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玉

方世玉

594

    5.0

    常见问题

    1、李连杰,萧芳芳,陈松勇,李嘉欣,胡慧中,赵文卓,朱江,郑少秋,郭涛,高西安,刘金山,俞立文,刘红梅,杨青,潘粤明 主演的电影《方世玉》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方世玉》来自于香港地区。

    2、《方世玉》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1993年在香港上映,《方世玉》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2970分,《方世玉》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方世玉》值得观看吗?

    《方世玉》总评分2970。月点击量8次,是值得一看的喜剧片。

    4、《方世玉》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方世玉》是1993-03-04上映的喜剧片,由影星李连杰,萧芳芳,陈松勇,李嘉欣,胡慧中,赵文卓,朱江,郑少秋,郭涛,高西安,刘金山,俞立文,刘红梅,杨青,潘粤明主演。由导演元奎携幕后团队制作。

    5、《方世玉》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喜剧片电影《方世玉》是著名演员李连杰 代表作,《方世玉》免费完整版1993年在香港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方世玉电影,方世玉剧情:方世玉(李连杰 饰)原是城中纨绔子弟,好打抱不平一日,他闻说外省富豪雷老虎在次设下擂台,比武招亲,又听讲雷小姐貌美如花,遂前往比武招亲。当方世玉过赢准备打赢未来岳母李小环时,一阵风吹过,将台上坐着的小姐的盖头吹了起来,他发现竟是一名丑女时,马上故意认输,溜之大吉。  方世玉的母亲苗翠花(萧芳芳 饰)听说儿子擂台上败下阵,自觉颜面无光,于是化身方世玉的哥哥方大玉前往打擂,一举打败了李小环。岂料雷老虎当晚即派人来接方大玉成亲。世玉为救母亲,只有代替母亲前往雷家成亲。  母子两计划新婚之后趁回门的时候一起出逃,岂料方世玉的父亲方德回来了!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李连杰
    • 萧芳芳
    • 陈松勇
    • 李嘉欣
    • 胡慧中
    • 赵文卓
    • 朱江
    • 郑少秋
    • 郭涛
    • 高西安
    • 刘金山
    • 俞立文
    • 刘红梅
    • 杨青
    • 潘粤明

    用户评论

    • Jensen

      上 了一天的法条课,神经崩溃的拿着碗泡面在电视机前看了93年版的《方世玉》。
      这炒了N回的旧饭,照样让我笑的花枝乱颤,雷老虎的那句经典的以德服人伴随着我的狂笑响彻客厅。

      人情绪过于大起大落后必然会迎来空虚。空虚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感慨,所以这空虚期是各位影评人的黄金创作期。

      看着影片的李连杰,赵文卓,李嘉欣,那时的他们是多么年轻灿烂,这么多年了,时过境迁。他们的人生又大不相同,而这样的结局仿佛在电影里早有预兆。方世玉谨记着他亲爱的岳父雷老虎对他的忠告:“出来行走江湖,要以德服人。” 一直在努力着他的慈善事业,一直宣传着他的和平武术论:以戈止战。

      而李嘉欣阿姨正如方世玉送她的那首诗:“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听说嘉欣阿姨最近的喜事将近,终于可以结束她的富商狩猎战。但是这几十年红尘中的浮浮沉沉,不知美人是否依旧。

      其实这部电影里最爱的是萧芳芳。芳芳阿姨的历史真是星光璀璨。她饰演的苗翠花已经深入民心,可以说是经典人物。也许是想找回当年的感觉,96年,同一个导演刘镇伟,同一个女主角萧芳芳,同一个男主角(那时的男2号)赵文卓。男2是柯受良,拍了一部乱七八糟的动作搞笑片:麻雀飞龙。可惜这麻雀未能飞上枝头变凤凰。芳芳阿姨最近让我记忆犹新,应该是她在《女人四十》里的表演。那部片子成就了导演许鞍华,也让我看到了四十岁时沧桑的苗翠花。她的出场堪称神来之笔,为了贪惠拍死条鱼不是每个家庭主妇都会想到做到的,就几十秒的戏份把主人公那精打细算的市井女人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就是凭借这片子芳芳阿姨再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并荣膺柏林影后。
      可惜这么好的女演员却被耳疾困扰,不得不放弃热爱的演艺事业,和方世玉一起转型在幕后致力慈善事业。
        她的告别作是《虎度门》芳芳阿姨在里面整天说的一句:“No complaints,I can manage.” 骨子里透着的是岁月对她的历练。所以这片子让她获第33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看这样的老戏骨的作品,内心激情澎湃,却强忍压抑,直到剧终二字的出现,才敢喘息,享受着放任那憋屈了100多分钟感情后的淋漓畅快。好的片子就是这样的让你大汗淋漓,身心激荡。

