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凯特·布兰切特,布拉德·皮特,朱莉娅·奥蒙德,芳妮·A·钱勃丝,伊莱亚斯·科泰斯,杰森·弗莱明,大卫·詹森,蒂尔达·斯文顿,艾丽·范宁,乔安娜·塞勒,乔什·斯图沃特,丹尼·文森,塔拉吉·P·汉森,马赫沙拉·阿里,菲奥娜·黑尔,唐娜·杜普兰提尔,兰斯·E·尼克尔斯,特德·曼森,克莱·卡伦,菲利斯·萨莫维尔,杰瑞德·哈里斯,麦迪逊·贝蒂,汤姆·埃沃雷特,克里斯托弗·马克斯韦尔,伊利亚·沃里克 主演的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来自于美国地区。
2、《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08年在美国上映,《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534分,《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值得观看吗?
《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总评分534。月点击量460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是2008-12-25(美国)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凯特·布兰切特,布拉德·皮特,朱莉娅·奥蒙德,芳妮·A·钱勃丝,伊莱亚斯·科泰斯,杰森·弗莱明,大卫·詹森,蒂尔达·斯文顿,艾丽·范宁,乔安娜·塞勒,乔什·斯图沃特,丹尼·文森,塔拉吉·P·汉森,马赫沙拉·阿里,菲奥娜·黑尔,唐娜·杜普兰提尔,兰斯·E·尼克尔斯,特德·曼森,克莱·卡伦,菲利斯·萨莫维尔,杰瑞德·哈里斯,麦迪逊·贝蒂,汤姆·埃沃雷特,克里斯托弗·马克斯韦尔,伊利亚·沃里克主演。由导演大卫·芬奇携幕后团队制作。
5、《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是著名演员凯特· 代表作,《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免费完整版2008年在美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国语)剧情:飓风正在侵袭美国新奥尔良,一位病危的老妇睁开了她的睡眼。老妇名叫戴茜(凯特·布兰切特饰),她叫女儿凯若琳(朱莉娅•奥蒙德饰)为她阅读一本日记。这本日记的作者叫本杰明•巴顿(布拉德•皮特饰)。本杰明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之时,但生来便像个老人的他被父亲当作怪物,被遗弃在了养老院。本杰明在养老院与老人们一起生活。但谁都没有想到,本杰明逆向发育——越活越年轻!也许“越活越年轻”是某些人的梦想,但真正这样成长的本杰明却有了别人无法理解的烦恼与快乐。穿越半世纪的世界变革,本杰明身处其中,感受别人感受不到的感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已经被改编成电影的有很多,《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是最新的一部。不过如果看过原作,你大概会惊呼编剧手中的手术刀游走的面积之广,电影好似一个全身整容的人,除了名字和最核心的前提,其他都变得快要不认识了。那原本只是菲茨杰拉德给《科利尔周刊》(Collier Weekly)写的一个短篇小说,基本上有着观察日记的性质:一个生下来就是一个老头的人,如何在这个世界当中生存,如何结婚生子,如何参军打仗,如何尝试去耶鲁和哈佛上学,如何在几十页的篇幅当中慢慢变年轻,直到回到婴儿状态,度过漫长而短暂的一生。
