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游戏

棋盘游戏

968

    8.0

    播放列表

     正序

    常见问题

    1、托尼·拉卡恩,英卡纳·达荣萨功,提拉·丘迪库尔,金纳·纳瓦拉,Natarat,Lakha,Anawat,Patanawanichkul,Vatanya,Thamdee,Warattha,Kaew-on,Nuntita,Khampiranon 主演的电影《棋盘游戏》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棋盘游戏》来自于泰国地区。

    2、《棋盘游戏》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5年在泰国上映,《棋盘游戏》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7744分,《棋盘游戏》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棋盘游戏》值得观看吗?

    《棋盘游戏》总评分7744。月点击量3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棋盘游戏》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棋盘游戏》是2015-02-08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托尼·拉卡恩,英卡纳·达荣萨功,提拉·丘迪库尔,金纳·纳瓦拉,Natarat,Lakha,Anawat,Patanawanichkul,Vatanya,Thamdee,Warattha,Kaew-on,Nuntita,Khampiranon主演。由导演金俊携幕后团队制作。

    5、《棋盘游戏》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棋盘游戏》是著名演员托尼· 代表作,《棋盘游戏》免费完整版2015年在泰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棋盘游戏电影,棋盘游戏剧情:一部关于爱与罪的生存故事;深刻描绘泰国底层人民生活样貌的佳作相依为命的兄弟随着哥哥伊科将服兵役,年幼的奥特面临着沦为孤儿的命运。伊科试着去改变未来,跑去咖啡厅打工筹买通财,却因此捲入一连串勒索的谎言中。奥特逐渐了解,就如同他喜爱的西洋棋局般,生命中看似公平却有不公平的本质。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托尼·拉卡恩
    • 英卡纳·达荣萨功
    • 提拉·丘迪库尔
    • 金纳·纳瓦拉
    • Natarat
    • Lakha
    • Anawat
    • Patanawanichkul
    • Vatanya
    • Thamdee
    • Warattha
    • Kaew-on
    • Nuntita
    • Khampiranon

