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种

异种

944

    10.0

    常见问题

    1、本·金斯利,迈克尔·马德森,阿尔弗雷德·莫里纳,福里斯特·惠特克 主演的电影《异种》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异种》来自于美国地区。

    2、《异种》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1995年在美国上映,《异种》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9440分,《异种》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异种》值得观看吗?

    《异种》总评分9440。月点击量2次,是值得一看的科幻片。

    4、《异种》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异种》是1995-07-07上映的科幻片,由影星本·金斯利,迈克尔·马德森,阿尔弗雷德·莫里纳,福里斯特·惠特克主演。由导演罗杰·唐纳森携幕后团队制作。

    5、《异种》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科幻片电影《异种》是著名演员本·金 代表作,《异种》免费完整版1995年在美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异种电影,异种剧情: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实施了名为SETI的计划,30年来不间断的用射电望远镜扫描宇宙空间,旨在寻找外星生物和相关文明在犹他州的德威市,有一所隶属政府的实验室,这里正在进行一项秘密试验。在此之前,人类曾受到外星文明发回的信息,其中包括外星生物的DNA组成和生命重组的方法。犹他州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利用外星人提供的资料培养出拥有外星人DNA的新人类“塞尔”。出于某种原因,政府决定中止这项实验,但其中一个塞尔却逃出实验室。她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 本片荣获1996年MTV电影奖最佳银幕之吻奖、1995年科环宇宙杂志最佳化妆奖、1995年Sitges-Catalonian国际电影节最佳特效奖。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本·金斯利
    • 迈克尔·马德森
    • 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 福里斯特·惠特克

    为您推荐

    用户评论

    • Jensen

      博尔赫斯曾将《福音书》解读为一个自称上帝的人被他的上帝所遗弃。同样,我认为这部电影电影可以解读为一个关于性嫉妒的寓言。

      被嫉妒的对象是一位刚刚步入青春的年轻女子。正所谓女大十八变,她从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孩,蜕变为社交界一颗异常闪亮的巨星。她急切地想要享受青春的果实,追随爱欲与情欲的节拍。一个又一个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却终究落得伤心惨怛。她过去的情人纷纷宣称自己心已死。谁能责备她呢?她是青春之国的女王,脚踩追求者的奉承与赞美。

      而另一边,一群已过盛年的社交小团体对此冷眼旁观。他们或是面临严峻的事业危机、或是步入中年身体发福魅力不再、或是痴迷书本远离人群从未享受过爱情。他们嫉妒,他们诋毁,他们恶意揣测这美丽的女子面具之下有着何等丑恶的嘴脸。他们耗费精力去调查她的情史,并散播谣言,诋毁她的名声。不久之后,这位妙龄女子不得不隐退社交界。

      小团体诸人额手称庆。不想这位妙龄女子竟然打入他们内部,与其中一位书呆子在了一起,并不久之后甩了他。这书呆子此前从来没享受过爱情,更没经历如此挫折,因此伤心欲绝。于是,小团体又开始了一轮反击。

    • Jensen

      1995年,科幻电影《异种》,说是色情版的《异形》也差不多,虽然最后的形态好恶心,各种触手。。就那么几个人就拯救世界,问题是智商也是有够的。
      短评里也有说,这么靓的妞,求嘿嘿嘿有那么难吗?什么世道。哈哈,其实电影的目的也是为了卖肉,虽然长相不禁看吧,但是身材不错。
      然后就是生来就是为了啪啪啪,最后居然可以无性繁殖,这个电影的目的是为啥呢。不过在95年,已经算是不错的电影了。
      推荐指数:★★★(6/10分),可以当喜剧和黄段子看了~挺好。

    • Jensen

      还记得在那个年少无知的年代,正值音像市场风起云涌之际,大批进口大片通过盗版碟片走进千家万户,也培养出了诸如小弟我这样的喜欢看电影的小观众,尤其是科幻大片。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下午,去碟店租来几盘好莱坞电影,约上三五好友家中小聚,抄作业扯大天,一定要猛片才配这样的休憩时光。

      我选了一部,看封面就是科幻大片,名字也吊——《异种》,我前几天刚看完异形4,好,就它了!

