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安装任何插件,英国电影《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六季》第04集即可免费播放。
DVD:普通清晰BD:高清无水印HD:高清TS:抢先非清晰
如果电影《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六季》加载失败,可刷新或切换线路
未来影院为您提供电影《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六季》第04集免费播放地址,如果电影《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六季》播放失败清按F5刷新再试,或者切换播放资源,请勿轻信《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六季》视频内广告,本站与广告内容无关.
请收未来影院唯一网址 [ http://www.qfanyi.com/details/114106.html ] 以免丢失!
《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六季》剧情:本季将揭露前所未见的秘辛,带领各位赛车迷一窥车手和车队在争取冠军宝座背后所付出的血与汗
Season 6这一季从第三集才变得好看起来,前两集很像剧情片的铺垫,没什么戏剧冲突。
第三集
Zach承受McLaren车队成绩不佳得压力,被自己的老板在镜头前约谈,很有那种意思:成绩不佳你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如果你后面的成绩没有起色,你可以滚蛋了。
与此同时,车队内的主力车手萌生去意且开始与外部人士开始接触洽谈。比赛过程激烈,居然McLaren车队拿到了很好的成绩。这个剧情走向,就跟提前写好的剧本一样,“陷入困境,摆脱困境”。Zack有了一个好的结局,Team也算度过了难关。这集实在拍得漂亮。
第四集
个人感觉Haas车队的经理能力到极限了,已无法让车队再向前冲了。他应该被管理层换掉了。后面的剧集还没看,不知我的判断是否正确。
第五集
Alpine车队两位车手内讧,我觉得最应该背责的是车队的经理。Team Principal负责忽悠Team Member为了一个共通目标拼劲全力,无论是骗还是哄。结尾下雨比赛的那场戏, Team Principal坚持让一个人用雨胎另一个人用旱胎,即平衡了天气的风险,又消除了两位车手在相同天气状况之下互相碰撞出场的风险,算是一步高招。
车队两位车手内讧并不是Alpine车队的专利,Haas车队也是如此,法拉利车队曾经也有。我估计这可能与车手的合约细节有关,可能在个人奖金的分配上,个人成绩的排名占主要因素而不是车队成绩。但 Team Principal 的奖金分配可能主要与车队排名有关。车手和车队经理的OKR不同,所以内讧就经常出现。我记得之前奔驰车队的经理很强势,在计算自己车队名次的同时给车手列出红线,两人不能撞车结束比赛而是每个人都要拿到排名积分,先让车队夺冠。
看到这一季,已经感受不到镜头和剪辑的美感了,但音乐依然让我振奋,这个主创团队还是很可以的。但第五集有一位摄像师被拍到在拍摄,立刻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个真人秀节目而不是有电影质感的纪录片,实在扫兴。
Drive to Survive这个系列,只要已看上就感到热血沸腾,希望中国也能有团队拍出同等质量的纪录片。先写这么多,后面继续慢慢看。
2024-4-22 更新
全季追完,虽没有之前几季制作精良但依然觉得好看,因为赛车的剪辑和配乐实在很燃。
Alpine的白胖子经理终于被炒了,是车队的一个正确决定。新上任的经理处理了车手内讧的事情,让车队总体成绩上升,且车手个人也有很好的表现。车队经理更像一个项目经理,需要控制预算并保证比赛成绩,且要顾及团队的情绪。那位白胖子在处理团队冲突的事情上实在软弱无能。
结尾的字幕交代,Haas车队的经理在新的赛季没有被续约,这是老板正确的决定但可惜来得太晚。
这个纪录片团队有多讨厌中国车手?居然周冠宇如透明人一般没什么镜头和叙述。如果制作团队主要来自UK,那可以理解,因为他们因HK的事情讨厌CN。英国人虽然也读书却依然生活在自己的狭隘里。
静等明年的Season 7 !
