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泷泽秀明,石原里美,伊藤淳史,加藤雅也,渡哲也,松坂庆子,后藤真希,今井翼,小泉孝太郎,上户彩,中井贵一,松平健,神木隆之介 主演的电影《义经》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视剧《义经》来自于日本地区。
2、《义经》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05年在日本上映,《义经》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396分,《义经》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视剧《义经》值得观看吗?
《义经》总评分396。月点击量11次,是值得一看的日韩剧。
4、《义经》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义经》是2005-01-09(日本)上映的日韩剧,由影星泷泽秀明,石原里美,伊藤淳史,加藤雅也,渡哲也,松坂庆子,后藤真希,今井翼,小泉孝太郎,上户彩,中井贵一,松平健,神木隆之介主演。由导演黛りんたろう,木村隆文,柳川強,一木正恵携幕后团队制作。
5、《义经》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日韩剧电视剧《义经》是著名演员泷泽秀 代表作,《义经》免费全集2005年在日本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义经电视剧,义经剧情:十二世纪中叶,日本爆发平治之乱。平、源两大家族相互角力,最终源家落败,源义朝(加藤雅也饰)也被乱军杀害。在此之后,义朝爱妻常盘(稻森泉饰)及两个孩子赖朝(池松壮亮饰)和牛若丸先后被强大的平清盛(渡哲也饰)俘虏,并暂时保得性命。数年过去,牛若丸与敌人的孩子共同成长起来。为防止将来对自己不利,清盛将常盘嫁与他人,并责令牛若丸出家。投身鞍马寺的少年经过数年磨练,终于成长为武功高强的青年豪杰(泷泽秀明饰)。某日,他从新宫十郎义盛(大杉涟饰)得知自己的真正身世,从此背负起为家族报仇的使命。自此,浩劫辈出、浩浩荡荡的源平合战拉开了序幕…
这个周末开始真正进入《义经》。怀抱着期待和决心,实际上还是陷入了些许痛楚的。就好像如今再翻看村上的长篇,非得是有很大勇气不可的,否则才一两页就会丧失阅读下去的信心。《义经》即使为电视剧,也让我有如是的感觉。
我,喜欢看一些无奈,让我觉得心被绞痛而不得畅快。源义经是源氏的后代却成长在对头平家。由于其自身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得到众人包括敌人的喜爱。六、七岁时被送去寺庙,被期待剃度而减弱威胁。而这样一格极具魅力的孩子怎能如此就被剃度了呢?于是在十几岁时,他决定逃出京城去往平泉,也从此与平家真正成为敌人。平清盛,这个曾经被错认为父的人,也就从此成为了战场上的对方。
源义经的母亲,常盘,忍辱负重,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活下来,而屈服于平清盛,并为其生下能子。源义经深深明白自己的母亲,却也交织在复杂的感情中。平清盛时平家的首领,有智慧残酷的一面,也因为自幼失去母亲而心存善良。而正因如此,当年留下了诸多源氏的后代,成为日后的祸患。我一直在想,他死得时候有否后悔,后悔自己的一时心软?
其间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太圆满了就一定会有大挫。这是形容平家自大败源氏后,在兵权及朝政上的全盛背后,也还是有一贯最为可怕的亲情相争。义经的两个哥哥都说过,情义不可取。外人以恶相向,也还就是外人;而族人谋反则伤及根基。因此赖朝(义经的哥哥)用人以能力为标准,以理为管理,以领地为契约维系盟人。情义为大敌的论证也出现在《乱》中,一旦父亲大人下台,几个儿子就群起纷争,最终父亲不但没有任何落脚处,还为你死我活的亲情之战而发疯了。义经君当然是个重情义之人,也正因此而具有大魅力,所谓在片中反复被他人称道的“吸引力”。但目前他只是一个源氏后人,带了几个家臣,没有大利,很难知道将来他以情服人是否可以完满。似乎隐约已经看到一丝他的悲剧的样子。
其实我想说,不信任族人或者家人的情形延流至今。相信一个莫名的人,喜欢它,爱上它,不管不顾,这就是所谓盲目的爱情。不同样是这个情形。然而是什么让你去信任已各莫名奇妙出现在身边的人,而选择背信弃义于二十多年的家人呢?
