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其它电影《孩子》HD中字即可免费播放。
DVD:普通清晰BD:高清无水印HD:高清TS:抢先非清晰
如果电影《孩子》加载失败,可刷新或切换线路
未来影院为您提供电影《孩子》HD中字免费播放地址,如果电影《孩子》播放失败清按F5刷新再试,或者切换播放资源,请勿轻信《孩子》视频内广告,本站与广告内容无关.
请收未来影院唯一网址 [ http://www.qfanyi.com/details/29463.html ] 以免丢失!
《孩子》剧情:布鲁诺(杰瑞米•雷尼尔 饰)是一名20岁的街头混混,过活的营生是各种合法、非法的地下交易,他的女友,18岁的索尼亚(黛博拉•弗朗西斯 饰)也没正当的工作,平日靠微薄的救济津贴和他度日 索尼亚怀孕期间,依靠钻政府政策的空子过了一段不错的日子,但在生下孩子后,生活又陷捉襟见肘境地 ,好在,布鲁诺看起来也很开心他们的生活中多出一个小生命。但索尼亚不知的是,布鲁诺的高兴劲只是佯装,他在伺机把婴儿卖掉换得一笔收入,因为他认为自己根本没能力担负起父亲的责任。
这是一部非常之牛的“说教”电影,以完全相反的手法。
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却很吸引人,节奏偏慢但是并不拖沓,当你由于投入而产生的一系列的费解,愤怒,担心,紧张的心情在最后一刻释然的时候,片尾字幕也正好徐徐上升,而我的身体却在新东安影院7号厅的最后一排的8号座越陷越深。
片中的主人公布鲁诺是个非常讲信用的贼,整日靠卖偷来的东西过活,我不能说喜欢这样的贼,但是,他的灵魂有闪光的地方,对于他的偷盗同伴,彼此忠诚,义气得很。但是他不是一个成年人,至少在心理上不是,更不是一个父亲,因为他完全没有做好当父亲的准备:第一次接触自己的亲生骨肉时,眼神里一种迷茫与畏惧在晃动,也正是由于此,他才会把孩子当做兜里的DV一样变卖掉,并大言不惭的对索妮亚说“我们可以再生一个”。
索妮亚活得更简单,居无定所的她只希望能和布鲁诺厮守一生,孩子是他们爱的见证与未来的希望,所以当她得知孩子被卖掉之时,她义无反顾的晕倒了下去。布鲁诺为了索妮亚不得不赎回孩子,当他怀抱孩子到医院去找索妮亚的时候,迎接他的是警察同志--索妮亚无法忍受,不能原谅的告了布鲁诺。请出了自己的母亲帮助撒谎的布鲁诺刚刚摆脱了警察又被人口贩卖集团的打手找上了门,因为他把孩子赎了回去,导致这个中介损失了近5K欧元。被一顿臭揍之后,布鲁诺叫上伙伴,骑着伙伴哥哥的摩托,做起了飞车党,结果第一笔买卖就宣告失败,在警察的抓捕之下,由于躲在冰冷的河水里,小伙伴险些被冻死,之后又被警察抓走。此时此刻,侥幸逃脱的布鲁诺怀揣大把cash和一兜子钢蹦儿,无家可归:索妮亚虽然得到了孩子,却无法再原谅孩子那个混帐父亲;昔日偷盗战友也被抓走;凶得可以杀人的儿童贩卖集团的打手每天催钱,不给钱就要命。。。。。无奈的布鲁诺推着摩托去找索妮亚,我猜他已经决定要去自首了,来见爱人最后一面。。未果。。。。。
自首的场面的对白很简单:布鲁诺把抢来的钞票钢蹦堆在检察官面前,把摩托车钥匙还给正在收讯问的小伙伴
布鲁诺:是我干的,和他无关
检察官:你是头目?
布鲁诺:是的
导演还算仁慈,影片并没有在此时结束,最后一个镜头留给了观众一个温馨的场面:索妮亚到监狱探望布鲁诺,两人对坐,抱头痛哭。
一方面。我真心希望现在的中学生们能够来看看这部电影:当自己一步步把自己推向深渊之后,监狱的大门却像天堂之门一样闪烁着拯救与解脱的灵光。太黑色幽默了。。。。。
另一方面,虽说犯错是年轻人的专利,但我绝不不相信人生下来就带有原罪,多少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生中的美好年华消耗殆尽。他们需要帮助。当一个个的青少年为成长的代价悔恨不已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想,难道错的只是他们自己么?
