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儿

小事儿

83

    7.0

    • 主演:宁元元董博文陈程玉宋迎春丁文博孙露菲韩旭

    常见问题

    1、宁元元,董博文,陈程玉,宋迎春,丁文博,孙露菲,韩旭 主演的电影《小事儿》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小事儿》来自于中国大陆地区。

    2、《小事儿》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20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小事儿》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581分,《小事儿》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小事儿》值得观看吗?

    《小事儿》总评分581。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小事儿》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小事儿》是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宁元元,董博文,陈程玉,宋迎春,丁文博,孙露菲,韩旭主演。由导演宁元元携幕后团队制作。

    5、《小事儿》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小事儿》是著名演员宁元元 代表作,《小事儿》免费完整版2020年在中国大陆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小事儿电影,小事儿剧情:何小时和林晓语是江南小镇里的高二同班同学。面对高考压力,何小时的父母对儿子严格管教。做药剂师的父亲甚至规定儿子每天要喝提升智商的保健药。林晓语是单亲家庭,在校学习自觉努力,是典型的好学生、好孩子。何小时为快速提升成绩,跟林晓语组成学习小组,让林晓语帮他划学习重点。一次自习后,两人因看手相,被教导误认为在早恋,要他们公开检查。何小时遭到了父亲严厉的责骂和体罚。为了让检查写得深刻,俩人做出许多努力,却最终发现,他们实际上仅仅是朦朦胧胧的互相喜欢。后来林晓语家里变故转学了,何小时独自努力,考出好成绩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宁元元
    • 董博文
    • 陈程玉
    • 宋迎春
    • 丁文博
    • 孙露菲
    • 韩旭

    为您推荐

    用户评论

    • Jensen

      #平遥国际电影节#演员表演整体慢半拍,慢悠悠的节奏,缺乏更丰富的表达,时间拉的实在是太长了……映后交流男女主到场,男主本人明显更帅一些。

      作为学生作品其实很不错了,基本功很扎实,大三就能拍摄完整长片,有这样的资源调度能力,羡慕了…………没什么写的也没什么评的,还不够140个字吗啊啊啊

    • Jensen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又一位电影人家庭子女出道。

      这一次是第六代元老导演张元和金马奖编剧宁岱的女儿,他们俩一生最大的财富——宁元元

      导演宁元元

      仿佛在哪里见过她对不对,来,迅速上一组回忆杀。

      有一种罕见的童星命,叫竟然没长残!

      14年前,方枪枪和陈南燕,一个5岁,一个6岁,是《看上去很美》

      14年后,两个娃娃脸长大成人,管早恋这件事叫《小事儿》

      但《小事儿》不是《看上去很美2》,她是宁元元再不拍,就快忘光了的中学记忆。

      故事里,校主任认为这对高二学生(现实中,宁元元和董博文也算半个发小)触犯早恋,让两个人一起写悔过书,结果悔过书越写越“嗨”,连改三遍都通过不了(就跟电影审查似的),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离“恋情”越来越近

      听上去,它其实很“反骨”,甚至,它说出了其它同类校园青春片无法言表的台词。也因为这层表达,本该在去年就来平遥竞赛的《小事儿》,又修改了一年。

      但90%的影迷都会想,当宁元元和董博文登台的一瞬间,所有人的焦点都不在这里。

      你会问,一个在20岁的年纪,刚上中戏音乐剧表演系大三,就能在半年时间里筹备一部电影并开机。

      那是不是因为宁元元生得好?

      20岁的她,自我表达意识在哪?判断力在哪?她的思维方式里,会有父亲那样的影史符号的烙印吗?而对现实的她,什么是小事儿,什么是大事儿?