《Formula 1: Drive to Survive》(以下简称《FDTS》) 这部 F1 的伴随纪录片已经拍到第六季了,肯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看的过程中总不由得发出灵魂拷问 —— “为什么赛季中的很多精彩镜头在片中完全不出现”? 所幸这年头遇事不绝可以问 ChatGPT:
而在《FDTS》的维基上,第一句话就说得更明白了:
Formula 1: Drive to Survive is a television documentary series produced in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Netflix and Formula One, to give a behind-the-scenes look at the drivers and races of the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n一言以蔽之,本片着力展现的是车队以及车手比赛的幕后“故事”以吸引观众,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FDTS》确实更像剧情片而非纪录片。从纯粹的商业角度也能看得出来,无论 Netflix 拍不拍《FDTS》,老车迷依然会继续看比赛,那 F1 官方和 Netflix 合作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所以本片的主要受众肯定是新入坑或者对此感兴趣的人,Netflix 本来就是以大数据起家,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致敬了互联网的新用户增长策略。至于这种剧情模式是否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还真不好说,要严格证明的话只有 Netflix 用两种方式各拍一遍,然后作对照实验...
更令人震惊的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一季海报中间的几个字 —— "The Drama Returns",而下面的副标题则是 —— "A Netflix Sport Series" (而非 Sport Documentary)。由此整个《FDTS》的制片意图已是昭然若揭,定位越来越明晰。看来这次到了第六季他们终于索性不装了 —— “你们不喜欢看没关系,有的是人喜欢看抓马剧情!”
所以这也能说明为什么《FDTS》里会缺失很多赛季里的精彩镜头,比如在第八集里没有把新加坡站塞恩斯的经典 TR —— "It's on purpose." —— 剪进去。这是因为这一集想讲的并非是 ”塞恩斯智勇双全,从红牛统治下抢走一个分站冠军“,而是 ”瓦塞尔临危受命,化解车手内部冲突进而夺取胜利“ 的故事,因而在渲染了蒙扎的险些双车内斗退赛后,新加坡站的重点在于呈现勒克莱尔的“牺牲”。这种处理方式肯定会让很多人不爽,但我能理解制作上的取舍。看比赛多的人听到 "It's on purpose" 会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但要跟新车迷解释清楚则要牵涉到这一站里前面几个车队的策略变化,不是件短时间就能讲清楚的事情。
第八集的明线主角自然是法拉利,但其中的暗线主角则无疑是整个意大利,开头展现意大利街头风情的 BGM 听上去像是改编自电影《教父》开头的插曲。要不是有 F1 题材这个限制,估计 Netflix 会剪进去更多意大利群众的内容。法拉利是意大利人心中的图腾,其赛场内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巨量铁佛寺(tifosi),也许这才是这一集真正想要表达的内核。
n
nn最后说说第六集的梅奔,主角是领队 Toto Wolff 和车手汉密尔顿,从中可以一窥《FDTS》的另一个制作思路 —— 对纪录片的解构。通常来说纪录片追求真实呈现被拍摄者,但《FDTS》却时常刻意通过采访者的话语来消解这种真实性。我记得之前的某一季里 Toto 说过 —— “不不不,这不是纪录片,而是类似于《Top Gun (壮志凌云)》这样的电影”,而在第六集里这样的桥段就更多了。
18:40 处瓦塞尔直接说:“别说话,Netflix 在拍摄”。
13:12 处 Toto 对老婆说:“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看上去像是你在同情我”,接着两人就笑场了。他们是在讽刺 Netflix 的这部“纪录片”,结合这几年梅奔遇到的研发困境,这是一种充满苦涩意味的笑。
当然也不能据此说《FDTS》里的拍摄内容完全没有真实的成份,其实许多镜头相当讲究。下面的一个镜头意味颇深,30:18 处汉密尔顿神情复杂地凝视着一辆梅奔赛车。这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黑色的车身阴影像一把刀一样架在其脖子上,他知道如果继续留在梅奔那无异于慢性自杀。亦或是汉密尔顿已半身陷入名为“梅奔”的泥潭,等待他的是彻底挣脱还是坠入深渊?