但是编过《阿甘正传》的埃里克•罗斯(Eric Roth)动过刀以后,这个故事发生了巨变,变成了一个时间的寓言。布拉德•皮特(Brad Pitt)饰演的本杰明•巴顿变成了一个类似于《人总是要死的》和《奥兰多》一类故事中的人物,以违反所有科学定律的方式过完了自己的一生。除了名字与内核之外,可能还留在电影当中的菲茨杰拉德元素,就只有永远的美国南方。大卫•芬奇把巴顿的家乡从巴尔的摩换到了新奥尔良,而主人公巴顿依然是家庭富足的小开,哪怕他真正的家是在一个死亡如人来客往的养老院。病床上风烛残年的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戴茜,在卡特琳娜飓风来临前的一刻,回忆巴顿和她的一生。不论是讲述故事的模式,还是魔幻的故事本身,都颇有些让人想起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
在这部片子筹划的前期,导演过《阿甘正传》的罗伯特·泽米基斯(Robert Zemeckis)也曾经作为导演的人选被考虑过,但他毕竟更适合塑造那些简单、阳光、一身正气的角色,像巴顿这样的角色,似乎和他的气场互不相融。但如果让邪气十足的提姆•伯顿(Tim Burton)来导演,又恐怕会把那份笼罩菲茨杰拉德一生的南方韵味吹散,变成一个彻底的童话故事,与此世的新奥尔良难有瓜葛。这样想来,在《十二宫杀手》(Zodiac)里面把过去的氛围还原得好像伸手可及的大卫•芬奇,就的确是这个故事最佳的导演人选了。
在巴顿的故事当中,人们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自然是舞台上引人入胜的角色,而舞台的布景——新奥尔良,却也是人们难以觉察,但更加重要的布景。皮特和布兰切特说的一口软软的南方口音,在新奥尔良的夜雾当中,几乎能让人感觉到空气里来自密西西比河,与墨西哥湾海水的味道。这是菲茨杰拉德所爱好的,美国南方的味道,正如雾气弥漫的夜晚,布兰切特在凉亭上起舞。美国南方女孩的美丽和倔强,和《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隔着半个多世纪,仍然回响不已。
为了讲述这样的故事,特效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当年《阿甘正传》大量使用数码特效,将阿甘塞进每一个历史时刻去打酱油,而载入电影史一样,这部电影为了突出时间的魔力,而对皮特和布兰切特的造型大下苦功,也已经被视作了不起的技术突破。《色|戒》的配乐亚历山大•普拉特(Alexander Plat)为影片所作的配乐,小心地融入电影的每一时刻,丝丝入扣,也十分值得称道。
和《阿甘正传》的相似性,也是话题所在之处。二者都是有残缺的主人公,都出生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中,不过巴顿始终努力要躲在历史的角落。他的一生也会闯入战争,同船的兄弟尽数战死,但他们实际上只是在战团的边缘;就好象布兰切特也曾经是舞蹈大师巴兰钦最钟爱的舞者,却因为车祸而离开舞台。而阿甘却被设定是那个历史照片当中总是出现在大人物身边的人。阿甘有着亚拉巴马平原上的直接,而巴顿则充满了南方白人的精致,总是欲言又止,眼神深不见底。在小说当中,巴顿出生在南北战争之后,而电影则将他的生日变成了一战结束那天。唯有这样,才能看到大卫•芬奇的新奥尔良,这个在卡特琳娜飓风中几乎毁于一旦,让无数热爱爵士乐的人们为之痛苦的城市。这样的安排也许会有人认为是在讨巧,但卡特琳娜飓风过后,新奥尔良的确需要一部发生在那里的电影,来回忆那些往昔的荣光。从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作家菲茨杰拉德那里借一个故事,来放在爵士乐之都新奥尔良,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恰当呢?
“有些人就在河边出生长大,有些人被闪电击中,有些人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有些人是艺术家,有些人游泳,有些人懂得做纽扣,有些人知道莎士比亚,而有些人是母亲,也有些人,能够跳舞。”电影结尾,旁白里的巴顿这样说。他和所有这些人一样,只是生命的过客,他们的生活或许卑微,或许毫不起眼,但在电影当中,透过巴顿的眼睛,能看到他们的灵魂。这也许是大卫•芬奇至今最了不起的电影。