      绕回到《方世玉》上,这样的老片子再看的时候会让你发现许多惊喜的地方,例如一出场演流氓老大的人竟是郭涛(疯狂石头的男主角——保卫科科长包世宏),郑少秋的演的陈总舵主,最雷的是结尾雷老虎抛出的天地会花名册上赫然写着:财务会计—韦小宝。
      然而最大的意外是,这片子的编剧竟然是我哈的要死的蔡康永…………

      结尾只能说句:嘛咪嘛咪轰之五雷轰顶大法——雷死人不偿命。

    • Jensen



      方世玉(李连杰饰)是广东富商方德之子,自幼家境殷实,再加上母亲苗翠花(萧芳芳饰)的放养式教育,世玉自小便喜爱玩乐,时常凭着自己的一身功夫抱打不平。在一次比武招亲中,他听说外乡人雷老虎(陈松勇饰)以“拳打广东全省,脚踢苏杭二州”作为招揽对联,遂前往挑战,在即将打败未来岳母李小环(胡慧中饰)的时候突然发现招亲对象竟是一名顶包丫鬟,他立刻耍滑头输掉比武。当苗翠花听闻儿子输掉比武的时候,竟女扮男装前往比武场地,声称自己是方世玉的哥哥“方大玉”,特前来挑战李小环好为儿子争一口气。一番打斗后,李小环输了比赛,却也同时离奇地对这位“方大玉”产生了好感。

      母子俩捣乱了雷老虎的比武招亲,也同时埋下了方雷两家的缘分。方德(朱江饰)本是一名丝绸商人,因为参与了当时的反清复明组织红花会而被当时的官府盯上,为了躲避官府,方德带同苗翠花和世玉躲进了雷老虎的家中。世玉被迫要履行比武招亲的承诺迎娶雷家小姐,却发现当初比武招亲时看见的丫鬟只是顶包,真正的雷小姐原来是自己早前未得以问清姓名的心上人... 然而在方雷两家举行婚礼的时候,清廷追击红花会的人却来了...

      《方世玉》是李连杰在30岁时拍的电影,当时的他已经完成了徐克的三部黄飞鸿电影,从91年地《黄飞鸿》,92年《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再到93年2月《黄飞鸿之狮王争霸》,坦白讲,观众对李连杰的印象大概早已从《少林寺》的帅气和尚转变为一身长衫,背手而立的黄飞鸿。然而,同年3月,李连杰却用一个毛头小子方世玉的姿态接住了刚从《狮王争霸》下班的黄师傅。

      30岁的确是一个尴尬的年纪,似乎前脚迈进了所谓成熟的大门,后脚却仍恋恋不舍地留在鲜衣怒马的少年时节。李连杰也涂着厚厚的粉底,脱下长衫穿回一身短装在大屏幕和萧芳芳一起上窜下跳,演绎一对时至今日仍然可以让观众忍俊不禁的活宝母子。从佛山有名功夫大师到广东小县城的一个闹事小子,李连杰尽力摆脱当时观众对他的刻板印象,坦白讲他的演技并不突出,可是从方世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却看出他对年少轻狂的理解和“用力”。

      谁都试过恶作剧被抓包,只是我们当时没看到自己表情长这样
      谁都试过恶作剧被抓包,只是我们当时没看到自己表情长这样


      李连杰可谓是一早就演绎了露出牙床式傻瓜笑容
      李连杰可谓是一早就演绎了露出牙床式傻瓜笑容


      面对心上人时,这小眼神多坦率呀… 试问,这眼神黄师傅有吗!
      面对心上人时,这小眼神多坦率呀… 试问,这眼神黄师傅有吗!


      打架是少年的体育课,正如暗恋是女生的生理课
      打架是少年的体育课,正如暗恋是女生的生理课


      打架的时永远不会谋算,赢是赢,输是输,打完还摆post等对手
      打架的时永远不会谋算,赢是赢,输是输,打完还摆post等对手


      黑泽明在自己的自传《蛤蟆的油》里面曾提过一句话“我要三十岁前死掉,人过了三十岁,就只会变得丑恶。” 历史上,拳勇过人、好打不平的方世玉只活到了二十四岁,死于武林中的混斗。从此,方世玉在历史和影视剧上便成了永恒的少年。三十岁以后是不是一定会变丑恶,这真的说不准,可是三十岁以前的快意江湖却必定是一枚藏在青春深处抹不去的朱砂。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在规矩中摸爬滚打,尚未完全熟知世间法则的我们正如电影中的方世玉一样,往往身体反应快于理性判断,在别人挥拳的时候总忍不住要还回去,打赢的时候忍不住耀武扬威,打输的时候也忍不住捂着痛处喊疼。

