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布拉德·皮特
  • 汤姆·克鲁斯
  • 克斯汀·邓斯特
  • 克里斯蒂安·史莱特
  • 坦迪·牛顿
  •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 海伦·麦克洛瑞
  • 罗格·洛伊德-派克
  • 斯蒂芬·瑞
  • 马塞尔·尤勒斯
  • 贝利纳·洛根
  • 苏珊·林奇
  • 安德鲁·蒂曼
  • 约翰·麦康奈尔
  • 洛尔·玛尔萨克
  • 多美兹亚娜·佐丹奴

为您推荐

用户评论

  • Jensen

    最终真正参透真理的是Louis。当他用那种失望看着请求解脱的新闻记者,最终离开时,我感到所谓玩弄文字、玩弄他人人生的人不过也是愚者。人类内心底里最坚实的渴望,也就是无尽的满足——想要时就能得到。就像生活得那般华美的Lestat,他将随时可能生气的欲念当成展露才华、寻求乐趣的机会;充分地浸泡在不断的欲念与满足之中,这是典型的吸血鬼——有肢体、有头脑、聪明得很,是不是地说出高深莫测的关于人生的话。那些话语带着悲观、消极、残忍,字字珠玑,为自身嗜血的性灵开脱。毕竟他们是鬼,没决人性的一群,没有灵魂。是在繁华中度日,还是在苟延残喘?

    Claudia在感受到吸血鬼的悲哀时,只不过是因心底里另一种欲求得不到满足。欲求,一切悲剧都因它而起。对于Claudia和Louis来说,任何清醒都不是值得庆幸的。从麻木中遁逃出来,立足于麻木的边缘,看着剩下的同类在麻木中继续。然而他们仍是鬼,置身于这个扭曲的鬼世界中,他们唯有不尽地悲哀、悲哀!就像鲁迅与钱玄同的那个关于“铁屋子”的对话,清醒的人叫醒了睡着的人,只能多几个人一同哭泣罢了,因此清醒者将一切苦痛独自背负。但此刻,Louis根本唤不醒任何同伴。孤独是注定的,不被理解是注定的。

    因此他看着那位足够幸福的现代人,伤心地离开。一个已经拥有作为人而生活的权利的人,为了更大的享受而愿意步入那个万劫不复的深渊,他怎能不失望!

    曾看过一部奥地利音乐剧《吸血鬼之舞》,说是以剧中的吸血鬼影射现代人,他们充满着智慧,生活得很富足,随时就可以得到,日子过得有规律——但是!他们孤独、他们残忍、他们不知道同情与理解,他们只为满足胸腔中迸发出的欲望而活,他们天天都为了自己而牺牲掉一群弱小而无辜的人。人类,正朝着灭绝人性发展。我认为《夜访吸血鬼》也是揭示了这些的。精神已死的人,吞食精神仍活的人——一个人吃人的世界。Louis和Claudia坐在剧院中,看到群鬼一拥而上,分食那个作为血的祭礼一般的少女,上帝创造的鲜活、纯洁、美好全成了群鬼牙缝里渗着的血滴。鬼的世界里没有天堂。Louis和Claudia的脸上,有木然,有冷漠,他们的内心是什么?

    现代人被隐喻成了吸血鬼,还是鬼的血性,果真伏在了人的身上。又或者,许多人并不仅是鬼,更可悲的是鬼的傀儡,牵线玩偶。就像Lestat说Claudia,“一个洋娃娃,一个放在身边宠的小女儿”,直到她内心真正长大并开始反抗。如同机械般的每一天,究竟换来了什么?这只不过是一种消磨罢了。要求变为吸血鬼的那位现代人,要的可能也是一种永恒。音乐剧《吸血鬼之舞》中的女主角Sarah,要的也正是这个。如此贪欲,也许在他们认为轻而易举便能获得满足。但什么是永恒的?快乐、财富、哭泣、爱情,均不是;只有虚无,才可以绵延至时间所处的任何角落。这一点在吸血鬼身上尽情体现。

    作为一个人,我们又还能追求什么?太多的追求,不过是让自己的每一举动、每一时刻、每一意念,都是在重复罢了。太多的追求,让我们成为一种机器,不断地填塞空虚,填塞,填塞,永无止尽。

    但是,活着吧。我们应当生活,为了生存,而好好地生活。有血、有肉、有灵魂,制造出一切能让同伴想要珍惜那一刻的情感。我们不该为自己在一片空虚中,那么忙碌。既然那么洒脱地站在了阳光之中而毫无畏惧,我们,又有什么而不应感到感激、感到珍惜的呢?