--------------据说理科生都不喜欢这个片子(更正~~有些理科生不喜欢这个片子~~~),我只好承认我是个文科生。我最喜欢的是里面的氛围,还有美国南方的细腻,这些东西很难言传。这样的片子,大约不喜欢的人,怎么也不喜欢。不过,是我的大爱~
:P 发现留言里大部分都是在说文理科。。我错了。。其实是有学理科的朋友这样说,没有轻视和偏见的意思啦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样一部冗长的平铺直叙的电影,会让我止不住地有眼泪掉下来。电影的色调和口吻都太平常,我曾在焦躁的那晚打开不到一分钟就关掉了它。而现在我庆幸自己是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观看这部电影,它需要这样的氛围,你才能静下心来去解读出电影里那些无处不在的细节所包含的暗示。
◆母爱的力量
影片对母亲这个角色有着神圣的定位,无论是本杰明那因为分娩而撒手人世的生母,还是排除了众人的压力一手养育本杰明长大的奎尼,母爱的神圣光辉,点亮了这部电影最初始的氛围与力量。
奎尼是一个寻常女人,有信仰,并且懂得宽容。她渴望爱与被爱,对情感有着最热烈的表达,同时也不掩饰内心所萌生的感动。对于容颜苍老的婴儿本杰明,她眼神中的关爱绝对没有矫饰,她爱这个孩子,不管他是否怪异,是否己生,仅此一点,她便抵达了了别的母亲不可比拟的神圣高度。
整部电影都在演绎爱的形式,母爱则是第一曲乐章。对于本杰明来说,他异于常人的存在并没有过多地妨碍他感受母爱的完整,爱与世界的启蒙,他并没有被孤立或被遗忘,而这是多么珍贵。这珍贵的力量支撑了他整个生命,让他学会爱,学会了宽容与原谅。
葬礼上,本杰明在奎尼的耳畔轻言:“你才是我的母亲。”于奎尼,一切艰辛的过往都成了甜蜜的音符;于影片外的我们,是感动,也是震撼。
◆对峙与原谅
与母亲这个角色相对立的,是父亲。父爱被放在了一个隐晦的角落,布满蛛网。
巴顿先生很爱自己的妻子,他在匆忙地奔赴回来后应允了妻子最后的请求,给予本杰明一个完整的家庭,令他可以如正常的孩童那般体验人世,却还是在见到本杰明皱纹纵横的脸后遗弃了他。那一刻,他爱自己的面子甚于一切,也包括他自己的孩子,本杰明。这里的遗弃是对峙的伏笔。
而铺开另一条线的角色是船长(很抱歉我又忘了他的名字),我很惊异这个形象的立体性,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处镜头与台词来衬托。父与子之间的对立,本杰明是没有选择余地就被置身于那一处,而船长却是鲜明的个体情感的选择。7岁离开,自谋生存,努力想摆脱父亲的命轨,却实是对这一命轨的再现。他在展示自己为之骄傲的艺术时,旁人的目光里夹杂讥诮与哂笑,他并不在意。他以此为对峙的筹码,因为对象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并不苛求大众的理解。这样的对峙贯穿生命始终,原以为是不可剥离的,却还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忽然走向宽宏。无论生命以怎样纠结怨恨的过程存在,最后的最后,我们都将会带着平静离开。
于是在影片里,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日出,本杰明背着年迈的巴顿先生去海边,他们坐在木椅上,晨风清冽,云彩蕴红。蛛网终是褪去,阳光乍现前的时分,如此美丽,如此温情。
◆爱从未离开
撇开了亲情的画面,来谈影片的另一主旋律,爱情。这是我看过的最忧伤的爱情,明明是对的那个人,时机却总是不对拍。
遇见的时候,她娇俏可爱,他却鹤发苍颜;
她主动靠近的时候,他没有做好准备;他跑着来挽回的时候,她身边却有了他人;
尘世纷扰,他们的世界渐行渐远,上苍给予机会与怜悯,尊严又成了新的壁垒;
终于对了时机,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力珍惜,而下一段旅程,还是分离。
