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

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

13

    3.0

    • 主演:张晨光任东霖秦堰郝蕾张子琪

    常见问题

    1、张晨光,任东霖,秦堰,郝蕾,张子琪 主演的电影《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视剧《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来自于大陆地区。

    2、《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07年在大陆上映,《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39分,《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视剧《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值得观看吗?

    《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总评分39。月点击量2次,是值得一看的国产剧。

    4、《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是上映的国产剧,由影星张晨光,任东霖,秦堰,郝蕾,张子琪主演。由导演郭少雄,李文龙携幕后团队制作。

    5、《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国产剧电视剧《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是著名演员张晨光 代表作,《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免费全集2007年在大陆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电视剧,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剧情:明孝宗弘治末年,孝宗病危,急召太子入宫传位,东宫却不见太子朱厚照踪影,太子的皇叔宁王朱宸濠却乘机闯入孝宗的寝宫大施手段,年轻的皇后和大臣李东阳等人各有打算,寝宫中大家以命相搏,一切似乎都由太子失踪而起  太子去了哪里,其实太子只不过正和一群市井无赖在偏僻的小客栈玩耍胡闹,酒酣耳热之际,巧遇隐居之中名镇当世的王阳明和其师妹娄遗贤,双方冲撞,太子好局被搅,王阳明甚至动手击伤太子,太子会善罢甘休吗?各人又因此结下了怎样的缘分?从始至终,那个一言不发的老太监刘瑾,似乎身份低微,他与大明的国运又有什么关系?  宫中的争斗,因孝宗戏剧性的从垂死中突然醒来而暂告一段落。本已多病的孝宗更添猜忌,盛怒之下竟然挥剑要杀自己的亲生儿子,竟无怜悯之意,太子昂然待死,眼中满是轻蔑冷笑,父子之间究竟有什么恩怨这样难以开解。孝宗决意为国灭亲,滴血的长剑步步逼近太子,张皇后和从大臣拼死相救,越发引起孝宗暴怒,谕令神机营士兵阻截,众人眼看无力回天,突然有人高喊:太子无辜。孝宗且惊且喜且怒,是谁胆敢触犯天威,挽救皇上的刀下骨肉,原来是东宫之中无职无权的刘瑾,纵然刘瑾有如簧巧舌又怎能暪得过明察秋毫的孝宗皇帝?危急之间,是刘瑾口中冒出的三个字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这三个字就是王阳明。  圣人峰上王阳明和他的小师妹娄遗贤等人读书、作画、耕作一派田园景象。可是刘瑾来了,随身还带来了一块东广的木牌,刘瑾是来请王阳明先生下山的,因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张晨光
    • 任东霖
    • 秦堰
    • 郝蕾
    • 张子琪