    用户评论

    • Jensen

      2015年是泰国的一个BL电影爆发年,就我所知道的涉及男同题材的泰国电影2015年有10部,还有朋友在微博上做了专门的整理,写了一条微博。那条微博当然我也看过,《棋盘游戏》这部片也在其中,但是因为《棋盘游戏》的主演在中国并没有什么有影响的角色和作品,所以对于这部作品一开始也并没有太多期待,而是对另外几部比较有舆论基础的作品比较急切的期待。
      泰国的电影怎么说呢?非常有特点,泰国电影相当类型化,导演和观众们最钟爱的电影类型就是恐怖惊悚片、同志片和动作片。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部将这三种类型完美的融合的泰国曾经的一部好片——《致命切割》。虽然有些抄袭韩国电影《假面》的嫌疑,但是拍得很有泰国的味道,还是值得一看的。
      泰国电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管是什么类型片,都极度两极分化,就跟泰国的贫富差距一样。细致认真的作品就是完全不输世界任何国家的艺术品,但更多的作品为了凑时长凑故事,可以完全无视掉逻辑,剧情,还有一切的服化道。而且是不分名导和普通导演,总都会有这样两极的表现,根本就没有中间的过渡。
      《棋盘游戏》因为前期宣传和演员的原因,在中国一直都没有什么影响力和舆论基础,但是这绝对不影响《棋盘游戏》成为一部好作品,不影响《棋盘游戏》是那个两极分化中好的那一极。
      今年春节也是天府泰剧君放福利,连着译了好几部作品给我们打发过年的时间。呃,某些完全是可以当做GV来看的作品我就不多说了。昨天刷B站的时候刷出了《棋盘游戏》,抱着打发时间的态度点开了这部作品,看完之后却觉得幸运如此。片头的弹幕里有旁友说,看这部电影特别的虐,而且是不带眼泪的那种虐;我就在心里暗想,这是什么样的一部作品呢?后来缓缓的看完了,心里的感觉,怎么说呢?倒不是虐,就是,疼。
      有朋友说这部片这节奏缓慢,我觉得还好,无论是线索,节奏还是剧情什么的,都铺成得很有脉络。片中的演员不知道怎么,觉得两个男主在表演上稍弱了一些,反衬得所有的配角都鲜活了起来。但这部片的确是讲了一个好故事,一个好的真实的让人忍不住联想到自身从而心疼不已的故事。
      这部作品是了解泰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的一个很好的窗口与媒介,而要真的读懂这部作品,也需要对泰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有所了解。这部作品讲到了很多方方面面的东西,泰国的宗教、政治、军队,经济还有各种人群的生活生存方式。可能新人导演不想做得太尖锐,所以许多方面导演也处理得比较平和,比较模糊,没有花费很大篇幅深入的去讲,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留白,给了能够读懂这作品的观众更多思考的空间。
      本片名叫《棋盘游戏》,还有一个译名叫《我的哥哥,我的英雄》,涉及的方面很多,但是主线剧情就是两个男主的兄弟情。这里我要郑重声明一下,虽然我是个腐女,片中的哥哥演的是个GAY,但本片中的兄弟情绝对不带任何暧昧的成分,而是绝对真正的触人心弦的兄弟亲情。大致的故事情节就是两个男主在失去了父母之后相依为命,哥哥用心照顾自己弟弟,但最后在生活压迫下哥哥又不幸离去的故事。大故事脉络其实挺俗套的,蛮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但是导演却用数不清的细节,满满的诚意让整个故事鲜活了起来。
      片中的兄弟俩在失去了父亲之后的生活并不凄凉,相反依然十分温馨有爱,当然这一切都止于给哥哥的征兵通知到来之前。泰国的征兵非常有意思,政府会给所有在征兵当年年满21岁的在出生时为男性公民发送征兵通知,绝对是所有人,不管你是残疾人,重病患者,和尚,又或者是人妖,甚至已经做了变性手术,你都会收到一张通知单。然后你就必须在规定的日子赶赴征兵现场,在现场军方会先进行初筛,把身体条件明显不符合的比如人妖啊,变性人,又或者是数百斤的大胖子剔除掉。然后留下来的人会进行抽签,抽中红色签就必须要去当兵,抽中黑色签就平安无事。不得不说,泰国在这一点看上去很公平,但只是看上去而已。这其中可以做的手脚实在太多,详情我也不赘述了,大家自己去看电影自然就会知道了。而我不得不说一点,那就是抽签的场地;泰国的国家信仰是佛教,泰国的军队和政府又一直因为腐败问题享誉国际。泰国人为了表示自己对抽签征兵这件事的郑重和谨慎,所以把抽签的场地都定在寺庙里,可是即使在寺庙里,在他们信仰的神佛面前,腐败依然在滋生,各种不光彩的勾当依然会发生,导演把镜头定格在这个抽签的过程,这种看似不经意的讽刺和高级黑真是只能让我们讪然一笑,然后想到自己的生活,又会觉得很心酸。