爱是需要时机的,至少在这部影片的形式上如此。它需要最佳时间、最佳事件以及恰好的那个人。那样一个人,是你无论身在何方做怎样的事情,都会念念不忘;是你在每晚睡前安静的时光里,会轻声遥道晚安;是即便天涯遥远,在你最需要的时刻依旧会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是尊重你的内心,并在现时的每一天都为你一生的幸福构筑最完美保障。
我们看过很多童话,童话里的结局总是离别与苦难过后,最终是幸福和团圆,这是两条不断靠近并最终并行的轨迹。而本杰明的忧伤在于,他与黛西的爱情,是交叉而过的两条线,相爱的时光与漫长的一生相比较,是如此短暂忧伤。我看到他们把自己宅居在那所木头房子里,他们笑着闹着,快乐有多明显,忧伤就有多深刻。(他们是多么用力地在相爱啊,时光那么短,是预知的命运。)
倒行的生命轨迹原来并不是幸福,尤其是与众生背道而驰。(其实不幸福的,只是与心爱的人们背道而驰。)越活越年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可若是从极端的这头跋涉到极端的那头,那是多么讽刺的悲剧啊。(尤其是在经历了爱情的甜蜜之后,在彼此还深爱着的时刻分离。)
本杰明的离开是一种爱的延伸。他深知卡罗琳需要一个怎样的家庭,也深知黛西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卡罗琳最后如观众所期待地说,她真希望他是她的父亲,而这却是她在经历了岁月磨洗后的心境下,才懂得这大爱的含义。在此之前,她与本杰明也只能是构成对峙,不是不能化解,是时间还不对。
我们看到本杰明在世界各地奔走,生存,而这一行为的背后,诚如那本日记所呈现的,爱从未离开,离开却是爱。
◆死亡的寓意
而死亡,与离开不同。
影片给本杰明安排了一个别样的环境,类似于中国的养老院。在这里,死亡如同空气,因太常见而寻常,因寻常而沉默。你会在某一天,发现大厅里空出了一把椅子,或是清晨缭绕的音乐忽然消失了,或者在某一天醒来,发现隔壁的房间忽然空了,不久后又住进了新的人们。
司空见惯,悲伤就不再明目张胆,而是潜藏在那些深刻的皱纹下,被埋在浑浊的眼神里。最初的本杰明并不知晓死亡的寓意,人们来来往往,世界照常运转,没什么和昨日不同。是那个教本杰明弹琴的老人,告诉了本杰明,死亡对生命的意义。
这是众人都不可避免的去处,也是我们不可控制的命运,它的存在将人人置于平等的位置,并告诉我们,走入我们生命之中的,可以由我们主观来决定的,人人并不平等。
他人在自己内心的地位,与情感的浓烈程度构成正比。越重要的就该越珍惜,只有如此,失去之后方能少些后悔。悲伤是被允许的,后悔却没有救赎的途径。
这一点,不仅仅是对爱。对梦想,同样如此。
◆梦想的期限
这是影片所蕴涵的另一道感染力。梦想往往无关其他,只是对自己的承诺与期望。但是它有期限,兑现的时间最底线,是有生之年。
那位夫人终是在60多岁的高龄里,挑战了自己的极限,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这对于本杰明的激励是深刻的,它成了他不断行走的力量之源,并重拾了他童年时代对这个世界永不枯竭的好奇心。爱情,也是本杰明的梦想,而书写,是一种外现与铭记。他以有生之年的记忆,完成一场类似于圆的生命旅行,并最终回归了原点。而在爱情之外,本杰明还有生活和其他梦想,所以没有理由绝望。(更何况,他的爱一直延伸着,随足迹遍布世界的角落。)
◆蜂鸟的倔强
有些人一辈子的历程会很孤单很艰难,就像是蜂鸟,在飓风的天气里出现,只是一只,孤单的,单薄的,却倔强地扑腾。
也许,它是在寻找自己的爱人。
本杰明曾遇到过这样一只蜂鸟,他学会了它的精神。自然的规律在他身上全然颠倒,他一生都要遭受,自己深爱的人们,比自己先死去。以及,某些时刻,自己不可选择的离开。
我一直记得奎尼在迷糊中给本杰明讲述的道理,那时的本杰明有着70岁的容颜,却是7岁的心智,他有太多事情不懂,有太多迷茫需要人引导,他因此在夜晚心神不宁。她握紧他的手,正如一个母亲给予孩子勇气与安心,她告诉他,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会去同一个地方,无论这过程中,我们是以怎样的形式怎样的方式,最后我们都将殊途同归。
