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村拓哉,竹内结子,坂口宪二,佐藤浩市,市川染五郎,MEGUMI,中越典子,佐藤隆太,时任三郎,石田百合子,谷原章介,泷泽沙织 主演的电影《冰上恋人》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视剧《冰上恋人》来自于日本地区。
2、《冰上恋人》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04年在日本上映,《冰上恋人》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768分,《冰上恋人》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视剧《冰上恋人》值得观看吗?
《冰上恋人》总评分768。月点击量887次,是值得一看的日韩剧。
4、《冰上恋人》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冰上恋人》是2004-01-12(日本)上映的日韩剧,由影星木村拓哉,竹内结子,坂口宪二,佐藤浩市,市川染五郎,MEGUMI,中越典子,佐藤隆太,时任三郎,石田百合子,谷原章介,泷泽沙织主演。由导演中江功,泽田镰作携幕后团队制作。
5、《冰上恋人》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日韩剧电视剧《冰上恋人》是著名演员木村拓 代表作,《冰上恋人》免费全集2004年在日本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冰上恋人电视剧,冰上恋人剧情:里中晴春(木村拓哉饰),某企业旗下冰球队的头牌队员兼队长,深受队友的喜爱,对待感情则是玩世不恭的态度。村濑亚树(竹内结子饰),晴春所处公司的职员,男友出国两年,音讯全无,而亚树则一直默默等候着他的归来。这样的2人在酒吧里的邂逅了。亚树引起了晴春的兴趣,在晴春的攻势下,亚树答应成为其“契约女友”,一旦亚树的正牌男友回归,这段恋爱就宣告结束。而冰球队这边,晴春一直尊敬的安西教练(时任三郎饰)身患重病,队里聘请了新的教练兵头雄一郎(佐藤浩市饰),晴春对新教练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而队上的麻烦事不断。被邀来观看比赛的亚树起初觉得比赛过于残暴,但到后来也被其吸引,成为了晴春力量的源泉。一出运动与恋爱的故事在汗水与泪水里交织上演…
等待
Pride(译名:冰上悍将/冰上恋人)中反复讨论的主题就是“等待”,等待中的恋人,甚至可以说是“等待中的女性”的形象。Aki(亚树,竹内结子 饰)在等待失去联络的、“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的男友从国外回来,Haru(里中春,木村拓哉 饰)则把理想的恋人描绘为“下定决心要等心爱的男人回来的女主角”,而他本身也是一场“等待”的执行者之一——等待自己多年前抛弃两个儿子的母亲的归来。
在恋爱中,“等待”具有一种摧枯拉朽的单向性。Roland Barthes在《恋人絮语》中是这样说的:“相思总是通过呆在原地的一方显示出来,而不是离开的那一方;无时不在的我只有通过与总是不在的你的对峙才显出意义”。对方不经意的拖延,一封简短的书信,甚至是“失去联络”所造成的“空白”,都会引起等待方的搔首踟蹰。可以说,等待的舞台情境中根本不需要一个“我正思恋着的情人”这个角色的出场,等待者通过怀疑,愤怒,焦虑来完满自己作为恋人的角色;而对方是一种被等待者创造、臆想出的“幻觉”大于是真实的生命实体。这种单向性从根本上意味着等待者和他/她所等待的“远方的情人”的位置是无法相互取代的;这就是说:“我”爱对方要甚于对方爱“我”。