我承认,有时候的自己的偏执。
首先要说明的是,写下这篇评论之前本人已经把签名改为了:“靠北的源义经!LN哀你不幸,怒你不争!!!”
大河剧,不管主角是谁,主役又是谁于我而言通篇观看下来都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只不过如果过其主役是自己心水的演员自然可以硬着头皮挑战一下,比如《利家与松》,比如《龙马传》,再比如《义经》。
没错!如果没有美颜Takki的挑战演出我一定会忽略这部剧,更别提它还贴着HLL的“大河”标签。就算是讲述一代战神源义经的一生大概也不会为它的吸引力在我心中加分。问题是既然它拥有了在我心中加分至满分的资本,我也就无法视而不见。
说来惭愧最初只对尼哄国的二次元世界感兴趣的本人对于源义经的认知是来自柯南剧场版《迷宫十字路口》,与其说我记住了源义经和牟庆宿命般(啊噗~我是来乱的)相识倒不如说我记住的是京都的鸭川和樱吹雪还有服部与和叶吞吐不语的小儿女情怀。而且我确定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是分不清楚森兰丸和义经的……(主公大人我对不起您……
咳咳咳,言归正传,现在口气再怎么轻松大概也不会消磨我接下来的出离愤怒。
源义经的生平已经两次被作为大河剧搬上银幕,最近的一次便是这次(不要问我第一次是哪部,我不知道)。比起其他源平时期的人物这一位大概是被神化的最厉害的一位,以至于每次听人提起源义经三个字我的脑海里都情不自禁为那个面目不清但据说一定俊美的男子先打出高倍的柔光洒点樱花瓣啥的再配上悠扬的笛音……哦哦京都新一代美少年华丽登场~~
这才是少女情怀(尽管我不确定我有这样东西)中会出现的源义经大人嘛。有着历史小说家们绝对不会忘记叙述的美貌和神勇,屡战屡胜的傲人功绩,以及如樱花般短暂华美的生命和荣华。
可是这样的源义经最终只能落得被逼自杀(或逃亡?)的下场,开创镰仓幕府的功绩也拱手相让与兄长赖朝,让人扼腕的同时不由得思索:“这是为毛?”
毫无疑问,源义经的才能体现在军事上,他摆脱了传统观念里拘泥于武士个人战斗力的作战模式,从军队整体的实力着眼考量战争,再加上初生牛犊的气势全胜的战绩手到擒来。但问题在于,战争之外的义经,那实实在在是一个“傻瓜”。
当然,尼哄历史上有不少被称为“傻瓜”的男人。织田信长之所以为傻瓜是基于他那过于雄壮与理想化的鸿鹄之志不是一般燕雀大名可以理解的;前田利家之所以为傻瓜的确比较名副其实可他幸运之处在于娶到一个好老婆阿松遇到一个明主信长公,说是傻人傻福不为过;而我们的源九郎义经大人,他的傻,傻到让人气结!政治白痴也就算了,几乎成为一个复仇机器也算了,可是他在一边白痴着立下赫赫战功灭掉了平家的同时一边还葆有孩子似地单纯拼命地想要从同父异母的兄长那里获取关爱,九郎啊九郎,遮那王啊遮那王,牛若啊牛若,我们都知道你从小缺爱,可是你是武家人啊武家人!你这近乎病态的恋兄情结,让我汗颜。
更要命的是赖朝给不了你的,白河法皇给的你就肯要么?你那墙头草般的叔父给的你就肯要么?宁缺毋滥啊啊啊!!宁可看你变身鬼畜奋起直追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求之不得就亲手毁灭来一出反转剧,也不要看你用这不成熟的病态人格给我们上演着乱世中的家庭伦理杯具。天知道你怎么会对“血缘”二字有种偏执的迷恋。重情重义你第一,白痴弱智你也不差。在对于普通人而言生存都难以为继的乱世里,义经对于“血缘”的固守过于另类,也过于傻帽。明明是个自小变亲缘极淡的孩子,却还要努力抓回所以流逝的牵绊,最终还是作茧自缚。不过这样的一生,足够用来为一个神话做注解,源义经的傻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