这是一处最震撼的暗示,也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想起这一镜头,更懂得了这些平凡的镜头所要呈现的,是一个简单却温情的道理。
殊途同归。
影片最后,已是婴儿般弱小的本杰明,在黛西的怀里安静离去;最后的最后,黛西在飓风来袭的时刻,看见了一只倔强的蜂鸟。
至此,眼泪汹涌而来。
生命中如此纷繁复杂的交错只用一次逆行就被表现得一丝不挂般彻底,一览无余的同时也心悸于芬奇处理大时代跨度时的镜头张力:搏击俱乐部里的时间可以说是固定的,但本杰明巴顿则带着我们在时间之河里感受溺水之苦。鬼才超越了自我的极限,用阿甘和魂断巴黎、盲刺客同红与黑、大鱼跟各类家族史片之意象杂糅出的一部短篇小说改编来的剧本,营造出了思考密度极高的一系列冲击:有的人跳舞,有的人是母亲,有的人是艺术家,有的人游泳,有的人被雷电击中七次……有的人则是寻找自我的观察者,他的名字是本杰明巴顿,他最终迷失在支离破碎、以他婴儿般大脑不堪负荷的记忆里,忘却烦恼滋味,在交织的爱意和温暖中再入轮回。
灵与肉从没有被如此残酷地隔离开来讨论过,就算是罹患衰老症的那个Robin Williams,他的生命之钟也只是比别人走得快而已。却不似巴顿家受的逆行诅咒,和泛舟远去的钟表匠——这之间有什么联系不重要,想像可以做不同的赋格;重要的是这如看负片时很容易想到的一个感受、一点小冲击:相向而行时,相会就只有一瞬间。本杰明和黛西,灵魂的成长、老去是走在一条线上;但却只能心态平和地渡过年龄相仿的那段时光。他们对命运的嘲弄所进行的小小叛逆是什么呢?——他们卖了有数百年家族史的房子,抛弃了过去(这是个含着“时间”意味的概念),在新买的二层小屋里装修、拥抱、接吻、做爱……他们每天的作息时间全然混乱,罔顾一切外在的约束和压力:呵,这倒像是苔丝和她的爱人最后渡过的那一周,但却不是面临毁灭,而是察觉时间缓缓流动时抱持的无可奈何的虚弱争辩。
本杰明一生的女人只有两个,一生的挚爱只有黛西。一个给水手老汉开苞的妓女,代替了青涩的窥视,或者童年期的乱伦之心;发迹后一堆符号般的女人,一闪而过。在廊桥遗梦摄影师的年龄遇到了美丽佳人欧兰朵,从拘束到无话不谈,到每晚一个相同房间里的偷情缠绵——这样的爱是怎样的呢,除了外表像Clint Eastwood外,他的内心应该是于连,眼中应是Tilda Swinton饰演的德雷纳夫人——当然,和司汤达的嘲弄不同,Tilda没那么柔弱,而是和她男人的龙套命运及惨白的、被描述出的外貌及场景之俄罗斯背景贴合密实,再次找到了人生的航标,被看到终于成功渡过海峡,换来是旧情人的会心一笑。
有些人造纽扣,是啊——像劳拉的家族企业,因为战争中纽扣一箱箱地丢失,反而让工厂得招更多的人。本杰明的父亲像理查德么,他的遗弃应该得到宽恕么:其实根本无所谓宽恕,就是松手而已,看到蜂鸟,那个心跳到每分钟两千次的漂亮死神,看着湖畔的夕阳落下,或者心疼自己的纹身,或者听女儿读读爱人的日记,或者悄无声息地离去,像几拨钢琴声,或者有一条老狗在坟前守望一番,甚或是父亲母亲的死,总是事后才获知,错过一年、一周、一天,带来终生的缺憾:这些不都是寻常的人生片段么?
黛西是玛蒂尔德么?年轻的时候是,但不带侯爵家的骄纵,不会去葬了恋人的头颅。她的放纵起初是对本杰明的报复,但23、4的年龄,收不住了,纵情声色是怎样的,好与坏,她自己也辨不清楚;相反是需要在海雾中费力辨认灯塔方位的本杰明看得更清晰些,他会等她,期待她回到那个屋子里,掌控生死、有人消失的地方……
只数得出六次雷声,有些人被雷打中,雷击的寓意是什么呢?生命中的意外——那在片中倒有七次,那个被雷击的人,正是本杰明的投影。被雷击的人住在养老院里,但他是不会死的,他的符号寓意,就是“七次雷击”,仅此而已:他教导了本杰明,永远都去勇敢尝试,去完成他被命运赋予的使命,寻求安身立命之平和、安心及归属感。
在老去时看到愈发年轻的爱人,是使黛西神伤的。她最后却要在那么老的时候来牵引主线,老到无需在乎衰老的程度了——阿特伍德的爱丽丝,在叙述那个故事时也是如此:衰老,衰老到自己不敢相信,却又习惯了的地步。这在本杰明那里倒是幸运的,因为他在懵懂中渡过了最难熬的濒死之境,又在遗忘中渡过了懵懂少年时——垂死和初生有什么区别呢?生命是一个环,我们看到,终究又回归原位了。
1.Some people, were born to sit by a river.