Haru对于“一直在等待”的女性形象的执着是他最初的爱情信条的体现:理想的恋人应当爱我多过我爱她。他所强调的“Love Game”是:事先说好彼此都大可不必付出真心,最终可以笑谈分手,因为——认真你就输了,认真就要受伤。选择作为一个无所牵挂的“游戏者”对Halu而言是保全自身的行为,一旦成为一个等待中的恋人,就要在漫长的煎熬中受到伤害(林志炫唱,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这样的痛苦可以追溯到幼年时他的母亲对于哥哥和自己的背叛。
母亲
Haru的母亲的出走是这样被叙述的:“从幼稚园开始,每天都一定会在家等他回来的妈妈,有一天突然就消失了。”Aki迅速捕捉到了这一句话中所隐含的信息并且反问:“一定会等他回家的妈妈……?”依此循迹,Haru的理想女性的原型正是“母亲”,因为“一直在等待”而被Halu注意并认可的Aki在Haru对体育记者开玩笑时也被称为是“我的妈妈”。
有一天,这个消失已久的母亲再次出现了,她看起来依然年轻,美丽,按照Friends里的Chandler Bing的说法就是:“她就是个弗洛伊德的噩梦!”母亲再次出现后,儿子并没有像观众意料之中的那样拒绝与抛弃了自己的母亲见面,相反,他的态度并不冷淡,和母亲一起逛商场,吃晚饭,欣然接受母亲为自己绑上围巾,“在旁人看来就好像是与恋人约会一样”。
人对于等待的初体验源自孩提时期:孩童与母亲分离,等待母亲的归来。如果是断奶的话,“我”只能从别处摄食来取代对母亲乳汁的依赖。这种“忘却”和“不专”是忍受分离的唯一途径。在母亲出走后,Halu和哥哥一起上电视节目的寻人环节,当哥哥对着镜头痛哭流涕时,只有幼儿园的Haru却“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剧作者藉役者之口说出的台词是“因为寂寞到心都结冰了”。恋慕的对象——如果将每个孩童对母亲的爱都归纳为某种“恋慕”的话——突然的离去所造成恋慕者的孤独、空虚,进而开始等待,思念,焦躁。Roland Barthes在“相思”一节中说到:“倾诉思念之苦的絮语可视作一个文本,其中有两个表意符号:一是欲望,高举双手;另一是需要,张开双臂。我彷徨动摇于两者之间,一边是男性生殖器意象:高举的双臂;另一边是稚童的意象:张开双臂。”这似乎印证了等待其归来的母亲的身份的双重性,她不仅仅是一个母亲而已,她也有可能是某人的女友、恋人——如Aki所说:“像她‘这种女人’是到死都不会放弃作为‘女人’的身份的。”
女性
如果要追溯历史的话,“等待”的主体大多是女人:女人在一处呆着,男人外出狩猎,四处奔波;女人必须专一(因为她要等待,她是“无时不在的我”),男子多变(他远行,他始终缺席)。Haru反复强调的Aki的特质是“古早”,像一个远古时代的女性。契合“古早人”特色的并不只是“像古代淑女般娴静”,还有的是少见的,对离开两年的男友的等待。
但要是把Haru在酒吧中一眼认定的“古早人女性”仅仅解读为“具有传统道德体系中女性最重要的品质:贞操”,而把“等待”的过程等价于“守贞”的话,作为一个恋爱故事的Pride,就从根本上缺失了“恋人”的角色和“爱”,只剩下“义务”和道德审判的“对错”。Haru形容Aki为“古早人女性”,这一形象本身具有的是周遭时空的抽离感:周围的人和事都以他们自己的步调缓慢地展开、行进,但“我”因为等待一个不在现场的人而焦躁不安;他们各得其所,但“我”是残缺且饱受煎熬的,因为“我”的情人不在这里,他/她没有参与到这个时空其他人构成的事件中,但“我”的“此时此刻”与他/她息息相关,他/她如同“我”的延展,“我”的臆想,“我”独有的世界所独有的生命体。Barthes写到:“‘我在恋爱着?是的——因为我在等待着。’而对方从不等待……恋人注定的角色便是:我是等待的一方。”
剧作者藉由角色说出“让女人长时间等待的男人才是有错的”的台词,解脱了对于“等待”趋同于“守贞”的道德附加值。而Haru最终也放弃了自己一无所待的角色,“理想的恋人”之于他不再是“一个一直在等待的女性”,而是一个拥有姓名的实体:Aki。爱恋的对象的具体化意味着他自动退出了自己所谓的“Love Game”:恋人是停留在原地,动弹不得的,想要“故意迟到,成为被等待的对象”,但却十分准时,甚至早到,在这种游戏里,恋人总是输。
29/12/2011
04年的剧,夹在大卖的《good luck》和大骂的《engine》中间,大卖也好,大骂也罢,终究都不是我中意的款,相对的,也就很难对中间的《pride》有很大企望,更不要说题材还是冷门的冰球。可是,好看,或者说比预期好看。