      嚯~~~俺们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被上了一回生动的性教育课。

      试想一下,在那个只喜欢看《回到未来》《霹雳五号》《蒸发密令》《独立日》的年华,进阶电影也不过就是《异形》《变种DNA》《猛鬼出笼》这些恐怖片,突然来一部这样的电影,您琢磨琢磨对咱得冲击力有多大——幸亏爸妈不在家。

      顺手也帮咱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大言不惭地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俺都将《异种》当做“那种电影”来闭门欣赏。

      随着年龄的增长后来见多识广,再冷静重审该片,还是发现了很多有意思且超前的理念在其中,尤其是它跟异形之间的关联。

      电影本体上,《异种》和《异形》毫无关系,但拓展之后会发现,它们都有同一个“父亲”,彼此的进化和入侵机制也比较类似,甚至异形还偷偷跑到电影里“客串”了一个角色。

      这两部电影,无论从观感还是历史地位上,都无法相提并论,但《异种》在俺心目中地位特殊哦,所以仅依照个人观点,二者是可以划等号的,我就管异种叫“异形的妹妹”

      今年是《异种》公映30周年,这里也打开思路,说说这片。


      三级科幻——外星人如此入侵

      《异种》,限制级科幻惊悚电影,小时候,我们管这些统一称为“三级片”。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异种》属于时代潮流中的产物。因为90年代,主打大尺度和猎奇的惊悚电影,实则火了一阵。始作俑者众说纷纭,但“项目带头人”就是全球拿下3.52亿美元的限制级大片《本能》。

      跟同类限制级电影不一样的是,这类电影中“欲望”都是致命的陷阱,激情往往伴随着的犯罪、非道德事件,题材更是横跨剧情、动作、科幻,从而诞生大量知名或不知名的作品——《情迷六月花》《桃色交易》《致命性游戏》《苦月亮》……连《洛丽塔》都拍了新版。

      我们东方都不遑多让,在88年电检制度划分等级之后,三级片如雨后春笋,进入90年代也出现大量同类惊悚作品——《人肉叉烧包》《羔羊医生》《借种》《香港奇案之强奸》……

      虽然限制级电影任何时代都不乏身影,但从类型到模式如此集中的限制类惊悚片,在90年代实则火了一阵。

      《异种》就属于其中之一,连外星人入侵地球题材都整这些,也属时代特色。

      《异种》开场,那些射电望远镜场景和“SETI”计划,是现实真实存在的。

      其全称叫做“搜寻地外文明计划”,在上世纪60年代外星热时期发起,长期以来一直是天文学家和民间散兵游勇参与的非官方计划。1992年NASA正式建立SETI项目,并打造了专项射电望远镜,但一年后该项目被砍,SETI计划再度转为民间(不过2018年左右,NASA似乎又重启了该项目)。

      而这个SETI计划,正是《异种》的灵感来源。

      电影的编剧,丹尼斯·费尔德曼是一名活跃于80年代的B级片编导,在1987年他拍摄科幻片《男子大丈夫》的时候,萌生了《异种》的概念。

      对了,他是坚定的“反SETI计划”人士,算是刘慈欣“黑暗森林法则”的簇拥。

      由于人类当时向太空中发射了“阿雷西博信息”在内的无线电信息,费尔德曼认为此举纯属自寻死路:“在自然界中,一个物种不想让捕食者知道它藏在哪里”。

      费尔德曼也觉得外星人开着飞船入侵地球也是不太可能(他的理由是星际距离遥远),更可能是通过信息的方式完成接触,比如“湿件Wetware”(模仿生物大脑的智慧程序),以及基因编码。

      由此可见,我们的编剧先生,一定是《天外魔花》《傀儡主人》《极度空间》等科幻作品的忠实受众,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外星人潜移默化的替代人类,完成入侵。

      编剧给出的方式,就是基因入侵。

      电影中很明确的表示,SETI计划接收到了两条来自外太空文明的信息。第一条是指导人类以沼气为基础,制造无限能源,第二条则是一段全新的DNA序列。

      两条信息带有迷惑性,前者很鲜明的阐述我们目的是善意的,后者则隐藏了真正的入侵计划。

      但我们的科学家也没有完全上当,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但还是低估了外星人占领地球的潜力和决心。

