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丽西亚·维坎德,萨穆埃尔·弗洛勒 主演的电影《纯粹2010》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纯粹2010》来自于瑞典地区。
2、《纯粹2010》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0年在瑞典上映,《纯粹2010》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2538分,《纯粹2010》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纯粹2010》值得观看吗?
《纯粹2010》总评分2538。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纯粹2010》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纯粹2010》是2010-10-22(瑞典)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艾丽西亚·维坎德,萨穆埃尔·弗洛勒主演。由导演丽莎·朗塞斯携幕后团队制作。
5、《纯粹2010》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纯粹2010》是著名演员艾丽西 代表作,《纯粹2010》免费完整版2010年在瑞典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纯粹2010电影,纯粹2010剧情:第1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未來景象單元大奬得主,瑞典新秀導演Lisa Langseth一鳴驚人之作20歲的Katarina,童年並不快樂,跟酗酒的母親相依為命,生活並無意義,直至遇上了古典音樂,她的世界才改變過來。在偶然的機會下,Katarina接觸到莫扎特的《安魂曲》。這一首樂曲深深打動了她的心靈,讓Katarina下定決心,遠離醜惡的現實世界,展開美麗新生活。然而,成長的路程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在充滿謊言和出賣的世界,Katarina跟一名已婚的指揮家開展一段危險情緣,踏上成長之路。
几年前看的这部电影,这几天非常想再看一遍,有些话想传递给自己,也想传递给世上的另一个我。我看书或者看电影总能记得大致情节,却不记得名字,还好我又找到了这部电影。我总觉得,如果我们足够执着,没什么不会成功,不是吗?
影片的名字叫《纯粹》,影评的名字我想叫《救赎》会合适一点,一个曾经的问题少女,唯一的爱好是沉浸在音乐之中,她去听莫扎特音乐的演奏会,在美妙音乐的倾泻下,她注意到了指挥家,就此种下了爱的种子,是她真的爱上了出色的指挥家,还是因为有了音乐的加持,他才有了光环?后来的某天在音乐声的指引之下她在音乐厅见到了指挥家,阴差阳错地被人以为是来面试的学生,她骗主管自己是某个音乐家的女儿,顺利地得到在音乐厅实习的工作。实际上,她的生活一团糟糕,嗜酒的母亲,只知道看电视的男朋友,自己也是一团乱麻。当她终于有了一个工作,生活渐渐有了些许希望不是吗?工作中和指挥家的接触,他注意到她,他带给她关于音乐的知识,他的出现,他的存在,让她有了改变。她决定改变自己和过去告别。
她很少笑,在影片的前部分,除了面试时附和面试官的笑容,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开怀大笑都是因为指挥家。是啊,爱一个人时,笑容总会抑制不住吧。她听他演奏音乐时,眼里总有泪光闪烁,我总相信,当我们爱一个人时,眼里总会忍不住溢出泪水的。她有男朋友,在和男朋友的相处中,我并没有觉得他们之间存在着爱,他们凝视彼此时,眼睛里没有光,唇上没有笑容。
他教了她许多,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他就看出来她并不是音乐家的女儿,对他来说,这并不重要,他是情场浪子,只是为了得到年轻女孩的肉体,不介意在捕获的过程中讲一些音乐知识,把她引向正途。多少表面光鲜的正人君子其实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可女主并不知道,她的生活没有什么希望,男主就是黑暗中的光,就是她困窘生活的救命稻草。她爱上了他,和他有了美好的性爱,性爱结束后品着红酒,听着音乐,这才是正常的生活,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吧。