    《夜访吸血鬼》是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企图用一只善意的手,劝服那些沉浸在黑夜迷梦中的人类,并将他们重新推至明亮的自然之下的吧。

  • Jensen

    18世纪的路易斯安娜州。年轻英俊的庄园主在失去妻儿后痛不欲生,终日沉迷于酒色,只求在迷醉中被人夺去生命。他堕落而悲痛,这样的他却吸引住了一只吸血鬼,一心求死的路易在吸血鬼莱斯塔的诱惑下,也变成了一只吸血鬼。

    被吸干血的人大都会死去,只有极少数的人类被吸血鬼变成同类,而且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在被吸干血的人类弥留之际,喝下吸血鬼的血,那么作为人类的灵魂就会死去,同时吸血鬼便诞生了。自私残忍的莱斯塔为什么会把自己珍贵的血给路易喝,两人又因什么而牵绊,在以后的故事里会渐渐显露出来。

    在一般的电影评论里会说这是一部跨越时空,纵横想象的宏篇巨作,以吸血鬼来映射当代社会中的许多潜在的危机和罪恶,围绕人性这一主题并加以阐发。在这里讲述了一个还残存着人性的吸血鬼路易,为了不杀人坚持不肯吸食人血,被饥恶煎熬的他只能靠老鼠或鸡狗的血来维生,他不想效仿自己身边唯一的吸血鬼莱斯塔,拼命维持着仅存的一点人性,不愿随本性堕落,但这徒劳的挣扎在莱斯塔看来真的很可笑,落魄狼狈的路易厌恶着把他变成吸血鬼的莱斯塔,路易拼命压抑自己嗜血的欲望,逃到下水道抓老鼠吃,疲惫痛苦的路易狼狈不堪。尾随他的莱斯塔依旧是嘲笑他,但从那讽刺的话语中看出莱斯塔对他的的欣赏和爱慕,在这里开始看出在这部吸血鬼题材的电影里,出现了异类的另样的爱情-同性恋。然后开始回想起在影片的最初,在路易痛失妻儿而自甘堕落的那段时间,流连于声色场所的莱斯塔初见路易时,是怎样不由自主地尾随着路易,在他耳边低语诱惑让他成为同类,永远远离死亡和痛苦,一起低头俯视碌碌众生。莱斯塔爱上路易,路易为失去爱人的痛苦,为了不滥杀无辜而宁愿忍饥挨饿的狼狈,在莱斯塔看来是珍贵的,因为这巧合就是他所欠缺的。

    路易恨莱斯塔,他认为是莱斯塔让他变成恶魔,让他生不如死,他很想离开莱斯塔。虽然莱斯塔表面是冷血残忍,也没有什么是让他特别在意的,但他明白路易的心思而且想留住他,所以又造了一个小吸血鬼来牵绊住他。所以现在出现了第三只吸血鬼,像洋娃娃般的小女孩克劳迪娅,路易不忍离开小女孩,于是这个奇异的家庭就成立了。小女孩没有什么是非观念,她只是不择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她是个天真又残忍的杀手。从此路易也随他们一起吸血杀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界在不断变化,但仿佛他们永远不会变。只到有一天,克劳迪娅看到了成熟女人的身体,她深深的渴望拥有那迷人性感的成熟躯体,但作为从小就变成吸血鬼的她,洋娃娃般的外貌永远不会改变。莱斯塔和路易这两个父亲无尽的娇纵让她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她不满足与路易仅仅是父女关系,希望自己是路易的情人,离开莱斯塔过这两人世界,于是她设计谋杀了莱斯塔,与路易坐船离开,到了遥远的巴黎。