      外星DNA序列与人类卵细胞结合,1天就发育胚胎,3天成型胎儿,一周后长成个体,一个月后就已经变成少女了。当科学家们发现不对劲的时候,想要用气体杀死对方,结果人家打破培养罩跑掉了,这是该片的前奏剧情。

      包括女主角的名字塞尔(Sil),也是来自于信使RNA的密码子——三个核苷酸编成一组,编码着一个特定的氨基酸,用三个字母代替。

      而S、I、L分别代表着“人类进化所经历的整个生物界的所有防御——包括从未开发过的防御,以及进化的防御”,说白了,Sil诞生的本意,就是科学家对自己培育出异种生物的初衷。

      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这种生物找到进化密码,构建人类基因防御体系,阻止外星基因的干扰,可惜事与愿违。

      PS,塞尔这个原初功能,在《异种2》中得到发挥。

      而如何用基因进行入侵,电影中也表达的异常清晰——交配。


      死亡诱惑——这谁顶住的啊

      《异种》的剧本开发了很多年,最初的名字就叫《信号》,是个警匪片。讲述一名科学家接收到外星基因编码,然后瞎搞,搞出外星生物后被它逃走,科学家寻求一名警察的帮助,于是两人搭档寻找并消灭外星人的故事。

      后来故事进一步拓展,保留了警匪元素,将主角改成捅娄子的科研团队+政府专员。

      PS,最早外星怪物是一名雄性,在剧本创作过程中,编剧改成了雌性,而雄性异种的设定被搬到了《异种2》里。

      编剧对异种的定位,是模棱两可的,因为即便异种是外星人入侵的基因武器,但它并不知道自己的起源或目的,只遵循了本能来交配并使物种繁衍,这个中性化的设定,也成为《异种2》的故事灵感。

      剧本在90年代初概念有些超前,编剧投稿了多次之后都被拒绝,制片方认为这种“非典型外星人入侵”的故事缺乏吸引力和视觉刺激,但显然他们不懂该片真正的卖点在哪里。

      时间到了93年,伯乐出现,缺少电影项目、当时已剩半条命的米高梅影业相中了这个剧本,并且提议进行相应的修改,其中一条就是让塞尔对主角产生“恋情”。

      起初编剧丹尼斯·费尔德曼是拒绝的,但片方开出了可以让其参投的丰厚条件,编剧还是进行了妥协,修改剧本+升职为联合制片人。

      这处修改也就是我们电影中看到的塞尔对迈克尔·马德森饰演的专员,产生仰慕之情的段落。

      由于男主角的性张力,激活了原本懵懂的塞尔潜伏的外星本能(繁殖)基因,但整体还是有些突兀,毕竟这处是强行加进去的。

      不过该设定则启发了后来的《异种3》。

      电影的名字也换成了如今的《异种》,而这个故事也吸引到了澳大利亚老牌导演罗杰·唐纳森,这位是犯罪惊悚片好手,曾因梅尔·吉布森的《叛舰喋血记》闻名,后来也执导过我们熟悉的《惊爆十三天》《银行大劫案》《谍海计中计》等片。

      有了名导参与,这部科幻惊悚片本有机会大有作为,但当时穷得叮当响的米高梅,只给该片拨款3500万美元。

      这个成本,直接限制了电影的场面和演员上的拓展。

      电影的大部分成本都用于特效场面和模型制作,留給演员和剧情的预算不多了,所以片中角色只能找非一线演员来扮演。

      包括《落水狗》的迈克尔·马德森、奥斯卡影帝本·金斯利(《甘地传》),后来的奥斯卡影帝福里斯特·惠特克(《末代独裁》),后来的“章鱼博士”阿尔弗雷德·莫里纳,后来的影星米歇尔·威廉姆斯。

      而塞尔的人选,片方则将目光投向了模特界,只有那种超级大美女,才够的上异种“致命诱惑”的名号。

      娜塔莎·亨斯特里奇,模特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她出生于加拿大纽芬兰,面容姣好,身高178cm+大长腿,以及与她纤细身材不相称的“前凸后翘”,走在大街上鹤立鸡群。

