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音符

最后一个音符

294

    9.0

    常见问题

    1、安德烈亚斯·康斯坦丁诺,安德烈·赫尼克,梅利亚·科尔林,塔索斯·迪马斯,阿涅阿斯·萨马提斯,瓦西利斯·科卡拉尼,卢卡斯·基里亚济斯 主演的电影《最后一个音符》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最后一个音符》来自于其它地区。

    2、《最后一个音符》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7年在其它上映,《最后一个音符》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2646分,《最后一个音符》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最后一个音符》值得观看吗?

    《最后一个音符》总评分2646。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最后一个音符》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最后一个音符》是2017-10-26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安德烈亚斯·康斯坦丁诺,安德烈·赫尼克,梅利亚·科尔林,塔索斯·迪马斯,阿涅阿斯·萨马提斯,瓦西利斯·科卡拉尼,卢卡斯·基里亚济斯主演。由导演潘多利·佛加瑞携幕后团队制作。

    5、《最后一个音符》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最后一个音符》是著名演员安德烈 代表作,《最后一个音符》免费完整版2017年在其它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最后一个音符电影,最后一个音符剧情:1936年,34岁的拿破仑·苏卡兹迪斯因为参加希腊抵抗运动,被德国纳粹收押入狱在拉科尼亚,希腊抵抗力量袭击纳粹,导致纳粹将军和三名护卫死亡。纳粹为了实行报复,决定用50个希腊囚犯的生命来换1个德国人的性命,拿破仑和其余199个囚犯就此走上了命运的陌路。在受刑当天,集中营指挥官费舍尔希望拿破仑继续留在营中做翻译,给了他免除死刑的机会,但他要找另一个囚犯代替受刑。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安德烈亚斯·康斯坦丁诺
    • 安德烈·赫尼克
    • 梅利亚·科尔林
    • 塔索斯·迪马斯
    • 阿涅阿斯·萨马提斯
    • 瓦西利斯·科卡拉尼
    • 卢卡斯·基里亚济斯

    为您推荐

    用户评论

    • Jensen

      大义凛然、无可选择的走向刑场。悲哉!

      第一次看希腊的电影。没有想到这么震撼,能把战争的残酷无情拍成这个样子。生命在刽子手面前,就象一只蚂蚁一样的脆弱。集中营就像一个屠宰场,被囚禁的平民就像动物一样,整齐有序的排队走向刑场,表现出对纳粹军人的不屑一顾。翻译宁愿和同胞一起去死,也不愿苟且偷生,虽死犹生!

      电影与《江姐》有得一拼。

    • Jensen

      流了三次眼泪,第一次是行刑前夜被害者们的歌舞,那么优美,深情,却要被同类强行终止;第二次主人公拒绝偷生机会,英雄,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就是他的信仰高于生命!三次是行刑,他们都像一个人尊严的死去!

      战犯该不该被处死?这是一个需要被问的问题吗?那些还在狡辩的人所属的民族不该感到羞耻吗?

      愿这世界不会再有战争,杀戮!

    • Jensen

      这是2017年上映的一部希腊电影。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发生在1944年被德国占领的希腊海达里集中营。集中营里有一名囚犯索卡迪斯懂德语,于是被分配当指挥官费舍尔上尉的翻译。影片描述了集中营生活的日常。如何审讯犯人,如何像对待蜥蜴一样折磨犯人,犯人们如何暗地里组织起来,互相鼓励。因为希腊游击队搞了一次伏击,击毙了德军一个将军和三个护卫。于是上级命令费舍尔拿犯人开刀,50个犯人抵一个德军,共200人要被处决。索卡迪斯也在处决名单中。不料他获得了一次生还机会。他将如何对待生和死,影片告诉了我们一个答案。

      希腊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小国。从1941年开始,希腊一直被德国占领,直到1944年被苏军解放为止。三年多的时间希腊人民经历了种种苦难,却仍然组织了有效的抵抗,从未屈服。这也许就是希腊民族的性格吧。与和平年代的平静不同,正是这种残酷野蛮纷乱无序的年代里,最能揭示出人们隐藏在人类心底的善与恶。那是肆无忌惮的恶,也有坚守人性的善。