开场戏便很好,更衣室的热闹群戏,渐渐焦点落到一个背对身影身上,熟悉的声音一听即知是木村。接下来赛前的加油鼓劲。看了战败纪录高兴吗?舒服吗?可以好好睡觉吧?一击高过一击的声浪,我们今次一定可以!win,win,win!go,go,go!很振奋很热血的镜头。
这个木村才是大家熟悉的木村,英俊不羁放荡任性让人信赖而有天才,总之就是一个貌似浪子实则什么什么的人,伊演起来实在是得心应手入木三分。冰球场上抓着左边胸口的正经样子,比赛间对着观众射击的帅气手势,抱着女主角溜冰的好玩场景,手指放在耳边做着HALU嘴型的可爱表情,60公斤以下的戏谑话语,maybe的口头禅,一切的一切让你知道那个万人迷终于又回来了。
野岛伸司的剧本,在一片以为又是沉重题材的担心声中大团圆结局,甚至是过于圆满,不同于野岛老师的惯常风格。不过无妨,爱情剧嘛,本来就是要大团圆才好,悲悲切切有什么味道。细节的描写是在很见功啊。
最直接的例子是主人公的名字设计,haru和aki,春和秋,叫起来简单,台词中多次隐喻,两个人隔着门板争论halu和aki谁比较伟大的桥段更是十分致趣。而那个所谓的前男友就叫natsu,夏哦,当那个男人说什么要在一起,因为我们是natsu和aki的时候,相信不少人都恨不得上去狠狠踹他几脚吧,插足。
把爱情当作game的haru遇到古早型女人aki,其实是个悖论吧。为她所吸引,因为她两年来一直痴痴等着杳无消息的男友,可是若她为你变了心,岂不就失去最初吸引你的特质吗?嗯,还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果然是野岛老师啊。撇开这个问题不谈,游戏的开始,两个人却不知不觉都认了真,在一次次不同的事件中感情越来越深。当aki抱着心灵受伤的haru时,haru一直冰冷的心终于温暖了吧。于是伊说当你选到粉红色缎带的时候就让我们结束这个game吧。如此隐晦的话让aki不安,擦身而过,走向桥那端的natsu。
很精彩的感人的两场戏,很出色的木村的表演。
看到当年离家出走的母亲腼腆得如同小朋友,带着伊买的围巾灿烂的笑容发自内心,未曾想这一切的背后竟是金钱驱使,真真不堪。那么想见的母亲,那么美好的时光,原来都是假的,原来错怪了aki。痛,然,终于不舍,奔上月台,却看到更不堪的一目,母亲笑容可掬地对另个陌生男人说很顺利,却还是微笑,只是曲终人散时那曾经温暖的围巾孤独地在栏杆上飘荡,如同haru千疮百孔的心。依旧平静外表,依旧谈笑风生,直到被温柔的aki抱住,泪如雨下。开头在pub向记者介绍aki是母亲的话并不只是玩笑吧,如此贤惠的女人。题外话是木村的白毛衣好看。
aki走向natsu后,一个人孤零零地来到球场,心痛得不能自已。两只手重新插回口袋,取出东西,一只是大家知道的,新配的门匙,上面有小心系上的粉红缎带,想起halu在配钥匙时说这事让女人放心的礼物时的幸福表情。另一只却出乎意料,竟也是只门匙,原本的那一把配着同样的粉红缎带,原来haru早就已经做好了完全准备。可惜aki的心终于还是不相信她啊。钥匙和缎带随着haru的动作在空中划出好看的弧度,只是halu的心早已冰冻得如同球场了吧。
饶是如此依然开失恋party让aki安心。特意说这一段是因为居然安排了takuya唱歌哦,还是很深情的歌曲,难得,赚到。所幸是日文原音,听到的是takuya标志性的声音,如果是中文配音那简直就不能想象了。这也是我始终搞不懂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逢到有歌唱的部分,就会配的让人感觉剧中人全都五音不全呢。
和很多日剧一样,有个固定的酒吧场所,在里面有不少有趣的镜头哦。haru和tomo的love&fight,haru和aki欲盖弥彰的说辞,大家意兴阑珊的模样,真是好玩。估计大家都没想到以沉重著称的野岛老师还有如此搞笑的一面。
