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自健,张蓝心,张凯丽,应采儿,徐冬冬,王子文,王菊,阚清子,热依扎,尚雯婕,杨魏玲花,鄂靖文,黄小蕾,石璐,倪虹洁,莫小奇,金铭,毛俊杰,沈梦辰 主演的电影《听姐说》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听姐说》来自于大陆地区。
2、《听姐说》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21年在大陆上映,《听姐说》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7368分,《听姐说》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听姐说》值得观看吗?
《听姐说》总评分7368。月点击量2次,是值得一看的综艺。
4、《听姐说》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听姐说》是2021-03-28上映的综艺,由影星王自健,张蓝心,张凯丽,应采儿,徐冬冬,王子文,王菊,阚清子,热依扎,尚雯婕,杨魏玲花,鄂靖文,黄小蕾,石璐,倪虹洁,莫小奇,金铭,毛俊杰,沈梦辰主演。由导演未知携幕后团队制作。
5、《听姐说》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综艺《听姐说》是著名演员王自健 代表作,《听姐说》2021年在大陆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听姐说,听姐说剧情:该综艺将镜头对准女性的自我表达和观点输出,18位姐姐以女性视角切入社会热点话题,以脱口秀的喜剧形式传达女性态度,展开一场Talk大战,最终决出一位“最受观众follow的姐姐”同时,王自健也将作为“开麦姐说员”全程见证姐姐们的脱口秀竞演舞台。
看到某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有女人味的脱口秀。
我想作者表达的意思就是,女性含量度100%的脱口秀。
芒果台做一款女性含量度100%的脱口秀,不考虑节目内容和效果,就这个立意来看,是不错的,不用先入为主认为“这是吃女权红利”(况且,真的有红利一说?)
看了一期,跟我预测的差不多。
如果你期望在《听姐说》里看到就算浓度50%的“杨笠”“双胞胎姐妹”,如果你期望看到更多的女性议题,那你注定会失望。
因为《听姐说》里的姐姐们,只关心自己,并不关心为谁发声。
已婚的姐姐们,大多尺度只去到了“孩子的尿不湿多少钱”,未婚的姐姐们,尺度也只去到了嘲笑自己上过热搜的情史(阚清子)。
当然,单口喜剧中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说了哪方面的议题,而是是否足够“幽默”。
而大多数单口里的幽默,都是通过自嘲来解构的。
但你会看到,《听姐说》的姐姐们大多只是围绕节目编剧为他们勾勒的人设,达到“洗白”或者“加深她们那光鲜的人设”。
例如应采儿的部分,气场和节奏是有了,但是她反复强调,“别人都说我没有代表作,我今天要说我的代表作是我的家庭”“我是妈圈顶流”,其他姐姐们纷纷表示,姐姐太有气场了。
看着很slay,但弹幕里都是:笑不出来。
这充其量算是一场激情的演讲,而不是脱口秀。
全场我认为唯一可以达标的,是尚雯婕聊自己的社恐经历,尚雯婕本身的冷酷形象和她说自己的社恐经历,形成一种可爱的反差,剧本本身也有梗,也能戳中很多人。
还有张蓝心这场的表演还不错,她说自己作为跆拳道冠军去相亲被拒绝,她说:为什么你可以炫耀你的学历,我不可以炫耀我的冠军呢?
