在延长的道路上感觉思索的痕迹。
频道是49的时候,可以收到你的声音。光影收场的时候,你会老去。连接时空的断层消失以后,我们才会相逢。
结局注定,我们开始等待过程。
“你们不相信爱情了吗?”
“爱情是什么,在你们那个年代,只是说不清楚而已。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它连是否存在也是一个问题。”
2002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看过《情牵一线》的海报之后,去往1981一度成为我的梦想。猜想出影片的主题大概是时空联接,于是相恋超越空间与地点,等到故事结尾的时候,已经垂垂老去却错过的两个人,终于第一次看清楚对方的脸庞。最后一段行走在苏城的日子里,看完这部片子,情节与我设想的似乎出入甚大,原来错过爱情的只是小佳,家辉错过的,是永远埋在心底的歉疚。
电影收场的时候宣宣如愿拉起家辉的手,从仍然荒芜的废墟旁边快乐地跑过去。天色阴暗,那个已经老去的小佳的背影,步伐迟泄,面容在阴影下模糊,神情犹豫。她的故事已经结束,像是我对那个年代的幻想,也随之终结。关于她后来的故事没有多余的叙述,是否幸福,是否还再次扬起眉角喜欢另一个人,她在1981年领悟的东西,是不是在她的心中一如以往,不曾褪色。1981年与2002年的爱情,哪个是向往,哪个是执着。二十年的时间跨度之中,分分合合的速率以让人喘不过气的趋势增长,对于去留,对于取舍,只是那几张年轻的脸庞轻易可以做下的决定。当小佳哽咽着声音对家辉说,她并不熟悉家辉的父亲与母亲,而他们看上去的确相配时,她想着的,是给自己说过的话,找一个不会破碎的理由。所以像她说的那样,爱情不是应该破碎或腐烂的东西,你很美,回忆很美,时光里往事的轮廓,只要你愿意,可以一直美下去。但是一直美下去的部分,会是家辉和宣宣的爱情,而不是老去的她。
会有个很模糊的声音悄悄问我,在2002年,你相信爱情吗?
对于1981的爱情,我坚信不疑。
“请问一下相信爱情的人,怎么样才算喜欢一个人?”
“喜欢一个人,就会让你觉得无所不在。”
“我的那个她还真的是无所不在,可是我老想着她的缺点。”
“你会老想着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吗?”
据说剧本的故事是从韩国改过来,半悲半喜的味道果然浓得厉害。感觉韩国味道的东西就这样,场景虚伪着平静,如果有人幸福,就肯定有人要忍着痛割舍。悲剧的起伏无可避免,幸存下来的人们也要笑着抚平记忆活下去。结果那种悲伤或者喜悦,停留在半调子的阶段,难以彻底,暖昧着停留不前的结果就是有些心愿永远无法完成,天长地久地遗憾着,比如家辉想对小佳说的那句对不起。从那片已经陈腐得变色的石膏上,看到小佳写过的字,“健康并且快乐”,时光穿越的瞬间,清楚地看到那些颜色昏黄的场景,有爱情若即若离。只是模仿终归是模仿,韩片里某种难以言喻的无奈忧伤,呈示的火候还是差了一层。可能是为了表现2002年爱情里浓厚的快餐味道,家辉与宣宣之间的情节偶尔会有很做作的味道,语言也会太过于偏激,相当有速度感,却始终欠缺平衡感与稳定感。相对而言家辉父母之间的一次次邂逅却都成为了闪亮的片断,看完话剧归来摇晃的自行车,从医院木楼梯滚下来的篮球,直至最后家辉从箱子里翻出来的那些朴素陈旧的照片,衣着落俗,笑颜明媚。
唯一一个看了深有触动的场景,是在滂沱大雨中,未来已经宣判注定,小佳闭起眼睛张开手臂,天空一片暗灰的迷蒙,她在心里说,不管是在什么时代,爱情,始终存在。
我看到那个其实并不存在的1981正在渐行渐远,牵连起色彩光鲜的2002一同土崩瓦解,一切归于平静,仿若那些发生过的事情,其实从来没有发生过。
“爱情可以是一种力量,一腔热情,像大自然里的风雨雷电,泽披万物。
这是我在1981年,这个一个相信爱情,执着爱情的时代的体会。
我多么希望能向你证明,不论是今天,还是公元两千零二年,爱情,都会存在。”
由此知道爱情存在的概念并不是相守如一,过去因为一心爱恋而衍生的快乐,不应该成为未来的累赘。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你,用再平静不过的音调去形容有多么感激发生过的一切,但希望你会明白,那种想念的心情,一如以往。
这是我在2003年末的冬天,快要离开苏城,离开十七岁之前的所有一切时看过的故事。现在是2005年,一月的天气逐渐回暖,再次重温熟悉的情节,想起当时想过的事情,1981,2002,以及此中的爱情,一次一次地对你们道别,从没让我厌倦。
告诉我离开我之后你依然幸福,告诉我你仍然想念我,宛如老友。
尽管我早就知道,再激烈再痈楚的分分离离,足够长的时间洗涤之后,谁都可以平静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