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城

危城

417

    1.0

    常见问题

    1、刘青云,古天乐,彭于晏,吴京,袁泉,江疏影,廖启智,释彦能,姜皓文,吴廷烨,洪天照,孙蛟龙,李菁,马志威,罗浩铭,张竣杰,周天宝,王宇,张浩,王礴,尼利特龙,刘嘉艺,谢宁,萧松原,洪金宝 主演的电影《危城》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危城》来自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地区。

    2、《危城》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6年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上映,《危城》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417分,《危城》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危城》值得观看吗?

    《危城》总评分417。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危城》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危城》是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刘青云,古天乐,彭于晏,吴京,袁泉,江疏影,廖启智,释彦能,姜皓文,吴廷烨,洪天照,孙蛟龙,李菁,马志威,罗浩铭,张竣杰,周天宝,王宇,张浩,王礴,尼利特龙,刘嘉艺,谢宁,萧松原,洪金宝主演。由导演陈木胜携幕后团队制作。

    5、《危城》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危城》是著名演员刘青云 代表作,《危城》免费完整版2016年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危城电影,危城剧情:时值国家内战、军阀割据的乱世时代,军阀少帅曹少璘(古天乐 饰)因杀害三条人命,被普城保卫团团长杨克难(刘青云 饰) 绳之于法。可曹家财雄势大,以强权震慑居民,曹家上校张亦(吴京 饰)得悉事件后,赶来普城取人,在城中遇上多年不见师弟马锋(彭于晏 饰),马锋是位武功高强的浪人,路见不平欲拔刀相助,可是却面临正义与兄弟情之抉择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刘青云
    • 古天乐
    • 彭于晏
    • 吴京
    • 袁泉
    • 江疏影
    • 廖启智
    • 释彦能
    • 姜皓文
    • 吴廷烨
    • 洪天照
    • 孙蛟龙
    • 李菁
    • 马志威
    • 罗浩铭
    • 张竣杰
    • 周天宝
    • 王宇
    • 张浩
    • 王礴
    • 尼利特龙
    • 刘嘉艺
    • 谢宁
    • 萧松原
    • 洪金宝

    为您推荐

    用户评论

    • Jensen

      电影整体还不错,值得一看。首先立意深刻,值得反思,打戏精彩,再加上主演们实力飙戏突破极限的卖力演出,绝对值回票价。

      故事简介

      普城是一个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城,全城百姓本来安居乐业,一片祥和,但步步逼进的军阀大军,给宁静的普城笼罩上了一丝恐怖的阴云。护城军开往前线去与军阀作战,普城的治安就交给了以杨克难(刘青云)为团长的地保团。而就在这个内防空虚的时刻,杀人魔王曹少璘(古天乐)白衣单骑潜入普城,在一个炊烟袅袅,静谧祥和的清晨,一言不合连杀三人。
      起初,曹少璘故意隐瞒自己的身份,普城百姓面对一个不知名的杀人凶手,个个义愤填膺,正义感爆棚,恨不能亲自手起刀落,让他立刻毙命于眼前。杨克难作为地保团团长,压制住了激动的普城百姓,告诉大家要按普城的规章办事,明天一早等行刑官来了才能行刑(估计行刑前还要走个司法程序)。
      而不久,百姓就知道了曹少璘的真实身份,他是大军阀的爱子,如果杀了他,普城全城的人可能都要跟着陪葬。于是,普城百姓一瞬间,正义没有了,黑白不分了,由恨不能杀之而后快变成了恨不能把他给供起来,以求他放自己一条生路,此时的普城百姓,再没有了之前正义凛然的君子之相,此时的百姓,不愿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只求做一条跪着乞怜的狗。
      这时,团长杨克难就处于两难的境地,坚持正义、守住底线,严惩凶犯,普城的百姓就会视他为食古不化的异类,是比曹少璘还要可恶的挡了他们生路的呆子;放弃底线,向恶势力低头,跟普城的百姓一样跪下来求饶,结果可能是尊严没了,命也没了。
      杨克难在看清曹少璘的真面目后,明知放与不放,他(曹)都会屠城,他(杨)还是选择了放,因为这是“民意”,然而,为了尽可能的满足曹少璘的变态心理,他却决定留下来,陪他玩,因为只有他(曹)玩爽了,普城的百姓才有可能活命。最后,一个侠之大者能为百姓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将用来御敌的刀引向自己脖颈。
      当然,最后普城百姓觉醒了,在马锋及以大嫂为统帅的重新杀回普城的地保团的领导下,打败了曹少璘及他的武装队伍,并在护城军及时赶来营救后,重新掌握了普城的主权。