    用户评论

    • Jensen

             四十多集的连续剧终于看完了,煞是精彩!电视剧写人不能像历史写的那么复杂,必须脸谱化,即得有一个坏人和一个好人,而这里刘谨就是坏人,王阳明就是好人。虽然历史上刘谨早在正德五年就已伏法,而且接受的是历史上最严厉的酷刑-凌迟,且王阳明也只是一个哲学家,未曾在宫中呆这么久,但这里允许电视剧来个时空穿越,将两者并列为皇帝最亲近、最信任的两个人。
             电视剧刚拉开序幕时,武宗还只是东宫太子,贪玩、懒惰,总之是个十分不守规矩的近似于荒唐的皇子,不能肩负起一个太子应有的责任,而这时其叔叔宁王又很有野心,对皇位虎视眈眈,这时候王阳明和刘谨还有短暂的合作期,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打倒宁王,扶正德上位。合作的背后是两人其实已经互相非常了解:王阳明早已看出刘谨城府极深、野心极大,且皇上对他极其信任,日后必为一害;刘谨也已看出王阳明这人太聪明了,手段极多、大智若愚,让他总是不省心,最好是永远不要再出现在他的生活中。
             随着朱厚照正式登位,并过了没多久铲除了叛变的安化王,其政权、朝廷业已稳定,武宗就开始玩了。刘谨就天天带着皇上变着法的玩,自己就把持朝政,排斥异己、乱杀忠臣,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王阳明作为有能力、有抱负的大忠臣,要维护朝廷这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势必要扳倒刘谨,于是两个的人的矛盾就不可调和。电视剧接着就进入了其主旋律,即是刘谨和王阳明两派人互相争斗,王阳明这边有琥珀、小太后、吉祥,刘谨那边有焦芳、东西两厂。争斗的结果其实是大部分时间刘谨占了上风,但最后王阳明将计就计、置之死地而后生,小太后一下子也变得异常强大,王阳明只用了一场戏就打破刘谨的心理防线,将刘谨彻底打倒(当然这也是剧情所需,坏人总不能猖狂到最后)。
           这部电视剧的演员演技十分出色,王阳明、刘谨都把各自的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皇上、小太后也都演得不错。编剧也很给力,每次面对刘谨陷害时王阳明的反击、面对王阳明计谋时刘谨的化解,编剧都编的很合理,故事性也比较强,特别是电视最后王阳明的绝地大反击,更是叫绝。编剧这方面不像其他电视剧一样粗制烂造,还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服装方面更是给力,应该是明朝电视剧里最符合史实的了。你看那‘’纯净‘’的无帽正的乌纱帽,看那简洁大气的文官服,看那在棒子国古装片中才能见到的翼善冠,看那帅气的盔甲,无不充分展现了绚丽无比的大明衣冠!道具也不错,像每次皇上太后出行都有的华盖掌扇是其他电视剧难得见到的,还有就是宫里的房门都蛮高大的,不像其他宫廷剧里的房门小得像过家家用的。音乐也不错,里面的主题曲、插曲都是请专业人士谱写,由著名演奏家完成的。例如有戴亚的埙独奏、中国交响乐团的情感乐段、古琴演奏家黄梅的《昨夜风雨》。总之,这是一部无论从哪方面都制作精良的古装电视剧,虽然当年播放时没有大热,但绝对是一部好电视剧!
           未完待续……

