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王子:时之刃

波斯王子:时之刃

348

    9.0

    常见问题

    1、杰克·吉伦哈尔,杰玛·阿特登,本·金斯利,阿尔弗雷德·莫里纳,史蒂夫·图森特,托比·凯贝尔,理查德·柯伊尔,罗纳德·皮卡普,瑞斯·里奇,吉斯利·厄恩·加达松,Claudio,Pacifico,Thomas,DuPont,Dave,Pope,Domonkos,Pardanyi,Massimiliano,Ubaldi,弗拉基米尔·弗迪克,塞尔瓦·拉萨林根,达尔文·肖,罗汉·希瓦,Stephen,A.,Pope,法尔扎纳·杜阿·鄂雷恩,Emmanuel,Akintunde,Craig,Braginsky,若昂· 主演的电影《波斯王子:时之刃》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波斯王子:时之刃》来自于美国地区。

    2、《波斯王子:时之刃》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0年在美国上映,《波斯王子:时之刃》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3132分,《波斯王子:时之刃》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波斯王子:时之刃》值得观看吗?

    《波斯王子:时之刃》总评分3132。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动作片。

    4、《波斯王子:时之刃》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波斯王子:时之刃》是上映的动作片,由影星杰克·吉伦哈尔,杰玛·阿特登,本·金斯利,阿尔弗雷德·莫里纳,史蒂夫·图森特,托比·凯贝尔,理查德·柯伊尔,罗纳德·皮卡普,瑞斯·里奇,吉斯利·厄恩·加达松,Claudio,Pacifico,Thomas,DuPont,Dave,Pope,Domonkos,Pardanyi,Massimiliano,Ubaldi,弗拉基米尔·弗迪克,塞尔瓦·拉萨林根,达尔文·肖,罗汉·希瓦,Stephen,A.,Pope,法尔扎纳·杜阿·鄂雷恩,Emmanuel,Akintunde,Craig,Braginsky,若昂·主演。由导演迈克·内威尔携幕后团队制作。

    5、《波斯王子:时之刃》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动作片电影《波斯王子:时之刃》是著名演员杰克· 代表作,《波斯王子:时之刃》免费完整版2010年在美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波斯王子:时之刃电影,波斯王子:时之刃剧情:本片根据育碧软件公司2003年的同名电子游戏改编。十五年前,孤儿达斯坦(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饰)在市集上因英勇好战被波斯国王收养入宫。十五年后,长大成人的达斯坦随两位哥哥和叔父(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饰)出征,奇袭圣城阿拉姆特,并得到国王许婚,将阿拉姆特公主塔米娜(杰玛·阿特登Gemma Arterton 饰)许配与他。达斯坦无意中得到了塔米娜公主竭尽全力保护的“时之砂”匕首,却被诬陷毒害老国王,被迫逃亡。为了洗清罪名,同时确保伟大的波斯帝国不至于沦落他手,达斯坦胁迫塔米娜公主与他一同进入了臭名昭著的“奴隶谷”,破坏了阿马尔酋长(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Alfred Molina 饰)的鸵鸟大赛。在老国王的葬礼上,达斯坦终于发现了幕后凶手,而塔米娜公主也终将有关“时之砂”的秘密据实以告…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杰克·吉伦哈尔
    • 杰玛·阿特登
    • 本·金斯利
    • 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 史蒂夫·图森特
    • 托比·凯贝尔
    • 理查德·柯伊尔
    • 罗纳德·皮卡普
    • 瑞斯·里奇
    • 吉斯利·厄恩·加达松
    • Claudio
    • Pacifico
    • Thomas
    • DuPont
    • Dave
    • Pope
    • Domonkos
    • Pardanyi
    • Massimiliano
    • Ubaldi
    • 弗拉基米尔·弗迪克
    • 塞尔瓦·拉萨林根
    • 达尔文·肖
    • 罗汉·希瓦
    • Stephen
    • A.
    • Pope
    • 法尔扎纳·杜阿·鄂雷恩
    • Emmanuel
    • Akintunde
    • Craig
    • Braginsky
    • 若昂·

