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飞的钢琴少年

想飞的钢琴少年

549

    2.0

    播放列表

     正序

    常见问题

    1、法比齐奥·波萨尼,泰欧·盖尔基,朱莉卡·詹金斯,布鲁诺·冈茨,苏珊·昆兹 主演的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来自于其它地区。

    2、《想飞的钢琴少年》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06年在其它上映,《想飞的钢琴少年》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1098分,《想飞的钢琴少年》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值得观看吗?

    《想飞的钢琴少年》总评分1098。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想飞的钢琴少年》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想飞的钢琴少年》是2006-02-02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法比齐奥·波萨尼,泰欧·盖尔基,朱莉卡·詹金斯,布鲁诺·冈茨,苏珊·昆兹主演。由导演弗兰迪-M.米偌携幕后团队制作。

    5、《想飞的钢琴少年》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是著名演员法比齐 代表作,《想飞的钢琴少年》免费完整版2006年在其它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想飞的钢琴少年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剧情:智商超群不一定是好事,少年维特(6岁,Fabrizio Borsani 饰;12岁,Teo Gheorghiu 饰)深深体会了这一点维特天生拥有成为任何一个行业的伟人的潜能,父母总希望他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然而他自己却不知道未来该干什么好。在父母的压力下维特总是郁郁寡欢。幸好还有理解他的爷爷,爷爷和维特一样,充满野心,自小想当一名飞行员,可是最后却当了一名木匠。当爷爷终于驾着飞机像鸟儿一样飞翔时,他告诉维特,虽然做了一辈子木匠,但他仍然很开心,因为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顺着命运的安排勇往直前。爷爷最后幸福的逝去了。而维特,也终于领悟了爷爷的人生真谛,敲响了之前拒绝过的女钢琴家的门……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法比齐奥·波萨尼
    • 泰欧·盖尔基
    • 朱莉卡·詹金斯
    • 布鲁诺·冈茨
    • 苏珊·昆兹

    为您推荐

    用户评论

    • Jensen

      这部电影看得我一直嘴角含笑。看过听过太多神童小天才的故事,瑞士拍的这一部却理想化得叫人折服。如果就表演艺术来说,孩童时的Vitus与少年时的Vitus演员才真正是天才。

      当你从小即自知此身的不平凡,却努力想做一个普通人,是为世不容的事情。超过了生理年龄的心智,总会让人对你付予重望与希翼。

      他的烦恼来自于不能做一个普通人。雨天的小道上,爷爷说:你想要得到普通,就得舍弃你的不普通。于是他架起蝙蝠似的翅膀从阳台飞坠。他瞒过了所有的人,父母,师长,医生。要伪装的人生本身就是是很痛苦挣扎的事情,可是他终于可以融入到同龄的孩子当中,在表面上拥有与他们一样的生活。然而他瞒不过自己心底对钢琴的热爱,还是忍不住一遍遍地在无人的安静中弹奏它。

      Vitus在六岁时爱上比他大七岁的少女Isabelle。当他还是一张稚嫩的面孔,而她已经青春年少。这样的拒绝真是他生命中的一次挫折。爷爷对苦闷的他说:“你恋爱了?”他却冷静清晰地说: “我才没有,我只是知道了我长大以后要娶谁。” 呵,这样的确定和郑重,我却笑得泪出。

      在餐厅里十三岁的Vitus和二十岁的Isabelle严肃认真地讨论这样的爱情是否真实:

      你知道吗,女性一般都比男友小7岁 。
      而男性的平均年龄会比女性少7岁 。
      所以,一个女人会守14年的寡 。
      而我们刚好可以同年死去 。
      女人的性欲会比男人晚10年产生 。
      所以女人应该选择小男朋友(那我们做爱怎么办?)