      像这样的小细节还有很多,包括对于毒品的处理,也是很见导演的功力。哥哥的毒品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就很让人惊讶,像这样敏感的东西,即使自己常用照理来说都是应该束之高阁的,可哥哥竟然不加任何保护措施的放在衣柜上,而姑姑也在看到那个没有任何标签的小玻璃瓶之后就立刻识破了这东西的丑恶面目,足见这些东西在泰国的泛滥以及对人们的生活印象之深。还有弟弟在经过那条丑恶的小巷的时候,路边那几个吸食冰毒的配角,他们手中的吸毒工具竟然只是随处可见的塑料袋,连这些可以说牵连到生命与“享受”的东西都可以简陋至此的生活,除了感觉疼之外应该也没有别的感觉了。
      还有一个镜头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弟弟买了跳棋书在回家的路上走着看,那个小流氓头子跑出来把弟弟的书抢走扔进垃圾桶,看着弟弟懊恼的样子放声狂笑。这一处,让小流氓头子这个人物猛然就跃然纸上,活了过来。其实好多观众对于此处这个人物的评价就是,幼稚;为什么这么幼稚呢?小流氓头子的家境并不差,他的父亲掌握着男主家那一片的黑道,还和军方、政府有所牵连,如果放在中国,或是其他别的什么地方。就算称不上黑色贵族,至少也是个能挥金如土的暴发户了吧。可小流氓头子的生活呢?他竟然要靠捉弄一个小孩子来获取乐趣,嗯,捉弄,只是捉弄,不是恶劣的凌辱践踏,不是小流氓头子的人格上有什么缺陷,小流氓头子呈现为片中形象的原因只是,他的生活太过匮乏。其实小流氓头子状态很像我们小时候身边那些自以为屌屌的少年,他们喜欢做些不同的事来博取别人的关注,他们以捉弄别人为取乐之事,只是因为他们的世界单调匮乏的除此之外就别无其他了。他们只是无知小孩,怎么都没有学会长大的小孩。导演这样对于小流氓头子的刻画,就从侧面映射出了整个泰国社会的浅薄和无知,到处所充斥的,都是像小流氓头子一样心智根本就没有长大的“孩子”。这样的用心,在读懂之后,还是只有疼。
      回归正题,全片最需要说的,还是兄弟俩的亲情。哥哥在父亲死后用心照顾弟弟,一样有很多小细节,比如不用弟弟说出口就知道弟弟想吃起司汉堡;比如吃汉堡的时候哥哥说自己已经吃过了;比如在最后的时候,哥哥的同事逗弄弟弟的时候会说到起司汉堡,证明哥哥是经常把弟弟挂在嘴边的,所以哥哥的同事才能对弟弟如此熟悉。还有诸如弟弟为了贿赂黑道头子而做了傻事之后,哥哥此处完全是被弟弟的愚蠢冲动连累了,但是哥哥也没有过多的责怪弟弟,而是教导他偷窃不是好事。还有哥哥教弟弟骑摩托的小细节,每一处都特别的动人。
      本片没有什么跌宕的情节,整体情节其实就只是哥哥到了征兵的年纪,需要去参加征兵抽签这样而已。而且本片从一开始显露出的悲剧基调,就已经在很多暗处显露出哥哥抽签之后必然会入伍的结局,从而让哥哥弟弟所做的一切努力,以及哥哥抽签的过程都充满了一种宿命的悲怆之感。但是这部片的魅力就是在于即使你看到了看头,就已经猜到了结局,你还是不忍心错过每一分钟,即使里头的每一分钟都会让你感觉心疼。
      哥哥的征兵抽签在整个故事中也是一个分水岭,在哥哥征兵抽签之前,哥哥弟弟还有所有人都还能够粉饰太平的自我欺骗,到哥哥结束征兵抽签,终于迎来自己悲怆的宿命的之后,所有那些假面就全部都被扯下,只剩了赤裸裸的令人疼痛的现实。就像和哥哥一起去参加征兵抽签的哥哥的男朋友,结束抽签之后两人没有说话,分头回家。当晚,弟弟终于在跳棋上能够跟哥哥打成平手,而哥哥终于也不再给弟弟看一个虚幻而美好的世界,而是选择在自己离开之前让弟弟看清这个世界的丑恶与黑暗。抽签之前的部分与抽签之后的部分对比来看,哥哥对弟弟的爱显得更加真实用心。抽签之前,哥哥还能够张开手臂保护弟弟,所以给弟弟的应该都是美好的;抽签之后,必须要离开了,就要教弟弟去独自面对黑暗与丑恶。
      没法再说太多了,说得太多心会越疼,写这篇影评的时候自己的思绪也因为一些事有些混乱。但这的确是部很好的作品,不失为2015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因为这部作品的所有小细节都值得咀嚼。就连出场不多的那个人妖,人物形象和大环境也特别饱满,尤其是最后人妖也在哥哥的场所出现并且告诉弟弟自己也在那里工作的时候,更加是直接射了整个泰国社会一脸;虽然可能在他们自己看来,这也是很平常的事。
      最后哥哥死去之后,弟弟卖掉了了摩托,彻底改变了自己,变了很多,很多很多小细节。我也没有那样清晰的思绪一一去整理了,大致说一说吧。弹幕里有朋友说最后看到弟弟卖摩托那一截最虐,但在我看来最真实最积极。因为哥哥死去了,如果哥哥只是入伍还有回来的时间,可哥哥死去就再也回不来了。那么对弟弟而言,这个世界,就再也没有任何人是会那么无条件的爱他了,再也没有了;没有谁会在自己放学之后骑着摩托等着,没有谁会带自己去吃起司汉堡,没有谁会在自己闯祸之后为自己承担一切;没有谁会在自己哭着问他吃这样的苦是不是因为我的时候,还要努力安慰自己“不是所有的的事都和你有关”。对弟弟而言,这个世界,再也没有谁会爱我如你。他只有努力强大起来,自己强大起来,强大到即使只是自己一个人,也能抗住世界的丑恶。

