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安装任何插件,美国电影《瓶装水》正片即可免费播放。
DVD:普通清晰BD:高清无水印HD:高清TS:抢先非清晰
如果电影《瓶装水》加载失败,可刷新或切换线路
未来影院为您提供电影《瓶装水》正片免费播放地址,如果电影《瓶装水》播放失败清按F5刷新再试,或者切换播放资源,请勿轻信《瓶装水》视频内广告,本站与广告内容无关.
请收未来影院唯一网址 [ http://www.qfanyi.com/details/73641.html ] 以免丢失!
《瓶装水》剧情:本片探讨了瓶装水行业在当今世界的作用,及其带来的对我们健康、气候变化、污染、石油依赖的一系列影响
影片我本身并不待见 Tapped 感觉人为因素过多 只能给7分
但是影片有人 有事 值得探讨
嗯 不否認紀錄片的合理性 不過這樣的紀錄片看多了確實不用活著了
飲用水杯 送水的水桶都可能有塑料濾出物
那平时的饮水器具我看也就铁和玻璃还凑合了
而且不跟塑料似的 不易降解
############################################################
--- 由此推广 类似的 片子最后的"塑料粥"大海的确让人触目惊心
确实 我们作为消费品的使用末端
消费了消费品 但并不意味着像塑料这样的物品的终结
塑料又变为了垃圾 而且是不可降解(在与人类life span相比的时间内)
这种Artificial人造的 Synthetic合成的 非自然的物品会给自然造成极大负担
这种物品的降解周期是如此之长 而且原来基本在自然界不存在
按照一般道理 谁造出这种东西 谁就应该回收处理它
可塑料的回收率远不及此 给人类带来了极大便利虽说
但是对环境的破坏是难以估量的
可以想象 如果动物误食了塑料的东西 会是什么后果
我可以想象的是 单个动物的痛苦难以名状 就不说了
起码会有很多去世 濒危 灭绝 甚至人类也是其中之一
与此类似 现代化学的发展 使人类造出了很多原来自然界没有的复杂化合物
比如染料 喷漆 化纤 化肥 药物(西医)等
但是如此大量使用 可见 常见的 其代表便是塑料
在生物领域 转基因不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人造物" "合成物"
我们很难估量它对自然界(也包括human自身)造成的影响
能取代这些"人造物" "合成物" 最好的肯定是原来的"自然物"
如此来讲 倒不如没有现代化学 生物学的发展
额 更准确的说 是应用化学 应用生物学 药学等
如今我们因为无法估量 还是最好用自然物比较好
比如吃饭或者日常接触的 最好有铁的 陶瓷的 玻璃的 就先用着
实在不行了再用塑料的
关于塑料垃圾海洋的文章 http://www.douban.com/note/270099147/
############################################################
另 片中大企业代表的嘴脸真是难以入眼
我相信作为有自己判断的人(如果还有的话) 他们肯定也是清楚塑料其危害的
吁嗟呼哀哉 现代对人的异化莫大于此
NESTLE, COKE AND PEPSI DECLINED TO BE INTERVIEWED FOR THIS FILM.
雀巢,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仨公司拒绝此影片之采访。
VISIT TAPPEDTHEMOVIE.COM TO FIND OUT HOW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访问TAPPEDTHEMOVIE.COM发现你如何做出改变。
HOW MUCH WATER ARE YOU USING?
你用的水有多少?
BE MINDFUL OF YOUR OWN WATER USAGE.
留意你水的使用。
BE A MINDFUL CONSUMER.
做个有心的消费者。
VOTE WITH YOUR DOLLAR.
用美刀投出你的一票。(就是让你别买瓶装水啦!)
DEMAND THAT BOTTLED WATER COMPANIES MAKE WATER QUALITY REPORTS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要求瓶装水公司将水质报告提供给公众。
DEMAND THAT BOTTLED WATER COMPANIES FIND AN ALTERNATIVE TO PLASTIC.
要求瓶装水公司找到塑料的替代品。
TELL YOUR LOCAL OFFICIALS TO PUT THE REPAIR OF OUR WATER INFRASTRUCTURE AT THE TOP OF THEIR AGENDA.
告知当地官方将修缮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其首要议程。
SUPPORT WATER LEGISLATION.
支持水事立法。
BUY A WATER FILTER.
购买水过滤器。
BUY A REUSABLE WATER BOTTLE.
购买可重复使用的水瓶。
WRITE YOUR CONGRESSMAN AND DEMAND THAT YOUR STATE ADOPTS BOTTLE BILLS THAT INCLUDE BOTTLED WATER.
给国会议员写信并要求你所在州采取包括瓶装水的瓶子法案。
DEMAND THAT YOUR GOVERNMENT DOES MORE TO PROTECT YOUR GROUNDWATER.
要求你的政府为保护地下水有更多作为。
KEEP WATER A BASIC HUMAN RIGHT.