他傻的另一方面在于他对政治完完全全的无知无觉,用今天教条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毫无政治敏感性”。换做是常人也会明白的“功高盖主”之理在他眼中似乎完全不存在;尼哄人本性中根深蒂固的“各安其位”的思想在他身上也没怎么得到体现;更别提身边的一帮家臣了(那些能算是“家臣”吗?)。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战国时期的四大公子中平原君倒是个绝类义经的家伙,平原君“有门客三千人”大都是“鸡鸣狗盗之徒”,这是重点,在这一点上义经亦如此。义经手下的家臣(如果他们真称得上“家臣”的话)从市井之徒到武僧到强盗再到船夫等等不一而足,虽然也有类似从藤原秀衡麾下投奔而来的佐藤兄弟二人这样比较正常一点的,但在整体上来讲他们不是发展的主流……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清楚地为义经指明方向,正相反他们怂恿着他在更加功高盖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无路可退。尽管最后这一干有勇少谋的忠义之士选择了以身殉主在我看来也是求仁得仁。毕竟若他们想要追随的是一个可以定江山平天下开盛世的明主,又何须选择源义经呢?
正如北条政子所言,义经身上有一种吸引人心的东西。义经自身蕴藏的那种单纯之至的特质是它在混沌的乱世里得以人心所向的关键。人无论自身多么的肮脏不堪都无法规避本性中对于纯洁美好事物的向往——只是这种向往会导致不同的方向:与之共生或将之毁灭。那样的年代承载不了的正是这样理想化的美,所以义经成了传说中的神话,而不是绵延不绝的传奇。
讲过了义经的傻,再回到剧中。这部剧对于义经的美化程度实在是有点过高,摒弃了义经本质上的有勇无谋,剧里的源义经不仅文韬武略而且处变不惊淡定从容最重要的是他还很隐忍!!!如果没有看过司马辽太郎的《镰仓战神——源义经》我可能真的会认为历史上的源义经就是这样——但试问如果历史上的义经真的如此他会被源赖朝的那么几封书信给逼死那才叫历史奇案吧!事实是历史中的义经单纯没错,傻瓜也没错可是他像他老爸一样喜好女色并且贪慕荣华,处变不惊他是做不到的他更像是那种喜怒形于色毫不沉稳的莽撞武将,至于自身修养,自然也没有剧中描述的那般惊艳,只是比起木曾义仲那一帮乡下土匪而言的确好上很多……这样对比起来这种改变还真是……理想化啊。真正一脉相承的恐怕就是义经攫取关爱的那种执着吧。不过忽略历史我不得不承认我很喜欢剧中的义经,但他美好的太过不真实。
下面说演员。
Takki~~~正如我上面说过的剧中的义经美好的不真实,但是大概正是基于这种设定才会选了我们Takki去演绎这样源九郎义经吧。虽然剧中他的演技被以中井贵一大叔为代表的一帮老戏骨的沉稳华丽演出一衬托显得有些单薄但这样的缺陷放在剧里反而有些说服力——Takki身上的疏离和不真实感和剧里被美化神化的义经倒是相得益彰。他的表演的确可以让人看出演的痕迹,但他自身赋予义经的美好大概可以让不少看客忽略演技上的不足。更何况Takki明眸顾盼间眼光的流转把故作深沉时的生硬表情和不太过关的台词都遮掩了九成九——所以说会用眼睛演戏的男人才是王道啊!!takki你真的太美好了~~~~
比较惊喜的是石原里美在剧里的扮相,这才是白歌子嘛,虽然不能说美艳惊人但至少那种纯美完全可以轻易俘获义经和观众的心,虽然我快进了大部分的爱情戏也不由得想夸这姑娘几句,要知道她是难得与Takki配戏(特别是古装)还不被Takki的美给遮盖住的女星啊,就这一点上她已经比绫濑遥高出N个段数了,鬼知道我什么时候才可以消除《里见八犬传》这个该死的噩梦。
至于建国兄饰演的梶原景季那更加是惊喜——我终于愿意用“帅”来形容建国兄了!!(还是说我的审美终于被扭曲了?)不知道是不是本人视力不好的原因,剧里建国有那么几个角度居然有了野村大人的风范??!!可惜戏份不是那么多,但比起他的石田三成而言《义经》中的梶原景季是在太美好了,毕竟建国兄zenzen衬不住月代头啊囧。
财前直见不是美女但她的北条政子很有气势也够腹黑,只是编剧的用心让我有些寒:最初北条政子见义经的那几集是不是有些…暧昧?