      谁没有尝过少年狂?在感受少年维特的烦恼之前,我们一往无前,天真得可爱,也坦率得让后来的自己心惊。如果《古惑仔》是存活在少年脑海中的江湖梦,那么《方世玉》大概就是这个江湖梦入门版,因为在学会江湖道义之前,尽管我们对朋友已有了清晰的护短概念,但那时的我们心底最固守的底线仍是“父母”,也似乎唯有父母才能激发少年摆脱稚气,独自上路,上一课没有人扶持的成长课。

      李连杰先后拍了两部《方世玉》的电影,结尾部分都不谋而合地以方世玉父母的受难作为最后高潮。第一部电影结尾是他独自前往街头救即将被当众砍首的父亲,第二部则是他孤身犯险救母,与红花会反派对打。而在两部电影在结尾之前,都各自在剧情上牺牲了一位对方世玉很重要的朋友/老师作为最后高潮的铺垫。从系列上来看,这是剧情布局上的硬伤,因为这摆明了就是套公式。而从方世玉在剧中的个人发展而言,却是顺利成章。

      因为,两部电影都不断提及“反清复明”,剧中人物小至方德,大至陈家洛,他们都拥有自己对于这四个字的信仰。身为方德的儿子/陈家洛的义子,方世玉本应该继承他们的信仰,可是在电影里面这四个字对他来说,形如一句口号,就好像加入红花会对他/对苗翠花而言,是一个从富家子到黑社会俗称“劈友组织”的转变。每当有亲近的人因剧情发展而出现危机的时候,方世玉才会表现出被挑战到底线一样,突然就爆发了。然而,当他从危急中带着父母脱险归来的时候,他的成熟也好像随着危难一样消失殆尽。信仰的力量对于尚未开启自我判断模式的少年来说,是如此的遥远以及无力。

      可是,这电影为什么时至今日虽不断重播却仍然可以让不少观众愿意停下来再看一看,笑一笑。除了李连杰的武打戏(不得不说,老港片里面的动作设计真的很有气氛,对打节奏清晰爽快)很值得一看以外,方世玉的少年意气和苗翠花的搞鬼教育大概才是我们这些长年泡在老港片里舍不得抽身的影迷的心头好。小时候,我们看电影是因为觉得里面的角色很搞笑,本该是英雄的少年总是做出一些出格的搞笑事,本该好好教育孩子的母亲却一反过去我们对于母亲的刻板印象,或者这都是我们追看的原因,因为在那些最出格的剧情里,我们看到一点点人的味道。

      谁不惜取那失去了就回不来的少年气呢,而少年气不过就是正如赵文卓在剧中评论方世玉时说过的一句“有正经事不做,学别人反清复明”那般胡闹而已。

      那一点点的胡闹,一点点的不知所谓,混合起来便就成了如今我们最舍不得朱砂痣了。

    • Jensen

          香港那个时代的武侠片很难再超越了,也许偶尔也能可以做到与它齐头并进,总是在那临转身一眼的韵味中差了千里之遥。

          但说方世玉和黄飞鸿这两部系列,可以说是李连杰演艺生涯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武侠片里登峰制作。

          今天先谈谈里面的功夫。

          首先是桩功,习武之人练下盘最多的就是蹲马步,扎桩然后才是走桩。走桩不仅练习下盘的稳健,还练习身体的灵活性和脚底的硬功。该片一出来的套路是比武招亲,就是走桩的一个改良版,比起单纯的梅花桩,还增加了空间感,视野更开阔,可谓画龙点睛,再到后来的人头之战,又增加了趣味性,相得益彰。

          第二场是与赵文卓的第一次交锋,开始是拳脚功,这个比的是速度和硬度,两个人都练的是硬功,这时候谁的眼睛快,动作猛,拳头硬便占了上风。然后换上了武器,以长棍对短棍,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和“短小精干”,这里看的就是谁更能运用自如了。

          第三场救人,用的是软绳,应该是长鞭的演化版,但是软绳长度更长,且柔软性更软,使用难度应该有所增加,这里还融入了友情和悲情,凄冷的夜风,暗淡的城墙,血迹斑斑的脸,任是英雄豪情万丈也禁不住潸然泪下。

          最后一场是压轴的法场劫人。用的也是拳脚的硬功,不过重点放在了腿功,特别是在台下的一场连踢,精彩之极。

          纵观全场,打斗套路不拘泥一格,面面俱到,抛开故事情节和场面,光是从这一点就足以有可看之处。
          最后感叹李连杰的弓箭那可不止七连发啊,想必鹤雪团看见了也是自愧不如了。