      最可怕的是少帅 最可悲的是人性

      我相信大多数人看完本片,都会觉得以杀人为乐的曹少帅(古天乐)是本片的第一大恶,但我却觉得,他的恶只是让人胆战,而普城的百姓的不善善、不恶恶却让人心寒。有没有觉得这些普城百姓,似曾相识?一辆公交来了,没上车的人,希望车停的时间越长越好,长到可以让自己挤上车,但是已经上了车的人,就会希望司机马上开车,否则自己只会越来越挤。
      当不涉及切身利益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站在道德至高点上,面对不公不平大加指责,以彰显自己正直善良君子的一面,但一旦事情关系到切身利益,他就可以完全变成另一副嘴脸,还可以为自己背弃正义和道德编织出冠冕堂皇的理由。
      大家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可能都会替杨克难不值,这样一群是非不分的愚民,干嘛要舍弃自己的命去救他们,况且也不见得能救得了?可是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一下,你,正身处普城,军阀压境,跪地求饶,或可免一死;坚持正义,却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你选择跪着求饶,还是站着保卫正义和尊严?
      事情真临到自己头上,真不是那么容易大义凛然的,这时不得不提两部姜文导演的电影《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鬼子来了,里面民众对鬼子的态度和反应才应该是普通百姓在面对强权和奴役时的真实状态,由这部电影,才真正能明白,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什么要打八年这么长,如果都像抗日神剧里那么英勇哪用得着八年? 让子弹飞,里面探讨了一个问题,钱,是要站着挣,还是要跪着挣?师爷葛尤认为,跪着,能把钱挣了就已经很不错了;但土匪姜文,却偏要站着,把这钱挣了。最后证明,他真的站着把这钱挣了。但正因为他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他才成了传奇。
      同样在《危城》里,杨克难(刘青云)也跟廖哥讨论过类似的问题,杨问,跪下就能活命吗?廖哥回答,先跪下再说。事实证明,普城的百姓跪下也都难逃一死,而最后还是站起反抗,才重获自由,不再任人宰割。《危城》给我们一个光明的结尾,但现实呢,会如此光明吗?那些以爱国为名,打砸同胞汽车,甚至直接殴打同胞致残的激进分子,真的有一天日本鬼子杀回来了,他们会迎面冲上去跟他们拼命吗?普城的百姓在不知曹少璘身份的时候,也是喊打喊杀的呀,但是知道了真相之后呢?同样,这些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爱国的人,爱国,难道不包括爱你的同胞吗,一个能将同胞活活打死的人,你真的是因为爱国才下此重手吗?如果有一天,鬼子又来了,这种人却当了汉奸,我倒是一点也不会惊讶。不说人性了,太沉重,下面从剧本的角度说说电影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全片的人设。