将水作为一项基本人权。
DON'T LET IT BECOME A COMMODITY.
不要让水成为一种商品。
超級市場裡的大貨架上有來至世界各地不同地區的貨品,在一些的大型超市裡同一類貨品的來源地幾乎是遍佈各大州,由於貨源與品牌眾多超市要另辟位置安置一瓶又一瓶樽裝水。只是一瓶水便有超過十個品牌的選擇,北美、本土、歐洲出產的一應放到架上,有膠樽裝的、有玻璃樽的,有些有卡通的包裝。太多的選擇卻太少的反思,過多的消費、過多的物慾,然而卻從未了解這從何處來。是我們貪圖手拿著一種物品的自豪感,還是我們自己製造過多的消費。
談樽裝水的問題之前,或者先從紀錄片的賞析中入手。美國紀錄片存在著同質化的問題,關於食品問題、金融、人權法治方面的素材比比皆是。大多數先是帶出居民面對的問題,然後透過美國人相信的法治解決問題,總是想挑戰法律以求改變。多看了美國製的紀錄片便有沉悶的感覺,影片的鋪排大同小異,欠缺新意,或者紀錄片的表達方式早已被定型。
既然問題是存在的,關心一下也無妨。畢竟可以用外國人的經驗帶到本土,紀錄片最主要的作用是帶出公眾關心的議題,讓公眾注意。樽裝飲品背後的問題也算是一個過度浪費與過度消費的問題。
水從何處來?
影片一開始就講到雀巢公司(Nestle)在緬因州抽取居民的地下水以作樽裝水,公司的行為並沒有得到居民的批准,法律上並沒法阻止公司的抽取,原因是只要樽裝水在州內販賣都不用得到國家食品安全局的檢驗。美國的法例是居民的地下水是由州政府管理,然而州政府也阻不了大財團的行為。於是,居民自組團體爭取由人民管理水源。
最諷刺的是其他州份也有同類的問題,嚴重的是當出現旱災,居民要制水時,大財團仍在抽乾湖裡的水,更以一千九百倍的價錢售賣樽裝水予居民。根據美國內部的調查指出有四成的樽裝水是來至於自來水。即表示,樽裝水未必是乾淨的,它與居民日常飲用的水有過之而無不及。
抽取水源難免會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水位處於低水平,魚類死亡,污染河道。大財團過橋抽板,沒有水源就能找另一個,但居民離家不遠的就只有那一個。真正受害的是居民。當我們拿起一枝瓶裝水,也許不會知道它的生產過程,但當你看到我們正在飲用別人的資源時,不妨想想這些被大財團欺壓的人。
樽是原油的產物
生產一瓶樽裝水,受害的不只是水源附近的居民,更有的是生產化工膠樽的提煉廠。住在附近的居民受到化工物料的污染,身體染上不同的疾病,有的生癌、有的有肺病。大多數的膠樽都不是可降解的物料,然而人類為了生產而不斷做出對人體遺害的事。
筆者想的是這個問題不只是樽裝水的問題,更多的是坊間各種的飲品。不論是玻璃瓶的飲品還是膠瓶。其中一位參與紀錄片的學者就提到大部份的垃圾都沉積於太平洋,而膠質的成品正在污染海洋。我們的海正面臨著「膠化」,小魚與浮游生物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而當人類在食物鏈中接觸到這些被污染的生物,受害的始終是人類。沙灘到最終變成的是「膠灘」。
廣告,只是宣傳技倆
樽裝水的公司都以「健康」、「純正」為宣傳的技倆。往往城市人就被大集團誤導,樽裝水與自來水內含有的物質是大致相同的。大集團則以他們的數據欺騙市民,他們找來明星宣傳,以圖的告訴消費者所飲用的自來水是不乾淨的。彷佛只有他們的產品才是最健康似的。他們標榜產品是來至那裡,例如「伊雲」就標榜是雪山的泉水,然而沒有人知道真偽。
大集團如雀巢、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公司都不會視自來水為對方,原因也許是在生產過程裡也是依賴自來水。在影片的辨認裡,三間公司均拒絕接受訪問。
雙輸的局面
當看過這部紀錄片,或多或少會有所感覺到生產已對不同地域的人造成傷害,而我們又不知道真正的瓶裝水內含有什麼物質,又是否健康。那我們應該想的是這是個「雙輸」的局面。在美國的回收率大致上只得三十巴仙,大多數的「垃圾」不是送到堆田區就是送到太平洋。這值得嗎?
幸好的是美國的某些州份開始反思這個問題,例如限制瓶裝水的買賣。算是對問題提出了少許的解決辦法。
總結的是當我們購買飲品時,不妨想想如何會做到不會過度浪費,不然害人終害己。
http://xueqiu.com/6847723845/23984162
当您再看见上面这幅图片,是否有点觉得,拿着瓶装水在街上溜达、行走,有那么点叼着奶瓶的意思?