    两人在巴黎过着即像父女又像情人的生活。新的地点有新的人物出现,在巴黎,克劳迪娅被其他吸血鬼杀死,路易为她报仇而烧死了其他吸血鬼,最终他也是孤单的一个人。另一个吸血鬼邀他共同生活,被他拒绝了,他回到了故乡路易斯安娜,见到莱斯塔竟没有死,只是丑陋虚弱,吸血鬼是很难完全死亡的,所以他们两个的羁绊是无尽的…

    在旁人看来,莱斯塔是邪恶的化身,他是总会让别人堕落的恶魔,而路易是善良且拥有难以泯灭的人性,但我同时也看到了莱斯塔对爱人坚韧的爱与隐忍,以及路易的随波逐流与无原则。在这样的电影里,当然不能去批判吸血鬼草菅人命,就像环保主义者希望人们理解凶猛的肉食动物那样,除去人性,动物就剩下填饱肚子的本能。这部电影是站在吸血鬼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杀人不是罪恶,永葆青春是幸也是不幸。

    在电影里有三个人爱上路易,路易却不清楚自己爱谁,他总是被动的去接受,很难自己掌控命运。唯一的坚持就是最初对仅存的人性的维护,以及唯一的反抗是最后为克劳迪娅报仇时的杀戮。吸血鬼都不由自主的被他吸引,因为路易身上拥有他们没有的善良和温暖,每个吸血鬼都是自私残忍而又孤独的,爱上路易的吸血鬼都想占有他。莱斯塔纵容地看着路易的挣扎与逃离,但从来没有去真正伤害他,他等着路易能接受他的爱,为路易造一个他渴望的家,为他造一个洋娃娃般的女儿,努力过着吸血鬼最幸福的生活,但他的爱只是换来他们的背叛,他爱的人与女儿只想要逃离他,最终谋杀了他。在这个悲剧了,莱斯塔是用一个吸血鬼的方式努力爱着他们,也许这些都无法补偿他的过错,因为他的爱让爱人陷入无法轮回的境地,正如他说的“地狱是存在的,无论我们去哪,都在地狱中。”在这里,我又想起他将路易变为吸血鬼之前,说了一句“我会让你拥有我不曾有过的选择机会”,其实不论是否是受到诱惑,变成吸血鬼是他自己甘愿的,所以没有理由去怨恨莱斯塔将他置于地狱。

    女儿克劳迪娅才算的上是一个真正的吸血鬼,她只是随着本能去生活,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没有是非感,没有道德观,强烈的占有欲让她显得不太可爱,哪怕她长着一张永远漂亮的娃娃脸。最后她甚至勇敢的说爱上父亲路易,除去文明人的种种束缚,克劳迪娅显露出的是最真实的人类本性。而路易的温柔却显得懦弱,他明明不愿克劳迪娅杀死路易,但当她用锋利的小刀划破莱斯塔的喉咙时,他只是无助的在旁边看着,他爱不爱路易不得而知,但如亲人的路易被杀时他也是心痛的,他只是无奈又无助的看着最亲的两人相互残杀,最后他帮助克劳迪娅把路易沉入沼泽。莱斯塔是不是很心痛,不是为克劳迪娅杀死他,而是为路易的的决绝。

    独自留在路易斯安娜的莱斯塔没有死去,他靠沼泽里的鳄鱼和青蛙的血活了下来,独自在黑暗的角落苟活了多年,悲伤而胆怯,他等待有一天路易的归来。只是没有路易的生活是绝望的,曾经风流残忍的莱斯塔竟然会缩在角落里任由自己衰老丑陋,当他见到一人回到故乡的路易时,才又真正活过来。是因为仅仅看到路易就觉得生活是充满希望,还是认为路易去看望他是不是有特殊的含义,只是路易依然对莱斯塔冷淡。但这些好像对莱斯塔是无足轻重的,他又开始变的神采奕奕,只要他愿意,他依然可以英俊潇洒,而且他有的是时间,可以用无尽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路易。

    他人的心思自然都可以看明白,只有路易的感情是不明朗的,他爱过莱斯塔吗,爱过克劳迪娅吗?在电影里都看不出来的。或者仅仅是他由于那点仅存的人性,让他无法接受路易同性的爱,不能接受克劳迪娅有悖伦理的爱?与其说《夜访吸血鬼》讲的是吸血鬼的故事,不如说是讲的人类不为自身文明接受的另一面。无论人是否会接受,人性的黑暗面总是会在某个角落疯狂滋长。

  • Jensen

    Loneliness......