这不是某一个人的错,是社会的错么?是国家体制的错么?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的是什么?罪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社会科学从来都是治标的,而只有人文科学才是治本的,我想,现今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都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导演选择用手提摄影机作近距离的拍摄手法,使得这部戏看起来像是一部纪录片. 如果有人因此误以为这仅仅是部纪录片那就大错特错. 要知道,从头到尾都是近距离拍摄电影将考验导演的节奏掌控能力以及演员的演技, 其实并不容易. 相对的,如果原本就是在拍写实记录片使用近距离的拍摄手法是理所当然的选择,没什么了不起. 这部片子里针对节奏的掌控,达顿兄弟表现的无懈可击.
整个调子从婴孩的哭声开始, 我将此视为本片的前奏曲. 再缓缓的带出男女主角个性上的诠释, 节奏缓慢却精准没有多余旁白导演却已将男女主角的年轻无知完全呈现. 手法高明,至此我称之为第一乐章. 当男主角兴起贩婴的念头而有所行动时剧情已进入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则始于男主角开始后悔而欲终止交易,所引起的连串错误判断乃至连续性的犯罪行为. 紧接着,当男主角因为伙伴在逃跑过程险些溺死而起怜悯之心时便进入整部戏的最后第四乐章.
剧情简单,节奏紧凑. 由于整部戏没有多余的取景及旁白,镜头掌控极为精准整部戏所诉求的主题相对非常明确. 此乃导演高明之处.
一部电影的好坏往往取决于许多因素(如: 剧情..演员..摄影..音乐..等),但个人始终认为真正的关键应该是导演的企图心. 这是一部让所有电影元素从简又相当成功的电影. 向达顿兄弟致敬,我给予5颗星评价. 相信这是一部影痴级必看的好电影.
1 日 家门口
Sonia找Bruno,发现房子租给了别人。
2 日 公共电话亭
Sonia打给Bruno朋友,留言。
3 日 路边
Sonia横穿马路。
4 日 河边
Sonia到两人居住的棚屋去找Bruno。
5 日 公共电话亭
Sonia再次打给Bruno朋友,得到关于他的消息。
6 日 路上
Sonia坐上阿拉伯小孩开的摩的,去找Bruno。
7 日 餐厅门口
找到Bruno,他正在策划一起偷窃。Bruno对Baby漠不关心。
8 日 河边
两人商议住到收容所。在河边嬉戏。
Sonia介绍孩子的情况,决定第二天去注册。
9 日(暗) 棚屋内
Bruno和两小孩分赃。
10 日 河边
他们发现老人的遗书,扔进河里。
【时间跳跃】
11 夜 收容所门前
两人乞求管理员开门。
12 夜 收容所
两人分居不同房间
13 夜 收容所房间
Bruno接到电话,出门。
14 夜 酒吧
Bruno卖出DV以及帽子。
15 夜(雨) 酒吧门口
Bruno听到卖孩子可以赚大钱的消息。
【时间跳跃】
16 日 首饰店
Bruno卖掉项链,戒指等赃物。
【时间跳跃】
17 日 婴儿用品店门口
Bruno把新买的婴儿车放进新买的车里。
【时间跳跃】
18 日 车内
两人听着音乐,打闹。
19 日 停车场
两人拥抱打闹,吃Subway。
【时间跳跃,第二天】
20 日 家门口
Bruno的同伙来分钱。Bruno给不出。保姆来到。
21 日 家中
保姆照顾孩子。Bruno管自己泡咖啡。
22 日 服装店门口
Bruno不赞成请保姆,用仅剩的钱为Sonia买了情侣装。
23 日 市政府
两人为孩子注册。
24 日 马路
两人推着婴儿车走在路上。
25 日 收容所门口
两人排队登记。Bruno带孩子散步。
26 日 路边
向路人乞讨。
27 日 杂货铺门口
买烟,接到电话。Bruno动了邪念。
28 日 公共电话亭
打电话,商谈卖婴交易。
29 日 小路