至于其他的那些华丽的大叔们,都是好样的~~阿部大叔,他演的不就是那“京都第一美男”么?真是美好啊~~
哦对了还有稻森泉JJ,您还是一如既往的美丽啊,虽然分手了,我还是要说,要润没娶到您那是他没福气。
P.S 纵观泥轰国,也只有Takki配的上那句“如夏日骄阳般耀眼的英俊少年”了。
Takki啊~~~~你美得让我泪奔~~~
关于源义经这个人物和他的生平,我不想作太多赘述。姑且只谈谈演员和角色罢。
1.泷泽秀明:源义经
秀明先生来作唯一的男主角,不得不说是导演眼光独到。
首先,秀明先生在神态上太得义经之神。有人如此评价,觉得泷泽本身就是一个大写的虐字,因为无论命运如何不公,他却始终甘之若饴。这一点与义经何其相似!可能正因如此,演义经时,他并未给人演戏之感,而是不自觉间就已流露出义经之神态。泷泽秀明的眼睛里,有着与22岁(最年轻的大河剧男主角,至今未被打破)刚过弱冠之龄不符的宁静,深思,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忧郁,使得哪怕他的笑容都给人隐隐心疼之感。到了义经后期,眼中的深思和忧虑越发加重,却无一丝慌乱,这又恰好体现出义经对于苦痛甘之若饴,也令人更因此令人心痛他的悲剧命运。
令我个人最深刻的莫过于书写腰越状的一幕。灯火下他缓缓抬头,双目盈满泪水,如怨如慕,倒映出点点星光,却迸发出令人不忍直视的光芒,似有千言万语无法用言语阐述内心痛楚。嘴角紧抿,仿佛狠狠忍耐。身前的书案上是写满字的腰越状,似乎还能嗅得到未干的墨水香气。只这一幕,将义经被兄长苦苦相逼的困境刻画得近似完美,远胜过千句台词。
容貌上的秀明也完全符合后人对义经的期望,那时候的泷泽真的是满满的天使颜。白衣的秀明在树下吹笛那一段,活脱脱的眉目如画,少年义经想来也莫过如此。在五条大桥上与义庆打斗的画面,那被解开头纱缓缓回头的瞬间,美得惊为天人。换上军装铠甲后,不乏英姿勃发的一面。
泷泽秀明和源义经,也许是茫茫之中天注定,有种人神合一之感。
2.渡哲也:平清盛
个人非常满意渡哲也版本的平清盛,无论是年龄,体型还是神态都很符合我对平清盛的认知。
对于义经他既是敌人又是父亲。在面对小小的义经时,他的微笑威严而和蔼,看义经玩竹蜻蜓,仿佛面对的是自己亲儿子般。为义经在屏风上画上小小的帆船,引得自己诸多儿子眼红不已。在小义经心中,这个权倾天下的男人,纵然恋慕这自己母亲的美貌,纵然不会时常来看他和母亲,依然是自己唯一的父亲。
平清盛同时是平家的擎天柱。在将女儿德子嫁给高仓帝之后,平家的荣耀达到顶峰。然而平清盛也十分清楚,高仓帝和父亲天皇在妻子平滋子死后对自己的种种不满开始显露。他担心诸多,包括源家的重振,因此强令常盘夫人将小义经送至寺庙修习。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只是,恰好是在白马寺修行内,义经得知了自己生父源义朝的存在,和他和平清盛的悉数过往。试想,若是平清盛将义经一直留在身边细心呵护,义经会不会就一直以为自己真是平家人呢?
