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播放:Love Live! 第二季 - 第9话

观影指南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日本《Love Live! 第二季》第9话即可免费播放。

DVD:普通清晰BD:高清无水印HD:高清TS:抢先非清晰

如果《Love Live! 第二季》加载失败,可刷新切换线路

未来影院为您提供《Love Live! 第二季》第9话免费播放地址,如果《Love Live! 第二季》播放失败清按F5刷新再试,或者切换播放资源,请勿轻信《Love Live! 第二季》视频内广告,本站与广告内容无关.

请收未来影院唯一网址 [ http://www.qfanyi.com/details/37960.html ] 以免丢失!

《Love Live! 第二季》剧情:一所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传统高校“音乃木坂学院”,因为入读的学生人数骤减,所以正面临着废校的危机其中有三名少女想到一条妙计——成为偶像,只要她们成为偶像,学校的名气便会增加,而入读学生的人数亦会上升。就这样,九位个性鲜明的少女决定一起努力成为偶像,希望可以凭借偶像的名气增加生源来挽救自己所喜爱的校园。

用户评论

  • Jensen

    其实已经不记得第一次听「僕らのLIVE 君とのLIFE」是具体什么时候了,反正就是动新DVD的待机菜单动画。可以说,第一遍就被深深的吸引了。然后2010年冬,看了动新圣诞特辑的待机菜单动画「Snow Halation」后,瞬间有点受不了了。找了ISO的镜像文件,自己压了MV,下了专辑,放在ipod里反复听,那时候这个对我来说还很陌生的企划只有四首歌。

    可惜,那时候关于LoveLive!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到处查也查不到什么有用的内容,而且那时的我也不会去逛什么公式站,日语也是ぼろぼろ的状态,对于缪斯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了那四首很好听的元气的歌曲,以及两个当时看了觉得碉堡了的MV。

    然后时间就直接跳到了12年11月(大概)的时候。偶然的查了下来年一月番的列表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名字印在了眼前,「ラブライブ!」,“咦?这不是LoveLive嘛!”。这个从日语假名到英文的反应也正是当时心情的写照,毕竟,10年第一次看到这个企划的时候,还对日语的片假名十分的生疏,只是一单的待机画面那个LoveLive!的字样很显眼。12年再看到,联想到的瞬间,惊讶和喜悦之情真是难以言表。我还记得我还马上在豆瓣上发了一条广播推荐这部新番,说的大概是10年就已经有了企划,歌曲很不错,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可惜那时候理我的人,只有F酱一个。后来大概是手贱把这条广播删掉了,现在有点后悔呢。

    当时,看完一期动画的宣传视频后,发了疯的去补剩下的三单到五单,反复反复看,感觉永远看不厌似的。栞学姐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喜欢这个企划最根本的要素是喜欢这些有元气的歌曲,如果布教的时候,对方不喜欢这些歌的话,基本再怎么布也是无济于事。没错,当初被这个企划吸引,不是因为那些可爱的小姐姐,也不是因为伙伴之间的友情或者对梦想的追逐,单纯的就是喜欢她们的歌。听了很开心,听完还想听。就算大部分都是合唱,并没有很多的展示每个成员的特色(早期的歌几乎都是这样),也依然被吸引。

    其实真正脑残上的契机,果然还是School Fes的手游,刚开玩的时候,一晚上就打得出不来了,记得那时候是第一次的绵羊小鸟活动,为了拿卡,LP槽又很少,又舍不得课金,晚上睡觉都是三个小时醒过来刷一盘游戏再睡的节奏,简直有病。那时候还在豆瓣发了一条戏谑的广播,吐槽自己为了拿到睡衣小鸟眼神完全是为了拿到哇太君的炮姐(正好那时候炮姐二期播到那里)。可能是几条神经病的广播把F酱也拖入了手游大坑(我记得明明那时候我的广播写的是‘手游是坑千万别碰’来着的)。接着发现原来niku也在坑里。那时候真的为了简单的pt计算,三个人也会互相讨论将近四十多条回应。集齐一个R卡觉醒战队也高兴的快疯掉。这些一年前的回忆,现在想想真的是非常的美好啊。