Bruno等候消息,用鞋沾泥巴,飞踢墙壁。
接到卖家电话。
30 日 公交车站
有人帮Bruno抬婴儿车上车。
31 日 公交车
Bruno站着,望向远方。
32 日 住宅楼一层
Bruno骗Sonia说在公园带孩子玩。
按电梯不灵。
33 日 楼梯
Bruno抱着孩子上楼。
34 日 公寓门口
Bruno推门入内。
35 日(暗) 公寓内
房子里空空如也。Bruno脱下外衣,将孩子放上去。
随后躲到隔壁房间。
等着,听着,直到他人把孩子抱走。
随后Bruno出来,取走钱,出门。
36 日 楼梯
Bruno蹦跳着下楼。
37 日 公交车站
有人帮Bruno抬婴儿车下车。
Bruno挂断了Sonia的电话。
38 日 河边公路旁。
Bruno打着电话,看见Sonia。两人约在河边见。
39 日 河边
Bruno告诉Sonia他把孩子卖了,轻松地说他们还可以再生。
Sonia昏倒,Bruno抱着她向公路走。
40 日 河边公路旁
Bruno抱着Sonia拦车。
41 日 医院
Bruno打电话给中间人,想要回孩子。
42 日 诊室
Sonia处于昏迷状态。
Bruno向中间人说明情况,让护士告诉Sonia别担心。
43 日 公交车
Bruno拉着扶手,神色焦急。
44 日 车库外
Bruno来到交易地点,拉开卷闸门,进入车库。
45 日(暗) 车库内
高处传来一个声音,Bruno把钱和手机递上去。
静候车离开。
46 日 车库外
他进入隔壁车库,抱出孩子。
一个陌生人抓住他,让他明天来这里补偿损失。
47 日 公交车
Bruno抱着孩子坐着。面露喜色。
48 日 医院
Bruno抱着孩子想进诊室被挡住。
49 日 候诊室
Bruno抱着孩子等待。
警察出现,带走Bruno。
50 日 警车上
Bruno扯谎,把罪责推到Sonia身上。
51 日 医院外
Bruno 匆忙跑进医院。
52 日 医院
Bruno要求见Sonia,被拒绝。
【时间跳跃】
53 夜 Bruno母亲家门口
Bruno敲门,一个陌生男人来开门。
Bruno说了孩子的事情,请求妈妈给他作伪证。
54 日 河边
Bruno修理婴儿车
55 日 桥上
Bruno推着空婴儿车走。
56 日 医院门口
Sonia出院,Bruno跟上去。Sonia不理不睬
57 日 公交车
Bruno问Sonia借手机。
Sonia依旧对Bruno不理不睬。
58 日 家门口
Bruno强行跟进家。
59 日 家中
Bruno躺在床上,Sonia清洗奶瓶,放孩子上床。
Bruno再次借手机,Sonia不说话,进厨房煮汤。
两人扭打,Sonia让Bruno滚。
60 日 路边
Bruno推着空空的婴儿车。
61 日 商店
Bruno试图卖婴儿车,因报价太低而作罢。
62 日 路边
Bruno休息片刻,又推着婴儿车上路。
63 日 另一家商店
Bruno以低价卖掉了婴儿车和婴儿外套。
【时间跳跃】
64 夜 酒吧
Bruno点了啤酒和面包。被46场出现的陌生男子抓走。
65 夜 某住宅楼门口
陌生男子和一个中年男子拿走了Bruno的所有钱。
并要求他为他们抢劫。
66 夜 家门口
Bruno敲门,道歉。没人应答。
67 夜 家楼下
Bruno靠墙坐下,缩着身子。
看见Sonia回来,抱住她的腿哀求。
68 夜 家门口
Bruno表白,Sonia关上门。
Bruno说他饿了,想借钱。
69 夜 河边马路
Bruno横穿马路,来到河边。
70 夜 河边棚屋
Bruno裹着纸板睡觉。
【时间跳跃】
71 日 学校门口
Bruno靠墙啃面包,来找偷窃小伙伴Steve。
两人约好下午河边见。
72 日 破旧建筑前
Bruno啃着面包走过。
73 日 桥上
Bruno走过。
74 日 河边
Bruno拿着一根铁棍在玩水。
Steve出现。Bruno换衣服。
75 日 路边
两人等待猎物出现,因为Steve放屁而调笑。
76 日 路上
两人开摩托车,抢包,逃逸。
77 日 路上
两人被一辆汽车追踪,不断绕路。