    为您推荐

    用户评论

    • Jensen

             迪斯尼和Jerry Bruckheimer过于念念不忘《加勒比海盗》的成功,想要借改编游戏《波斯王子》复制出一个海盗的孪生兄弟,同样有幻想元素和动作特效大场面,也有阴谋爱情和异域风情。但《波斯王子》毕竟是“弟弟”,它活在《加勒比海盗》的成功阴影下,被要求尽量向后者看齐。于是它把《加勒比海盗》当成了它的榜样和仿效对象,而超越和创新的自信也几乎消失殆尽。

          在这样的状况下,除了迪斯尼的支持,几乎所有人包括一些游戏粉丝和影迷都等着吐口水淹死它。然而,《波斯王子》居然,居然没有烂。

          也许是因为《波斯王子》有Mike Newell。《波斯王子》像《火焰杯》那样饱满却不臃肿,叙事节奏控制得当,特效也没有泛滥。个人觉得开场的攻城戏已很不错,最后的高潮戏也足够炫目扣人心弦,非常喜欢的是开场和结尾的首尾呼应,颇有气势。
          也可能是因为《波斯王子》相中了Jake Gyllenhaal,虽然野性少了点,但已非常性感帅气,看着他蹦来蹦去飞檐走壁嘴角上翘还有一点邪气,足够无数人花痴。
          或许是《波斯王子》对游戏的忠实改编,对剧情走向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动,更有趣的是大量还原了游戏中的动作场面,游戏迷能看到王子拽着绳子抓着木棍荡来荡去,能看到王子攀爬墙壁在房顶间跳来跳去。可惜的是受到剧本限制,时之刃在片中只被使用不超过5次,更多时候只是作为剧情线索的道具。
          
          但是《波斯王子》也绝不是出色的,它没能赶超《加勒比海盗》,最终成为了好莱坞流水生产线上的又一部刚好合格,没有惊喜也没有巨大失误的暑期大片,而这恰恰就是它的死穴,它如此贫乏庸俗以至于观众刚刚走出电影院可能就已经完全忘记片中那些眼花缭乱的动作戏。哈姆雷特的王子复仇记已被世人铭记于心,杀死国王的真凶永远都是看似善良的国王兄弟,而每当王子Dastan成功让一个王子兄弟相信自己,那个王子就会惨死。《波斯王子》整个剧情就是这样,每当有转折出现时,编剧生怕观众不知道似的,通过对白再三强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把一个本来就已经很熟烂空乏的故事讲得如此苍白直接,剧情显得幼稚俗套在所难免。没能像《加勒比海盗》那样趣味十足更是《波斯王子》的另一缺陷,全片唯一的丑角也只规规矩矩表演了几个不痛不痒的笑话。

         《波斯王子》努力尝试向《加勒比海盗》靠拢,最后却不及后者。不过就像上文提到的,《波斯王子》没有烂已是万幸。也许你会以挑剔的眼光去找出一堆它或许是部烂片的理由,但对于抱着爆米花和可乐,与朋友情侣一起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来说,《波斯王子》仍有一定的娱乐性和观赏性。之前听说迪斯尼已经自信地决定拍摄续集,如果仍是改编自游戏,那我会很期待看被诅咒的Jake会是怎么个帅法。

      PS:电影不值四颗星,多出的一颗星是为了花痴Jake。

    • Jensen

      我虽不是个游戏玩家,本科时候倒也围观过兄弟们玩《波斯王子》,当时只觉得太难,遂放弃转而继续去玩AOE或者MOE这种能打成经营游戏的即时战略游戏。这次围观电影版的《波斯猴子》,仅凭围观经验就觉得三个跑酷段落做得颇得游戏精髓,很好玩,数了数叙事结构段落,都是三、三和三,听闻电影也要拍三部曲,又是一个“三”。