      娜塔莎14岁就成为模特大赛冠军,15岁名扬巴黎,登上杂志封面,但她对表演有着非常高的兴趣,走秀期间接拍了大量广告,还演过一部舞台剧。

      她从数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异种》是她的第一部电影,拍摄期间刚满18岁。当得知电影中有裸露镜头时,娜塔莎遭遇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她本人不以为然,并坚信该片将成为她演艺生涯的起步。

      果然她赌对了,在那个模特们挤破头都进不去好莱坞、大部分只能沦落到《花花公子》、混名利场的时代,娜塔莎凭借《异种》一脱成名,此后片约不断(但也为她带来几段不成功的婚姻)。

      虽然后来她大部分角色也都是性感花瓶之类的,但比起她的同行们,娜塔莎已经属于金字塔顶端那一列了,起点可谓之高。

      毕竟无论从长相还是身段,让她出演诱惑且致命的外星异种,再合适不过了,这谁顶得住啊。


      异形的妹妹——DNA优化选择

      “异形的妹妹”这个外号,是俺自己给她起的,但并非一时口嗨。

      不但由于异种和异形都出自同一为设计师之手——瑞士艺术家H·R·吉格(H·R· Giger),而且他们选择入侵的方式,都跟基因有关。

      利用自己基因的优势完成入侵,利用的对方基因“武装”自己。

      虽然异种的出身电影里并未透露,但异种跟异形应该差不多,都是一类生化武器,只不过一公一母。

      插队回想一下《异形》系列。

      作为工程师开发的生物兵器,在仿生人大卫-8的优化改良之后,异形自带了DNA优化选择的原生基因,两大优势——基因盗取和超级繁殖。

      异形会截取宿主的优势基因片段,从而完成自身优化,目前是让异形有着极强适应性和进化性,变异后的生物攻击性极强,且马上进入繁殖阶段。
      包括截取工程师的坚硬护甲(基因外服)、截取铁血战士的强健的体魄……整体来说是变成一个跟对方差不多的全新物种,并兼顾自身超强的入侵意识和繁殖能力。n如今我们看到异形,就是经过了几个物种的进化之后,跟人类融合的全新物种,所以这玩意学会了直立行走和比较高的智商,会偷袭猎物。

      异种,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基因盗取和超级繁殖。

      不过异种没有如异形那样复杂的进化机制,DNA优化选择只针对一条——性张力。

      它们会截取对方物种基因片段里的这类基因,依靠自己的繁殖加速能力,马上变成一个对该物种异性有着极强吸引力的物种。

      对于人类来说,要么是绝世帅哥,要么是绝顶美女,目的就是与对方产生性关系,诞生下一代,然后下一代异种也会迅速成长为一个新的对异性有着超级吸引力的存在。

      这种入侵方式,比起异形为了不断优化自己只能暴力入侵从而搞得声名狼藉的行为,异种这种悄无声息的致命诱惑,更简单且更有“看点”。

      简单说,同样的致命,异形吓人,异种诱人。

      艺术家H·R·吉格作为异种的设计师,是导演罗杰·唐纳森钦点的,因为导演喜欢异形。

      但《异种》最初并不是为了模仿异形,包括设计师本人也是这样想的,吸引吉格参与该片的动机,是有机会设计“另一种方式的怪物——一个美学战士,同样致命却性感”。

      由于当时吉格在瑞士照顾自己生病的母亲,他没有去洛杉矶片场,而是把设计图委托给了自己的合作对象——吉格老师的迷弟,因受环球怪物电影和《异形》的影响而从事电影特效工作的史蒂夫·约翰逊。

      他和自己的XFX制作公司曾创造过《捉鬼敢死队》里的史莱姆,为卡神的《深渊》设计过外星人,并在《鬼驱人2》里跟吉格有过合作,此番也是义无反顾加盟《异种》——终于可以制作心心念念的“异形生物”了。

      他根据吉格的设计图,为异种设计类类似异形的外骨骼,但异种具有半透明的玻璃状外表,这特是异种外表上跟异形最大的不同之处。


      “兄妹争霸”——异种与异形的异同

      但电影出来的效果,吉格本人其实是不太满意的,不是说模型做得不好,而是异种的设定和功能“太像异形”了。

      我们来看一下异种和异形究竟有哪些相似之处:

      ★都是“同一个设计师”的产物。

      ★都是“破胸怪”