综上,《听姐说》的幽默,大多取决于姐姐们背后的编剧的表现,而尺度和女性议题,更是指望不上的。
说到底,这个女性含量度100%的脱口秀,只是资本和艺人们的特权,而不是女性脱口秀演员的,更不是女性的。
但我好喜欢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每个沉默的冷场我都笑到捶地,我的笑点比较奇怪。尚雯婕那段我都笑疯了
大家不要把这个节目当脱口秀看,这是一场经典尬剧,名字起错了,应该叫《尬姐说》,评选一下谁最尬,给个最佳勇气奖杯🏆
玲花姐姐真的好勇敢啊,广播体操念完居然还再说一遍,我嗓子都笑哑了
之前看第一期的时候觉得很没意思,只有尚雯婕和王子文让我笑了。
看完第二期,觉得进步了不少。首先让我笑的次数比第一期更多了;其次,即使没有让我笑的地方,我也觉得表演更加真诚,没有第一期那么做作了。第二期最喜欢鄂靖文的表演。
石璐吐槽男人会休息的时候,应采儿和热依扎相视一笑,真的是太有共鸣了。
特别要提一句,看到单立人的几个熟面孔感觉好开心。希望你们越来越火。
第三期,发现姐姐们真的进步很大,一期比一期精彩。第三期展现了姐姐们的表演优势。姐姐们毕竟都是艺人,在呈现方面其实会比普通的脱口秀演员更有优势,应该好好利用自身优势。比如说这一期得分最高的金铭就表现得很好。
不过我个人在第三期,最喜欢王菊。因为她不但演得好,搞笑,还有自己的思想态度在里面,而且是我喜欢的态度。
表演的中间会穿插编剧们的评价。我有点担心博博,他会不会被骂啊?毕竟王子文现在挺火的。在弹幕里我已经看到有人对博博不满了。
第四期有凯丽姐。我只求她不要哭,千万别煽情。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第四期凯丽姐又哭了,而且她这一哭居然还晋级了。和她PK的张蓝心明明表现得更好。
虽然凯丽姐的夫妻感情的确很让人羡慕,特别是让那些没有被那么宠爱过的女性同胞非常羡慕,但是《听姐说》毕竟不是《艺术人生》,别煽情了,好吧。即使是《艺术人生》老煽情也一样会被骂。
编剧们表示很无奈。
第五期我觉得最好笑的是尚雯婕的暖场,其他的都很普通。
第六期傅首尔来了,算是惊喜吧。她的表现依然保持了她惯有的搞笑水平,是所有人中表现最好的。在我心目中表现第二好的反而是得分最低的尚雯婕。我觉得表现最差的结果反而是得分最高的,表现第二差的是五个中得分第二高的。观众的打分不知道是怎么打的,还是说有黑幕?
看张凯丽表演的时候,我只觉得,天啊,本来明明是有笑点的稿子被她搞得像朗诵课文一样,用的声音还是饱含深情的颤音,自己不哭也要催人泪下吗?编剧心里估计是崩溃的,但是表面上还要装作只要她不哭,就是最大的胜利。然后她看提词器还看得那么明目张胆。让她得最高分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有黑幕吗?
第七期整体表现还可以,但是观众投票很迷。论表现肯定是李雪琴表现得最好,但是票数最低。越来越期待脱口秀大会4快点播了。
第八期本来看前面张蓝心和鄂靖文的表演,我觉得这一期还算精彩。结果,她俩就是五个人当中表演最好的了。但是鄂靖文的分数很低。观众打分总是让人很难理解。杨澜倒是不出意料地比赢了。我觉得三个大魔王都比姐姐们表演得好。李雪琴得分低是节目组安排好的吧?总要有一组赢才有戏剧效果是吧?
第九期最精彩的是应采儿,其次是鄂靖文。总算有一期有人的表演能够真正让我产生非常爽的感觉了。我发现我就喜欢这种犀利的。应采儿说,她没有想别的,就是充满了愤怒,就是㨃网友。看来我喜欢愤怒的表演。就像之前看Joan Rivers或者乔治·卡林在舞台上骂这个骂那个,我觉得特别爽,又爽又好笑。
第十期小鹿调侃自己比男朋友大五岁,是母子情深。颜如晶调侃自己五六十岁才会有初恋,找个老大爷,自己的第一次是老大爷的最后一次。整场最犀利的还是倪萍,出场的时候吐槽了几个人,还挺对我胃口的。几位姐姐的表演,比较精彩的是沈梦辰和鄂靖文。沈梦辰虽然表演略显夸张,但还是很好笑的。鄂靖文一直都很稳,这一次表现得也还好,但是她的稿子谐音梗太多,不是很喜欢。期待下一期小鹿吐槽姐姐们不好笑。
第十一期最精彩的是小鹿的表演。姐姐们中,之前表现一直一般的阚清子这一场还可以。但是这期最让人哭笑不得的还是每个pk晋级了的都是我觉得表现得更差的那个。《听姐说》现场观众的投票完全和姐姐们的表演没有关系。
第十二期上集请来的几个表演嘉宾,金星和锤娜丽莎表演了,她俩的表现都还蛮精彩的。张蓝心可能太讨观众喜欢了,所以表演得了第一名,但是在参加决赛的这几位姐姐当中,这一集最好笑的,我觉得是沈梦辰。应采儿这一期讲生孩子的事情,其实我觉得讲得挺好的,明明也有笑点,但是可能观众对这个话题的接受度不高吧,所以得分比较低。当然,这一集最不好笑的的确是得分最低的王子文。