    • Jensen

          下午收拾屋子时,打开电视伴奏,卫视没有武林外传,而且半个钟头就插四十分钟美钻广告实在受不了,却惊喜地发现八套在放《夜来风雨》。
          本来人家叫《大明王朝之夜来风雨》,其实更早的时候取的是《天地阳明》(知道说的是谁了吧:),但是现在古装剧艰难呐,大概人央视让改名,就截去了一段,变成了面目难识的《夜来风雨》。我之所以会关注此剧是因为《烟花三月》,讲纳兰容若的,演员有郝蕾、陈浩民、高圆圆、张晨光、杜雨露、归亚蕾,这部演员变了一些,气息却没变,而且有郝蕾(力荐她和邓超的《少年天子》)。
          看了编剧在新浪的聊天,他的本意是针对王阳明这个人在那个时代、面对那样一个皇帝时的经历,后来又对正德这个皇帝本身感兴趣,他把两个人编成了师徒关系,这样矛盾就更加集中、突出。我觉得这两部戏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他的真实人物、虚构剧情和“好看”。像《烟花三月》里,除了容若、孔四贞、孙延龄、玄烨、鳌拜、明珠这几个名字是真的,除鳌拜、平三藩这两条筋骨还在之外,其中的故事大多胡诌,什么孔四贞是顺治的妃子、不见天日地在顺治的墓里守陵,什么容若与孔四贞的爱情,还有鳌拜嫁外甥女,容若与孙延龄联手抗吴(三桂),整一个瞎胡闹,且故事本身还不乏漏洞。可我对着这么一个破绽连连的戏却难生恶感,还一集集地追看下来了(高圆圆那部分没有,虽然我还算喜欢高,但实话说,她的演技和郝蕾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啊:P),而且和康熙王朝那种边看边骂可不同。
          这个戏也是,你随便看看就能挑出一卡车的错儿来,为了凸显刘瑾,还把诛灭宁王放在刘瑾之死前面,给王阳明找了这么个顽劣的学生,还让人家小太后爱上了这位王先生,而正德很是赞同,还打算亲自保媒!!
          但我还就是挺爱看,汗……打动我的是什么呢,除了精致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赏心的美女、不乏幽默优美的台词、内敛而富深度的演绎,还有一个,就是小漏洞上的大人性,如果承认编剧设置的情节节点的真实性,则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心理自有其可自圆其说的脉络,且不乏真实。
          以正德来说,我认为他是该剧的一大亮点。抛开史书,以往影视对正德的演绎多集中在游龙戏凤的类型,以喜剧表现之,或仅仅将其作为一个背景人物,而该剧的情节和演员表演则使一个有着自由天性,望之不似人君也从骨子里不乐为君的年轻人在父亲的期望、制度的束缚下的挣扎与放任活现观众眼前,虽然囿于剧种的限制,不能从深度展开,但就影视作品来说,绝对是一个突破。
          以前看过高阳笔下的正德,对刘瑾、钱宁、江彬的不端,李东阳、王阳明对朝局的力保稍稍有所了解,高阳似乎有些刻意以传统史官笔法来描写,而当年明月的明史则让我看到了一个陷于成熟甚至有些僵化的制度中的年轻人,不想仅仅成为制度下的傀儡,试图以武功证明自我的价值,但他的自我与自由和他的身份在这个制度下必须的约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不论是在内外。而他富有军事天分的应州之战,也在文人的笔下被抹杀。(参看当年明月的博客,我认为他的这段分析比较客观中肯,《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655])
          所以戏里的朱厚照想要自由,而饱读圣贤书深受体制熏陶的文人要维护制度与体面,宁王想要天下,刘瑾视朱厚照如子,尽力维护他,却又富于野心和对文人的仇恨,人人都不得内心的解脱,都有满满的不得已与挣扎,在虚构的剧情中对映着可能的历史真实,我喜欢看这样的戏。至于王阳明,张晨光实在不像一个大儒,编剧给王阳明按的事情也实在与其大德大才不相衬,只能说他演了一个有戏有故事的人,却不一定叫王阳明,这是该剧的弱点。所以,还是叫夜来风雨吧,天地阳明这个名字不是谁都能托得起的。
          顺便推一下新人,演绎正德的是一个新人,头一回触电,演成这样不容易了,桀骜的气质尤其贴合,更让我惊艳的是原来他就是任东霖,烟花三月和夜来风雨的主题曲都是他唱的,这首《换心》可真是好听啊:)
          (07年的旧文了,这几天东方电影频道在放暗香,又看到了任东霖,翻出旧文,以作纪念:)

    • Jensen

          年年在网上搜搜这首歌,看有没有人传个无损的。
          当时在央视八套看的这个电视剧,无论内容怎么扯,还是很好看,就当是野史演绎看着。《大汉天子》也很扯,有个东方朔,再扯也看得津津有味。
          当片尾曲想起:“风曾拂我襟 雨曾滋我心 我曾挥挥两袖轻
                                   红尘中声音 我曾在 红尘外面听
                                  你哭动我情 你笑壮我行 你伤春梦我伤心
                                  离别在眼前 回头望 伶仃行和影 ”
                                       …………
            这词这曲,醉人也伤情呐。
         
          

    • Jensen

      如果不是张晨光,此剧,即便,
      能够瞄上几眼,无论如何不会多过三集。

      好吧,我承认,自己属于视觉小派,
      更倾向于张黎李少红胡玫的唯美精致,
      《夜来风雨》,简直,让我觉得回到蛮荒时代。

      话说,观赏此剧,条件要求何其苛刻呢!

      你得 足够的悠闲,足够的虚怀,足够的麻木。
      你得 视而不见:粗糙简陋的布景,低劣笨拙的道具。
      你要 一忍再忍:廉价寒酸的服装,毫无质感的造型。
      你要 自我催眠:皇帝非皇帝,大儒非大儒;此明朝非彼明朝。