    他低头,金色额发不经意地垂坠。眉眼微抬,瞳仁间荡漾一抹勾人惨碧…瞬时间,竟是说不出的致命纯真…
    用这个词或许有些奇怪,但当那幅剧照最先映入眼帘,实在是感官触动的第一印象。

    法国贵族家庭的小儿子,听来似乎就是宠溺的代名词,不安分的玩闹中莫名其妙成了吸血鬼...不过据说安妮在最初的《夜访》中其实并未刻意地描写莱斯特,而路易单方面的絮絮叨叨也容易让人产生一如莱斯特之后所说的可怕误会。这样也好,就像我们常常爱上配角,常常奇异地背离作者意愿。

    终于,等到他在电影中的出场。阴影刻画之下上妆之后的汤姆克鲁斯,这个角色被他印象中本该阳光的气质诠释之后,光与影,日与夜,阴阳范儿的完美融合总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孤寂叛逆的血族,没有同伴,四处游荡。以他的性格,恐怕是注定了的。

    那一个背影,喧闹人群中孑然而立,飘飘然脱于暗影。空气瞬时凝固。昏暗中隐约可辩衣襟袖口点缀的精致丝绒,雍容华贵。寒冽如冰的碧眸,已然锁住场中一人。然后就是血族迅疾的出手,一反方才的静谧。这一连串朦胧交叠的风移影动,颇有几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气魄。

    初次见面,他吸食路易鲜血后将其无情抛于冰冷河中。刺骨温度,令其清醒,也给出抉择。这一刻,他们的命运就注定将连在一起......

    “I am going to give you the choice ...I... never had ”

    仍然是轻而缓的韵律,徐徐传自轻薄床帏之后。柔纱缕缕折射暧昧的白,随人声动,柔和得仿佛从未有过杀机。

    薄雾般的纱帛终于散开,四散倾伏迎接声音的主人。这一刻,仿佛走过黑夜一不小心就坠入亦虚亦幻的梦,此景此地亦不再像是路易那刚刚行过葬礼的寂寥庄园。有的,只是低头一瞬,惊鸿一瞥,唇角拂过轻轻浅浅似有若无的笑......

    ——Killing me softly with you smile , voice , and kiss...——

    神思有片刻的游离,忽然想起了关于永生的传说。

    不死生命的美丽,其中之一或许就来自于那永不涤淡的时光的印迹。上一次谈论起永生与美的问题,记得是在J.R.R.Tolkien的《魔戒》。这一点,精灵与血族是相通的。作为神的孩子,纵使没有生老病死,却也终究难免枷锁在身。更何况,血族受诅咒的命运。

    在这里,肉体已经死亡,枷条紧锁的灵魂是否依旧存活?如果已经死亡,为何又有永无休止的时光的折磨?如果是活着,又为何日日沉睡墓地品尝不到生命的半点鲜活?只有猎物的血液潺潺流淌温暖唇齿。永不衰败的生命原来也没有什么,多数未觉悟的也不过是行尸走肉。

    毕竟,这是留存于神话而非童话。

    于是就有那现实的血腥与残酷。无论是如何的雍容与优雅,血族的狩猎总更像是一场玩弄生命与股掌间的儿戏。恶之花勾起那些脆弱生命的欲望,肆意吸食他们最深沉的渴求、最隐秘的恐惧...他将这一切教与路易。温热鲜血缓缓爬过唇角,投落殷红凄艳的色彩是暗夜迷离的诱惑,由此打开另一种生存之道。

    路易,向来对逃避现实还带有道德洁癖的角色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本着对生命的所谓敬意,无论是对自己的苦痛抑或是他人的,都没有勇气去终结。偏偏是这样的,让原本孤寂桀骜的恶魔王子为他度过了生命中最难堪的二百年。