颇出彩的其他演员,终于不用再靠木村一个人苦苦支撑了。aki是竹内结子,长得真的很像菜菜子,尤其一对眼睛,低首的侧脸简直让人以为是菜菜子本尊,知性美丽的扮相。和haru感情很好的tomo,花花公子样的人物,据说是松隆子的哥哥哦,怎么完全两个型啊,倒是都挺好看的。长得像猩猩的坂口宪二,不喜欢,不过也不讨厌,讲述他的故事的那场戏其实还不错。负责搞笑的matogo,可爱,haru和坂口吵架,一个说要拿镜子来照,一个大声嚷嚷着要拿笔来画,吵完这两只走掉,伊还傻傻地当真拿来镜子和笔。
看这个剧很有点《恋爱世纪》的味道,前七集不知不觉轻松看完,后面两人开始感情纠葛,戏也显得拖沓。不过,不过还是喜欢啦,谁让我是fans呢。一直觉得日本人“XX命”的说法很贴切,比如我就是“木村命”啊,可不就是这个命,被他套牢不得脱身。
另,好听的queen的歌,动人的歌词,好看的片头。
i was born to love you
with every single day of may life
i was born to take care of you
every single day of may heart
你有没有试过等一个人,很久很久的等?
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爱和信任,后来在不断的失望中以过往回忆羁绊延续,而再后面,会不会只是成了一个习惯,习惯的等待姿态,甚至,会开始有点怕那个人回来。
Halu对Aki说,“如果是我,一定会回来的,会在你电力耗尽之前回来”。她最后真的等到了,和上一个不一样的归来人。
ta da i ma是句很温暖的话吧,是在外流连闯荡后终于归家的安宁,是等候的终于落定。我曾对他说真的好喜欢这句话,然后他会在下班后对我说。正生着闷气的我也一下子就被逗得开心起来。
还等不等得到那个人呢?等他再回来牵我的手,说爱我,在我电力耗尽之前。
お帰り~
PS. Halu和Aki的爱情起因实在是个悖论,Aki知道Halu是因为她对爱人的长久等待才爱上自己的,所以当爱人回来时,只能怀着对Halu的爱离开他完满他心中的那个自己。如果对夏川的设定不是小心眼又偏执的神经质,故事只能以Aki和夏川的婚姻结束吧。可是话又说回来,正如友则所说的,夏川迟迟不回来是因为并不认为Aki是很好的女人吧,所以才放她在那里不闻不问不担心她会跑掉,只是正好有Halu这个奇怪的家伙认定了Aki才激起了他的好胜心。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是真正没错吧,好的爱人是能看到你不同于他人的优点,认定你独一无二,让你变得美好起来的。这个过程大概就是狐狸对小王子所说的驯养吧,所谓建立联系。
PS的PS. 重看的时候觉得Halu和大和也太暧昧了,喂喂,编剧你也腐得有点明目张胆了呀喂,让大和失恋后抱着Halu真心告白说干脆我们在一起吧,让他在门后听着Halu和Aki深爱又互相伤害的对话低头纠结,还有各种“大哥你是我心中的原因”之类的话,你是想怎样啊。。。唉,当初纯洁的我居然没发现啊。。。
PS的PS的PS:木村实在是太帅~我想真正有魅力的男人应该是兼具成熟男人的坚毅隐忍和小男生的稚气天真两种气息的,而这里的木村,不论是冰上的眼神坚定,还是咬着棒棒糖对女生说“maybe”,无需要太多,已足够秒杀我~结子姐姐也真是好看,笑起来很温柔很“古早淑女”,眼神都是软软的治愈系。对于普遍认为和木村最佳搭档的松隆子,我怎么都喜欢不起来,即便恋爱世纪也很好看,在我心里终究是不及长假里的智子和这里的结子。说起来,长假和pride里,木村都是爱上了等待未婚夫的女子并最终转正的啊。
當春遇上秋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
當男人遇上女人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
一直覺得Pride講述的是一個很浪漫的故事。
充滿男性氣概勇敢正直又有傷痛過去的春與女性纖細柔美又予人以安定包容的秋,
從此,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此前關於野島伸司只看過一部2003年版的《高校教師》。
都說野島伸司喜歡寫爭議性大的東西,特愛人性幽微的陰陽面,把它赤裸裸地揭露出來;喜歡不斷地製造問題,讓觀眾自己去解答……
那麼也許是時間讓作家的棱角磨圓了?還是人到中年變得對這個世界更為包容了?