无论什么肤色,什么体型,人们都是孤独的。但可怕的不是孤独,而是惧怕孤独。其实孤独没什么不好,真的。
NGUNDA OTI: Plenty times you be alone. You different like us, it's gonna be that way. But I tell you a little secret. Fat people,skinny people, tall people, white people... they just as alone as us... But they scaredshitless... Not a thing wrong with being alone... no sir...
2.Some get struck by lightning.
当我瞎了一个眼睛,几乎听不见晨间喧嚣,动不动就抽搐,总是丢三落四,上帝却依然扔下闪电来提醒我,能够活着已经是桩幸运的事了。
MR. DAWS: I'm blind in the one eye...I can't hardly hear...I get twitches and shakes out of nowhere... I lose my line of thought... but you know what... God keeps reminding me I'm lucky to be alive...
3.Some have an ear for music.
无所谓你弹奏得怎样,重要的是你弹琴时的感受……我们命中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之人,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在我们生命中有多重要?
THE WOMAN: It isn't how well you play, it's how you feel about what you're playing... We're meant to lose the people we lov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us.
4.Some are artists.
有时事与愿违,你大可以像疯狗一样咆哮,怨天尤人,诅咒命运,悔不当初……但走到最后一刻,还是不得不安静地放手归去……
CAPT. MIKE: You can be mad as a mad dawg at the way things went... You can swear, curse the fates, regret everything you ever did.. 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end... You have to let it go...
5.Some swim.
我一直等着,等着自己的状况变好,但我自己从未做过什么,人生就这么平白无辜地浪费了。
ELIZABETH ABBOTT: I kept waiting, thinking I would do something to change my circumstance... Do something... But I never did... It's an awful waste, you can never get it back... wasted time... If we're going to have an affair, you're never to look at me during the day, we must always part by sunrise, and we can never say "I And when it is over I will send you a card that will simply say goodbye... Those are the rules...
6.Some know buttons.
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会早早醒来跑到湖边看日出。那一刻的感觉,好像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似的。
THOMAS BUTTON: When I was a boy I would love to wake up before anybody else and run down to the lake to watch the day begin. It was as if I was the only one alive.
7.Some know Shakespeare.
看守我这衰弱的老头子的好人们,让垂死的摩提默在这儿歇一歇吧。我由于长期监禁,肢体痛楚不堪,好像刚从刑架上拖下来的人一般。我这满头白发,是在苦难的岁月中折磨出来的,它预示着摩提默的死期不远了。
TIZZY: "Kind keepers of my weak decaying age, Let dying Mortimer here rest himself. Even like a man new haled from the rack. So fare my limbs with long imprisonment. And these gray locks, the pursuivants of death, Nestor-like aged in an age of care, Argue the end of Edmund Mortimer."
8.Some are mothers.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感受都不一样。我们都走向同一个方向,只是走的路不同罢了。本杰明,你有你自己的道路。
QUEENIE: Everybody feels different about themselves one way or another. We're all goin' the same way, just taking different roads to get there... You're on your own road, Benjamin.
9.And some people, dance.
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
DAISY: Maybe some things last.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that I should remember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总有一些事情是我需要铭记一生的。
You could be mad as a mad dog at the way things went.
you can swear and curse the fates,
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end,
you have to let go.
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
你可以诅咒命运
但是等到最后一刻到来之时
你还得平静的放手而去。
For what it's worth, it's never too late, or in my case, too early, to be whoever you want to be.
There's no time limit, stop whenever you want.
You can change or stay the same.
There's no rules to this thing.
We can make the best or the worst of it.
I hope you make the best of it.
I hope you see things that startle you.
I hope you feel things you never felt before.
I hope you meet people with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I hope you live a life you're proud of.
If you find that you are not,
I hope you have the strength to start all over again.