    教授狩猎的一幕幕,确实是极具感官的吸引力。风流浪荡的娼妓、密谋诡计的贵妇...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夜舞,奢侈糜烂,向黑夜喷吐香艳迷人的罪恶气息。无名的旅人迷失方向,灵魂在这里肆意堕落。欲望,在每一双迷醉的眼底深处郁郁灼烧。“Evil-doers are easier , and they taste better .”莱斯特喜欢这些,化身迷人的妖魔穿梭其间。莱斯特喜欢这些,化身迷人的妖魔穿梭其间。正如他之后为自己辩护的,并非“与天真无邪的陌生人胡乱勾搭”。那些堕落的人们,倒是纷纷将他误认做最好的同伴,孰不知自己只是盛满温热血液的容器。

    路易又实在是最糟糕的学生。

    打翻莱斯特为他接好的血,身后血的主人尤在惊惶哀号,最终仍是莱斯特自己下手结束这场血族的狩猎游戏...

    “Now , are you happy ? ”

    疲惫地跌坐于沙发。教导这样的学生,几乎要比自己当初亲历亲为适应生存更累。

    他难得的愤怒失态、他的失意、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有了路易之后重又鲜活。

    “I like to do it . I enjoy it ”

    这一刻,路易的人性在他反复的踌躇犹豫中显得淡了。反倒是莱斯特,颓废、鬼魅、凄艳、忧郁。当他状似无谓地说出这句话,那一瞬,真像一个孩子,孜孜不倦执著于他想要的,如此玩味其中。相比于克劳迪娅,当她一百次地怀抱洋娃娃翩然而去,她的快乐在哪里?

    克劳迪娅来了。莱斯特将她造与路易为伴,或许也是自己的一时兴起,总之是成全了他们,而为自己招来两个人郁积的莫名仇恨。他的琴声散落于夜的舞池,悠扬孤寂。
     
    克劳迪娅终究来算总帐了——是时候离开他,如果他不愿意,那就毁灭他——被宠溺的任性刚烈敢做敢为的克劳迪娅,稚嫩外表下隐藏一颗包含祸水的心...

    对他疼爱的幽冥女儿,未存半点疑心。不用什么合格的理由。温软的小手臂,前一刻还亲昵地紧拥住他,下一秒便向他的咽喉伸出利刃。寒光飞闪,他的鲜血喷涌几乎流尽...不认为他之后的复出纯粹是为了寻仇——惨白纱帘浮动,帷幕后影影绰绰面目全非的莱斯特,指间流动的却是柔美浪漫的奏鸣曲。琴键交替震动出雷雨的声响,混合克劳迪娅绝望惨烈的尖叫...想他若是抓到了克劳迪娅会做什么,杀了她?一定不会...

    ——尽管克劳迪娅的确伤了我的心——

    ——我不怪她,这一类的事情,我自己也很可能说干就干的——

    很心疼这样的小莱。

    纵使力量强大,他实在算不得一个可怕的血族。相反,当路易都要无可避免地堕落,他反倒是人性未泯的。他将怎样对待狠心背叛的女儿?然而那是永远的悬念了,一心为保护克劳迪娅的路易已然举起燃烧的烛台掷向了他...

    火...将他再次推向地狱。

    或者,就像他说的,连地狱都不容呢?

    张牙舞爪的冲天烈焰已将莱斯特的身影完全掩去,在路易回望一瞬也同样燃烧于他的眼眸。这是他给莱斯特的回馈。刹那间,那碧绿的瞳仁似乎碎了。

    再后来,当莱斯特又被阿曼德从高高的塔楼顶亲手推落,阳光的金色烈焰也将任性的小克劳迪娅燃为灰烬。她死于对路易的独占,留下路易独自品酌他曾抛给莱斯特的那番孤寂苦涩。

    Loneliness......漫长羁旅中偶尔的二人同行只是脆弱的昙花一现。那些堕落的灵魂的孤独——莱斯特需要路易,路易需要克劳迪娅,更不用提阿曼德......为了寻得一伴不惜一切,甚至,被夜风撕得片片残碎。不应有爱,也许根本就是奢望。于是路易拒绝阿曼德,与莱斯特重逢之时也只是“听凭他在后面叫着”。