      哦,这一点看来你得再等几年 。
      做爱只是DNA的交换 。
      年龄只是数字而已 。

      我终于忍不住大笑。理论很正确呢,真不愧是一个智力180的少年。原来现在的女生恋上比自己小许多的男生是因为生理问题。

      当然,最后他还是在家人遭遇困境时,运用自己的天才与智商救他们于危难之中。这样的理想接受于我们内心渴望的温情与盼望。是以才能让人含笑看到剧终。如果世俗的天才都是生活上的弱者,那么瑞士塑造的Vitus则颠覆了世俗的偏见。

      更多让我感动的镜头:

      1。五岁的Vitus与爷爷一起做一双蝙蝠的翅膀,在雨天过后的草地上,他穿起翅膀疾走模仿着飞行的样子。爷爷是一个至死都坚持飞行梦想的男人,并在最后死于飞翔。

      2。爷爷为Vitus保守着他依旧是个天才的秘密,并承诺此秘密会在他有生之年不被揭晓。而爷爷死后的一封遗书告诉我们,真正值得骄傲的不是因为他是个天才,而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家庭彼此热爱。而Vitus在爷爷死后终于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坚持内心的梦想。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唯有变傻才能逃离。

      3。当妈妈带他到女钢琴家的家时,他拒绝弹琴给那个女钢琴家听。妈妈说:“就当是为我而弹。”他说:“为什么总是为了你?”妈妈尴尬而恼火。女钢琴家对他说:“Vitus,你弹琴不该是为你母亲或是为了我,等你想为音乐演奏时再弹琴,要拥有冷静的理性和热情的心,才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女钢琴家话还没说完,他就冒出了一句:“这就是为何我长大后想当兽医。”孩童的倔强与抗拒心彼时表明他尚未真正懂得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全片贯穿的钢琴声忧美无比,最后Vitus出神入化的演奏让电影划上一个完美句点。

    • Jensen

      爷爷说以前只写给外婆
      现在写给火车上对面的美女
      写给波光粼粼的湖水
      写给电视上的花样滑冰手
      写给梨树下的树荫
      。。。
      然后绑上气球
      寄给你
      ^^

    • Jensen

      只记住了爷爷的四句话。
      爷爷在他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时说: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顺着命运的安排勇往直前。
      爷爷在知道他的秘密时说: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惟有装傻才能逃离。
      爷爷在他无法抉择时说:要是决定不了,要先舍弃一些东西。
      爷爷在他寂寞时说:寂寞的时候我会写情书。以前只写给外婆,现在写给火车上对面的美女,写给波光粼粼的湖水,写给电视上的花样滑冰手,写给梨树下的树荫,然后绑上气球,寄出去……

    • Jensen

      又是一部与钢琴有关的电影。

      这当然亦是一个神话,就像《海上钢琴师》那样。神话所以是神话,就是因为其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但我却喜欢这个神话,就像我亦喜欢《海上钢琴师》这个神话那样。

      我一直认为天才是分两种的。一种是狂人,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踩着尸骸前进的那种狂人。一种我称之为脆弱的天才。我所以称之为脆弱的天才当然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很脆弱,而只是相对于狂人来说的。因为这种天才不是以牺牲别人的性命来达成自己的不朽的。追求不朽,就正是天才的本质特征。我亦一直认为区分一个天才和一个普通人的本质特征,无它,其实就正只是追不追求不朽,而并是什么智商或天分或智慧等等这些东西。一个天才其必然是渴求不朽的。内心的渴求鞭笞着他前进。而并不是其它的什么。虽然不朽这种东西在现代后现代的一些思想的结构下已变得有点虚妄。虽然一个天才本身或许亦不承认自己是在追求不朽。但一个天才其在世的一切目的都是和都只能是将其推向不朽。一切都无法让其满足,而唯有不朽。《想飞的钢琴少年》维特其实就正是这样的一个天才。