    于是,就像是有魔力一样,手游也觉得不过瘾了,开始反复的把一期拿出来重新看。陆续发现了很多一期当中的小细节。随着对角色越来越入迷,一期中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也能够笑半天(比如那次大家比赛唱歌跳舞的分数分布)。如果把LL纯粹当作一部动画作品来看的话,最成功的地方,我想就是它作为一个角色导向型的作品,中心剧情简单粗暴到根本不需要脑子去想,动画纯粹就是在认真地塑造这九个可爱的妹子,结果就足够让我们这些喜欢上这些角色的人赞不绝口,反复看都不会腻。我是不太懂那些深奥的一期评论里的高级理论。我只是单纯地觉得,竟然真的有一部作品可以做到让我百看不腻,简直可怕。就算是EVA高达空境飞越巅峰一流,也根本做不到这种程度,但是LL居然做到了。

    不过彻底发展到没药医的地步,就完全拜声优们所赐了。其实,我真的挺佩服当初选角的staff们的。记得当初第一次看完二单,就非常兴致勃勃的去看Cast表,结果只有南条爱乃这一个名字稍稍有点眼熟,别的一个都不认识。到了一期开播前,我也只是勉强多知道内田和三森,好吧,新田因为初音岛III的关系也大概看到过这个名字,德井也貌似好像总在配角表里看过这名字,至于Pile、楠田、久保、饭田等人,当时反应依然是“だれ?”。本来以为这些陌生的名字,仅仅靠一部作品,我想我也不会过多在意,就像纯桑到现在还经常开我的玩笑,3rd结束公布的二期的时候,他给我看的每个声优的祝福视频,我用超不屑的态度看了,结果现在病成这样,简直自己打自己脸。

    随着业界良心LoveEcho!字幕组翻译了各类Live和生放之后,就真的坑的出不来了。小姐姐们在生放上的表现,那么真(nao)实(zi)可(you)爱(bing),真是一开始完全没想到的。说句实话,自己的岁数也不小了,但是看了CV们的年龄之后,的确是挺惊讶的,没想到竟然大部分人年龄都比我大。九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而随着这个企划到了第五年才真正的开花结果,九个人中好几人的年龄也的确已经不小了。当我真正认认真真通过Live和生放开始了解起LL一路走来的过程的时候,才是我真正被打动的时候,九位小姐姐正是这九个可爱的角色的真正缔造者。之前连见都没见过的名字,现在却已经印在心里永远都忘不掉。更甚,有几个成员,她们可能除了LL以外,就什么也没有了,她们坚持下来了,努力了,真的很难想象这些年来她们投入的热情、汗水以及背负不认可的时候的那份坚强。可能,有一部分不待见LL的人,理由是“太不真实剧情太假逻辑太梦幻”,可能他们更喜欢描绘‘人间真实’的WUG。可是,我认为,真正的‘人间真实’其实正是发生在缪斯真人的这九人之间。3rd的最后,德井回忆那个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在展位上拍照的C78现场;几乎都是靠成员的家人十张十张买出来的一单那只有四百多张的初动。一开始,几乎都没有人知道的企划,如今,二期一卷的初动成为了TV Anime史上最高初动。而这整个过程,才是人间真实,才是人间奇迹,缪斯从来就不止九人而是十八人!