    可是,那还是莱斯特吗?墓园尘埃中的那副枯骨,虚弱地让人几乎不敢靠近,似乎地板的微颤抑或是尘埃的舞动都会将他绞作齑粉,眼前却仍然浮动那令人目眩神迷的旧貌。

    “The more you try , the more I want you ”

    虚弱的生命如同夕阳下的列车,坚持着离去的方向留不下同样落寞的背影。黑夜拖着单薄的声音沉沉下坠,就像一场两百年的沉睡。渴求的那些依然在生命的苟延残喘中纠结缠绕,因积淀得太多而撕裂了嗓音发不出声音。想要褪去记忆,天赋的异秉却不容许死亡来结束这一切。

    莱斯特和路易会重逢的。只不过,那是相隔五十年的后话了。

    五十年算得了什么?又一场昏睡而已。年龄不是写在脸上的,只充作指间无尽的流沙。当奔跑的好奇少年不再,如此的莱斯特究竟要走向那里又要如何死灭?这是不愿去想的结局,也是不会有的结局。

    只是这一刻。看着小莱消损的容颜,阵阵翻绞的感觉缓缓升至胃中,碎成一片冰凉又丝丝浸入骨髓,最终被不断的视觉冲击洗濯得苍凉麻木。只有震撼,嗡嗡地振颤耳膜...这种感觉,颇有几分像当初看拉尔夫费恩斯在GOF中的演绎,形销而神犹在。这一刻,什么永生、强大、美丽...统统抛诸脑后。只知道,历经密西西比阴冷河水的舔噬、即而又自熊熊的烈焰猛火中脱身的他,更有一种难以言喻惊心动魄的震慑!

    何况,他终究还是回来了——

    曾经对克劳迪娅的宠溺对路易的眷恋,任性也好执迷也罢,终都化做二百年的南柯一梦。尤其难得,唇角眉梢,依稀又是那昨日的浅笑。

    暂且放开电影的其他不谈,最终以这幅莱斯特回归的场面来收尾实在是明智之举。沉默了大半段,初始时小莱的音容笑貌仍荡漾心头久久不散。终于又是这样的笑,缓解影片后半段糜烂的审美疲劳,久久地按摩眼球...

    车已载着莱斯特,连同他新的故事渐行渐远。只是,那种名为Loneliness的东西,似乎仍将继续那永无休止的主旋律......


    =======

    一直觉得要在VC大背景下理解《夜访》电影与原著,必定是要结合《吸血鬼莱斯特》的。写此文时已距我当年第一次被电影震撼数年之久,期间读了《夜访》,读了《吸血鬼莱斯特》,并接着将VC系列一部一部啃了下去。然而总有种奇怪的感觉,似乎了解越深,就越难阐述。我承认,无论是对Lestat还是吸血鬼这种发人幻想的生物,仅Loneliness一词远远不够。它只是一个切入的角度。就像属于吸血鬼的暗夜的黑,也必定是由千万种光绚的色彩,最终糅合而成。

    这绝对是我看过的最具美感,也最耐人寻味的一部吸血鬼电影。

  • Jensen

    1994年年底上映的一部大片,好莱坞影星云集,而且是老中青三代帅哥同台,从班德拉斯到汤姆克鲁斯,然后到年轻的布拉德皮特,这部片子在当时非常之轰动,也随之成了经典。

    15年前的我们,连爱情是什么都不懂
    15年前的人们,认为艾滋病只是同性恋者传播的
    15年前的人们,他们长大的坏境比较单一化,他们没有和不同肤色的孩子一起长大,他们还没有完全适应多元文化,虽然歧视在一代与一代被消灭,但是1994年年底,有许多事情是不能提的。
    比如说,同性恋。

    如果说,啊!夜访吸血鬼是Gay片,大家只会当一个玩笑,有人会说,啊,是有两个男人在那里耳鬓厮磨,在那里互相用爱慕的眼神交流···
    这些确实也是这部片是Gay片的一个论据,但是完全不充分,层次也太浅。而要去挖掘深一层次的关于Gay的内涵,大家也没兴趣···