      我不知道,我特想知道。

      于是首映当天下午,第一导演在平遥新闻专访间里和宁元元嘻嘻哈哈聊了一个多小时。

      聊到《小事儿》的内核,聊什么是好学生的反叛,聊到妈妈的严厉,爸爸探班时为女儿镇场子的模样,聊审查对表达折损的看法,聊什么是悲观,还聊起“第二次郭敬明李成儒大战”,都是成人话题。

      在宁元元看来,除了当导演很头疼,短期内不想再碰外,生活上的那些,就都是“小事儿”。

      这篇6500字采访,让你看到行业的一个真实侧面,也让你看到这个小女孩的鲜活的初心。

      01.执念起源:现在让我拍,我可能拍不出这部电影

      第一导演:推动你当导演的意念是什么?

      宁元元:完全是因为小说触动到我。最初是一个哥哥才储源(《隐秘的角落》编剧),他发给我的知乎上的文章,一个“分手协议”。

      我就微博上联系作者叶小白,买下版权。那篇文章其实是他小说里的一个章节,就三页纸。

      第一导演:这三页纸在第一直觉上触动你的点是什么?

      宁元元:文章里男主人公就是叶小白他自己,我们俩算是同龄人吧,他是1994年的,我是1998年的。

      我作为一个女生,特别为这个男生着急,因为他太不懂女孩了,但恰恰因为这个男孩的不懂女生的这种状态,打动了这个女孩。

      第一导演:叶小白也参与写剧本吗?

      宁元元:他先改成了电影剧本,改了很多版,他写的内容是我最想要的,但我又觉得把它呈现成影像很难,所以我又自己再改了一遍。

      第一导演:你有发现这台词写得是王朔那种路线的吗?

      宁元元:很多人都这么说,我自己也这么觉得,这是一个个人喜好吧

      第一导演:从写剧本到开机,这个筹备过程花了多长时间?

      宁元元:特别快,我是2018年3月份微博私信找的叶小白,到9月份我们就开拍了。

      第一导演:那么快!?

      宁元元:对。

      第一导演:怎么做到的?

      宁元元:我觉得,如果我现在做这个事情,可能会没有当时做得那么顺利,那么快。

      第一导演:你是说当时靠的是一股冲劲吗?

      宁元元:对,我觉得人越小,想事情越直接,不会考虑很多

      当然,我知道这个剧本人物很少,很不丰富,起承转合没那么完善,包括拍摄时很多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同期声和配音我觉得做得不是很好,但当时我并不知道那么多。不像现在可能经历……

      第一导演:经历一次做导演的过程,知道难处在哪,再也不想碰了。

      宁元元:对!真的是这样!

      第一导演:一想起那堆事儿就头疼。

      宁元元:对!一想到我要跟这个人一直提要求我就……我觉得,两年前我还是个任性的女孩,我就要这样,我就要那样,我不怎么听建议。

      现在回想,当时做得特别容易,见到一个人你就会很直接地表达,反而这样更容易成事,我不会考虑我拍得不是很好

      第一导演:一犹豫就坏了,片场执行的成本就高了。

      宁元元:对!

      宁元元片场工作照

      02.电影家长:妈妈对剧本有顾虑,爸爸就爱说“特别好”

      第一导演:家里人怎么看你做导演这事,怎么看这个项目?

      宁元元:我妈妈也是编剧,她觉得我这个剧本完全没到拍摄的地步,要再改一些。

      第一导演:那对你不是个打击吗?

      宁元元:还好吧。

      第一导演:反正就是说服不了你,你直接做就行了。

      宁元元:对,但我爸爸是比较支持我的,我本来不是特别想自己去演女主角,但他就觉得你应该自导自演。

      第一导演:爸爸的建议是基于他对女儿的了解吗?

      宁元元:怎么讲呢,因为一开始爱奇艺也特别支持我,本来想做一个比较大的制作,可能比较商业一点,找一些明星,但我爸爸觉得这样对我的压力比较大。

      第一导演:能不能hold住这个明星。

      宁元元:对,我当时就是想尽快拍,因为那时候我还能想起来我高中的很多事情,我现在都想不起来了,两年里会忘记很多,很多课堂上的小细节我现在都忘了。

      第一导演:爸爸会不会来探班支点招?