      时光匕首/月光宝盒启动了三次(前两次是同一场景,叙事功能上算一次),塔米娜耍了达斯坦三次,同时也是分三次道出此物真相,达斯坦为了洗白自己分别向三个人辩白(叔叔、二哥、大哥),阿萨辛帮派出场三次,当然,为了让波斯国王有三个儿子,还是要收养达斯坦的。再去数的话,诸如阿拉姆特(难道不是阿拉木图么)安放匕首的神殿也是使用三次,塔米娜和达斯坦的吻戏三次才成功,之类,真是干净利索地符合叙事学原则。”三兄弟“本来就是民间传说常用的叙事模型,”事不过三“则是默片时代开始的最经济有效的叙事方式(最典型的就是吻戏的安排,百分之百的默片手法)。拿叙事学或者第一符号学的组合段理论来拆解动作片可谓无往不利,要说这个,则是因为看了太多的莫名其妙缺乏照应,以及太多的点死为止,”三“这个数如此受钟爱,是有道理的,从”三段论“到后来的”正反合“,有些东西,不服不行。

      所以在剧作上,本着最经济的原则,叙事流畅,在动作场面间安排的情节也算紧凑,还有诸如鸵鸟赛跑这种插入式叙事段来调节气氛。人物塑造方面,基本没有完成人物弧线,原因很简单,留给塑造人物的时间太有限,全片统共不到20分钟,最失败的则是大反派皇叔/皇太弟的造型,MD一看就是个坏人啊,这是赤果果的剧透!

      所以对影片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比如我本来就是杰克·吉伦哈尔的粉丝,去HC就好了。CG做得差点也无所谓,比如大决战之后的时间倒流,做得着实山寨了些,美服化道和摄影够好就行;动作戏自然入不了中国功夫片养大的观众的法眼,比如中近景太多太紧,功夫片内在要求的动作的完整性(同时这也是部分游戏玩家吐槽此片的终极原因)展示不出,有时会出一些诡异机位(俯拍之类),这方面不能要求英国老爷爷太多,三个跑酷场景做得精细,足够了。其实本片的电影化(Cinematic)做得还不错,通过叙事上的”夺宝“模式,将观众注意力牢牢拴在时光匕首上,这一点十分有效。至于其中的”Bug“,比如达斯坦为何一次次能找到塔米娜,或者最后为何时光精确倒流到那个时间点上(其实影片开头大家都心知肚明,会回到那一刻的),还是有句著名的话来回答这些问题”较真你就输了“。