前文说过《FDTS》聚焦于车队和车手的幕后故事,这个“真”镜头所展现的心理刻画足以诠释其制作理念。这一集的结尾是汉密尔顿和梅奔续约两年,而现在 2024 年我们都知道汉密尔顿会在明年正式加盟法拉利。作为纪录片,《FDTS》的拍摄当然不能预知未来,但其忠实“记录”了七冠王的野心、失落、留恋与彷徨。nnnnn/
第一集,
由于挖来了红牛的工程师,再加上大量“借鉴”前一年红牛的赛车,阿斯顿马丁的车在开季的几场都表现得非常优秀,是场上第二快的赛车。但本集的主角兰斯斯特罗尔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不仅被他的队友完全比了下去,甚至大多数时候都要在车队的末尾跟包尾的车队争个头破血流。在后续研发进度落后,赛车表现不佳的赛季后半段,甚至一度传出过他要放弃F1去打网球的谣言。与其说是他的伤情影响了他,倒不如说是他对于赛车的热诚已经渐渐消失了。可以说,从车队的角度出发也好,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也好,如果没有他的爸爸,他是不可能继续留在F1的。
嘿,但至少他爸爸的演技很出色,来人,给他一个艾美奖。
第二集,
本集极力塑造出一种德弗里斯不够快,他很令人失望,所以才导致他被换掉的感觉。但这其实都是为了洗白红牛形象而特地剪接出来的假象,“德弗里斯不够快”只是红牛想借故把他踢掉的藉口。实际情况是阿尔法塔里(小红牛)2023赛季的赛车根本是一坨大便,车手想得分根本是天方夜谭。
在红牛一队还没有提供技术支援的赛季前半段,更有经验、更有才华的角田也只能凭借超常发挥加上一点点运气拿到了三次第十名的一分。相比之下,德弗里斯只是处在了他应该在的位置。无论他的年龄多大,他在其他赛事积累了多少经验,他在F1始终是一个新人,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在没有过多犯错的情况下,十场比赛就被换掉是极不寻常的。
这短暂的F1生涯导致了他的赛车生涯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不仅是在F1没有容身之所,更是因为在季中被裁,在世界各地也很难有比赛能给他临时腾出一个席位,导致了他出现了空窗期。同时因为过早的被裁,导致其他从业者开始怀疑是不是他实力有致命缺陷或者人格有问题。这对他而言十分的不公平。他甚至没能坚持到在自己的主场荷兰出战。
第三集,
在经历开季垫底的噩梦过后,迈凯伦在季中的升级十分成功。这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包括他们自己。本集中扎克布朗在银石赛后大喊的那句“永远别怀疑”,更像是说给他自己听的。因为在车队毫无起色的赛季前半段,他在摩纳哥的比赛周末跑去美国看Indy500了。
虽然他本人表示Indy500是一场对自己而言十分特别的比赛,但在车队如此困难的节骨眼上,实在难免让人想起他在2017年鼓励阿隆索放弃摩纳哥站去参加Indy500,让阿隆索去寻求自己的大满贯梦想。当年的情形跟今年很相似,迈凯伦用的本田引擎非常不可靠,赛车慢还不稳定,连续第三年下来,严重打击了阿隆索的赛车热情,于是扎克布朗才主动提出了让阿隆索去参加Indy500换换心情。
第四集,
威廉姆斯在本赛季彻底朝着直线肌肉车的路线发展,他们的最高尾速甚至可以超越红牛那压倒性的冠军车,是公认的直道狂,弯道亡。如此极端的发展方向也带来了十分极端的效果,拥有更多经验、赛车发展的重心、一号车手阿尔本为车队带回了27分,高居车手榜13位,而F1新人萨金特则只有1分,为适应极端的设计和接连不断的赛车升级而苦苦挣扎,最终排行21,比只斗了几场的罗森跟里卡多都还不如。