    在观看整个二期的时候,也许,剧中的角色,只是经历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学期和毕业季,但是在了解了整个企划的始末之后,我所看到的内容不仅仅是一段新生高中生偶像团体称霸全国的茶番,而是,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煽情,都极具代入感,有几句话,简直就是赤裸裸对着一直以来支持着自己的粉丝们的真情告白。这时,我也只能用一句“对不起,让我再哭一会儿”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事实上,不仅我们这群LoveLiver,二期的配音,很多场景,CV们都是一边哭一边配完的。えみつんFight Club 第三回里,南条也曾提到,就连音响监督,最后几话也是全程一边哭一边录完大家的配音。其实,真的一点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这群疯狗能这么神经这么有病的爱着这个企划。骗钱么?骗,但是如果是能够给我带来快乐与元气的LL的话,我愿意砸,又如何?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在工作上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听听缪斯的歌,就能原地满血复活。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当不得不避免遇到毕业这个话题的时候,不管是我们LLer还是CV,我想都是极度舍不得的。那句大会结束之后缪斯就解散的台词之前果哥的起头,新田把这份舍不得配的淋漓尽致。而二期另外一个让我十分赞赏的一点,也正是在很多情节点上都做了对之前的铺垫的完美的收束。包括:十话的最后缪斯决赛时候用的宣传语“みんなで叶える物语”就是当初企划设立之根本的宣传语;十二话观众安可的时候回忆起的first live那时果果说的祈盼和如今已经实现的事实;十三话的天台,那个每一话ED里都会逐渐变淡的用拖把写的缪斯字样,果哥一句“我们坚持下来了哦”,那哪是短短26集动画的长度。以及最后的最后,实现吧,我们的梦想(一期主题),你的梦想(观众代入)到大家的梦想(咱们剧场版再来一次!)都是十分炸裂的内容。还好,这一次,LL还没结束,我们还能再死缓一次。

    不过,也正如南条在Cast Interview最后所说“既然是一部作品,就总有一天会迎来结局,告别之日终究会以某种形式来临吧。希望到时我能无所依恋,エリチカ本身也有所成长,从我的身边好好地道别,尽情的展翅高飞就好了。为了能迎来最绚丽的结局,在那一天来临之前,我会想和絵里一起走到最后呢。”所以,最后也借鉴本命的原话:也许,这部作品的结局,已经并不远了。在结束之前,既然摆明了我做不到无所依恋,但至少,直到最后,请让我一直支持下去,支持到能够迎来的最绚丽的结局。在那一天来临之前,我会想和这部作品一起走到最后呢。

  • Jensen

    新田惠海、内田彩、三森铃子、久保由利香、饭田里穂、Pile、徳井青空、楠田亚衣奈、南条爱乃。高坂穗乃果、南小鸟、园田海未、小泉花阳、星空凛、西木野真姬、矢泽妮可、东条希、绚濑绘里。18个名字,9个人,3个小队,2个次元,1个组合,写作μ’s,读作奇迹。 从2010年6月30日开始公布的企划,到2016年4月1日的Final LoveLive !接近6年的企划;从默默无名,到登录红白;从一单434的销量,到榜单持续第一;从1st live不足2000人的小场馆,到5th live 7万多人的动员,5秒售光的门票;从无人问津,到剧场版28亿円的创收。她们付出了多少汗水,才拼到这一步。还记得1单发售会上德井略带自嘲的自拍,还记得3rd上9位眼中的泪光,还记得新年会上各位觉得不切实际的愿望。每次回顾这些时,都会觉得“对不起啊,没能在你们最需要我的时候去应援”。如今,我以自己的形式支持着你们,购买了BD,购买了手办,购买了杂志,学会了打call,但感觉还是差了什么。现在,我知道,补齐那份不甘的时刻到了。3月31日至4月1日的fianl LoveLive!。3月31日是毕业日,4月1日是开学日,于樱花飘舞的季节结束并开启新的时代,想想都很美啊。 "LoveLive ! 是大家一起实现梦想的企划",现在看来,很成功,很切合题意呢。动漫里μ's拯救了面临废校危机的学校,为三年级拿下了冠军,剧场版里她们完成了最棒的live,让巨蛋响起了她们的歌声。现实中μ's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成员实现了各自最初的目标,她们走出日本,歌声遍布各国。她们的奋斗轨迹是如此耀眼,如此深刻,如此感动。START:DASH 中的雏鹰,已然迎着合而为一的光展翅高飞。 忘不了《僕らのLIVE 君とのLIFE》中的青涩,忘不了《Snow Halation》中的橙色奇迹,忘不了《夏色えがおで1,2.Jump!》中的活力四射,忘不了《もぎゅっと“love”で接近中!》的爱意满满,忘不了《Wonderful Rush》中的高音,忘不了《Music S.T.A.R.T!!》中的元气;忘不了开始时的悸动,忘不了响彻青春的声音,忘不了为梦想拼搏的你们,忘不了你们创造的奇迹,忘不了陪在身边的你们,忘不了你们的光芒。你们,μ's的各位,是如此深刻地铭刻在我的青春里。 终于,你们要登陆巨蛋,完成属于μ's的,属于所有loveliver的,最棒的live。届时,我不会哭泣,那是属于我们大家的最棒的时刻,我会用我一生中最棒的心情去记录那一天,去铭记那一晚,去迎接那一刻。我会用我最疯的应援去回应你们带给我的一切,让我永记于心的一切。 不论未来怎样,我都会永远记得,那18位:新田恵海/高坂穗乃果、内田彩/南ことり、三森鈴子/园田海未、久保ユリカ/小泉花阳、饭田里穂/星空凛、Pile/西木野真姬、徳井青空/矢澤にこ、楠田亚衣奈/东条希、南條爱乃/絢瀬絵里,那9种颜色:橙灰蓝绿黄红粉紫青那个奇迹:μ's “1、2、3、4、5、6、7、8、9!”“10!”"μ's,music,START!!!" 愛してる,ばんざーい!【爱上你万岁!】