      维特自少就是一个智商超群的少年。做一切事对他来说都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可是他却不知道他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父母的期望和约束,相对于这个世界的所有同龄人的超高智商,这一切都让他很不开心。而幸好他有一个理解他的爷爷。他的爷爷虽然已经老了,可是其实仍然童心不泯。他做事常常就像一个小孩。所以他最后死在他的偷驾飞机上。他死得心满意足。他死得其所。他童年时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他长大后所要想做的十件事,排第一的用红笔书写。排第一的是飞行员。可是他最后却成了一个木匠。虽然他做了一辈子木匠,但他在临死前还是体会到了那种飞在天上你会感觉到连鸟儿也妒忌你的心情;虽然他做了一辈子木匠,但他仍然很开心,因为理想其实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顺着命运的安排勇往直前,这一点他参得透,并在临死前告诉了他的孙子。所以他的孙子在他死后终于勇敢地走上了那个被称为钢琴界的传奇的女钢琴家的家,接受他之前没有接受的安排和命运。

      他之前拒绝过那个女钢琴家。当他妈妈带他到那个女钢琴家的家时,他拒绝弹琴给那个女钢琴家听。他的妈妈叫他弹,说:“就当是为我而弹。”他说:“为什么总是为了你?”他的妈妈很尴尬和恼火。那个女钢琴家跟他说:“维特,你弹琴不该是为你母亲或是为了我,等你想为音乐演奏时再弹琴,拥有冷静的理性和热情的心,才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女钢琴家话还没说完,他就冒出了一句:“这就是为何我长大后想当兽医。”女钢琴家的话当然是对的,但那时维特却还未能明白他最终所想要的会是什么。维特想成为一个普通人。于是他在一个雷雨夜带着他爷爷给他做的蝙蝠翼从楼上跳下。然后得了脑震荡成为了一个普通人。这当然是假的。他骗过了所有人。除了他爷爷。因为有一次,他在听了一张CD后,心中感情难以控制弹起了钢琴,高超的水平被他爷爷看到了。但他爷爷答应他保守秘密。他一直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生活着。

      他在六七岁时爱上了一个比他大的女孩,那个女孩的岁数至少比他大一倍,当时。那个女孩长大后想成为一个摇滚歌手。他为她用钢琴伴奏,她拿着扫帚当麦克风嘻嘻哈哈。在他十二岁再度遇上那个女孩时,那个女孩早已长大成人,而他仍然是个小孩。那个女孩早已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理想忘记了他。她已做了一个超市售货员,并与一个岁数跟她相当的男孩恋爱着。但那个男孩一脚踏两船。她发现后,跟他分了手。他找出当年他为她伴奏她拿着扫帚嘻嘻哈哈的录音给她听,她认出了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小男孩。但他俩的岁数还是相差太大。所以当他给她一枚他用炒股赚来的钱买的钻戒时,她没有接受。他在她心中一直都只是一个小弟弟。所以他经历了一场小小的失恋。这是每一个天才或说每一个普通人在世都会经受的一个小小的经历。小小的失恋,爷爷的死亡,终于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所需。这一切都只能说明没有什么能让天才走向伟大,只有生活。即使是一个天才,亦只有当他具有足够的生活积累于心时,他才会终于认识到自我。那不是为了什么而演奏,那是为了心中的音乐而演奏,这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钢琴家。这对于一切天才所要成就的不朽事业都成立。

      他驾着爷爷留给他的那架飞机再度来到了当年的那个女钢琴家的家中。……。他开了他的演奏会,很成功。他的那个从他六七岁时就爱上了的比他大的女孩也在他演出结束时给他送上了花。或许是仍以一个姐姐的身份,或许是以一个等待他长大的人的身份。我不知道。

      这当然不是一部什么沉重的电影。相反,它拍得很轻盈。它只是在说一些小小的故事。在这些小小的故事里,一个甜美的爷爷,有一个甜美的小小的爱情故事。你快去看看这部电影吧,你会发觉它的温馨甜美。(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 Jensen

           花痴妈妈

            如果后退十岁,我会立志以后要找一个这样的男友。如果后退五岁,或许会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弟弟。如果前进十岁,我就会立即全方位付诸行动亲自制造一个这样的胚胎。