      宁元元:我爸爸他只喜欢说“特别好”。

      第一导演:就三个字?

      宁元元:就会说“特别好”。

      第一导演:纯鼓励你。

      宁元元:说实话,他从来不说“还行”或“不好”,他好像就是这样的人。但是,我知道他对我说“特别好”,可能差不多就50分吧

      第一导演:他探班时做什么呢?

      宁元元:他会往那儿一坐,看一看,总这样。

      第一导演:这就是给闺女震场子。

      宁元元:对。他肯定是爱我的,他必须爱我,他是我爸啊!

      宁岱、宁元元、张元,父女三人今年的合影

      第一导演:有没有想过,如果没生在一个电影世家,可能也不会走上这条路。

      宁元元:我会想这个事。但是我觉得这都是之后想的,但就像我拍《小事儿》的冲动一样,小的时候突然就有冲动,我想演戏,我想在舞台上,有一束光打在我脸上,我想要表演,或者说我小时候学京剧,扮上那个相,想要做这件事。

      你是被家庭潜移默化的,并不是说你想像不到如果没有这个潜移默化的话你会想做什么事情,但是你已经被深深地潜移默化了,而且你身体已经有一种冲动了

      第一导演:也就是偶尔稍稍自我怀疑一下,然后马上继续做表演了。

      宁元元:对,可能会很短暂,因为你已经爱上这件事。

      03.时光回转:方枪枪归来,看上去还美

      第一导演:其实吧,今天(电影首映第一天)对影迷来说是一个魔幻时刻,因为在《看上去很美》14年后,方枪枪和陈南燕竟然以成年人的样子同框了。我觉得你潜意识当中一定也会有一种回溯感,毕竟你跟董博文是一块长大的,你绝对不可能是没有演员挑才挑董博文的,不可能到这个地步对不对,真要是演《小事儿》,哪怕找你同学都行的。

      宁元元:你说得太对了!真的是这样!

      但我说实话,我没有一开始就找董博文,我先给他看了这个剧本,问他有没有意向要演,他说刚好9月份要去英国上学,而《小事儿》刚好就要立刻拍,那就算了。

      等于说他最后为了拍这个片子还推迟了一段时间去英国。

      第一导演:你新闻发布会上也说了,主观上这片跟《看上去很美》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两个片的主角都是未成年,《小事儿》带着反叛,《看上去很美》那就更反了,两个片子在客观上都是和权威做对抗,在这种反抗下,我们看到一点小灵动的东西,你不可能不去想这两个片子在表达上的某种关联性。

      宁元元:你总结得很好!你一说完,我现在觉得真的是这样的。我跟董博文,这些年就没有断过联系。

      第一导演:你跟他好到什么程度?

      宁元元:就只是朋友。

      第一导演:好哥们?隔三差五约个饭?

      宁元元:没那么常见,但是我们一定每年都会见的。我后来是去国外上学……

      第一导演:一年回家见一面。

      宁元元:对,小时候我们都是爸爸妈妈带着才能见,因为没法自己出去跟人见面,大了以后大家才能发个微信,说我们吃个饭。我们俩什么都会聊,大事小事都会聊,只要没有爸爸妈妈在,啥都会聊。

      第一导演:你们俩的共同话题是什么,聊嗨的点都会涉及到什么?

      宁元元:很多很多,也会有电影,也会有最近的热点事情,或者身边的人。因为他现在在国外上学,我之前在国外上过学,我们会讨论一些国外的事情,毕竟他要在那儿生活几年。

      第一导演:你们俩还会是不是聊两句当年《看上去很美》的事吗?