  • Jensen

    高一军训送别晚会,我们小组预定合唱SHE的《候鸟》,结果被第一排的男生起哄喊下台,前奏还没放完就下了场。
    等到了大一,又被室友拖着去参加校园歌手大赛,结果连海选都没通过。
    至此,爱豆梦完全破碎。
    同时,由于过于博爱,以致到目前为止从未真正意义上的饭过任何一个人
    这样想想,真有些小遗憾。

    有时失眠,一边想些有的没的,一边回望本来就很短暂的人生,然后就在寂静的黑夜中突然有了泪目的冲动。
    犹豫不决,总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好高骛远,总是沉迷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未来,逃避现在。
    大概我也是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之一。
    但是又总忍不住心存小小的侥幸:
    说不定现实没那么发指,说不定自己没那么废柴,说不定梦想有一天能全部实现呢?

    也许无论何时何地,梦想和伙伴都是最能戳中人心的东西。正好又临近毕业,看这部动画就更加感触良多。

    μ's是九个人共有的,无论少了谁都不复存在。在成为偶像的路上,笑过哭过分歧过误会过感动过,还是手牵手站到了最后。

    最最开始的时候,即使只有三个人,面对空无一人的观众席,她们也不曾退却。
    反观一直三分钟热度的自己,虚度的四年光阴。
    所以到了最后,她们值得拥有的一切。而我,只能一无所有。

    其实想说的和现在实际打出的出入实在太大= =...
    我原先只是想热烈表达对九人满满的爱!!
    结果乱入了对自我废柴的失望之情真是什么鬼。。。

  • Jensen

        赶在刚刚补完第二季,眼泪还没有擦干的时候想要写下这些。

        对她们九个人,羡慕着,甚至有些嫉妒着。可以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可以改变自己,可以认真投入的去做一件事情,可以没有诸如家长的外界因素阻拦,可以去实现梦想,可以拥有这么好的朋友同学,可以拥有那么璀璨的一份回忆……大雪纷飞的那集,全校的同学出来扫雪为他们开道,这么夸张的表现方式,还是看哭了;果果把小鸟从机场追回来,那么简单粗暴的方式,还是看哭了;第一次live,帷幕拉开没有一个观众虽然是预想中的,还是看哭了……不禁会想,友谊真好啊,青春真好啊,追逐梦想的脚步真好啊……这些自己曾经拥有很快失去或者根本没去注意到底拥没拥有过的东西,一旦以第三方的角度去看别人所拥有的,就忍不住的去感叹。人类不仅仅是去觊觎自己没有的东西,很多时候去觊觎的是同样性质的东西比起自己的别人的更加闪耀的那个。当我们被告诉过很多次“做自己喜欢的事最重要”“开心才是首要的”“大家一起努力吧”但现实却发现这几句鸡肋的可以的时候,在这个作品上我们却看到了这几句丰满的诠释。