      异形胚胎从人类胸口钻出,异种“生孩子”也是从自己胸口处钻出一个小异种,但不会导致母亲死亡,人家是正常分娩,这在电影里有过细致呈现。

      ★都会“舌头“杀人

      异形著名的“内槽齿”杀人无数,异种也有会类似的机构,片中它与第一个猎物接吻的时候,用舌头把对方脑袋给扎穿了。

      而这段场面,当年被评为“MTV 电影奖最佳吻戏奖”。

      其实吉格最早设计了异种由倒刺和钩子组成的舌头,有点像青蛙的舌头,是柔软的、且能伸出去很长,主要用来捕猎。但电影里,成年异形的舌头跟内槽齿差不多,只是表现了小异种用舌头捕食了一只老鼠。

      在《异种2》里,异种的长舌才被具体呈现,雄性异种用这招杀死了人造女异种。

      ★都会“结茧”

      异形的破胸者结茧后会成长为成年异形,异种结茧之后,从小女孩变成了大美女。

      ★都会“甄选猎物”

      异形会感受目标猎物的身体状况,从而鉴别对方是否适合当宿主,这在《异形2》《异形:夺命舰》里都有过呈现。

      异种也是一样,为什么它会用舌头穿死第一个猎物?因为它察觉对方有糖尿病,基因不行,从而杀死对方。

      在电影的官方小说里,异种这个能力被设定为,可以通过视觉“看到”猎物撒发出信息素烟雾,从而甄别是否对自己或后代有害,比如可呼吸的气体是黑色,可食用的食物呈粉红色,那些不健康的潜在伴侣,会散发出绿色的烟雾。

      ★都“怕火”

      《异形》系列里,异形被火焰喷射器烧死无数,电影《异种》最初设定异种也死于烈火。为此电影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油坑”的场景——大结局发生在充满焦油的花岗岩洞穴里。

      这处场景是导演的得意之作,因为他曾在参观化石遗迹“拉布雷亚沥青坑”的时候,在里面看到了很多史前动物化石,从而萌发了想法——这里就是地球欢迎外星怪物的坟场。

      但是设计师吉格强烈反对,他认为电影最终的结局,跟《终结者2》《异形3》太像了,而且作为一名雌性生物,结尾也会让人联想起“中世纪火烧女巫”。

      所以《异种》的最终结局,是根据吉格的意愿修改的——异种从熊熊烈火里又蹦了出来,最终死于一枪爆头。

      当然,异种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乃是电影原创设定。

      ★外形优势

      跟人类基因混合诞生的异种,拥有两种形态——具有强烈性张力的人类外形塞尔,以及外星怪物的“本相”,这比异形只有龇牙咧嘴的造型强太多了。

      ★人类基因双刃剑

      异种有智商,是跟人类一样的,生来就会说话,而且学习能力强大,比如长成大美女后的塞尔在酒店看电视,模仿电视里女明星的造型打扮自己,还会染发。

      这位还懂得“雌竞”,在酒店卫生间里,就干掉一个跟自己竞争“猎物”的女子。

      而拥有人类基因的异种,也具有人类本性,它一开始会对自己所为感到惊慌失措,但渐渐地外星基因的繁殖本能会掩盖人类本能。

      在《异种2》中,女主角就曾唤醒过异种的人类本性,让它叛变跟雄性异种发生大战,这倒是符合了科学家制造异种的最初目的——人类自己的基因武器。

      可见异种的智商,远胜异形,但作为一款生物兵器,其动机效果则远远逊于“兄长”,毕竟这玩意是人类制造的。

      ★再生能力

      异种有着强大的自愈能力,要比无法再生的异形高级了很多。

      电影中异种用剪刀将自己的手指剪下,瞬间又长出一根手指,它用这根断肢伪造了一场车祸假死,从而逃脱追捕。

      但异种的再生仅限于肢体,当头部或者胸腔等部位受到致命伤后,同样会死亡,比如第一部异种就死于爆头。

      但这个设定在《异种2》里被推翻了,被外星异种入侵的男主角吞枪自尽后,脑袋都被打没了,人家照样可以再生一个新头。

      可以理解为,外星纯血异种拥有更强的再生能力,人类制造的异种再生效果大打折扣。

      ★女螳螂

      来自同一个“父亲”(设计师),异种也拥有梭状头部,不过人家那是“头发”造型,整体效果就像“顶风的贝吉塔”一样。

      异种也有“背刺”,但根异形在肩头上的四根“呼吸器官”不同,异种身后的数根背刺更像是脊椎次生,锋利无比,而且可以伸缩,必要时刻可以从身体里弹出背刺,像刺猬一样穿刺敌人。