      宁元元:其实没有聊过,但是我觉得这种东西在人的意识里是不可抹去的。

      第一导演:《看上去很美》对你们俩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宁元元:那影响太大了,他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如果不是你爸爸选了我演《看上去很美》,我可能之后就不会学艺术。其实他父母可能并没有想让他去学。

      第一导演:当年是怎么挑上他来的,都说是你爸爸觉得董博文长得像他小时候。

      宁元元:我也不知道,我当时也很小啊,哈哈。我当时就记得我突然间被拉去每天学钢琴。

      第一导演:很多人在豆瓣和微博上把你们今天的合影跟当年《看上去很美》的剧照拼一块,很多留言说“他们竟然没长残”,哈哈哈。

      宁元元:真的没长残吗?哈哈,谢谢,太害怕了。

      第一导演:虽然做导演了,但我觉得你还是很小女生的样子。

      宁元元:是吗,我才22岁啊,我为什么不能当小女生,哈哈哈。

      第一导演:回到《小事儿》,你把本子给到董博文,他说要出国那就算了,可后来怎么又搭上他了?是不是想了一圈还是就想要他。

      宁元元:差不多这个意思,但我也觉得他身上有一种个人魅力,我就是看到了他生活中的样子,才会找他演这个。拍《小事儿》时,我已经学了两年表演,当时的想法是觉得很多同学他们从小就学这些表演之类的,就会有一种一看就“我是演员”的这种感觉,但是我一见到董博文,我觉得他是一个生活中的人

      第一导演:他特别大北京的那种感觉吗?

      宁元元:没有。我是学表演的,但他没学过,他学的是戏剧导演。他比我小一岁,英国预科还上了一年,但是我拍摄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接触到电影这个事情上,他当时一直演些话剧。

      第一导演:但其实《小事儿》对你来说你也是很少做这样的角色的表演,你是学音乐舞台的嘛。

      宁元元:我们这个系都是演国外百老汇的音乐剧。

      第一导演:对,电影里这个女孩的原生家庭很复杂,爸爸是缺失的,妈妈又处在一个第三者的状态,你从导演和表演的两个角度,怎么看这个女孩内心的状态?

      宁元元:从导演表达角度来说,我是以男主角何小时的视角去拍这个女孩,在何小时眼里,这个女孩是神秘的。因为这个男孩就蠢蠢的,他不知道女孩怎么想,更不知道女孩的家庭。

      那我作为演员来说,我觉得她是一个特别想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女孩,她有非常独立的想法,表面上看,她劲劲的,其实她心里知道她自己劲劲的,但她觉得我就是要这样,我就是要做好所有的事情,我就是要露给别人非常坚强的一面。

      但我也觉得她在最后离开小镇,可能最不想成为的就是她妈妈那样子,可就在最后,她面对那个男孩,她又心动了。

      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她妈妈,她妈妈和男人的关系对她来说可能不是不愉快的,但是对她来讲这是一个禁地。我在表演时,我给她的想法是,她不可以对男人心动,心动这就是一种错误,但是她又不自觉地处在心动的过程中。

      她其实是个一直在压抑自己的女孩。

      04.叛逆姑娘:最严重一次,直接从我妈车里跳出去

      第一导演:电影里有座只有好学生才有资格上去的校园天文台,那个景挺特别的,是真的吗?

      宁元元:它真的是学校里的天文台,能转的,但使用功能已经不行了。我们7月份采景,当时就在找它。不过它是我们拍摄的那间学校隔壁另一个学校的。

      第一导演:所以是两所学校,嫁接了一下。

      宁元元:是这样,它完全符合我心里想的那样,那是2008年当地政府拨款筹建的,真的是个老的天文台,一个年级只能挑几个人上去看一眼,我们这个故事刚好也是2008年。

      第一导演:你怎么看这种“好学生特权”?

      宁元元:小的时候没有这个意识,但现在回想起来,就会怜悯小时候多么可怜,凭什么只有好学生才能上天文台,很多好学生不过是老师的个人喜好。

      但我小时候就不知道这些,你看很多学习不好的学生每天过得也挺开心。

      第一导演:也是教育系统决定了这种思维。

      宁元元:对,但《小事儿》里的何小时他并不觉得,这点也是我挺想表达的,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好。

      他可能有很多委屈,跟父亲,跟老师,包括跟女主角有很多委屈,他可能没有跳出来,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委屈。

      第一导演:你小时候叛逆吗?