      剧作的问题

      总的来说,因为人物偏多,戏份有些分散,尤其是一号大反派曹少帅(古天乐)人物性格过于扁平化、脸谱化,只是一味表现他杀人为乐的变态行径,而没有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东西驱使着他,宁可死也要玩这种变态刺激的游戏?(他的人生就是玩游戏,一个接一个的玩,玩的是人命。《赏金猎人》)里同样作死的财阀二代,也是这么个主儿,也喜欢玩游戏,也玩得特别大。貌似X二代的心理都不太正常,所以说,做个普通人,挺好,嗯。)是什么样的人和事造就了他今天的变态?这些都没有交待,因而不管古天乐怎样卖力的表演,这个人物也是立不起来的。同样是表现变态杀人狂的故事,法国电影《香水》对杀手的刻画就十分到位,当观众最后看到变态杀手被万人撕成碎片死无全尸的时候,除了深深地舒一口气外,还抱有对杀手深深的同情与惋惜。如果古天乐在本片中也能有如此大的表演空间和深度,以他目前在本片的表现拿影帝都有可能,可惜了。
      杨克难(刘青云)跟妻子(袁泉)与女儿的戏,基本都是走过场的戏,没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和新意,尤其跟妻子几乎都是些眼神的交流,演员功力再好,也无处发力,因而这个人物也不够立体,只是充分表现了他侠之大者的一面。
      妻子(袁泉)一开打脚就受伤,以为后面肯定会有什么做呼应,结果一路瘸到底什么也没有发生,感觉这伤受的莫名其妙,不受伤也完全不影响剧情发展嘛。虽然打戏很显英姿,后面英勇救夫的举动也很感人,但是这个人物缺少可圈可点的亮点,夫妻戏码,缺少新意,唯一亮点,就是袁泉拍打戏还是头一遭,随便拿过一个日常用品,秒变杀人利器,飒!
      廖叔(廖启智)这个角色跟袁泉的角色是通病,演员演的很好,尤其是廖叔最后的死,很悲壮,但是我却没太被感动,大敌当前有所动摇,但关键时刻,还是拼死保全了男一,这种戏码早都烂大街了好吗,没有丝毫新意,一直出戏,怎么感动?老实讲,这部电影除了立意深刻外,很多戏,写得真挺水的,完全没有创意和新意,都说电影看来看去,套路都是老的,但好的细节都是新的,这个剧就缺少这样有新意的细节,能打动人的细节。
      整个片子人物展现最立体、最全面,性格前后也发生了些转变的人物,就是马锋(彭于晏),年少时正义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对现实失望后,却又变得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直到遇到了白玲(江疏影)和杨克难(青云)后,又重新唤醒自己的正义的一面,改变了之前的消极态度,明白了,正义要有人去做,才会存在!”

      最打动我的不是杨克难和马锋

       但整部电影看下来,我最大的感动点,却在马锋的师兄张亦(吴京)身上,他是最现实也最理性的人,不管世界乱成什么样子,他都能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当然,他没有英雄主义情结,他只奉行实用主义,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就自己。为了成就自己,他可以忍辱负重被人当狗一样对待,为了成就自己,他可以无视眼前一切丧尽天良的事,只要能在这个乱世中一路往上爬,他可以什么都不计较。但在他的生命中,并不是什么都不在乎,比如,从前在他挨罚时给他偷偷送过鸡蛋的师弟,马锋。
      “酒坛对决”这场戏是重头戏,打得很精彩,武戏跟文戏在这一段的配合也很自然,没有到生死关头的时候,两人还是刀刀要害,狠的要命,但师弟真要出人命的时候,师兄张亦却出于本能地舍身相救,自己却被埋在成山的酒坛底下死掉了。他死的那一刻,这个人物一下就立起来了,正因为他之前是那样一个自私冷血的人,到最后这样一个大反转,这个人物就变得有意思了,变得有血有肉,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如果不是生逢乱世,他就不必为了求生,而选择放弃自己的底线和坚守,他可能会是一个好同僚、好上司、好下属、好丈夫、好父亲,亲朋街坊们眼中的一个大好人。(相对来讲,刘青云这个角色就没有这么立体,人物性格不够丰满,只展现出单一的侠气的一面,却缺少了人气儿,所以对他敬佩归敬佩,但始终是喜欢不起来。)
      其实张亦这个角色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才是大多数,而曹、杨、马都是少数。所以杨、马才难能可贵,值得讴歌。现实生活中,平凡一点的,其实就是普城百姓中的一员,混得好、混得开的,往往就是张亦这种人,多数人都是本着过好自己的日子就算万事大吉的想法过活的。因为大多数人的现实生活都很苟且,所以遇到反日排日游行时,才要忍不住加入进去,以释放一下平日里无处释放的英雄情结,以及平日里不敢释放、积压已久的怒气、怨气甚至无名火,反正有爱国主义这把大伞撑着,谁也不会、谁也不敢说什么。正如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写道——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题外话——爱国的正确姿势

      《乌合之众》里还写道——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既然本文已经两次提到了有关反日的问题,就索性给那些以为反日、排日就是爱国的人,普及一下什么是正确的爱国方式:

      如何正确爱国?