      要再谈一谈的是两点。其一是游戏和电影的关系。曾有一次我跟Orc大师用极为本质化的方式讨论了”什么是电影“,其中问到”如果在影院大银幕上玩RPG游戏,那么对影院里的观众而言这是不是电影“,最后的结论变成”电影是画框内的活动影像“,说到底电影就是个框,但是球型内表面形状的银幕,有没有画框存在呢?还是等开发出来再说吧……但是游戏与电影的互相影响倒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如今的图形化游戏都存在一个”观念的摄影机“,而电影也会借鉴游戏的”镜头“调度方式,典型如《赤壁·上》,八卦阵时关羽摆Pose的同时,一个急速的拉升带同轴变焦,这无疑是从三国游戏里来的。而在叙事层面就更有趣了,只说电影,《罗拉快跑》虽然跟基斯洛夫斯基《盲打误撞》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它的情节模式是游戏式的Save-Load,以及重新开始。戴锦华认为《罗拉快跑》的一个重要内在表述是”试图超越生命经验不能传递的悲哀“,在游戏/电影的世界中,从头再来的时候,生命经验便可以积累——第二次行动中,罗拉学会了用枪,第三次行动中,罗拉避开了很多障碍等等。而在《波斯王子》这里则更为有趣,它的设定是——持有时光之刃的人,会获得可以累积的生命经验,这其实是个与终极问题等价的问题,因为人不可能再活一次,因为生命经验不能传递。
      这大概是电影情节线上强化的内容,英雄不死不再是可笑的所谓“主角光环”,而是因为这其实是个游戏,可以重新开始。这个观看的位置和心态决定了某种观影时的间离感,但是正如前文所述,这种间离感通过电影化的手段——对核心道具时光之刃的“凝视”而被某种程度上消解。而再推进一步的话,倒是可以进入对诸如“拟像”或者“观视结构”的再度讨论,不过对观看主体似乎是需要重新定义,毕竟影院观众与游戏玩家在重合之时这种讨论才会更有说服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种游戏化(或者“电玩化”)的叙事结构已经开始消解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叙事。而另一种延伸的讨论,则要走向情感结构了。于是这里倒是带出了第二点:本片的潜意识表达。
      很有意思的是,本片上映之前,大量的新闻都在谈论此片与伊拉克战争的关系,其实非常明显,即使我对以“找不到的兵工厂”为借口的侵略战争和萨达姆那儿并不存在的“大杀器”之间的关联没有第一时间的反应,但是沙漠、中东无疑是确有所指,更何况最后的大决战,时光之砂是什么,时光匕首的驱动力是什么——那赤果果地写着俩字叫做“石油”啊,不然为何开采时光之砂需要打井,而且“你把沙子都用完了”是要被骂的,不然为何时光之砂最后是以石油井喷的方式出现,不然为何要时光之砂被全部用光,世界就要毁灭了——废话,没有石油的话,世界必然毁灭了啊……如果如新闻所述,导演和编剧”没有往哪儿想“,那么这也是他们的潜意识,或者根本就是一种说辞。再看影片中的其他表意符号,阿萨辛刺客们明明就是恐怖分子,看打扮就知道了;达斯坦的人道主义精神是普世价值或者主流叙述的观点吧。那么这种”时光倒流“的隐喻就不言自明了。
      更好玩的是本片中的其他一些表达,比如,女人为了拯救世界毅然决然放开了白人男性英雄的手,最后一分钟营救没有成功,但是女人的牺牲拯救世界的同时也拯救了男人(同时,又反复强调了血缘、家庭这种保守的观点,倒是也颇合金融海啸之后的某种主流话语倾向);同时,又是一个后911的表述——最大的敌人来自我们内部,位高权重的皇叔/皇太弟,恐怖分子也是他豢养的(唔,恐怖分子很多就是美国自己出钱出枪搞出来的),达斯坦要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让哥哥明白这一切的真相——《虎胆龙威4》里面布鲁斯威利斯要击穿自己的身体去伤害敌人。而这一切却建立在一个游戏的逻辑上,并最终完成了商业电影必须的Happy Ending,这是“想象性的解决和抚慰”么?恐怕未必如此,所以,游戏的神奇和可以从头再来才真正显示出现实的无法解决——《守日人》里的命运粉笔,那是更深层次的对冷战之中不战而败的苏东阵营的悼亡和想象性解决——以及人类文明的悲哀。
      豆瓣上好像没什么人谈到片中昭然若揭的伊拉克隐喻,很正常,因为中国观众并不分享这种话语空间或者情感结构。然而这个故事吐的最深的一个槽则是——波斯帝国,盛极一时,但是,它灭亡了……
      所以,你们都懂的。

    • Jensen

      这是一部结合了中国武术、自由搏击、跑酷、蹦极、滑板、攀岩、狗血爱情和月光宝盒的电子游戏版《王子复仇记》,虽然我对《波斯王子》这类动作冒险游戏不大感冒,但育碧的养成型游戏可是我的最爱,拿游戏改编电影固然能节约宣传成本,可也无形中拉抬了观众的期望值,一旦得罪了游戏迷,这堆胶片难免被愤怒的口水淹死——之前好莱坞那一堆臭名昭著的游戏改编电影就是前车之鉴。