      宁元元:肯定是有的,但说实话,正在叛逆的你并不知道自己在叛逆,人不都这样吗?

      第一导演:有没有做过什么让妈妈忍无可忍的事?

      宁元元:有,我是北京长大的,纯北京人,高中去了美国,考大学时回来艺考,考中戏的时候刚18岁,爱玩一点,我妈妈就会比较生气。

      第一导演:爱玩到什么程度?

      宁元元:出门一个人待着,或者跟朋友待着,在家待着。

      第一导演:这也不怎么叛逆啊。

      宁元元:我记得有一次我跟我妈妈都在车上,就我们俩,她开着车,我们刚出地库上去,我当时就觉得,我不想再在这个车里待下去,我们吵了两句,沉默了大概10秒钟,她的车快停但还没有停的时候,我就突然开门,跳出去了

      我也没有说“再见”,没说任何话就走了。我记得她摇下车窗,冲我吼了一句什么。

      就是你也不知道整件事是因为什么,突然一下我就崩了。

      第一导演:你这情节我怎么感觉在哪部电影里看过……《伯德小姐》!

      宁元元:啊,我看过!还真是!但我发生这个事情的时候还没有那部电影。

      《伯德小姐》

      第一导演:这是你最狠的一次反叛了。

      宁元元:对。

      第一导演:片子里有句台词,我觉得在其它电影里是不容易出现的,你说“学习是没有意义的”,类似这种反叛的表达还有哪些?

      宁元元:挺多的,一定得说的话,那个女生还说了一句:“我们可能是有(爱情),也可能是没有(爱情),但是老师已经说了我们有了,那就一定是有了。

      这个女孩心里不一定是这么想的,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好学生的叛逆。

      第一导演:她其实是假借了所谓的权威,把它反当成了一种利器,这其实是一种反讽。

      宁元元:学霸的叛逆。

      第一导演:你以前是学霸吗,算得上吗?

      宁元元:我在一个特好的初中,北京四中,学习整体还行,但并没有那么好。

      第一导演:没拔尖?

      宁元元:没有。但还是考入了一个好学校,还行。

      05.损失与得到:审查确实让表达折损了,但最真诚的东西都还在

      第一导演:我记得这片本来去年就要来平遥的,我记得特别清楚,哎呀,张元的女儿都当导演了。

      宁元元:去年还计划上院线,当时就是没过审。

      第一导演:折损有多大?30%?

      宁元元:怎么说呢,在表达上会有折损这一说,但你想表达的最真诚的东西,或者说那个触及人心灵的点,都还在

      第一导演:你看得很开,可能有些导演自己会过不去。

      宁元元:我不觉得,电影是一个整体,你想表达的并不是每个人想看到的,他只会看到他想要看到的那一部分。可能折损了部分人想要看到的东西,但它并不会折损一个整体的感觉。

      第一导演:真没觉得表达上受到障碍?

      宁元元:我是真的不觉得。比如说,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损失了几个点,也许他没有得到他想的那个点,但他意外地看到了其它的点,得到了更多的感觉。

      第一导演:因为你拍的是校园,教育部肯定得过一眼,但有趣的地方是,这个故事概念是学校在反对早恋,但是在反对过程中,男女主人公反而进一步探索了爱情。

      宁元元:是的,但我觉得一开始,两个男生女生并没有很喜欢对方,我也不知道,这是我主观的看法。

      我觉得他们俩可能就只是班里同学,大家玩得挺好的,男生女生也没有那么明确的,你是男的,我是女的,就是他们刚开始有一点性别意识而已。

      06.未来的未来:刚演完王小帅新片;演艺圈规则都是“小事儿”

      第一导演:下一部想拍什么?