    • Jensen

      不懂犬儒主义为何物的,就不要进放映厅的门了。

      这部剧的剧情逻辑简单至极,烧脑度为零,如果觉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坨屎,那这部电影奉劝您也别看了,因为这在你眼中只会是一坨沾有动作残渣的硬屎。我进场不到十分钟,旁边一位孤身前来的男观众就走了——看到开头就可以自行脑补全篇了,就是这么没有新意。

      但这却是心意满满的一部作品。中国也许没有一座城市叫普城,但却曾经有千千万万座城市变成危城,我们也曾经成为危国,正义善良的人类曾经一度成为危族。当强大的势力将魔爪伸向一座城、一个国、一族人而你正置身其中时,你会怎么选择?

      奉行犬儒主义者则会强调“息事宁人”、“退一步海阔天空”、“万事和为贵”,用各种委曲求全的方式乞讨安宁,就像片中以刘老爷为代表的居民。

      地保杨克难代表的则是认清了侵略者(强势方)掠夺真面目的强硬派,深知向其低头非但不能得到他的尊重与平视,反而会助长他的贪婪与嚣张,最终结果也必定是毫无抵抗地被欺凌,甚至屠杀。

      而马锋代表的则是在有良知、有智慧但又在犬儒与强硬间徘徊不定的那群人。他们能看清局势,但往往又因为害怕被不知所以的大多数人指责而不能坚定信仰。只有被现实刺痛后,才有勇气走上抵抗之路。

      这个隐喻十分明显,以至于当三方都亮相完毕之后,我就有一种抗日战争的既视感——曹少璘就是丧心病狂的侵略者,刘老爷就是汪伪政府那伙汉奸,而杨克难就是我党代表,马锋则是后来才幡然醒悟的“党国精英”。当然这样分的话,肯定是有些片面笼统的,比如说我党也有叛徒、某党也有始终清醒的贤达,但在中国,跟学习我们自己编写的历史长大的国人们说,这样说更清楚、明晰一些。

      能看到隐喻这一层,看完脑子里便不会全都是屎,更不会满嘴喷粪了。古往今来,任何历史时刻都有犬儒主义在民间抬头,甚至大行其道。这部电影就上映于周边问题逐渐激化即将到达甚至已经到达顶峰的2016年。在体验了改革开放近40年经济飞速发展的幸福与快乐之后,举国上下很多人已然陷入一种安乐的精神状态之中。麻痹到为了维持这种状态宁愿向贪婪的强盗点头哈腰、大献殷勤甚至割让家产的地步。这种势头不加以防范,小则钓鱼岛拱手让人,大则清末割地赔款的耻辱悲剧再次上演。而此片应该是2016年甚至近些年来最旗帜鲜明地批判犬儒主义的高格局电影的代表。此片的存在价值远高于那些起着网络小说般矫情名称的恋爱主题电影,可谓靡靡之音中的一曲清韵,淤泥浊潭中的一股清流。时代需要这样的声音,以这样接地气的形式(商业片,动作电影)出现给更多普通民众以思想上的启迪甚至警示。看历史书中关于珍宝岛之战的纳闷、美国航母开进南海时脑子里的“为了几个海礁至于吗”、“新疆这么乱赶快让它分裂出去好了”这些真正的屎一般的念头便会彻底烟消云散。因为正如片中所演,犬儒绝对换不来和平与安宁。

      在科技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影视作为艺术中的最高形式势必要肩负重大的社会责任。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影视创作者只有拍出这样具有时代意义又兼具娱乐价值的电影,才能无愧于艺术家的称号,否则便只是变相谋利的匠人罢了。

      最后还是指出一个在我看来的不合理之处。杨克难在辞去守备团团长之前劝说众人的说辞——只说“公理”如何,杀人偿命,一副要以全城百姓性命换自己一个“包公在世”称号的样子。没有把讲话的重点放在对结果的理性分析上——就算放了少帅,还是难逃悲剧,因为侵略者就是丧心病狂,他来就是为了掠夺,你永远也不可能让他感到满足。其实这部戏跟公理已经渐行渐远了——原有的秩序都已经在强权下分崩离析了,公理早已变成了一种无关紧要的“废品”,人们现在要的只有“安定”,你只要点出跪下也不能得“安定”,聪明人自然会懂。当然,那这样一切可能都变了,喜剧矛盾弱化,这个剧就变得更加平淡,波澜不惊了。所以,在这里为了剧情的发展,编剧手动调低了主使人物的智商,也是情有可原的。但确实是明显的败笔,如果能够加以完美地处理,这部电影又要上一个档次。