      于是,不见风云,只看风月。
      缠绵又缠绵,悱恻再悱恻。
      然后,置之绝地而后生吧。

      摒除杂念,看看故事,毕竟,
      角色是假的,眼泪是真的。
      情节是虚构的,表达是存在的。
      更重要的是:演员是见功力的。

      从来不知道扮演太监刘瑾的那位演员,演技出色,举重若轻,神态自若。表演流畅而自然,常常是四两拨千斤,虚虚实实,节奏感极好。位卑言轻的时候,逮谁叫谁大爷,一副忠诚实在的老好人模样,受常人所不能受。正如阳明先生说,因为刘瑾是野心很大的人。权倾天下,一手遮天的时候。皮笑肉不笑,却比谁都狠,心态贼阴暗。当他是和风细雨呢,谁知后果却是暴风骤雨的摧残。

      任东霖的正德,里里外外全是一种青涩的孩子气。据说,是首次触电。不过,声音很好听,脆脆的,亮亮的。喜欢他演绎的《换心》,印象深刻过剧中的表演。

      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演员要换上配音呢?杜雨露的老皇帝,陆剑民的宁王,感觉失之生涩。可能先入为主,喜欢《汉武大帝》中卫青的隐忍含蓄,倒一时无法接受陆的宁王。表演中,总觉得有夸张过分的倾向,面具模式化的成分明显。一个待时而动的藩王,可以不必都是面目狰狞的吧,可以不必把苦大仇深都恶狠狠的摆在脸上吧?和刘瑾那位演员刚好相反,陆是太用力了,过犹不及。还有,宁王的造型和妆面,很不咋地。

      有些港台演员,一出演古装剧的历史人物,那真是找不着北,表演傻到家了。本来,选择观看《夜来风雨》,到底是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张晨光,一名台湾的演员,能演出几分大儒王阳明的风采呢?然而,事实是,此剧压根儿就没有大儒。不过,张的表演至少让我见识了他的功力,宜古宜今,而“古”绝不仅仅是港台剧最炫目的刀剑武侠。

      第一次看他演古装戏,生活化的自然,舞台剧的雕琢,两者兼而有之,且分寸尺度掌握的很有技巧。清瘦并不英俊的张,却自有一种儒生淡淡书卷的气质,飘逸而不酸滞,沉稳而不呆板,尤为难得。

      张的阳明先生,初初总是一派清风徐来,波澜不惊的隐士风范。自从移步红尘,他的眼神却再也不曾清朗片刻。你看到的是,噙满眼泪的深情,痛苦矛盾的压抑,郁郁神伤的凄凉,爱莫能助的无力。

      小师妹娄遗贤新婚之夜的告别,惹得阳明先生一场消黯,肝肠寸断,却也只能默默的哀伤的目送师妹,那落寞的背影渐行渐远,等待的是,漫长十年,一梦凄凉。

      女弟子琥珀因师父的嘱托而命丧黄泉,阳明先生白天教书的时候看似,大爱无言,不悲不泣,一如往常。夜晚,痴痴呆呆,恍恍惚惚,踉踉跄跄,悲恸的呼唤着琥珀的名字,声声嘶竭,顺时而起的背景音乐,如同淅淅沥沥的风雨,此时,我为此剧第一次流下了热泪。

      阳明先生和塞上雪,本已逃离樊笼。却在路上,为保存师妹的一丝血脉,不管不顾,跪地祈求皇上,声泪俱下的阳明先生,如此卑微自辱,如此低声下气。应该是老师平生对弟子的第一次祈求吧。那段沉痛慨然的台词,说服了皇上,也煽动了我。虽然,你明知道,这其实,是十分荒唐可笑的编撰。可是,画面不断闪回,初踏红尘的小师妹,天真无邪的粲然笑容,而那笑容,早已被一场猎猎烟火无情焚毁,凄惨而悲绝。我不得不,第二次淌出眼泪,为小师妹一叹。

      值得一提的是:张晨光的台词功底和形体动作,不错。吐字清晰,嗓音沉厚。抑扬顿挫,缓急快慢,语调语气的技巧,运用的十分娴熟。一举手,一投足,外表松弛而舒缓,神气凝练而沉郁。这两点,对于古装剧尤其是历史剧中,人物的塑造尤为重要。

      美中不足的遗憾自然也有。比如说,阳明先生的造型服装,可能也就后期那身浅蓝色的还可以吧。比如说,阳明先生装疯的表演比较拘谨,比较浅浮,没有足够的冲击力,这点要推《大明王朝1566》中的太监杨金水,扮演者王劲松,那种眼神,那种表情,那种痴呆,那种疯癫,实在逼真。