      宁元元:其实我暂时不是那么想做导演了,因为我一直都在演戏,今年六月份刚毕业,演了一个电影,一个电视剧。

      电影是王小帅导演的,我演女主,在泰国拍的,刚拍完

      电视剧是个情感类型的,叫《我爱你》,从18岁演到26岁,但它和王小帅导演的电影完全不同。

      反正从拍完《小事儿》这个影片到现在,带着它来平遥,未来并没有说我一定要马上再做导演。我也没有到处找题材,准备下一个项目。

      第一导演:天天翻各种社会新闻做储备。

      宁元元:没有没有,目前没人推动我做这件事。

      第一导演:那你作为一个个体意识,你对世界是悲观还是乐观呢?

      宁元元:我轻松点说吧,人的悲观是人间常态,都不是例外。悲观这个事情,或者有抑郁的情绪,或者有负能量,俗一点说,网易云一到晚上就很伤心,当你觉得你自己很悲观的时候,不管你是把自己的悲观寄托于整个大环境,这个疫情,还是说现在社会上的各种问题,你不止要看自己,你也得看看别人,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痛苦

      第一导演: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以前和朋友聊天也总说痛苦这个东西,就是说把我们全世界所有人的痛苦放在一起,让你选,你还是会选择拿走自己原来的那份痛苦,你说的是这种悲观。

      宁元元:对,你说得很有道理。我觉得太痛苦就是因为太关注自己了,实际上看看别人,你就会……

      第一导演:自己已经好幸福了是吧。

      宁元元:是,不管这个世界怎么样,自己要主宰自己的命运

      第一导演:对了,你看到前两天郭敬明又和李成儒又吵起来了吗?

      宁元元:我关注了,我经常看这些。如果有人邀请我去这种节目,我都想去,我觉得这都是小事儿。

      第一导演:和你片名一样。

      宁元元:我真觉得这都是小事儿,都是谈资而已。

      第一导演:你会对郭敬明这样的导演有偏见吗?

      宁元元:我不认识他,我觉得他跟我一样,都是人,都会有喜好,都会有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只是在干不同的事情。

      我觉得大家都在谈论他,但没有人真的要发自内心,如果不是他的朋友发自内心地在谈论,都只是表面的谈资。

      大家谈的时候并没有走心。

      第一导演:你是不是想说,真的进入到工作系统里面,又会是另外一个说法。

      宁元元:是的,所以我说这种东西对于你自身真的都是小事儿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第一导演(ID:diyidy),欢迎关注。

    • Jensen

      阅尽烂中烂 方知烂外有烂 问答会上懵逼一个 所问一概不知是何 一看就是个挂名导演 背后有人硬推 制片人烂透 演员导演烂透 果然符合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这架势一看就是花钱砸脸硬推 团队也是不能再差劲了 写好评的那些一看就知道是花钱买的 我就想问你们为了那点糟钱 宁可瞎眼是吗?不够字数不能发表真是硬伤 但是我真的无话可说了 还能再说的就是退我票钱 我还得去买眼药水

    • Jensen

      评分:⭐

      真 的 巨 尬。(以下剧透)

      首映,在现场看得尴尬症都要犯了,俩高中生早恋写检讨这点屁事都能拍成100分钟长片了?10分钟短片体量强撑到100分钟。应该叫“屁大的事儿”,而不是“小事”。

      主演就是导演,第六代张元导演的女儿。这种片能来电影节,贵圈真全是关系户。

      导演年轻不是片子幼稚的理由,从台词到调度,都幼稚到尴尬。字幕还有错别字,龙标就轻松拿了?不知道导演是不是被父亲保护太好了,一点都不接地气。

      故事讲的是08年俩小镇高中生早恋的事儿,恰好08年我也高二。俩同学早恋需要闹到全校升旗发言?正常小镇高中哪个班里没几对早恋、逃课打球、爬墙上网和打群架的?都去国旗下做检讨,发言能从周一排到周五吧。

      剧本单薄到令人发指,主线之外连个能立得住的支线剧情都没有。全班同学除了男女主角和男二有台词,其他人真的就像南瓜。全景拍过去,一个个表情麻木,坐得笔直,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在拍电影。

      槽点多到没法数,从剧本到表演到分镜。就突出一个“naive”,观影体验就一个字: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