另一边厢,哈斯的赛车同样十分极端,他们全季都拥有很棒的单圈速度,经常能在排位赛名列前茅,但在正赛的表现却是一塌糊涂。一方面是因为赛车的散热设计被牺牲,导致正赛混在车阵中间遇到肮脏气流时无法维持性能;另一方面是法拉利提供的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差,导致长距离的速度过慢,还经常因为故障而无法完赛。最终的结果就是排位名列前茅的哈斯车手正赛一开跑就哗哗地往下掉,最后在队尾遇见彼此。哈斯的两位车手在2023赛季合共被超车221次,以压倒性的优势位居第一。不过这应该就是他们想要的,因为这样的特性导致本赛季他们的车上镜率高了非常多,广告赞助商应该挺开心的。
最后,车队领队施泰纳与车队的分手也并不如片中一样潇洒。据悉施泰纳是在赛季结束,准备开始2024赛季工作的时候忽然被告知要离队的。离队后也并没有发表任何的评论,甚至没有留下一句祝福,想必被踢出这个由自己一手组建起来的团队的滋味是十分的难受。据小道消息称,施泰纳的接班人,车队的工程师小松礼雄是靠给大老板吹风,用宫斗的形式把施泰纳逼走的,这更加让施泰纳的粉丝们难以接受。
第五集,
你知道吗?这个赛季最令人失望的,不是法拉利跟奔驰不能挑战红牛,不是德弗里斯不能成为小红牛的救星,更加不是阿斯顿马丁的高开低走,而是,奥康跟加斯利这两个人当队友,居然没有打起来。可能是季前测试就知道了阿尔派的这辆车没有进入上游集团的竞争力,两人争来争去也没什么意思,于是哪怕是澳洲站双退过后,两人也没有太大火药味。网飞的导演一定大失所望,因为这一集直到最后没梗了,嘉宾用嘴瞎编,也没能编出两人到底有多少不和、两人的关系有没有影响到车队成绩。
最终结果也如季前大家预料的一样,阿尔派车队的成绩,比上十分不足,比下十分有余,在各队捉对厮杀的赛季里跟遥遥领先的红牛一起打了一季的酱油。
另外,奥康跟加斯利的不和,有传是两个小朋友自己其实没有多大恩怨,就像维斯塔潘跟勒克莱尔小时候比卡丁车也是针尖对麦芒,现在关系也挺好的。是双方家人因为那次意外开始互看不顺眼,结下了梁子,才反映到了两个小朋友身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总是遮遮掩掩不说清楚,因为事件牵涉的重点并不是他们两个本身,而是他们各自需要保护的家人。
第六集,
是的,汉密尔顿续了两年约,但不会有人还不知道汉密尔顿即将要在那份合约还没到期的2025赛季就加入法拉利吧?不会吧不会吧?
这个新闻一出,除了新闻从业者跟乐子人以外,竟没有任何一方觉得高兴。
梅赛德斯不高兴,因为他们多年的当家花旦要离家出走了,旁人看上去就像是汉密尔顿对车队失望了一样;
法拉利的塞恩斯不高兴,因为他到新闻出来之前的一秒还坚信自己在法拉利车队里有未来,毕竟他在2023赛季的表现确实不俗;
法拉利的勒克莱尔也不高兴,车队续约时给他的承诺是让他当一号车手,赛车会围绕着他研发,结果塞恩斯加入后忽然说车队要抛弃一二号车手的概念,那现在谁知道名气更大、光环更耀眼的汉密尔顿进来后,自己会不会顺势被变成二号车手呢?
铁佛寺不高兴,三大车队的车迷讨厌对家车手已经不是头一天的事了;梅奔的车迷更不高兴,说好的忠诚老将永不离开这里就是我的家呢?最后连汉密尔顿的车迷也不高兴,因为他们觉得法拉利就是个魔窟,害怕汉密尔顿会在职业生涯的最后关头身败名裂。
我也不高兴,因为汉密尔顿穿红色衣服实在是太难看了。
第七集,
正当大家因为看不到奥康跟加斯利的真人快打而准备转台之际,阿尔派车队发挥法式内斗精神为大家上演了一出余兴节目。他们决定在比赛周末途中炒掉以车队领队奥特玛为首的一系列车队高层。
炒人这种事在围场内并不罕见,但在比赛周末时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炒人,实在是太过具有侮辱性了。以至于奥特玛气得一度想状告阿尔派集团,最终不了了之。
奥特玛被炒的原因除了车队成绩不理想外,还在于他不慎放走了皮亚斯特里这个车队用心培育多年的天才车手,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另外,在前半赛季一直与下游车队缠绵的阿尔派车队,在奥特玛走后成绩忽然有了质的飞跃,这也让很多车迷无法真正同情奥特玛。
第八集,
片中把塞恩斯在新加坡夺冠的关键草草略过,搞得他好像是运气好才夺冠了一样,但其实他的这个冠军靠的并不是运气,含金量甚至可以说是全季最高。