一件事无论太晚或者对于我来说太早,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要改变或者保留原状都无所谓,做事本不应该有所束缚,我们可以办好这件事却也可以把它搞砸,但我希望最终你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我希望你有时能驻足于这个令你感到惊叹的世界,体会你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希望你能见到其他与你观点不同的人们。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值得自豪的人生。如果你想象的生活不一样,我希望你能有勇气重新启程。
You never know what's coming for you!
你永远也不清楚...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We're meant to lose the people we lov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us?
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的人,要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对我们有多么的重要。
What are you thinking?
I was thinking how nothing lasts.
And what a shame that is.
Some things last.
-Goodnight, Daisy.
-Goodnight, Benjamin.
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没有什么东西能持续到永远的...
我们也不例外
有些东西就是会持续到永远的
- 晚安,黛西
- 晚安,本杰明
西澤保彥写过一本书,《七回死んだ男》,中文名是《死了七次的男人》。迷诡不便透露,单讲“死了7次”的确有够看头。而这边有个被雷劈过7次的男人,也是抓人眼球。
出自大卫·芬奇新片《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本杰明·巴顿奇事)》,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本杰明在片中时常遇到个老头,老头总会神神叨叨地说
Have I ever told you I've been struck by lightning 7 times?
我跟你说过我被雷劈过7次的事吗?
我们都知道,除了某些科学家年少玩电、晚上尿炕,大部分正常人类一辈子都不会被雷劈到。劈到一次大喊“我死啦!”那就真的向上帝报到了。被雷劈过两次,不是成闪电侠,就是上帝又TM打歪了。于是朝鲜国际主义战士罗永浩曾云“(赢钱的概率)比一辈子被雷劈中两次的几率高不了多少。”
那被雷劈过7次(而且还不死!)这是何等的幸运呢?
截取影片雷劈镜头
[图]
第1次说,影片40分钟,赶羊时被劈
[图]
第2次说,影片1小时24分钟,开车被劈
[图]
第3次说,影片1小时38分钟,溜狗时被劈
[图]
第4次,影片2小时51分钟,本杰明提起这位男子时镜头闪过
能看出什么?
影片只出现4次,说明事有蹊跷。
我查了下imdb发现,美国观众基本上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不过大部分能数出6次,
想了想,原来The.Curious.Case.Of.Benjamin.Button.2008.DVDScr.X264.iNT-JionG的CD1有一段是马赛克,大概是片源导致,遗失了2次。这两次分别是
1. 在房顶上被雷劈
2. 在信箱附近被雷劈
虽然不影响剧情,但是还是要等完整的DVD出来后再看一遍才好。
而最后一次到哪里去了?
我们都知道大卫·芬奇是位鬼才导演,而美国人的算术水平经常被国人取笑。但是不用脚趾就能算清的数字,特别是对于拍过《se7en》的大卫·芬奇,7总不应该数错吧。
这一点上美国观众也很迷惑,一位叫camjs2001的网友宣称
There were 6 shown in the film.
And I think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guy was one of the only ones left alive until the end.
就是说老兄把最后一次留给自己死去那一回了。
影片不断用风声雨声提示故事发生在“卡特里娜”飓风来袭之时,会否其中的雷电完成了第7次的使命呢?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但是由于没有官方解释,我们无法断定。
但也许老人真的早已看透一生奇妙,亦或只是简单的老糊涂。但这都不妨碍其在影片中的点缀之妙。
本杰明一生从懵懂无知,到大彻大悟。其实只是前半生缺少老人的释然与乐观。
劈了就劈了,爬起来我继续过。
一无所有的来到这个世界,再孑身一身的离开。
生命的意义,就是如此的简单。
其中的过程,不管是疯狂、平淡、还是被雷劈过多少次,都是上帝的奖励。
孙燕姿唱道:“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人从呱呱落地,遇见护士、父母、亲戚、朋友、同事、爱人、自己的孩子。
三井寿遇见安西教练
小王子遇见狐狸
哈利·波特遇见海格
大卫·芬奇遇见演员,遇见观众。
我,遇见看评论的你。
世界因为我们的相遇,而如此美妙。
这就够了。
问我电影好看不,为了研究雷劈我看了5遍,你觉得呢,看到我这篇评论的,遇见我的,亲爱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