      《异种2》里塞尔用这招重创正在骑它的雄性异种。

      考虑到塞尔来自人类制造,且只有雌性异种才有背刺,这招我猜是人类发明的,就是给纯外星异种准备的。当人家正在办事的时候,一扎一个准,跑不掉。

      看来异种这种对异性的诱惑力,不但对人类致命,对同族也一样致命,如果稍加改造,人造异种还是一个不错的生物兵器。

      ★触手系

      除了异种的舌头可以如青蛙一样捕猎外,异种从身体里还能伸出触手状肢体,应该是电影原创,吉格老师的作品虽然有着强烈的性暗示,但俺不觉得人家好这口。

      因为触手系是那几年成人向作品里比较流行的派别。

      比如异种胸前的两个半球,尖端就可以伸出触手,第一部里这玩意差点被男主角勒死。第二部里雄性异种的“头发”都是一根根触手,跟美杜莎一样。

      触手在异种身上的功能,仅仅体现的是那几年比较兴盛的恶趣味而已,等同于《国产凌凌漆》里的火焰喷射器。

      ★最后,异形还在电影里“客串”了一个角色。

      在米歇尔·威廉姆斯饰演小时候的塞尔时,她出逃后做了个噩梦,一辆拥有鲜明异形头部造型的火车在追逐她,这就是异形列车(Alien Train)。

      异形列车是吉格老师的得意之作,来自他从小就一直构想的概念。他曾想把异形列车的创意融入电影里,但都未能成型。

      其中最接近的一次,是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导演那部《沙丘》,片中就有异形列车的概念,但这部70年代的电影只停留在概念阶段。

      在《异种》里,吉格借着参与电影的机会,将异形列车的概念融入电影之中,出现在小塞尔的梦境里,虽然时间不长,一晃而过(作者本人并不满意,认为太短了),跟电影也没什么关系,但也算了却吉格的一桩心愿。

      《异种》里出现异形的噱头,只是单纯的致敬而已。片方和作者本人也没想过两部作品将来可以交叉,倒是由此诞生了不少脑洞级的同人作品。


      公映之后毁誉参半

      1995年7月7日,《异种》于暑期档公映,首周拿下了1710万,仅次于同期的《阿波罗13号》,是当时米高梅最高的首映票房。最终该片拿下了北美6000万,全球1.13亿的成绩,对比3500万的成本,纯票房收益就已经盈利了。

      票房成功,但评论方面有点小翻车,烂番茄网站,新鲜度42分,大众口碑31分。注意,这个评分是今日滤镜下的口碑,当年没这么差,观众是给出了“B” 的评价。

      评论家普遍认为,将科幻电影与限制级内容融合是一招很有噱头的做法,但归根结底,电影内容层面上过于流俗,而且太像《异形》了——

      “电影就像把《异形》交给《花花公子》制片部的产物”。

      不过也有以《洛杉矶时报》为代表的媒体,表达电影距离成为经典仅一步之遥,导演复古黑色电影的手法、对蛇蝎美人性张力的塑造值得称赞,可惜制作方面有些粗糙。

      如果让布莱恩·德·帕尔马或保罗·范霍文来拍《异种》,估计真的会成为经典。

      对了,多年之后,该片还遭遇了女性评论家的抨击。

      比如媒体人苏珊·乔治为《大众电影电视》撰稿,撰写了一篇文章,以《异种》《千钧一发》为代表的电影,指责它们将女性正常的生理需求塑造负面行为,最后只能被杀死。各位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

      终归而言,《异种》在商业上的成功,也促使电影推出了续集。


      不可言状的续集

      《异种2》,编剧和导演外加设计师吉格全部缺席,好在找回了第一部几位主要角色。

      该片推翻了第一部的结尾,后者结局处出现了一只被感染的异种老鼠,电影舍弃了这处情节,但对异种的起源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异种起源于大麦哲伦星云(也称为麦哲伦星系),因为当时这里盛传存在外星人,电影也是蹭了一个热点。