      现在看来,《波斯王子:时之刃》倒是一部做得很出色的商业大片,养眼之余,整个故事有头有尾,悬念与高潮迭出,应该说达到了制片人布莱克海默所说的“一个好的故事才是电影成功的关键”的标准(我觉得本片特别适合6~14岁的小朋友观赏)。不过跟让布莱克海默和迪斯尼捞遍全球的《加勒比海盗》系列比起来,《波斯王子:时之刃》还是欠了好几分火候——但愿续集能上一个档次——《波斯王子》系列本就是《加勒比海盗》商业逻辑的顺延,异域风情加上夺宝奇兵的故事构架(不要忘记布莱克海默也是《国家宝藏》的制片人),再弄点眩目的特技和能让影迷花痴的俊男靓女,迪斯尼就擎等着收钱吧。

      赚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要说弱,《波斯王子:时之刃》还真就弱在演员上。女一号杰玛•阿特登一出场,影院里就有人大呼失望,看来,这位还没来得及红起来的007邦女郎距离观众心目中的中东绝世美女还是有相当的差距,不过,考虑到陈好都演过貂蝉了,我觉得阿特登也不难接受,起码胸和小蛮腰还是很有点肚皮舞女郎意思的。至于格伦哈尔,应该算好莱坞新生代里的演技派了,但跟海盗船长强尼•戴普比起来,那不在一个量级上。格伦哈尔在片中不停的袒胸露乳,而且身手矫健,完全走偶像派的路子;强尼•戴普塑造的海盗却是浑身上下包得严严实实,脏兮兮的一副犀利哥打扮,应该是怎么邋遢怎么来,但在我看来,强尼叔叔的性感还是格伦哈尔目前所无法企及的。至于反派,老戏骨本•金斯利的演技勿庸置疑,只是人物一出场就化了个坏蛋妆,也没啥发挥的空间。

      影片的成功多半还应该感谢布莱克海默找到了迈克•内维尔来执导,后者既有《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这样的魔幻大片经验,又有《少年印第安纳•琼斯》这样的小成本探宝片打底,两相结合,就有了这部不落下风的《波斯王子:时之刃》。而且还能看出迈克•内维尔的细节功力,尤其是《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式的英伦幽默,在片中通过那个喋喋不休的无赖商人传达得淋漓尽致:他组织赌马博彩式的鸵鸟比赛,同时对政府税收和豢养秘密警察组织抱怨连天;而他对意欲自杀的鸵鸟的细心呵护,更是凸现出古典时代难得的环保低碳意识。

      片中核心道具“时之刃”的设计倒没什么出彩之处,最重要的功用无非是又一个波斯版的月光宝盒——奇怪,我为什么要说“又”?——格伦哈尔依靠着时光倒转的必杀技,最后连紫霞仙子都活了过来,彻彻底底的大团圆结局。至于片中对所谓“时之刃”来历和守护者的交待,则明显是对《木乃伊》的盗版。波斯王子出身寒微,是被国王无意间收养的弃儿,本可在这上面多做点文章,不过全片看下来,这个元素被完全放弃了。虽然没有母亲勾搭二叔的情节,但是弟弟杀死哥哥意欲夺王位,然后嫡传儿子(法理上而非血统上的)来复仇,《波斯王子:时之刃》内里的戏剧矛盾就是简化版的《哈姆雷特》。

      当然,商业大片难免狗血,片中除了那个化着黑眼圈的坏蜀黍,大家都是热血澎湃、道德高尚之辈——二王子临死前“拯救帝国”的遗言顿时让我有了看主旋律的错觉,而阿特登和格伦哈尔总在打斗最关键的时刻接吻,也实在是大煞风景。

      最后,王储大哥对异国公主说:“让我们两国结成比友谊更可靠的关系——婚姻”,然后影院里的女观众们就嘻笑声一片。
      这话到底错在哪?谁跟我研究研究吧。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0年5月28日)