      OK,这文写到后来,HC的倾向已经越来越严重,到此为止吧。

    • Jensen

      习惯了卫青的淡泊冷清,宁王的确是个意外。似乎所有的英雄君子都应该是这样,心怀天下,唯独没有自己。于是习惯了卑微,习惯了仰望,“你冷冷清清的,我也不会讨好你啊。”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对的,我只觉得如果你懂我,便不会计较。我只不过怕失去,怕是一场空欢喜。

      在所爱的人面前卑微,在爱自己的人面前高傲,就像人们喜欢那些心碎的浪漫,却迟迟才懂得平淡的可贵一样,是不能被说服的。宁王说:“你师兄心里装的是天下苍生。”小娄问:“那我算是苍生吗?”那些引路的灯笼,台阶上的花瓣,还有那车顶的圆月啊。我一时间忘记了感动,我总觉得这些都离我太遥远,就像从来都不可能得到一样。小娄说:我有什么好,值得你如此待我。

      其实没有那样完美的人,可以为了美人舍弃江山。其实那样的剧情也经不起推敲,只是他又一次超然于剧情之外。我不知道应该感到欣慰还是遗憾,难道就没有一个角色可以让你把自己展示得淋漓尽致一些的吗?我突然不想看得那么透彻,那么认真,索性就简单的去相信吧,那样才会快乐。宁王说:“满月就在那里,就像我对你的情意,不管你怎么看待我,都是不会变的。”多好啊!

      只是人不到恩断义绝,不会放弃所爱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退而求其次。小娄说:“当有一天我和师兄之间无路可走的时候,我才开始理解他。”即便你真的放下了江山,她也还是没有放下。每个人的所执都是不能被说服的,所以,故事才如此精彩的吧。

      “天下人都可以说我朱宸濠是个不择手段的坏人,唯独你不可以!我的心碎了,心都碎了!”王阳明说宁王是坏人,纯粹是狭隘。小娄说宁王是坏人,不过是揪着前王妃的死不放。为什么前王妃要死,因为她是先帝赐的,不可能居小娄之次,宁王也不会让小娄居其次,所以没办法,前王妃必须死。如果说宁王错了,那么作为小娄就应该这样耿耿于怀的吗?只不过是因为小娄不爱宁王,于是什么都可以作为借口,什么都可以变成戳人的利器。你知道他为你放弃了什么,却依然无动于衷。那么多年的时光都不能化解她偏激的所执。可是说到底,无情不是罪过。谁都没有罪过。

      她是个不值得的女人,枉费了自己一生,也辜负了别人一生。她那么聪明,却一生都在爱情和亲情的漩涡里打转,她注定是悲剧的收场,因为与她关系亲近的两个人注定是死敌。宁王是一早就清楚的,如果早些反了,让什么样的女人住进坤宁宫不成啊。但那样,也是了无生趣的。于是我的心也碎了,我知道那种感觉如同没有了眼睛,前面是一片无边的空洞的黑,如同一片离开树的叶子,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飘向哪里。那种感觉,是即便做梦也会哭醒来的。

      其实,宁王一开始就说过的那句话早就胜过王阳明千万倍了,但是又或许他们对小娄的感情原本就不可比,宁王说:“如果我是你,绝不令她在这是非的圈子里打转。”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像小娄一样,失意了绝望了,转身都可以遇见一个宁王,那终究是故事。他像明月,像朝阳,像春风一样。我们常常说,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好的人?其实心底莫不有所执和热切的盼望。

      记得曾经也有一个冷冷清清的女孩子,喜欢用诗来给人物取名字,比如“漠漠轻寒上小楼”的小楼,比如“春风一夜吹香梦,梦逐春风到洛城。”宁王,就像是春风里的一个梦吧。

      发现这首歌其实很好听,片尾好像是女声版的,可惜搜不到MP3:“你哭动我情,你笑壮我行,你伤春梦我伤心”“我用眼泪化成你笑容的轮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