第十二期的下集最搞笑的是张蓝心说“内⭕”最后播出来的是“竞争”。“内⭕”居然成了敏g词,也许就像我在豆瓣上写的书评《不想努力,只想T平》被移除一样吧。
想要留住观众,第一期最起码得拿出点爆点来吸引观众吧。大多数姐姐都没有很好的掌握稿子的内容,忘词现象频出,说脱口秀的节奏也很不好。既然打着第一档全女性脱口秀的节目,就要拿出点特色来啊,节目不好看,内容不好笑,这样很难让人继续往下看。
有一说一,在节目制作方面,单立人还是经验不足,需要继续努力啊。
作者: 屾
去年火了两档综艺,前有《乘风破浪的姐姐》,让一众30+女明星勇敢追梦,成为「无价之姐」;后有《脱口秀大会》,让杨笠和李雪琴这样优秀的女性脱口秀演员火出了圈。
细数这些年的国产综艺,跟风是一定要跟的,热度更是不能不蹭的,于是,结合了「女性」和「脱口秀」两个元素的《听姐说》就诞生了。
《听姐说》的定位是「首档全女性脱口秀挑战节目」,想要呈现的效果是「从女性的视角围绕社会热点话题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不得不说,最初的立意还是不错的。
可漂亮话谁都会说,关键还是得看成品质量。3月底,这档节目开播了,遗憾的是,它开播即翻车。
观众想在《听姐说》里看到的,是更多像杨笠、李雪琴、颜怡颜悦那样有风格有特点的女脱口秀演员,或是易立竞这样业务能力强大,吐槽起来也火力全开的跨界选手。但最终站在《听姐说》舞台上的,只是18个念剧本的女明星,而已。
任凭节目企划说得一套一套,但「表达自己的态度」没看出来,唯一实现了的,只有「全女性」三个字。
既然叫作「听姐说」,节目组自然预设了观众想「听」,但台上那些「姐」,真的想「说」吗?
这些女明星,多数压根不了解脱口秀为何物,迷迷糊糊地就盛装出席了,比如第一个上场的玲花:
尽管女明星们的事业发展水平不一,身上可用来写段子的标签也不尽相同,但她们的脱口秀内容,实在是显得过于「整齐划一」了。
有孩子的说说带娃的辛苦,结婚了的聊聊老公的槽点,参加过选秀的表演几秒唱跳,有恋爱经历的吐槽两句前任,以上几点都不具备的,就只好自嘲两句自己不红。
说好的要表达态度,到头来还是复制粘贴。大概节目组自己也知道车轱辘话没意思,于是贴心地把部分嘉宾的表演「合并同类项」了。
其实没有态度不要紧,尚未摸索出自己的风格也能接受,但对于一档脱口秀节目来说,最最最不能忍的,永远都是不好笑。
台上嘉宾一个段子抛出去,台下观众寂静无声,后期也懒得挽尊,索性在尴尬中自暴自弃,而在这种频频出现的沉默中,只有一个人的笑声异常响亮:
王自健,他在这档节目中的定位,名为主持,实为捧场,他的作用主要是,时不时用夸张且干瘪到笑声提醒台下的观众和正在收看这档节目的你:
该笑了!
隔壁《脱口秀大会》看了定会自叹不如,王自健才是名副其实「领笑员」。
段子不好笑,包袱抖不响,上台直忘词,节奏特拉胯,都这样了,结尾还总试图强行升华。大概是编剧操心大年三十晚上的鞭炮太响,耽误了大家看小品,即便隔了两个月,还是硬要给你补上。
这种种问题,在张凯丽上场的时候堆积起来,尬到了顶点。
作为场上年龄最大的「姐」,张凯丽的段子,主要围绕着年龄展开。剧本给她的人设大概是「不服老」,所以她全程都在塑造自己心大单纯的「凯丽妹妹」的形象,比如张凯丽作为母亲却日常被女儿操心,再比如她在拍戏时接受不了演孙子的小演员叫她「奶奶」。
一番铺垫之后,该上价值了。
但还没说两句,她,哭了。采访时被问及原因,她说是想到了家人对自己的宠爱,一时之间非常感动。
拥有敏锐的触觉对演员来讲或许是好事,但在脱口秀的舞台上,她这一哭,着实让人不知该作何反应。
抹完眼泪,在全场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的时候,她立刻很敬业地接着演了下去,用一段数来宝式唱跳结束了整段表演。
此时我满脑子都是之前飘过的一行弹幕:
「这是一款什么脱口秀?」
节目组不是不知道这期成品有多拉胯,不然也不会在第一期的第一秒就打出这么四行字:
但问题是,既然选秀出身的爱豆去参加《我就是演员》被频频吐槽,那么女明星跨界去说脱口秀,也不该自带护身符。当下影视综作品那么多,不少用心又高质量的节目都苦于没人看,《听姐说》这样一个天生并不缺热度的节目做成这样,观众能点开第一集就已经是给它机会了。
章子怡在《我就是演员》导师席上的那番话,化用在这里也完美契合:
为什么一定都要说脱口秀呢?脱口秀是一个最低级的职业吗?为什么每个人都来分一杯羹?