      不管怎么样,有这份心意就已经远胜许多人了。

      ====================================================================
      后记
      看到了一些有同感的朋友的评论点出了我这篇影评中的一个疏漏——没有提及吴京所饰演的角色。回想起来确实如此,吴京在本片中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首先,如果不是吴京在少帅被抓后立即来救又被少帅斥回,那戏剧冲突就无法达到预想的高度——还没看出谁是犬儒、犬儒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灾难后果,故事就打打杀杀走到了结尾。其次从隐喻上来说,吴京所饰演的角色代表的应该是内心存有良知但为了实现自身价值选择依附强权的那群人。他们心存良知,并不想为非作歹,但终因选择了错误的人生道路要背负历史的骂名。一如日本侵略者中存在着高道德水准的、内心反战的职业军人,他们受命来到异国,所作所为仅仅是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已,这样的人就算到最后被我军战胜,也是值得给他敬个军礼表示尊重的。

      为什么之前没有说到吴京?因为这里他和彭于晏又有另一层关系——兄弟情。而这层关系在隐喻里不好解释——吴京最后也不是因为醒悟强权作恶太甚、丧尽天良而弃暗投明,而是因为兄弟情义选择舍身相救,这种小义在惩恶扬善的大义面前就低了一个层次。虽然它使电影包含的元素更加丰富,但在中心思想表达方面会给人一种节外生枝之感,因此在之前的影评中我没有提及这个让我觉得有些“刺挠”的地方。

    • Jensen

      一个心理变态的疯子,
      一个坚持公义的呆子,
      一个迷茫待悟的师弟,
      一个求权求变的师兄,
      没错就是海报里的四个人撑起了这样一个强权和公义,迷茫到醒悟的故事。
      一个曾经简单直接只想要公平公义的男孩,得不到答案而浪迹天涯,却在一个县城里找到了这样追求正义的一个人。
      是的,假如我们每个人的都能站出来,而不是为了眼前的一时平安而妥协,我们能够得到的未必不会是一个公义的世界,是我们自己放弃了。
      师弟要回头再回普城前,看着那群把自己当成孙悟空的孩子们,挑着眉头回答孩子们问的你要去哪孙悟空的问题时,那三个字,真的很帅,不是没事照镜子说自己怎么这么帅的帅,是真正的帅——打妖怪!
      众人纵马驰骋在山间的那一个瞬间,热泪盈眶。
      师弟在那个呆傻执著的男人身上找到了自己曾经想贯彻坚持的,所以他回去了;而师兄始终是他的师兄,为了曾经那一个鸡蛋,那一份温暖,成全自己的师弟,义无反顾。
      再次蒙着眼睛上路的师弟已经不再迷茫,他有自己追寻的方向,太平,不止是马的名字。
      是的,就像那个男人面对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明知道会输还要留下来?”所做的回答——我都没有错?为什么会输?

    • Jensen

      导演揭露和讽刺了社会真相:
      百姓在强权面前,求自保,可以放弃所谓的道德和是非判断,为了自身安稳,不在乎别人死活都可以。在不涉及自身安危时,好管闲事,呼吁追求公平公开公正。在影片中,刚开始接纳外乡人的矛盾轻易化解,因为他们听从当地权威领导。在遇到更强权时,就见风使舵了,畏惧于更大的强权,妥协自己换取平安,也不敢计较是非对错。
      人性历来如此,至今未变,因为他们的基本需求只是想好好过日子,如面馆老板只愿意当喷子而已。