        一群可爱的女孩子们在一起唱歌跳舞,人设的不同性格不同萌点不同,音乐的精良,视觉听觉上的享受以外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享受与满足,跟着一起笑一起哭,在官方设置的那些让你脑补的地方尽情脑补,作为观众,简直是最棒的饕餮盛宴。因为以前饭过某个多人团体,当听见很多女孩子的声音一齐出现在歌声里,虽然这么说有些夸张,但真的是从心底莫名的感动,而μ’s的少一个人多一个人成员更换了都不是μ’s的设定更是抚慰了曾经被某团体伤的心里的那块伤。就好像一开始有一个空的盒子,然后慢慢往里面放珍贵的东西,放满后,不去换大的盒子继续放,而是封存起来,谁都不能碰。在最高的顶点宣布解散,一切为了保留那份完整性,因为这是关于大家一起实现的故事,这是9个人的故事,无关个人成功,无关谁是center。

        μ’s music start,因为说了开始,这个企划就会一直下去,也许未来某一天我们会爬墙到另外的圈子,但回想起来会想起来那些歌,以及这个令人羡慕的故事。

  • Jensen

    【节录自我为某动漫杂志撰写的偶像题材动画盘点文。全文不过八千来字,对大多数动画只是做到了概述设定和梳理谱系而已,而唯独于这两部作品着墨甚多,这是因为我对前者的确兴味深厚,而于后者的感情又多少有些复杂。文章是八月写的,杂志也已经出刊。只是稿费还未到账。对此我当然早已经不指望了。】