3.中井贵一:源赖朝
太赞叹这个形象,这才是哥哥赖朝该有的样子。话说2012年的平清盛里那个空有肤白貌美的冈田将生的源赖朝真的能在那个战乱时代成为一代桀雄么?(但是对于源赖朝的夫人北条我不得不说在本剧里面,一开始有点显老,后来看其实也还不错)
中井贵一的赖朝总给人面目严肃之感,因此他的眼神戏也就格外重要。赖朝的戏份是越到后面越精彩。特别是末尾几场,下令追捕义经时,眼中的狠毒似毒舌发难;对于义经未出世的孩子,对妻子北条说:是女儿则留,男儿则…你知道该怎么做时,眼中的冷酷似毫无波澜的海水;最后,得知义经自刎,眼中闪过一线茫然,又迅速被喜获成功的沉稳之色所取代。
赖朝和义经太不相同。义经既是战神,也是从未见过生父一面的遗腹子;是在乱世中重情重义的美男子,也是身经百战也不离不弃追随哥哥的弟弟。对于平家,他爱恨两难,平清盛于他,既是仇人也是恩人。他的眉目间充溢的是怜悯,是忧思,是深情。他爱的人静御前,也是温柔和善的女子,带给他的是内心的抚慰。而赖朝,生来注定和平家为敌。他只有一个身份:源义朝的嫡子;一个任务:复兴源氏。他认定与家臣或盟友之间的纽带靠的是利益而非情谊。他与妻子北条,纵使成婚之初尚是你情我愿,而后来则政治联谊、强强联手的色彩更多。
感谢中井贵一,给我一个如此的赖朝。
4.石原里美:静御前
给十元:无论你是顶着厚刘海的贫穷女,是如德芙般丝滑的巧克力职场恋人;被和尚盯上的迷人小妖精,还是热爱时尚的元气女孩,在我心中,你都是在石路上回眸浅笑的古典美人,静御前。
十元那时候真美啊。不是泷泽秀明那种宛若不是人间烟火的天使颜,不是仲间由纪惠那种妩媚嫣然,不是柴崎幸女将军的霸气无双,不是长泽雅美似邻家少女般秀美娇羞。那时年方十八岁的石原里美,落落大方,仪态万方,眉目娴静而坚贞。作为舞女持折扇起舞,庄严如一场神圣的祭祀;在爱人义经怀中落泪,褪去了矜持后的少女之心真情流露反倒更令人心疼;与义经在大雪中诀别,为了让义经专心隐瞒了自己的身孕,明明心如刀割却比义经更加冷静地转身;在得知自己刚出生尚未见一面的婴儿被赖朝杀害,痛哭失声,似癫狂似疯魔;最后的起舞,吟唱对爱人的相思,在秋日纷乱落红中迎风而立,以决绝不屈的意志抵御尘世的折磨。
阿静阿静,武士的妻子,注定了命运多舛凄迷。
5.其他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啊
喜欢僧兵义庆的仗义忠诚,喜欢常盘夫人稻森泉的婉转柔顺,喜欢阿韧的直率坦诚(上户彩妹子也很美啊),喜欢小时候那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小义经神木隆之介,喜欢善识人心的赖朝妻北条政子…然而,那个教会义经武功的白发老先生总是一出场就让我有种看鬼片的毛骨悚然…
《义经》是我看的目前为止最投入的一部大河剧,故写一点粗略的影评,以此纪念。
Jensen
这是第一部让我看得停不下的大河剧,所以还是写点,一天写不完就以后继续。
最早听说这个名字是看柯南,这个估计跟不少人一样就不赘述了。其实在看第一集的OP时,看到那段兰陵王入阵曲,我就知道自己已经完整地,彻底地被剧透了。但我还是一集一集既急不可耐,又很有耐心地刷完了,虽然越往后看越心塞——因为我觉得,即便在将来的十几二十年中,我们也不可能拍出一部有关兰陵王的,如此有诚意的作品。换句话说,从第一集开始,两个人在我心里已经完全重合了,就是把此作当作兰陵王来看的。