    • Jensen

      当我在10月之初,不知第几遍在电视上看到这部90年代武侠电影时,早前那些关于洪门神话谱系学的想法立马都变成了浮云。。。苗翠花身上穿的那些衣服太有爱了。
      按照最早关于方世玉的话本小说《万年青》——同样建立在洪门谱系学基础上——为方世玉设计的戏剧冲突中,与(肇庆)方世玉结构对立的反派雷老虎/李小环/李巴山一系非广府,这本身就很值得思考。
      虽然,最初文本中,冲突的地点设定在杭州,但文本中出现的双方仍然烙下了广东地方族群鲜明的印记。不过,改编的电影中,双方的关系一改小说中的麦芒针尖,几乎抹去了族群的痕迹,甚至还做了打散双方阵营的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立的关系,在双方女性角色的服饰上保留了下来。相对李小环较为传统的上着斜襟长袄,下着裤装,衣领衣边有绣花的汉式服装(在影片始终保持同一种样式,也见其女雷婷婷);苗翠花的服饰就截然不同。除去女扮男装时的装束,苗翠花一共更换过三次行头:1.布店卖布,2.居家日常服饰(甚至包括方世玉扮女装时的装束),3.方世玉婚礼时着(盛)装,而这三次去毫无例外地保留了相同的特征——短衣长裙。更具体说来,就是上身着有领高腰宽袖上衣,下着百褶长裙,腰系彩色围腰,同时,手臂位置和围腰上缝有彩色绣片,腰带为编织。
      苗翠花盛装时最为显著,上衣绣片从袖口一直延伸至肩部;而李小环此时则是对襟上衣,刺绣直接出现在锦缎面料上,衣服边缘有绣花锁边。
      如果进一步观察双方发饰,可以发现,李小环及其女扎辫,头发中分;而苗翠花用发簪挽髻脑后。(我的观察尚未扩展到其他以苗翠花为主角的影片服饰。)
      虽然两者的在服饰整体上的差异非常明显,但这对于双方背后的族群分别仅仅只能构成一种猜测。不过,当我们把服饰放到剧中主要场景,以及“元文本”的故事架构当中,似乎有些东西就浮现在我们眼前。
      可以观察到苗翠花剧中所有服饰底料都为蓝布,仅有深浅差别(卖布时最淡接近天蓝,盛装最深,接近藏青)。其出现的第一个场景便为布店,随后其夫方德从事丝绸销售,仅次于高潮部分但交代了故事所有脉络的打斗场景都设定在一家染坊(续集也是)。那么苗翠花一家与染织、布业的密切关系就毫无悬念了。同时,在清末出现的《万年青》故事中,与方世玉有关的故事情节,也以广州织机工人的生活作为背景。
      那么这个关于族群的故事,是否又和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扯上了关系呢?虽然狗血,但不可否认。现在我们再来审视苗翠花的主要服饰,归纳起来为只有四个字:短衣长裙。当然衣是大袖,裙是百褶。通过民族志研究可以发现,这是若干世纪以来,观察者对岭南居民女性传统服饰一种长期描述——当然这种描述在相对晚近的时代,被套用在标榜“汉化”人群以外的其他人群身上。
      与此同时,随着山地的开发,“种菁”活动向山地的普及,某些山地人群在区域市场分工中成为了专业蓝靛种植者——后来被分为蓝靛瑶和某些畲民的山地人群都是这种事业的传承人。随着文化涵化的深入,在完成认同转变的同时,某种职业技能与相关的行业垄断,却与人群的某些文化特征一道顽固地保留了下来。
      于是,苗翠花的职业特征、家庭背景、工作环境以及身上的“短衣长裙”就不难解释为某种连续而统一的表征。但是,我在这里已经无意进一步梳理剧中微妙的族群隐喻了。
      19世纪以来,广州以及岭南经济地位的迅速崛起,使得文化变迁的齿轮几乎赶不上经济扩张的势头,手工业的崛起,物质生产与分工体系形成,加速了族群关系的改变,这一切都将自己的痕迹留在了时代的“文化层”中。洪门产生的东南山地、河流三角洲地区,似乎也因以某种染织业为主的经济脉络而勃兴。这也似乎可以解释,靛业场景,为何普遍出现在以洪门神话谱系学为背景的香港武侠电影当中。
      相信方世玉与雷婷婷的孩子不再“短衣长裙”,但文化的脉络却将以某种更隐秘的形式留下自己的影响。

    • Jensen

      苗翠花,关于这个人物的电视剧电影拍了好多不同版本的。看过这么多,最喜欢这个版本的苗翠花,武功高强,古灵精怪,鬼马搞笑,用烧红的架子烫头发,听说儿子擂台上败下阵来,自觉颜面无光,于是化身方世玉的哥哥方大玉前往打擂,岂料擂台上的李少环被方大玉的俊俏所迷,未打先输;当李少环因伤重垂危,苗再次乔装安慰李,李终于死而瞑目。真的好喜欢女扮男装的方大玉,喜剧效果十足,与方世玉的母子情深,感动地让人落泪的。这版的苗翠花就是影片中的最大的亮点,个性刻画的十分突出,后来有很多女明星也饰演过这个角色,对比之下还是这版的苗翠花,最为经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