從03年《高校教師》到《Pride》再到08年《薔薇的花屋》,看得更為清楚的是野島伸司在“愛情”方面的造詣,那些凄婉的、容忍的、張揚的、內斂的愛情……
《Pride》裡製造了一個悖論。
野島塑造了一個堅守愛情的女性形象,既是被秋的脆弱與堅持的奇妙反差所吸引、也源自童年被母親無法堅守而遺棄的傷害,春靠近了秋從一個遊戲開始。春想要維護那份堅守,卻偏偏是由於他的靠近讓本就奄奄一息的等待徹底死亡;他想愛的是心中另有他愛的秋,可愛情本身就充滿獨佔意味誰也無法幸免。
前男友的突然回歸讓矛盾激化了。
秋同樣知道春之所以接近她只是源自自己對於前男友的堅守,一旦放棄那份堅守,春是否還會選擇她?於是為了維繫她與春的聯系,她不得不回到已經沒有愛戀的前男友身邊。春對於堅守的執著,偏偏使得兩個人的愛情必須以分手完成。
真真諷刺,她懷著對他人的愛來到他身邊,卻必須懷著對他的愛離開他才能完成愛。
這個悖論連作家本人也無法解決。
於是只好佔據道理和道義上的至高點,讓前男友擁有躁郁狂病癥和暴力傾向,使春與秋在一起變得順理成章,使春的偏執看起來不那麼可憐又可笑。
所謂堅守,必須有離開的一方才可以完成;
或許,在秋回到前男友身邊時,她堅守的是對春的愛情;
同樣的堅守,不過是轉換了對象罷了。
以上。
看《家門的榮光》突然想起的曾經想寫未寫成的感想。
Jensen
前两天跟人聊到Queen,一时心血来潮,花了一个晚上把《冰上恋人》翻出来重新看了一遍。
研二时看了一堆木村的剧,最喜欢的应该就是这部《冰上恋人》。Queen的音乐贯穿始终,特别是主题曲《I was born to love you》,如同球场上的木村一般光芒万丈。
在网易整了个歌单:
http://music.163.com/#/my/m/music/playlist?id=102536846
分集曲目:
来源:http://tieba.baidu.com/p/283622570
★主题歌
I Was Born To Love You
★第一集:
We Will Rock You
Long Away
Fat Bottomed Girls
Headlong
Dear Friends
We Will Rock You
★第二集:
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
RADIO GA GA
You're My Best Friend
Too Much Love Will Kill You
★第三集:
Friends Will Be Friends
★第四集:
Staying Power
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Put Out The Fire
Too Much Love Will Kill You
Somebody To Love
★第5集:
Forever
Let Me Live
I Was Born To Love You
★第六集:
Party
Dancer
Good Old-Fashioned Lover Boy
★第7集:
Misfire
Man On The Prowl
★第八集:
Forever
★第九集:
Too Much Love Will Kill You
★第十集:
Forever
Let Me Live
★第11集:
These Are The Days Of Our Lives
We Will Rock You
Bohemian Rhapsody
Too Much Love Will Kill You
I Was Born To L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