    《Love Live!》(ラブライブ!,2013-2014)似乎是一个注定会成功的企划,毕竟它的后台是杂志《電撃G'sマガジン》、唱片公司Lantis和动画公司Sunrise,三者无疑都是业界巨头。这一企划从2010年启动,经过将近三年的运作才迎来动画化的机会,而成为一部“霸权番”则是2014年第二季放映之后的事情了。我们不得不佩服这几家公司的远见和耐心。这也是一部实现了对魔法少女题材动画的赶超与逆袭的作品,其第二季的第一卷蓝光碟首周销量打破了史上最成功的魔法少女动画之一《小圆》(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2011),将它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创造商业奇迹的同时,这部作品也多少背负了一些恶名——它的卖座,被贴上了“AKB商法”的标签。
    何为“AKB商法”?简而言之,即是通过捆绑握手券、总选举投票券等赠品,令消费者重复购买同一套音响产品的营销方法。这是AKB48的运营商惯用的伎俩。而《Love Live!》创造商业奇迹的这套蓝光碟里面,就附赠了将在明年举办的由九位声优出演的演唱会的抽选券。一些特别狂热的粉丝为了保证自己一定能抽到演唱会的席位,不惜五套、十套地购入这套蓝光碟,而一些原本对收藏实体商品无甚兴趣的观众(譬如我)也忍不住抱着试试看地心理购入了一套(并最终抽到了席位)。
    老实说,此类营销手段在日本的流行音乐界十分普遍(前一段还爆出了某位粉丝为参加水树奈奈的演唱会而购入上百公斤洋芋片的新闻),也没有必要贴上“AKB商法”的标签。只不过,此类做法在动画界上尚属罕见,因而惹得一些旁观者很是惊诧。然而,能惹得粉丝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参加明年的live、能惹得他(我)们如此狂热地购入蓝光碟,不也是该作大获成功的一种证明吗?更重要的是,声优们早在动画放映的三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参与各种活动(该企划最初的两次演唱会都是动画放送前举办的),也积攒了不少人气,她们已无愧为正真正铭的偶像。正因为该企划在运作之初就打破了次元的障壁,让观众在喜欢上九位女主角的时候也爱上了九位声优,才能让声优出演的演唱会反过来促进蓝光碟的销量。
    当然,若撇开个别非专业声优的棒读和个别几话脚本的暴走,动画版的表现也的确可圈可点。该片作画极其精美,2D、3D交替进行的歌舞场面也极具特色,让人感觉Sunrise社简直是把制作高达系机战动画的技术用到了里面(监督京极尚彦的确是做CG动画出身)。几首插曲也让人过耳难忘。可是,我仍觉得,营销上的成功和动画的精良制作,都不是这一企划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若要问该企划与此前所有二次元偶像企划相比有什么独到之处,那么不妨如此归纳:定位精准,表述直白。近些年来,作品日多,为了标新立异,制作方往往喜欢在一部作品中杂糅各种元素。《Love Live!》则反是,它做的是一种“减法”:如无必要,就不追加新的元素。因而,我们在其中看不到魔法与变身,看不到近未来科技,也看不到战斗场面与宏大世界观,甚至,也看不到一般偶像动画怎样也难以回避的内容——艰险的娱乐圈。最终,留在我们的视野里的,不是偶像的广延,而是其内涵、其本质,并且,这一本质又被巧妙地归纳为两句口号——“实现吧,我们的梦想”(叶え、私たちの夢)、“大家共同实现的故事”(みんなで叶える物語)。
    “梦想”与“故事”,这正是偶像可以展示给人的最美好的一面,因而,也是我辈最希望看到的一面。有趣的是,紧跟着《Love Live!》之后,又有一部以此为主题的偶像动画,其表述也足够直白,却未能取得最低限度的成功。这部作品就是山本宽的“最新遗作”《Wake Up, Girls!》。
    山本宽因在京都动画编排了《凉宫春日的忧郁》、《幸运星》等片的“宅舞”而成名,因而有制作偶像题材动画的野心也并不奇怪。而对山本宽的经历稍有了解的观众都会发现,《Wake Up, Girls!》是一部带有自传体性质的作品。离开京都动画之后,山本宽又与A-1 Picture社多次合作,在2011年监督了《分形世界》(フラクタル,2011)。这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失败的一部作品。尽管有东浩纪、冈田磨里、花泽香菜等人的加盟助阵,该作的限定版蓝光碟首周仅卖出了883套。而与此同时,A-1 Picture社的另一部作品《偶像大师》却取得了巨大成功。
    了解了这些背景之后,让我们来观摩一下《Wake Up, Girls!》的设定,看看有什么微妙之处。该作背景设置在灾后的仙台,女主角岛田真梦离开东京的偶像团体I-1 Club,几经周折,加入了当地新成立的偶像组合“Wake Up, Girls”,最终带领同伴们杀回东京和I-1 Club同台对决……
    尽管I-1 Club在设定上很明显是在影射AKB48,但只从这个命名便不难看出山本宽对A-1 Picture满满的恶意吧?并且,动画后半揭露了岛田真梦离开I-1 Club的缘由:一方面是因为她替恋爱了的友人向制作人说情,但更重要的是,她在与团内另一成员的竞争中失败了——当时I-1 Club分两个版本发行新单曲,分别让岛田真梦与另一成员做centre,比赛谁领军的版本能卖得更好。很明显,这里影射的正是《分形世界》输给《偶像大师》的往事。
    尽管这部作品在诞生之初背负着应援灾区重建的重任,最后却演变成了为山本宽泄私愤的复仇之作。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运营乃至制作上,他都仿佛是孤立无援的。因而,该作在营销策略上一错再错(例如剧场版与TV版同日上映,并同时发售蓝光碟),作画也一再崩坏。山本宽的失算就在于,他试图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帝国。他虽然认识到了“偶像是故事”,却忘记了那本应是“大家共同实现的故事”。与一般动画不同,偶像题材动画若想成功需要调动更多的资源,需要唱片公司的支持,需要在多平台上发展,也需要让声优事先为作品预热,他日若有谁要涉足此类题材(抑或吾国有人要尝试),当踵《Love Live!》之前迹,而切不可蹈《Wake Up, Girls!》的覆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