说回开头提到的两档综艺。《浪姐》为什么火?是因为它打破了针对女性的年龄偏见,让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能在这群「姐姐」身上看到勇敢和美丽的自己。
《脱口秀大会》为什么火?是因为这档节目里的脱口秀演员和编剧大多都很有经验,他们的稿子内容和表演风格都经历过线下开放麦无数次的打磨,这才得以让观众发笑。
尽管形式不同,但这两档节目能在去年一众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归根到底是因为它们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让缺少关注度的女明星上台唱跳,让脱口秀演员站上更大的舞台讲脱口秀,业务能力没得挑,所以才能顺理成章地吸引到目标观众,但让女明星跨界来说自己根本不熟悉的脱口秀,还不花时间好好打磨剧本和呈现效果,翻车当然不冤。
女明星说脱口秀不专业,幕后的编剧团队也让人夸不出口。
国内数一数二的脱口秀团队单立人承担起了为《听姐说》写稿的重任。前些日子在《奇葩说》大放异彩的小鹿,不仅是单立人的成员,也是《听姐说》的脱口秀主编剧之一。
但好的脱口秀演员,并不完全等同于好的脱口秀编剧。
尽管《吐槽大会》因为被拍到提词器而被诟病「读稿」,但至少,嘉宾「读」出的内容和经由这些内容打造出的人设是各异的,他们在念出编剧写好的稿件时,也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而《听姐说》虽然请来了多达18位嘉宾,输出的各种段子却一味围绕着嘉宾的某些表面特质做文章:
石璐是单亲妈妈,金铭是过气童星,王子文个子不高,前运动员张蓝心很「能打」……
以上标签,看节目之前观众就已经知晓,编剧不去深挖她们身上独特的闪光点和价值观,只是急不可耐地用标签写起了段子,还频繁用着各种老梗,既不好笑,也戳不到观众的任何痛点。
对比因「读稿」被诟病的《吐槽大会》,在《听姐说》这里,女明星倒是不「读稿」了,她们的方式几乎是死记硬背,台上的人背得费劲,台下的观众看得更费劲,一来一回,让本就没有多少笑点的稿子雪上加霜。
脱口秀作为一种内娱「舶来品」,始终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问题。《吐槽大会》五年前刚开播时,遭遇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架整改,删删改改到今天,节目做到了第五季,还会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原因无法完整播出。
脱口秀的雷区越来越多,为数不多的女性脱口秀演员在舞台上发声也更为艰难。本应百无禁忌,如今处处碰壁,不管是拿话筒的人还是执笔的人,都生怕引火上身。经验较为丰富的《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尚且如此,何况这档匆匆开播的《听姐说》。
于是几期播下来,出圈的时刻一个也没有,一档本应强势输出原创内容的节目,遗憾地和那些批量生产的流水线综艺一样,只能利用嘉宾自带的话题度买点儿一次性热搜,比如王子文自曝身高159cm。
沈梦辰在第一期里说:这个节目要「听姐说」,是姐姐们的舞台,我们想在台上干嘛就可以干嘛。
这句话当然有玩笑的成分,但在嘉宾上台「为所欲为」之前,我还是想为「饱受摧残」的脱口秀说句话:
脱口秀虽然不算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艺术形式,但想说得好依然需要天赋和努力。各位明星如果决定要赚这份通告费,要拿起麦克风说脱口秀,就麻烦尊重一下舞台和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