仍然未能摆脱。Steve把包里的钱拿了出来,把包扔了。
78 日 河边角落
摩托车被铁线缠住,两人跑向河边。
79 日 河边钢材堆
Bruno把钱藏好。
80 日 河中
两人下水,躲在铁梯下,冻得发抖。
等人走远后,两人挣扎上岸。Steve冻伤,哭泣。
81 日 河边
Bruno背着他走进废弃小屋。
81 日 废弃小屋
Bruno帮Steve搓脚。
他突然离开,去拿钱和摩托车。
82 日 河边钢材堆
Bruno拿走赃款。
83 日 河边角落
Bruno解开缠绕摩托车的铁线。
望见Steve被警察带走。
81 日 路边
Bruno推着漏气的摩托车前行。
82 日 家楼下
Bruno推车到家中楼下。
83 日 家门口
Bruno敲门呼叫Sonia,不应。
84 日 市场
Bruno推着摩托车穿行。
85 日 桥上
Bruno费力地推着摩托车。
86 日 警察局门口
Bruno停下摩托车,走进警局。
87 日 警察局前台
Bruno询问Steve下落,要求见他。
88 日 电梯
工作人员带Bruno上楼,两人无言。
89 日 警局走廊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
90 日 办公室
Bruno把摩托车钥匙交给Steve,而后自首。
91 日 监狱探访室
Bruno穿着囚服,Sonia来看他。
Sonia给Bruno买了一杯咖啡。
Bruno喝了一口咖啡,哭了起来。
两人抱住对方的头,痛哭着。
趁着洗澡的功夫接着梳理一下本片剧情,也揣摩了一部分人物的动机,想到的有点多,但要写得深刻我也没这么多能力,现在单纯就是短评也放不下,就这么写长评吧!当然难免有纰漏了,如果有些什么写得不好的地方欢迎友好指正啦~
4.5,第五部达内兄弟。这个人物的成长脉络有些让我联想到前段时间看的《人生大事》(主要是想起当时和长评区里面某位朋友对三哥将小文送回亲妈那段情节的辩论)。本片完全可以作为正面教材,告诉我们高明的铺垫和处理相关的细节为何,毫无疑问的是两者的情节铺垫,起承转合之处理简直是天壤之别,说白了就是本作更“让故事里面的人物贴合情节,做符合他们这个年龄和阶层会做的事”,男主本身就是靠着不务正业和小偷小摸过活,缺乏家庭的正确教育和关怀,即便有个女朋友,但他们俩也都只是涉世未深的孩子,一个有点傻乎乎的觉得他当爸了会对更小的孩子负责,但另一个终究不知道责任是什么,或许是因为迷茫,或许是想逃避,他内心都觉得偷钱是轻而易举的事,不重视养育的一切现实,你跟他讲去打工他还当笑话看待,接着不务正业然后继续大花洒,真没钱了倒好,连卖小孩这种常人理解不了的事情都干,但他觉得这些都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他只要钱,以为有了钱就能过上很长一段好日子,接着再要一个孩子,我敢说他女友要是原谅他然后再生孩子下来他肯定还会干这种勾当,人之本性使然,只会一直恶性循环。全程都是基于现实逐渐预设的一个困境,并非是将其揉碎然后告诉观众只看表面如何感动,从而更让人信服男主所作所为的合理性(当然这种做法对不对就是另当别论了)。
往后的一系列认错、表明决心悔改的情节又是继续深度刻画男主的“孩子”属性了,男主并非坏到极点的人,他真的爱他的女友,他也真决心是和女友一起过日子,只不过生活的窘迫和经历了社会毒打后的他意味着他要负起相应责任,也是男主成长故事的关键转折,使得他不得不接着做这些不务正业的勾当,他并不懂得孰轻孰重,他只知道自己要生存下去,直到抢劫时小弟被抓走,或许他也为着小弟对大哥的信任(之前偷窃时也没缺了小弟的好处,这也是他本质不算坏透的地方),因此在逃跑过后又选择的自首,我会真切觉得他终于成了一个有担当的人。而这一切,前面都有所铺垫会让我觉得他的动机会有成长转变唤醒良知的余地的,格外真实。
我对于达登内,几乎是到了迷信的程度的。意思就是,他们的每部电影都收,收到就立刻看,一看就毫不犹豫地喜欢。