今天看了部纪录片《Tapped (2009)》,本片阐述了美国巨大的瓶装水市场,所带来的环境、生态危害、乃至饮用者本身潜在伤害!
垃圾:
美国饮料行销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亨西普尔(Gary Hemphill)表示,2011年美国市场的瓶装水销量超过90亿加仑,整个行业每年以5.4%的速度增长。
而塑料回收率,全球是50%,美国只有20%。
几大洋的洋流圈中心环内漂浮着巨大的塑胶物混合体。太平洋中心地带此区域面积相当于二个德州!
这个全球最大的垃圾岛,被海洋学家标记为位于美国加州和夏威夷之间的“大太平洋垃圾带”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在过去10年间体积增加了一倍,估计塑料垃圾高达1亿吨。
安全:
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生物链,已经是不争事实,对于海洋生物影响会日益显现,最后呢?
清醒人都知道,食物链最高端的不就是人类自己嘛!
塑料垃圾中当然有着数量巨大的瓶装水用PET瓶子,主流观点是PET材质“对人体是完全、长期无害的!”不过片中称,它们几乎都源自石油、石化行业。
片中独立第三方化学家做个对照实验:
从超市货架上直接拿取二组水,其中一组检测发现甲苯类物质,另一组水放车后备箱1周,还发现了苯乙烯、邻苯二甲酸类等物质存在,这些物质的体内累积,无疑会直接影响生殖功能!
很显然,这个对照试验说明,PET材料储存无害的水,并在超市仓库等地堆放一段时间后,就“变味”了!
再想到桶装水常用的塑料桶,那个材质是二酚基丙烷(双酚A),片中化学家认为这个玩意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毒物质!
60年代以来就被用于制造塑料(奶)瓶、幼儿用的吸口杯、食品和饮料(奶粉)罐内侧涂层。
BPA无处不在,从矿泉水瓶、医疗器械到及食品包装的内里,都有它的身影。每年,全世界生产2700万吨含有BPA的塑料。但BPA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威胁着胎儿和儿童的健康。癌症和新陈代谢紊乱导致的肥胖也被认为与此有关。
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2011年3月2日起,禁止含生产化学物质双酚A(BPA)的婴儿奶瓶。
其实,它们都是原油!2007年纽约时报引用数据表明,全美每年生产瓶装水的能量消耗约等于150万桶燃油。
而美国太平洋机构在叠加运输、包装、冷却、空瓶回收等等链条能耗后表示,实际数据或许大于1700万桶燃油呢!
利益:
那瓶装水企业为何视而不见这些危害呢?
片子的开始阐述了原因:
美国緬因州古老小镇freyberg 有着 3683 人居民 ,有一家瑞士公司 叫nestle (雀巢) 去他们那 抽水 一分钱不花,但卖出去赚很大利润!
6cent 1 gallon(加仑) 的成本(运输、灌装等), 6 bucks a gallon的零售价 (6美元的售价), 毛利润 1 gallon 594 美分, 而且----- 水是不花钱!
还有可口可乐、百事、Evian等等都在如此行事!
汲取地下水灌装还是不错的,片中表示在美国居然40%的 瓶装水 ,只是用自来水过滤了下(让我们联想起国内不少所谓纯净水或者X泉水)。
行动:
美国人在行动!
2012年3月7日布朗大学、哈佛大学等超过90所美国学校发起一场禁售或限制使用塑料瓶装水的运动,引发了规模达220亿美元的零售瓶装水行业的担忧。
佛蒙特大学在今年1月宣布将从明年初起停止销售塑料瓶装水,成为最新加入这场运动的大学。
全美的大学将向新生发放不锈钢瓶,鼓励他们使用免费的过滤饮用水。布朗大学的自动售货机及校园商店过去每年要售出约32万个塑料瓶装水,但从2010年起已开始停止在食堂销售瓶装水。哈佛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打算在新楼里设置多个饮水站,以减少塑料瓶垃圾。
2007年年底开始,旧金山市的各个市政部门、机构都将禁止购买瓶装水,据估算此举每年将为旧金山节省50万美元,而且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圣路易斯市也于2008年年初开始,禁止为市政府工作人员购买瓶装水。
中国:
中国的高端瓶装水市场呢?
去年10月《中华工商时报 》一个报道称:据欧睿预测,2012-2016年,高端瓶装矿泉水市场容量将进一步增大,市场销售额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到2016年,中国高端瓶装矿泉水市场销量将达到6亿升,年销售额将达到118亿元。
而据“全球瓶装水报道”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瓶装水消费达到了1540亿升。中国是世界瓶装水消费的第三大国,2007年中国瓶装饮用水市场达到700亿元人民币。
那国人有了安全饮用水吗?有数据表示,全国超过3亿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有1亿9000万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五分之一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不达标,近三分之一的取水量不达标。
我们怎么发展饮用水市场?是瓶装吗?什么瓶?
或许,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