很多人说这种低智商的政斗比较无聊。其实古人,尤其是上流社会的文人士人,未必真的都像我们今天这样可以无下限地卑鄙,对很多迂腐的原则还是非常重视和坚持的。比如海战中对于义经让己方射手射掉敌方船只的摇橹人时,遭到了平家人的蔑视;屡次靠偷袭得手也让平家人看不起。古代社会的秩序基于道德,而不是今天的规则。
先说义经。政治白痴这个词无疑是很准确的概括,但在我看来,尤其是喜欢他的人看来,未必不是一个昵称。对于功高震主带来的种种危险,他并非完全无所察觉;但是整体来讲,对于兄长赖朝的战略规划,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镰仓公需要的不仅仅是报仇和重振源氏,更是要架空天子,建立以武士为核心的政权实质上取而代之。
再说赖朝。他多次强调自己是重理而摒弃情的人,但是实际上,他遵从的“理”大多是他自己设定的,必要时拿来搪塞的理由。义经虽然是个缺乏政斗基因的人,但他的行为在大义上没有任何错误。拿天皇的三件法器来说,既然镰仓当时是官军,那灭掉平家之后将其归还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你自己想要,何不在战后自己派人去取呢?如果你的目标是法器,为何不在战前就对义经说清楚?估计要是真说了,无论他把它要建立的国家描绘得多么美好,义经也就不会再帮他了吧?
让一个正直的人帮你完成一件卑鄙的事情,事成之后还要怪这个正直的人为什么不按自己卑鄙的思路来行事,为此就是背叛,这未免欲加之罪得太明显了点。
日本的皇室不同中国,在秦统六国之后就早已是随时”彼可取而代之“。电影《大奥 永远》里将军纲吉曾经问右门卫佐:孟子推崇的周朝是灭掉自己的主君商而建立的,此大逆不道之举为何会得到肯定?可见就是在一个漫改作品中,也知道古代日本人对天子的地位认知是如何不可动摇。平家扶持的幼主好歹是有皇家血脉的,而镰仓竟然想要得到法器另立天子,这种想法在当时人来看恐怕是亘古未有吧?
剧中对几次战斗的表现很生动很翔实,背景介绍也充分。大河剧对剧中的战术运用解释的极为详细,清晰的地图一直是我极为推崇的一点。不过坦白说,35集平家灭亡之后,看得确实失去了激情:知盛大人一人难挽大厦将倾,但能在拼尽全力之后葬身大海又何尝不是一个武人很好的归宿?义经在后段的逃亡中确实智商略掉线,一开始不肯回奥州显得有点死心眼;但是无论自己境况多么艰难,始终不改初衷地为别人着想,家臣才会为之折服而跟随,甚至在安宅关专门埋伏着捕获他们的人最后都能放他走。
对奥州的境况和实力片中也许有所美化,但即便奥州最终没有能力和镰仓对抗,如果镰仓硬要啃这块硬骨头,恐怕己方也会大伤元气。所以上兵伐谋,离间远胜百万雄兵,镰仓公在这点上不得不让人承认是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也是“开国者”必有的资质。
但是那历史上许许多多建立功勋,想要名留青史的开拓者或许不会想到人类会发展到今天,发展到人人平等的时代,发展到制度的约束胜于权力的约束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拥有辉煌政绩的人难以再被称为英雄,掌握权力的人要受民众的监督。但是无论人类如何发展,璀璨的思想,完美的人格永远都会被推崇。渺小的人需要他们,高尚的人崇敬他们。所以改变了历史的人也只能在史书中强行让人们记住,无奈身死的人的故事却在民间永远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