在比赛的最后阶段,拥有巨大轮胎优势的拉塞尔轻松超越了勒克莱尔上到了第三位。处于他前面的有第一名的塞恩斯与第二名的诺里斯,他们的轮胎都已经消耗殆尽,如果拉塞尔追上来,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他们逐一干掉。
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塞恩斯靠自己的思考做出了一个天才般的判断。他认为第二名的迈凯伦赛车没有超越自己的能力,于是他决定放慢车速,把诺里斯放到自己的DRS范围里,帮助诺里斯直线加速,抵消掉诺里斯和拉塞尔之间一部分的速度差距,借此来让诺里斯抵挡住来势汹汹的拉塞尔。
这个妙计可以说是十分的成功。跟塞恩斯感情十分要好的诺里斯一下子就领悟到了塞恩斯的用意,不仅没有借着DRS加速试图挑战塞恩斯,更是不负所托地挡住了拉塞尔。随后诺里斯在过弯时过于贴近外墙,差点失控撞车,靠着反应和运气硬是把车控制住了;但跟随着诺里斯路线过弯的拉塞尔就没这么幸运了。他的右后悬挂被墙壁直接刮掉,失控直撞围栏,在最后一圈痛失颁奖台。
塞恩斯凭借自己冷静的判断和精准的操作为车队获得了一个来之不易的冠军,然而他在2025年即将被车队舍弃。
第九集,
令人意外地,网飞在这一集里面没有省略掉角田遇到的种种不幸,没有让他看上去像是个糟糕的车手。事实上角田是2023年里最倒霉的车手,不仅赛车屡出状况,更是多次驾驶这辆垫底的车排在第11名,每次都只差一口气就能得分。
在日本站时,角田在后半段的节奏明显比队友要好,却遭到队友罗森拼命的防守,进到DRS圈内三次以上又被拉开,这虽然显示了罗森有很好的防守技术,但当时如果他们两个合作一点,是有机会冲击第十名的积分的。
本集最后网飞把里卡多塑造成拯救车队走出低谷的救世主,暗示角田是因为日本的赞助(本田)和亚洲粉丝群体才得以留下,但事实上当季角田的三位队友的得分加起来还没有角田一个人的一半之多。
红牛舍弃罗森是必然的,因为他们已经从德弗里斯身上学会了不要因为代班车手的耀眼表现就变心的道理。其实上一年罗森是有机会获得这个全年席位的,只是德弗里斯在威廉姆斯代班时的优秀表现让他得以空降小红牛。
在德弗里斯被踢后,红牛没有第一时间启用罗森的理由竟然是怕影响他在日本超级方程式的赛季,这让罗森本人十分无语。回到日本后的罗森也像泄了气一样,只赢下一场,手握着前半季的巨大优势,最后却输掉了赛季冠军。也不知道他对红牛F1还能有多少信心。
里卡多是小红牛这一年所有闹剧的关键人物。
可以很明显看得出来红牛领队霍纳本人对里卡多是有特别的偏爱的。之所以没有直接把德弗里斯的席位从一开始就给他,可能是因为当时备受打击的里卡多并没有决定好要不要回归红牛,尤其是要不要屈尊去小红牛。在他决心重回红牛,成为三号车手后,霍纳就已经开始琢磨怎么帮他弄一个席位了。正好遇上小红牛研发方向错误,新人德弗里斯半年没能得分,于是就找了个藉口把人踢掉,让里卡多有车可开,把他在队里的地位稳固了下来。
霍纳把里卡多留在红牛第一线的原因除了他的偏心,更重要的是要用里卡多来威胁表现不佳的红牛一队的二号车手佩雷兹。如果说新人小将们都无法对佩雷兹的席位造成威胁,那展现出过冠军级实力的老将里卡多总该可以了吧?霍纳的算盘虽然敲得很响亮,但也无疑会打击到旗下青训体系孩子们的信心,因为从他们的角度看来,打倒所有同学登上小牛,再从小牛跳到大牛的这条路是越来越渺茫了。
另外,不要觉得他们三人能得分就说明不能得分的德弗里斯很差劲。事实上,在暑假休息之前,小红牛都是完全不依靠红牛一队,自行研发赛车的。但由于研发方向错误,成绩过于差劲,看不过去的红牛让自己的首席设计师钮维到小红牛的车厂去转了一圈。此后小红牛的新升级套件果然起了作用,在夏休过后能一直保持中游水平的竞争力,自然就可以开始频繁得分了。
虽然FIA明文禁止车队之间在赛季途中交换设计技术(人员),但并没有禁止人家到其他车厂参观,也没有禁止人家参观完之后作出评论。说不定人家钮维老爷子只是喜欢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呢?