是,从道德角度上,这两个人都有问题,男指挥家明明有妻子仍要出轨,少女也有同居男友,都是需要谴责的,但这并不是很这部影片要表达的主题。女主爱上了男主,她决定和男友分手,这时男主的妻子回来了,男主也不再和女主来往。女主和男主诉说她和男朋友分手了,仍然想和男主保持关系。从指挥家的角度,是可以很好做出理解,他只想睡些年轻的肉体,可不想因此被纠缠上。少女应该确实爱着指挥家,哪怕他躲避她,不理她,她在他回家的路上拦下他,得到的仍是拒绝,她为他口交,她希望晚上可以见他,他说他们的爱必须给彼此自由呼吸的空间。真是鬼话,这只是他为挣脱这段关系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我想和女主说,一段关系如果只能靠性爱或者口交维持,那这段关系到达终点了。一直觉得如果一个女人肯为一个男人口交,那她一定很爱他。口交给我的感觉是在丧失尊严,我可能会为了生理需要和男人上床,但只有深爱一个人,我才肯为他口交。曾经有朋友问我,是否会和未来丈夫口交、肛交等,我说会,对方问我,不怕疼吗?是啊,我不怕疼,我怕苦。我若嫁给一个人,那个人必是我深爱的,余生我只有他一人,他也只有我一人,我们彼此都要给彼此最好的体验和所有的可能的尝试才行啊。
女主为了多和男主相处,下班后去男主喝酒的酒馆,被男主赶出去了。后来,她又隔着玻璃,听他在音乐厅演奏。那时,她是爱他的吧,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你一眼,哪怕只是听你说说话,我的眼里也会情不自禁地放出光。
男主肯定是很苦恼的,和女主管说女主实习期结束不能聘用她。从男人的角度,很好理解,让一个和自己有肉体关系的女人在自己身边工作,那相当于给自己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啊。女主不愿失去工作,即使得到要离开的通知,仍强作笑容努力工作,最终被保安赶了出去。此时,我想到了“体面”二字。大多数人都会在工作生活中维持应有的体面,当我们为了某个人为了某种东西,连体面都不要,连尊严都不在乎,那这个人这件事一定对我们很重要很重要。
她的生活刚刚有了希望,有了好转的可能,一切都复归为零。从道德的角度,我们当然可以批评女主,她通过欺骗得来的岗位失去也是应得的。可我更同情她。多么讽刺啊,那个教她“勇气是人类唯一的宝藏”的男人,也是夺走她工作的人。生活有时好像就是这样,那个给你带来光明给你带来希望的人,恰恰是那个推你堕入黑暗的人;那个教会你爱的人,也恰恰是给你最多痛苦的人;那个把你从痛苦深渊中拯救出来的人,也恰恰是那个把你推向更深痛苦深渊中的人。
对他而言,他只是让她失去工作,让自己的生活去掉一个隐患,可对她而言,那是夺走了她新生活的希望,掐灭了她回归正常生活的光。她和男友分手后,连容身之处也没有了。为了得到工作,她去求他,他羞辱她,让她跳舞,说她是个疯子。她再也无法忍受,将他推下窗台。多么可笑,是他教会的她勇气是唯一的宝藏。她有了足够的勇气,却把他推下了窗台。从道德上我们可以说,渣男死有余辜。我想导演想告诉我们的是,在这一刻,女孩才真正成长了,才真正救赎了自己。
在影片的最后,女孩又穿上了正装,她的生活终于回到正轨,我想她救赎了自己。天下的女孩子啊,生活的残酷之处是,不要依靠别人来救赎我们,我们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救赎自己。他和她说过“真正的痛苦是人类进步的出发点”,确实,她真正痛苦过,从痛苦中站起来了,也进步了,不知在她得到救赎后,是否偶尔也会想到他教她的这句话。
影片开始是通过一段音乐开始,结束也是通过一段音乐结束,在女主无家可归之时,当她戴上耳机听音乐的时候,一切繁杂痛苦似乎都没有了,一切都停止了。是啊,唯有音乐才能让我们得到安宁,也唯有音乐才能让我们得到救赎。愿我们都能得到救赎。
一颗逐循自我内心的故事。
一部理想化到极致的影片,但还是让人很喜欢。
那些家庭的困苦、情感的纠缠、社会的压力甚至达到一种正面积极的因素,对于一个年轻女孩仿佛就像是必经之路,即便是最后那一推击仿佛也是最有力的反击。
讲述了一个问题女孩对于音乐的迷恋,以及与指挥家之间的一段情欲故事,整个影片紧紧围绕女孩展开铺陈描述。她带有神经质的文艺气质和对于音乐的迷醉喜爱。人物一出现就奠定了悲凉的基调,贯穿作品中的乐曲流泻着轻缓的忧伤,悲凉的不是人物的命运,而是心境。演员的表现可以说是极到位的,但我并不喜欢这种散发着阴冷气息的影片。像是秋天里一场连绵的细雨,潮潮的清冷空气给人一种想多加件衣服取暖的感觉。