    Anne Rice是编剧,她最近接受了一个采访,她说,其实本片讲的就是Gay,我当时也以为她是开玩笑,采访者也说,啊,怪不得片中汤姆克鲁斯总是跟布拉德皮特有些说不清楚的关系···

    Anne说,那并不是真正的核心,真正的核心在于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一个过程,在于一个是否能真正逃离自己本质的可能性,以及在否认自己本性时产生的挣扎。
    这些话题15年前如果提,估计片子甚至有可能被禁播,而且也有许多抵制者不会去看,所以不能说是gay片,因此不能拍成断背山之类的影片,它讲的是一个gay的故事,但是它必须披着吸血鬼的外衣。

    这个时候我才顿悟了。

    路易,他一直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本质,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吸血鬼,即便他意识到自己是了,他也想过着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但是那样带来的只是对其他人的伤害,于是他开始逃离自我,放逐自己,他把爱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有一种回归到常人的感觉,在从人到吸血鬼之间的急速跳跃中,路易恍恍惚惚的经历了一切爱恨情仇,等他意识到自己真正的身份,自己真正该拥有的生活时,一切的过去已经成为过往云烟,该爱的都已经逝去了,于是他就是那一个寂寞的吸血鬼,他的故事可以说给一个记者听。

    虽然有人会觉的,怀疑自己是gay,但是真正发现自己是gay的时候,仿佛一夜之间这个世界把你从大众变为小众,你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吸血鬼一样。
    你可以选择去面对,但是一个孩子往往没有这个勇气,而且转变生活态度,加入另一个生活圈子很难,很漫长,你要花很久去寻找同类,而且即使你找到了,这个生活也未必是你要的。

    你可以去逃避,你可以依然的去尝试爱上异性,但迟早你会发现你只会给这些并没有错的人带来伤害。

    你也可以选择在两种生活中选一个折中点,结局就是,你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但这这样的思绪,重看一遍夜访吸血鬼,顿时明白了许多
    片子也更感人了
    遗憾的是,我看过这片子的VCD,DVD,Blu Ray,WMV,RMVB
    看过不知道多少遍,不知道和多少人看过
    居然从来没有看到编剧那么深刻的用心

    惭愧啊···
    所以在此点醒梦中人,大家没有这样看待此片的,可以再看一遍

  • Jensen

    传说在美国的新奥尔良,出现了一种新型变态佬。其身穿笔挺西装,抹鲜红唇彩,专在午夜将俊美男子抓至人迹罕至的小仓库内,强迫其听自己的发家史,还要求笔录。

    这天他抓了个小记者:

    “当年我只有24岁,比现在的你还要年轻点。当时我是种植园主,非常非常有钱,长得又帅。但我总是终日沉浸在悲痛之中。(每天用45度角仰望天空来着)因为我的老婆难产死了。为了忘记她,我只好整天吃山珍海味,玩好看的女人,然后再狠狠赌一把,居然还都是赢的。可我是多么悲痛啊,,啊,,,啊,,我不想活拉,,啊,啊,,,啊”

    “后来你知道怎么了?居然有个美男吸血鬼跑来咬我(长得象汤姆克卢斯哦),咬完后跟我说,从此你就不能见太阳了,但从此你也不会生病,不会老,不会死了。当然拉,偶然还得去吸点人血。”

    “我一开始誓死不从,每天除了吃喝玩乐玩女人吸女人血外,我就是痛不欲生,就是不给他笑脸看。但后来终于被他发现弱点,搞了个吸血鬼小LOLI来,于是我就屈服了。”

    “后来我和小LOLI联手把汤姆克卢斯做了,跑到巴黎去旅游。巴黎的吸血鬼很变态,没事喜欢演舞台剧。我原来以为巴黎大城市,吸血鬼会比较有品位,没想到他们一看到我就全疯了。其中一个还死抱着我的腿说,啊,没有你我会死啊,,,但我怎么管得着这些呢,只好一把火把他们都烧了”

    “于是我又回到了美国,回到了奥尔良,每天过着痛不欲生的日子”

    “好像还瞒爽的嘛”小记者轻声嘀咕

    “什么,你说什么!”西装变态佬死死卡住小记者的喉咙,“你居然敢说我不悲痛,你居然敢说我不悲痛!!!”



    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