      异种被描述为“癌症”种族,数百万年前访问过火星,并消灭了火星表面的所有生命,然后在火星土壤中留下了自己的 DNA 残留物,并被登陆火星的人类带回地球,从而诞生了纯血的雄性异种。

      而娜塔莎饰演的女性异种,在《异种2》里借势扭转成正义形象,让她最后一刻人性本能爆发,站在了人类一方。

      为了跟第一部的异种产生差异,电影将女异种塑造为新基因技术的产物,并给人家起了一个新名字——夏娃(Eve)。

      本片也设定了异种对人类遗传疾病缺乏免疫力的缺点,也是第一部的遗留产物。最后雄性异种死于带病毒的血液,进一步突出了异种会甄别配偶,不仅仅是在乎后代基因,也因为它们对地球病毒抗性低。

      至于雄性异种,完全是“原创”设计,只不过是拿来主义——四足生物,外骨骼,头发是触手,是一个长着人形面孔、有着铁血战士脏辫和下颚的异形。

      对了,这货头部可以从中间裂开,变成俩头,实在搞不明白这个设定用意为何,只是猎奇吧。

      《异种2》1998年4月10日公映,成本依然是3500万,但最终只收获了全球2600万的成绩,可称票房惨败。

      电影口碑比第一部更差,烂番茄网站9分,观众18分的评论惨不忍睹,并提名年度最差续集。

      其实《异种2》的概念挺有意思(基本都是第一部剧本的理念),混血与纯血外星异种的对立,无奈拍的太差。

      首部里那些性感诱惑的场面营造,本片里也荡然无存,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裸露,连基本的看点都没了。

      多年之后,本片的导演彼得·梅达克公开吐槽,这位曾导演过《夺魄冤魂》、电视剧《侠胆雄狮》的老牌英国导演,表示自己根本不会拍摄那些性感场面,完全是片方要求的,可见电影在幕后团队上,就找错了人。

      还不如真让《花花公子》制片部去拍呢。

      但终究《异种》这个系列,还是有铁粉存在的。后来又拍了两部续集,但都是直接走音像渠道的小片。

      2004年的《异种3》,故事延续第二部,娜塔莎·亨斯特里奇开场客串了一下之后,就没她事儿了,主角是她的孩子萨拉(Sara)。

      该片口碑还不如第二部,因为这一部得罪粉了丝——电影抛弃了吉格的设计,重新设计了异种的外形,导致粉丝们不满。

      不过从故事的角度,《异种3》其实比第二部强一些,电影还塑造了一个完全纯血的新一代异种——拥有完美异种基因,且不会选择基因有缺陷的人类作为繁殖对象,但能对人类产生感情的女子。

      可见电影还是借用了第一部剧本中,异种对人类产生感情的遗留产物,异种在繁衍物种本能和人类的人文关怀之间反复横跳,所以这一部基本变纯爱哲理片了。

      而该片虽然是只发行影碟的“网大”,但也被认为是《异种》三部曲的完结篇。

      2007年的《异种:觉醒》,就是完完全全的另起炉灶,是娜塔莎·亨斯特里奇首部没有参与的《异种》电影。

      故事与前三部没有关系,但恢复了吉格对异种的设计,不过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本片中异种根本没有完全变成外星形象,也是系列首次。因为电影成本很低,只是演员略加化妆就上了。

      该片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部《异种》电影。


      结语:往事随风

      距离《异种》第一部公映,已经过去了30年。在如今这个IP匮乏,动不动就“重启”的时代里,《异种》这个IP一直没有新的动向。

      可以理解,在茫茫的科幻片海洋中,《异种》的定位,就是一部野心很大,但执行不够深刻+主打擦边球,充其量是由不错的幕后团队+有点名气的主演打造的限制级科幻B级片而已,而且非常有时代特色。

      《异种》终归还是“小电影”。

      就连这个IP的周边都很少,我上大学后打工赚钱买的麦克法兰两款异种的挂卡手办,到现在都舍不得拆封。(新的SS异种雕像造型一般,也买不起)