第十集 ,
作为一举超越银石、摩纳哥等传统名站,成为全年话题度最高赛站的拉斯维加斯,场内场外的新闻自然也是最多的。不幸的是,这些新闻大多都是负面的内容。
先是因为赛道需要用到赌城的主干道,在重铺马路以及建设防撞护栏需要封路的时候,赌城立马变成了堵城。有居民抱怨他们必须绕道城外,平时十五分钟的上班车程被拖长到足足两个小时。
然后是因为赛道的部分都被围栏拦了起来,阻碍了平时许多游客拍照打卡的风景,周围店铺的生意也大受打击。更加是因为F1当局不希望有人能透过护墙免费看比赛,索性把所有能看到赛道的护墙都用遮光纸密封起来,严重影响了行人通道的采光与美观。有附近居民把遮光纸撕了一大块下来泄愤,很快其他人也加入进来,该片区域的遮光纸立马就被撕得所剩无几了。F1当局见形势不妙,立马介入道歉并移除了剩下的遮光纸,但增派了安保人员在该处巡逻。
另外,F1举办方还向赛道沿途能看到比赛的餐厅、酒店收取巨额的“观战费”,据悉,起初的要价是根据餐厅与酒店能容纳的最大客人数量,每位再乘以1500美元。如果不付钱的话就会在该餐厅外加建挡板。此举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轩然大波。迫于舆论压力下,F1将费用降低至每家餐厅酒店五万美元,但给人留下的恶劣观感已经是挥之不去了。
而在赛场内,赛道早在设计稿出炉的阶段就已经被人诟病毫无新意,没有特点也没有看点,连车手们都对这条赛道不抱多大希望。在开幕典礼的演出后,维斯塔潘更直言自己很讨厌这样作秀,称这场比赛99%是作秀,只有1%是运动比赛。
在一练开始后,正如本集演出的一样,大多数车手都抱怨赌城新铺的路面太光滑,然后就是塞恩斯被井盖痛击的那一幕……当时FIA跟法拉利是翻遍了规则手册,试图找到一条可以豁免塞恩斯惩罚的条款,但最终都没能找到。无奈之下他们召集了所有车队领队,试图内部协商能不能例外开恩,但被两支车队给坚决否决了,一支是使用奔驰引擎的威廉姆斯,另一支则是梅赛德斯奔驰。
在经历长时间的修复工作后,赛道工作人员堵死了场上的所有井盖,第二节练习赛正式开始。但当时已经是午夜两点,观众席必须关门清理,于是宣布第二节练习赛将不作开放,随后驱赶现场观众离场。由于第一节练习赛开始不久后便发生了红旗事故,相当于这些观众从晚上八点半开始就一直在十一月底沙漠地带的寒风中无聊地等待到了两点,然后被赶走。
第二天,F1宣布将给昨天的观众每人补偿200美元——的代金券,仅能用于赛场内购买F1的周边商品。想想他们买了全年这么多站里最贵一档的门票,再想想他们的交通住宿费,这两百块的代金券估计还不够一个零头。
万幸的是,拉斯维加斯站的正式比赛是精彩的。由于现场气温比想象中的更低,导致以法拉利为首的一众轮胎消耗问题严重的车队忽然就不用担心轮胎寿命问题了,于是比赛局势变得十分混乱。更加因为勒克莱尔的出色发挥,让比赛自始至终都有了看点。最后三甲车手的Cooldown Room更是前所未有的滑稽,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