    • Jensen

      哥哥很棒!两兄弟的相处让人心底一片柔软,最舒服的相处,最自然的情感,因为是手足啊。

      不了解泰国国情,在泰国观众看来,影片要表达的内涵也许要更复杂:腐败、入伍、贫富差距,因此有这样的结尾:长大后的弟弟有了与兄长截然相反的处世哲学,这样的结尾让人很不舒服。兄长代表一切本质的美好,弟弟则是对扭曲社会的顺应。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但触动人心的正是那些美好啊

    • Jensen

      故事开头,弟弟长大后,早晨从梦中醒来,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十一岁的男孩,他懂得金钱的意义,他懂得如何不择手段去赢,此时他俯视低下繁华的一切。联系故事的结尾,这是他不择手段得来的吗?而故事的结尾他去征兵 ,抽到黑色签也是不择手段得到的吗?这个不择手段的尺子度有多大,我不能想也不敢想。当社会黑暗一面让我们遇上时,我们不择手段的尺度有多大。当贫富悬殊越来越大时,为了成功,你会用一些手段吗,我们的教育是否应该也让孩子们看看世界黑暗的一面。

    • Jensen

       奧斯卡已經進入第八十八屆,觀看提名名單就發現同志片特別的吃香,特別是《卡露的情人》(Carol)、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都得到男主角、女主角與女配角的提名。難道是十年一覺揚州夢?不禁令人想起十年前《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的片段,當屆奧斯卡(第七十八屆)一直傳言是最佳影片的大熱,結果大熱倒灶。而李安獲得最佳導演就是一種肯定,他的名言是「每個人心裡面都有一座斷背山」,在華人圈子變成潮語。十年前的美國更沒有同性婚姻,當時的同志電影停留在獨立的小本製作,更往往把跨性別人士誤當成同性戀。隨著日子的進步,同志爭取到應該有的權益,而電影業界也在性小眾的素材上有更多的發展。且看單是一年內出現的《愛是最大權利》(Freeheld)、《愛很怪》(Love is Strange)、還有《跨性那話兒》(Tangerine)有如雨後春筍的出現。

        再看看本屆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初審,也有數部以同志為題材的電影。希臘的《Xenia》(台譯:我的希臘甜心)、立陶宛的女同志電影《桑格莉之夏》、愛爾蘭的《Viva》等等。要講到同志片的亞洲代表當然是泰國的《戀戀棋盤》(My Hero)(港譯),近幾年東南亞國家開拓了幾個「第一次」,尼泊爾有首部的女同志電影《蘭花之舞》、越南首部同志電影《迷失天堂》、而中國也即將會有《尋找麥羅》,是首部過審的同志電影。