[孩子]和之前他们的电影一样,风格写实,剪辑利落,演员本色。这当中有好几十分钟,我会就那么沉浸在里面,看得动容。其实随便什么样的电影分析对于达登内都是不适用的,这就好比你去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从[罗塞塔]里的失业少女,到[儿子]中的普通工人,再到这部[孩子]里的年轻且非正当行业的父母,他们始终在关注身边活生生的人,以及他们再平常不过的生活。
举个简单的例子。被索尼娅赶出门后的布鲁诺回到经常与同伙接头的“小室”,用大张的硬纸板包裹住全身,席地而卧。那时的布鲁诺,与我们这厢边常见的街头乞丐或者流落进所谓收容所的人已没有多少不同,可是他的实际身份却要复杂得多。他是小偷,是流浪汉,是一名少女的男友,是他刚出生的孩子的父亲。聚焦在这么一个既普通又少见、既可怜又可恶的人身上,达登内的用意是更好地展示社会与人本来就都具有的单纯与繁复。
前一部分的布鲁诺,身上更多的是未经世事磨砺的少年气。他不敢抱儿子,害怕将他吵醒;他用多余的钱为女友索尼娅买一件和自己相同的上衣;他租用敞篷车就为了带他们一起去兜风,然后与索尼娅尽情嬉闹。然而,这快乐又没能持续多久。当他发现身边的钱所剩无几,几乎只是稍微犹豫了一小会儿,就作出了令人发指的举动——他将自己的孩子如同一件商品般卖了出去。就好比之前他卖过的珠宝、摄象机等等东西一样。他的动机其实很单纯,为了钱。尤其当他拿着一厚叠钞票在索尼娅面前开怀又颇有些不以为意地说“我们可以再生一个”的时候,大概所有的人都会忍不住想有一嘴巴抽上去的冲动。
其实通篇故事更多地正是集中在布鲁诺身上。如前面所说,他自己也只是一个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甚至分辨不出孩子与物品区别、贪图享受多过承受能力的大孩子。他自己的孩子自降临人世那天起,却将一切矛盾聚集在了为父之人上,突然的失措和失控多少还是情有可原的。何况很快他就遭到了报应——女友的决然离去,黑市人的挑衅,偷盗的失败,还有无家可归。你可以说他纯粹是自作自受,但他的堕落若仅仅是个人为之,似乎片名的由来就过于单薄与无趣了。
布鲁诺与襁褓里那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最初必定也是纯洁朴实的一个孩子,这自他与索尼娅的嬉闹中便可看出来。只是有很多因素促成今日的他,至于究竟是什么,达登内却没有再给出多余的线索。他们没有如同拍一部廉价的赚人眼泪的底层青年人的血泪史,只是把事情的过程展露给大家看,当然也是带着点微妙情绪的,所以结尾处才有了布鲁诺与索尼娅抵头哭泣的那一幕。我总感觉这里稍微有一点点过,不如[罗塞塔]和[儿子]那样收得浑然圆熟,带了点立场,可以看出那是有同情心在的。而要还原生活的初始状态,且又是用DV,倒还是什么不用放的好。
我一直认为,电影的最高表达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天才型,众多我们所熟识的大师都可以归在这一类中,从最早的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到极负盛名的伯格曼、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等等,这之中个人最热爱的当然是塔尔科夫斯基。还有一种,就是源自生活且能真实反应生活的。dogma95的出现曾让我确实为之振奋了一阵,一度极推崇也极喜爱的拉斯·冯·提尔却在众目睽睽之下越走越极端,也越来越丧失他原本身上最珍贵的东西。如今在这个体制里,想要再出现大师或者天才型的导演可能已近乎渺茫,而那些敢于描摹现实的人亦愈加显得珍贵。这个时候的达登内兄弟既没有走远,也不忘记最初拿起DV的动机。
所以不管[孩子]相比之前他们的作品有了逊色或者是退步之处,我却仍愿给足信任。很简单的道理,还留着良心的艺术家用坚持给出的证明,哪怕只是一团黑暗里的一小束光芒,仍足够咱们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