影片中的男主人公,艺术包裹着一颗流氓的心,有着不负责任的自私。在提起裤子马上翻脸的男人身上期待爱情,是多么的愚蠢。和搞艺术的人搞,就是女人的悲剧,而和一个搞艺术的并且已经结了婚的男人搞,搞到不能自拔就是找死。不过最后女孩没有死,那个男人死了。她杀了他!这个姑娘不是温顺的绵羊,一开头已经交代了她的冲动性格。和人打架,和母亲的冲突,都铺垫了她身上的那种发狂的野猫气质。杀死他是冲动,也是必然。
当一个人心中有了信仰,她的生活就不再和从前一样了。指挥家只是她生命中的一个插曲,而音乐将是伴随她一生的精神寄托。我不太理解片名为什么叫纯粹,是她对音乐纯粹的爱?亦或是想要一种纯粹的生活?任何人都无法做到纯粹,当你脱离母体来到这个世界,你就已然不再纯粹,追求纯粹,就如爱上流氓一样可悲。不过,还有音乐,心里还有信仰,就不会让你在迷途走太远。
《勇气是生命的唯一丈量》, 正是这首小诗贯穿,它也恰好是女主角katarina的写照,最为讽刺的是,这恰恰是男主角教给女主角的,当然不仅是这首诗,更是人生。
影片中最让我印象深刻有四处:
一是开头女主角的独白,配合古典交响乐淳厚又平静,融为一体的感觉是对影片的片名纯粹这两个字最好的诠释;
二是女主角跟男朋友分手被逐出家门后又被辞退工作无处可去,经历了到处游荡,身心极度疲惫,情绪极度低落时跑到了图书馆,当她戴上耳机的一瞬间,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已经不处在之前的伤痕累累之中,这时她确定了钢琴协奏曲不仅仅是她喜欢的某种东西,而是能够净化心灵涤荡灵魂的精神安慰,靠着音乐,她才撑了过来;
三四要对比着说,就是两次男主角坐在窗边。第一次是在男主角的家中,他们嬉笑、打闹、做爱,之后男人赤裸着洁白的身体坐在窗边,外面是明媚的阳光和纯白色建筑物,气氛轻松平和又充满爱意,给人感觉仿佛置身天堂。第二次在音乐厅男主角的休息室,同样是这个男人的专属私密空间,却因为男人穿上了黑色的衬衫配上窗外的夜色使气氛分外压抑。尤其是当女主角丢掉理智和自尊,表情复杂而扭曲的转身跳舞时,那场面实在让人喘不过气。而窗外又那么黑,仿佛窗外就是地狱。女主角已经被生活或者说被这个撒旦一样的男人逼到了墙角,而恰恰是眼前这个男人教会自己对于生活要有勇气。她来争取,却被告知“没错,但要是你无法驾驭现实,就别玩哲学”。这是摧毁女孩信仰的第一步,男人说:要想改变,就必须付出努力。女孩反驳我努力过了,男人说不,没有,你只是脑袋里想想,没有付出实际行动。恰恰在此时,男人做了一个四个手指握拳,大拇指向后指的动作,而他身后恰恰是他坠落的那扇窗,这个小动作真是恰到好处,也体现了导演的用心。紧接着,男人放了一段流行乐,告诉女孩,这才是真实的世界,这又是给女孩对生活的信仰一记重拳,最后,影片的高潮,男人说:你就是个疯子,永远也别想在这儿工作真是触到了女孩的爆点,女孩之前对她酗酒生活一团乱的妈妈说:我永远不会像你这样,否则我就去死,女孩极其努力的想不再接受社会援助,极其努力的想继续这份接线员的工作无非都说明她只是想做个正常人,好好的,平静的,安稳的,正常的生活。而她所做的所有努力都被眼前这个恶魔一样的男人轻轻一抬手全部摧毁,就好像一个孩子拼尽全身力气用积木搭了一座大房子,却被一个人一只手掌打得七零八落。
既然勇气是生命的唯一丈量,既然要努力要付出实践,那么你这个魔鬼可以滚回你的地狱里去了。
影片的最后,女主角坐在观众席上听演出,笑着,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无瑕的纯粹。
整部电影女主角的表演非常出色,表情的变化很深刻,但我更想表扬一下男主角,尤其是他们在一起的那段美好时光的男主角。那时男人的眼神和表情都十分清楚的表达着这仅仅是一种欲望而非情感。这种欲望又不那么明显外露,把单纯的含蓄却不夹杂情感的欲望表现的如此贴切实在不容易。
最后重温一下,这首小诗:
《勇气是生命的唯一丈量》----瑞典诗人 贡纳尔埃凯洛夫
我的厌恶直指逼人的愚昧,
那国家,法律,家庭与教堂,谎言与恐惧,
为了亵渎虚伪的纯真,
为了玷污美丽的外表,
为了强迫纯洁看到自身的污秽,
让理智看到疯狂,
为了粉饰死亡,
抹灭经典,
在腐败的落叶堆上,
灵魂跌落在真理的彼岸,
身体在爱的熔炉里燃烧,
当时候来到,
我们会有在别处生活的力量,
也会有过自己生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