      彭演的浪子角色,也是基于过去自己坚持正义给同伴带来灾难而产生心灰意冷和逃避现实不公平的悲情角色,假装冷漠和良心发现之间做着激烈的斗争。后来不想去改变现实,最后受到刘青云角色的鼓励和激发,才涌起了压抑多年的反抗意识。
      吴京演的权力派,是非常务实的,他从过去的人生经验中总结出非得靠自己拥有强权才能去改变现实,他并没有像浪子一样去逃避,于是拥护当权军阀,尽职尽忠,内心的矛盾是兄弟情谊和军人职责之间的激烈斗争。
      古天乐演的军阀公子,滥杀无辜,尽情的嘲讽人性黑暗,觉得没有觉悟的百姓不值得怜悯,权力至上,因此大开杀戒没有丝毫愧疚。也是愤世嫉俗的人,见不得地主的虚伪和见风使舵。杀地主杀的观众很开心。
      结果,当地百姓与当地安保团领导想法不一致时,百姓人心不齐,就不再拥护小领导,反倒更畏惧强权,正好与地主的想法不谋而合,可以看出,松散百姓的犬儒主义,不涉及自身利益时,一种态度,涉及自身利益时,又一种态度,导演阐述的淋漓尽致,在松散和平管理的体制下,大众一直都是这样的做派。
      讽刺归讽刺,批判归批判,那么在现实中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导演没有提供思路。这个需要自己去琢磨。

    • Jensen

      本文首发于巴塞电影APPnn注:本文包含严重剧透内容。(其实这片也没啥可透的)nn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了《危城》点映。这部电影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很陈木胜。n<图片1>n看陈木胜近年的几部作品:《男儿本色》《保持通话》《全城戒备》《新少林寺》《扫毒》,口碑都较为平庸。陈木胜电影均为商业动作大片的风格,成本却并不高,往往还有大牌明星加盟。前些年主要和成龙,吴彦祖,谢霆锋合作。近年与古天乐,刘青云合作较多。陈木胜电影主要有“三板斧”:动作,爆破,煽情。而且都很夸张。形成独特的“陈木胜美学”。n<图片2>n这种电影,看片头,知结尾:一开始坏人一定会得意,好人一定会受压制,好的一方肯定有人会死,最终结局肯定会惩恶扬善。n<图片3>n一开场,江疏影饰演的老师带着一群小朋友逃难,途中进了一个小酒馆。胡子拉碴的彭于晏趴在酒馆桌子上睡觉。小屁孩对其指指点点:“看!猪八戒!”此刻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小朋友,你是什么时候瞎的?你见过这个身材的猪八戒?”n<图片4>n随后彭于晏被打劫的混混吵醒。在这里,这俩混混明显借(chao)鉴(xi)了《天下无贼》里的冯远征老师和范伟老师:一个略娘炮,一个略口吃。彭于晏一开口,我的内心再度崩溃:“大哥你的台式国语腔太让人出戏了啊!”n<图片16>n随后便是一场精(wu)彩(liao)的打戏。彭于晏夸张地教训了俩混混,扬长而去。

      江疏影对彭于晏钦佩不已。后来在普城,二人又相遇了。江疏影非常善(sheng)良(mu)地请求彭于晏大侠护送小屁孩们走。果然被彭于晏当场拒绝了:你谁啊?

      果然,圣母Flag一立,马上报应就来。古天乐饰演的曹少帅登场了。这个反派角色是一个无差别杀人疯子。就是他在学校里肆意杀害老师的。在疯狂的笑声中,他砰砰砰几枪,杀死了卖牛肉面的铁牛(姜皓文 饰),杀死了江疏影,还杀了一个小孩!

      不得不说,这个“无差别杀人疯魔”的反派设定在国产片中还是很罕见的。没有任何理由,就是杀人狂魔,就是要把大家都玩死才高兴。而年过四旬的古天乐,居然把这个疯狂的公子哥演得浑身上下散发着渗人的邪气,眼神和表情让人不寒而栗。虽然古天乐近年疯狂出演各种好片烂片(尤其是黄X鸣的烂片),表演忽上忽下,质量参差不齐。但可以确定的是,《危城》里的古天乐的表演绝非面瘫,是这部片的演技担当!