      影片中,费舍尔给了索卡迪斯一个选择:他可以不死,但是要选择一个人替他去死。那么他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如剧中人所说:“我们都想活着。”我们看到了许多临死时刻瘫倒在地的情景,也记得老舍的《四世同堂》中的冠晓荷在处决前大呼“皇军XX”的丑态。许多人最终屈服于死亡的威胁。生命对人向来是最宝贵的。而知道自己将死,却可以选择生的时候,对人更是最大的考验。索卡迪斯只是一个卑微的小人物,他不是像“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那样为了主义而慷慨就义,也不是为了自己对女友和亲人的爱从容赴死。他不是为了信仰和爱。他只是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能为了自己的苟活而去伤害他人。这是他与生俱来的生活准则。尽管他背后的狱友在轻声劝阻他,可是他更知道,如果选择这样的生,“我就什么都不是了”。他把这种选择看做一次“羞辱”。于是他平静的说:“费舍尔指挥官,两小时后,我会和我的战友们躺在一起,死去。”看到这里,我们所能说的是:他就是最勇敢的人!他用选择死亡维护了做为一个人的崇高尊严。

      再看那个德国军官费舍尔。如果没有二战,如果没有法西斯主义,他也许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他会有一个可爱的家庭,他会有沃尔夫冈这样的亲朋好友,他会成为一个里拉琴收藏家。他也许永远不会暴露他本性中的恶。而当时的德国,在“获得生存空间”和“雅利安人种优越”理论的蛊惑下,使得这个产生了康德、黑格尔、贝多芬这些伟大人物的国度中,弥漫着反人类的空气,整个德国充斥着道德沦丧的恶行。“当人变成了野兽,他比野兽还坏”。影片中,50人抵一人的连坐命令本身就是一种卑劣的行为。在处决囚犯的现场,面对一堆尸体,德军士兵在嬉闹,军官在若无其事的拍照。费舍尔本人可以枪杀自己的故友,可以任意凌辱囚犯,可以掠夺他人的古琴。他打算放掉索卡迪斯,并不是突然良心发现,而是因为他酷似自己的老友,且以一个高高在上救世主的姿态说:“这是我赐予你的生命。”遗憾的是,他太小看人类的良知了。此时的他以及所有的德国人民,都沉浸在倚强凌弱的狂欢中了。

      影片的情节结构和拍摄都有别于好莱坞。尤其是大量运用了特写镜头。而且恰到好处。当索卡迪斯和他的未婚妻会面时,银幕上是一左一右两个人同等距离上的特写:他的未婚妻焦距稍虚,而索卡迪斯自己的焦距很实,使得观众的关注点集中在索卡迪斯的面部表情变化上。

      虽然是表现囚犯的日常生活,但是叙述的太琐碎,缺乏连贯性,互相不靠。那场囚犯的舞蹈,本意是很好的,也有希腊民间舞蹈的特色,可惜光线用的不好,摄影机的角度也有问题。由此想起了《冰山上的来客》中有一段塔吉克舞蹈,在牧民窄小的家中起舞,却并不显得狭小逼仄,非常讲究的拍摄。此外,最后那段赴刑场的慢动作,也显得太刻意了。

      本人评分:6.5。

    • Jensen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最后一个音符》

      刚过完节人有些慵懒,本来不想写什么,但是《最后一个音符》看到结束,200人从容就义的场面实在太过震憾,忍不住想说两句。

      这是一个关于二战集中营的片子,这类片子在世界电影史上是一个重要题材,相关的电影可谓数不胜数,实在是由于那一段历史太过于残酷,太过于不应忘却,所以就有了众多的影片去记念。

      《最后一个音符》也是这样。片子讲述的是二战德占希腊时期海达里集中营的一段故事。由于反抗军杀死了德军的一个军官及三个随从,作为报复,德军按50:1的比例从海德里集中营中提出200个囚犯执行枪决。行刑前夜,这200人得知了这一消息,皆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集中在一起随歌起舞互相鼓励和告别;行刑当天赴刑场时都面无惧色,泰然自若;每次枪决20人,后面的人把前面的20具尸体抬走安放好,再站列排好队接受枪决,慷慨赴死从容就义的场面非常震憾人心,视觉和感情的冲击让人忘却前面情节的平淡,深深的沉浸在历史的哀伤中……

      无需考究真实的历史是不是这样,作为电影,拍出了这样的效果,不失为成功之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