      而且在如今的年代,哪怕重启,想要完全重现当年的主题,也有所掣肘。

      所以,这部“启蒙”之作,那就让所有的一切,留在回忆里吧

    • Jensen

      这么多年过去,还是觉得《异种》配得上更高的赞誉,可惜太多人把它当色情片看nn塞尔在片中是反派角色,但是直到剧情过半,还是忍不住站她,从实验所到陌路,她在逃亡中遭遇的恶意实在太多,杀戮无非是想保护自己,怎么能苛责?nn可是直到她辣手杀了好心救助她的绅士,我才醒悟,她已经无法救赎,塞尔没有是非观,没有审美,不辨善恶,甚至可以说没有基本的常识,只有本能: 为繁衍而交配,为趋利避害而杀戮。她像野兽一样活着,捕猎她的人也把她当野兽一样追逐nn但其实本来可以避免这个悲剧的,片中有很多暗示,她其实智商很高,反应敏锐,天赋超出常人,如果好好教养,本可以成为超人,但是却在野性的驱使和造就者的压迫下变成怪兽。她的悲剧,是天性和环境的双重悲剧

      更让人不安的是,塞尔的超能力来源于她的外星基因,那她的杀戮本能呢,真的是外星血统作怪吗?还是她一半的人类基因在替她做主?捕猎者不分青红皂白地追杀她,和她在逃亡中不辨敌我地胡乱杀人不是同出一辙吗?nn看美丽的事物陨落总是让人悲伤的,塞尔死亡的那一刻,怎么看都觉得捕猎者们更像反派

    • Jensen

      首先,我很少看科幻片,其次第一次看到故事的开端做这样的设定。

      事实上这个故事的起源于一段信息,一段DNA编码的信息。然后这段信息被人类做成了DNA,这段小小的DNA植入细胞长成为一个人。这个人逃出实验室,然后把这段DNA信息传给更多的人,然后这群人占领了一个星球(故事的结尾没有那么悲观,不过我觉得按照那个生命的生存繁衍能力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整个过程就是一段信息不断整合物质和能量,最终这段信息控制一个星球的故事。这个控制过程与过去的理解完全不同。它不是通过一种物质跟能量去控制另一种物质跟能量,像异形大战铁血战士中异形对地球的入侵是直接的物质侵入,avatar中人类入侵潘多拉是军队直接的远征直接的物质和能量侵入,但是Species这部电影不一样它是信息入侵。

      这里蕴含着一种很深的观念。石器时代我们以为物质就是力量,谁的力气大,谁的刀枪锋利谁就是老大;工业化以后到电器时代我们知道谁掌握了能量就就可以控制物质称霸地球,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结果可以轻易从地大物博的中国抢走香港,原子弹的发明更说明这个问题;但是信息革命以后到现在到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另一种观念将被越来越认同,谁控制了知识(信息)谁就能重构物质跟能量,谁就能。。。。。。(未来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

      信息的力量有多么强大,您能想象吗?不可思议。当我在2010年也就是今年听到别人描述信息有重构物质跟能量的巨大力量时我还很纳闷,但是这部电影的创作人员在15年前,或者说应该更早,就意识到了信息的巨大力量。确实非常强大。

      另外,关于地外文明。

      最近史蒂芬霍金警告我们要谨慎对待地外文明,理解地外文明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威胁,要注意无线电发向宇宙的信号可能招致人类文明的危险。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是本片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威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更可怕的是这部影片成于1995年,想来创作这部影片的人的脑袋要比霍金厉害的多了吧?!!!

      关于地外文明。过去我们总以为野蛮的文明才会给我们带来危险,但诺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比我们高的文明不是更有理由把我们淘汰?除非他们下意识的保护比自己弱小的物种!影片里两种生命,两个文明之间在不能进行直接交流的情况下相互传递了各自的信息跟基因,结果地球人却不得不承受更高级生命的挑战,杯具啊。。。。。。


      最后,关于片中的美女。

      说实在的那位美眉美的没话说,但是为什么她一生下脑子里想的都是OOXX的事呢。
      一种更高级的物种信息从遥远的宇宙而来,我们把它变成了实体,但是她没有带给我们更高的文明和智慧,却带来了更频繁的OOXX。。。。。。
      最后我对本片创作者们的性幻想表示遗憾 = =#

      -------------------------终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