        對泰國的同志電影認識不多,看過的只有首部登上戲院的《曼谷之戀》(2007)、還有和和尚禁忌之戀有關的《噴泉歌舞團》(It gets Better),女同志電影相對就有《Yes or No》系列。而泰國在拍攝LGBT類電影亦都愈來愈進步,其中《人妖打排球》就是以第三性為主角,在性別角色上相當比起其他亞洲國家沒太大的枷鎖與禁忌,思想與表達與較為開通。除了泰國外,同為亞洲地區的日本也在「同志」電影裡很積極,不過日本人對同志的想像局限在針對腐女與BL漫畫的市場,要講到同志生活的核心問題難免是欠奉。理論上也談不上是可以「出國」參展的同志電影,當中核心的問題是把同志關係描述到像男女關係的,總是太刻意分誰是「男」、誰是「女」,而沒把雙方寫作平等。

        代表泰國衝擊奧斯卡的《戀戀棋盤》算是一部完成度挺高的電影,它隱隱約約的講到泰國民眾面對的生活問題,貪污、貧窮、黑道的肆虐、性交易、毒品、還有是困擾著南部的回教分離份子。而這部電影有一個特點就是展示泰國人對國家的祟敬之心,展示民族精神。它並不是一部單純的同志電影,而是以親情為主,同志的部份某程度上是虐心的,一段關係帶有內傷而不能坦白從寬。面對當兵的問題,有錢使得鬼推磨,另一方則蒙在鼓裡。

        新一代的青年人說實話並不想當兵,台灣的募兵制一年比一年少人加入,國防部要提供好處。而在梁智強執導的新加坡電影《新兵正傳》也看到青年人對國家服務還是逼於無奈的接受。片裡的泰國徵兵制說起來是不公平的,投過抽籤決定自身的命運,並不是用其他的客觀條件去看待。除非是變性人或身體殘障、身材不合格,否則正常男子都要在二十一歲參加抽籤。要脫離當兵就必要有「潛規則」,主角EK與男友JAI的命運就因為這樣而改寫。電影裡EK的家人並沒有否定同性戀,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這樣不會得到幸福。對於EK與JAI來說,家庭背景與階級已經造成了他們之間的缺口,根本別無選擇。JAI有父母的照顧,可以用錢疏通。EK每晚外出原來是暪著家人做「不道德的交易」。JAI的免兵役從來都沒有說出口,明知道有關係也不想與男友分享,已經對這段關係造成傷害。

        這部電影有意思的地方在於講到人生的抉擇,哥哥讓弟弟意識到得到的東西並不是必然,眼前的東西就是賭注。世界並不美好,要自己決定未來。哥哥沒法得到愛情,就只有把愛留給親情,只有親情就不會出賣。生命既有公平又有不公平,漸漸學會與世界妥協,哥哥沒有什麼可以留給他就只有用生命來教育弟弟。兩兄弟的感情真摯,互相的牽絆為對方設想。每個社會都是有問題的社會,而面對問題電影用宏觀的態度去看當中的人與事,並沒有深刻的批判。要去談的問題實在太多,若每點都要疏理就會變得複雜與政治化,到時更難解釋。哥哥無條件的保護弟弟才是電影的宗旨,相反愛情都只是虛幻。電影用到留白的方式引伸到愛情關係的破損。除了同性關係外,也帶出了第三性人士的底層生活作為襯托。

        至於電影還帶出了當地的毒品泛濫,街道辦與軍隊的互通、權力的傾斜。這幾年泰國發生政變、英拉政權被推翻再加上泰皇身體欠佳,在爭民主建法制方面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電影最主要帶出徵兵的兒戲與對命運的妥協,即使戲中人父母雙亡,也得要送上戰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電影也帶出了同志電影也有很多面,並不是集中在相愛,而是可以有其他的面向。這部電影的命題並不是傳統的禁戀,而是討論社會與家庭。從07年《曼谷之戀》成為第一部在當地上映的同志電影,到現在這部電影去過柏林影展更代表參與奧斯卡,泰國電影與世界接軌中。

      文/Doroth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