            现在,只好先把愿望许下,我想要一个这样的儿子。

            个人对于男性的评价标准可以简单概括为,理性、智慧、宽容、上进,对事业和感情有平稳且专注的持续力。本来这个标准是成年男性适用的,看这片子的时候,竟然不由自主把小Vitus也代入公式演算一番。然后下结论:这就是我儿子的模版。

            天才分很多种,智商高是必要条件。Vitus在10岁时的智商是180.看这段的时候突然想起《一吻定情》,入江植树的智商是200.日本人的贪心可见一斑。

            看到电影宣传语,以为是讲天才之脆弱和格格不入的,1900那种。看的时候还没十分钟就热血沸腾了。Vitus不但天赋惊人,更刺激的是情商了得。爷爷问他怎么闷闷不乐,是不是恋爱了,Vitus答,才没有,我只是知道了我以后要娶谁。早熟的理智混合着天真的孩子气,简直就是我意念中的儿子啊!

            我的冷门儿子

            冷门的定义首先是他绝不能长成奶粉宝宝。白白嫩嫩名眸皓齿,看着就讨厌。然后他必然很酷,不爱说话更不会吵闹,离不开我又不会很黏我,不会像其它小孩子每天妈妈长妈妈短这个是什么那又为什么,白痴一般。

            这样的孩子必然显得有些早熟。Vitus唯一一次发脾气,是伊莎贝拉的离开。他走遍每个房间烦躁地问伊莎贝拉怎么还不来。得知妈妈辞退了她之后,生气地把东西都拂到地上,说我不需要保姆她不是保姆她是我女朋友。

            本来也以为是小孩子童趣的话,几年后11岁的Vitus与伊莎贝拉在唱片店重遇,那场戏彻底让我爱上了这孩子。伊莎贝拉转过身来,已经认不出他了,Vitus当然知道面前这个女生是谁,但他没有做声,眼神里明明写满惊喜,但又非常冷静地抑制住,还装作流行乐迷让伊莎贝拉推荐唱片。

            他还是个孩子啊~怎么可以这么理智这么隐忍又这么运筹帷幄。换作你我,早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扑上去了。

            看见伊莎贝拉坐进车内与别的男子亲吻,Vitus紧闭双眼,稚嫩的脸上满是失望惋惜。明明是孩子,却有一切了然于心的自信,让人忍俊不止。之后精心策划的相认,诚意十足的表白,这完全是一个有着高超情商的成年男子才可能做到的事情。尤其是当伊莎贝拉说我也爱你你就像我的弟弟,Vitus一副早预料到的表情,然后说了一番关于男女年龄差的的言论,让伊莎贝拉哭笑不得又反驳不了。她只好退一步说那做爱怎么办,我知道这个女生已经败下阵来。果不其然,我们的小 Vitus耸耸肩,不以为然地说,坦白讲我不是很在意,做爱不过是交换DNA.

            爱死这孩子。

            关于天才的教育

            最开始对Vitus的妈妈有些微词,觉得她在发现Vitus的音乐天赋后的表现让人。。。不舒服,仿佛儿子不是天才就不是儿子了。

            我承认我是后遗症作祟。

            后来又释然了。妈妈也好,爸爸爷爷也好,包括伊莎贝拉以及其他所有普通人,毕竟平凡,凡人有自己的观念和认同的模式,而且比天才更加难以改变,不是不想,是想不到。所以Vitus只有人为地制造一场改变,来适应以及沟通。这不是逃避,是另一种方式,让自己能够如鱼得水,能够与他人快乐且和睦的方式。仅这一点上的情商,就比1900高明。

            当然,前面说过,天才有很多种,1900更像小王子,脆弱而透明。

            我希望我儿子如Vitus,毕竟对于生存来说,融入和变通更重要。天才固然可喜,但如果丧失了快乐,宁愿他平凡甚至庸碌。万万不可如梵高,天才的太高深太超前,不但死后百年才被人承认,自己也不善待身体,活生生割了自己的耳朵。

            天赋就是用来利用和享受的。智商这个东西,再怎么超凡脱俗,也得是我玩它,怎么能让它玩了我。

            没办法,我就是个肤浅的自私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