      随后发生的故事就顺风顺水,意料之中了:古天乐被刘青云抓起来,吴京饰演的曹军上将来普城要人,给一个晚上的时间,不放人就屠城。在刘青云纠结的过程中,这一晚上发生了很多事情:n首先,吴京的一个手下带人来偷袭,想要抢走古天乐。结果没成功,杀死了刘青云的手下,自己也被杀。在这场动作戏中,其中有个使用搪棍的手下,贡献了颇为精彩的武打桥段,让人印象深刻。n随后,廖启智饰演的廖叔受到钱庄老板的蛊惑,把刘青云引入陷阱。在刘青云的劝说下后幡然醒悟,帮助刘青云杀出重围,自己壮烈牺牲。嗯,完全在意料之内呢。其中有句台词很值得深思:刘青云愤然地对廖启智讲:“难道给他们跪下就能保住性命吗?”廖启智则悲怆地说:“先跪下吧!”

      然后,彭于晏跑到城外吴京的大帐内与其会面。二人居然曾是同一镖局的师兄弟!n最后,刘青云被全城百姓下跪求放掉古天乐。被逼无奈,辞去保卫团团长职位。然后……终于天亮了。刘青云把妻(袁泉 饰)女手下以及彭于晏安排出城后,去放古天乐。n这一个晚上的信息量可真是大啊!nn被放出来的古天乐会放过普城的百姓吗?当然不会。于是曹军开始烧杀抢掠。主动投降的钱庄老板也首当其冲地被打死了。刘青云也被古天乐吊起来折腾。普城百姓幡然醒悟:无论反抗与否都是死,不如斗争到底!于是在回到城内的彭于晏袁泉等人的帮助下,普城人民展开了可(kang)歌(ri)可(shen)泣(ju)一般的反抗。

      惩恶扬善的结尾开始了,电影到此似乎差不多该结束了。不过,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危城》竟然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片尾疯狂的古天乐拿着手枪对刘青云射击,却被刘青云的主角光环弄得百发无中。终于,古天乐和刘青云面对面对峙,古天乐手里有金色手枪,而刘青云手里只有一把大刀。当时的场面大概是这样的:

      古天乐奸笑着举起手枪,眼看刘青云无路可逃。不过主角一般不会这么轻易地狗带。正当我等着出现什么子弹卡壳,第三人助攻等“神迹”的时候,发生的事情让我目瞪狗呆:古天乐开枪的那一刻,刘青云迅速竖着举起大刀挡在身前,只听“Duang!!!”的一声,大刀正好挡住了子弹!当时的场面大概是这样的:

      当场古天乐和观众就一起懵逼了!!!就在观众还没从这神奇的场面回过神的时候,更魔幻的场面发生了!!!只见刘青云背过身去,把大刀往脑门子上一拍:“Duang!!!”嵌在刀上的那颗子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飞出去击中了古天乐的脑门!!!当时的场面大概是这样的:

      一把刀不仅可以挡子弹,还可以射子弹!!!这不就是义和团未竟的梦想么!!!n<图片14>n而且脑门中弹的古天乐还没死!从二楼摔下去了!而且还没死!爬起来跟没事儿人一样!随后,被愤怒的群众围殴致死了!n<图片15>n要我我也打啊!古天乐啊古天乐!你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啊!n据陈木胜透露,这个刀挡子弹,射子弹的段落是洪金宝大哥设计的。并说“最重要的是相信这些是有可能发生的。”对此,我只能表示:n<图片17>n当片尾曲响起的一刻,我正感慨那个刀射子弹的设计如此奇葩的时候,我朋友说了一句话:“普城是不是普选啊?”这句话如一语点醒梦中人,我整个人愣住了。后来在映后导演交流环节,朋友举手向导演问了这个问题。导演打哈哈说:“普城就是普通的城啦!为什么马峰的马叫太平?寓意就是天下太平。从小到大我看过很多警匪片功夫片,我的偶像是李小龙。他的片子结构都很简单。希望大家别想太多。”n<图片18>n虽然导演否认了,但如果我们从政治隐喻的角度分析解读这部电影,把普城-普选-香港联系起来,仿佛用一把钥匙打开了《危城》的大门,整部电影如刀劈竹子一般迎刃而解:n少帅讨厌读书声,老师学生逃普城。n城官军队皆不在,强大势力围城来。n先行跪下亦无用,奋起反抗惩暴凶!nn至于“少帅&强大势力”“学生”“城官”“军队”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事儿说起来就复杂了,没个一两万字说不清楚。话说上世纪80年代啊……等下,好像我的快递到了,我去拿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