      事后诸葛亮一下,《加勒比海盗》的成功或许也可以归结到好莱坞骨子里的海洋文明背景,海盗形象本来就是西方历史中的正面游侠人物,一旦放到黄沙漫天的古波斯内陆,王子也很难跟海盗相提并论——毕竟不是西部牛仔。再者,片中那种似是而非的拜火教异端气质,可能也让好莱坞的叙事逻辑无法自洽。

    • Jensen

      所有想做导演的人都应该学习一下这位68岁的老爷爷。看看人家是如何把迪斯尼最强权的制片人交给他做的大烂片剧本服服帖帖的做成了个好故事的。

      我将推荐所有人去看如此罕见的商业片—— 有这么难看的女主角,还能让我一直心潮澎湃的吸引我看下去。

      Jerry Bruckheimer 手下不缺作家,从游戏《PoP》买来版权的东西,改写剧本要经过好几手作家。结果就是一个人物超多,情节复杂曲折,背景历史丰富,而且有好几条故事线。

      这样做有先例的,大家都骂过<加勒比海盗>的2,3,也不满《国家宝藏2》。 花着大钱砸进去很多服装布景,特效特技,然后故事虽然复杂却莫名其妙,人物有深度,却让人无法接近。

      很幸运的是,第一集《波斯王子》不是这样的!

      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背景故事虽然充满异域神秘感,但是游戏的吸引力在以下几点:

      1. 时间匕首的神奇能力,你眼睁睁的看着时光倒流的几秒钟,充满了感官刺激。
      2. 打斗操作时,动作招式花哨
      3. 通过学习环境,开动机关,找到神秘路途,从而逐步进阶

      在影片的前三十分钟,Mike Newell 老爷爷跨越了几代人时间的鸿沟,展现出对游戏玩家惊人的感受力。从大环境俯视的运动镜头,攻城王子Dastan 翻墙时那种远程“遥控”加迅速反映的流程,进入城中以后利用环境机关完成战斗的每个节点,都让游戏玩家能够感同身受,也感叹《刺客信条》的好镜头惨遭剽窃的现实。

      但是与其他传奇动作片不同的地方透露出Mike 老爷爷的如意算盘——这不是一个关于游戏过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关注的是人物情感和人物关系。

      以开头回忆Dastan “进宫”,和攻城的戏份为例, 动作戏当中超大特写和近景用的相对一般传奇动作片比重大的多(只有Batman Begin与之相似),这样的好处是:1——观众切身体会人物面临的威胁,而不是把暴力当成艺术招贴画,2—— 增加真实度,在古装片里面避免观众脱离情感故事,一个劲看美术设计。

      Mike 满足了制片人对动作戏,滑稽人物和异域风光等感官轰炸的要求,有的时候确实非常做作。但是他意志坚定地把故事讲的很直接简单,几个兄弟从矛盾到和睦的情感经历能够唤起观众的认同,爱情副线居然出乎意料的回应了影片开头字幕作出的许诺——实在是惊喜。

      这样 “兄弟情投国家强”的主线故事与“穿越时光爱上你”的副线交织在一起,把Dastan “做人要勇敢行动,并为行动负责” 两个方面的成长讲述的圆满完整。

      其他技术方面的选择就是影片很凑巧的仅仅花时间介绍了一种“魔法”——时间倒流。而没有出现更多怪物,沙漏奇招等等超越逻辑解释的现象。这样就避免了观众对魔法的疲劳,魔法二号总归让人疲劳——这里的那些黑甲骑士就很招人烦。

      影片另外缺陷之一就是反派人物没有《加勒比海盗》巴博萨的那种让人同情的脆弱气质,这方面可以加强。Sir Kingsley 还是有存货没使出来。

      总而言之,一个讲故事的导演能够保证影片看完以后,观众不是感官疲劳不堪,而是受到启发情绪激昂。虽然Mike 爷爷没有像Gore Verbinski 那样在《加勒比海盗1》里把节奏把握的收放自如,但是算勇挑重担,接手下了一个如此臃肿的故事。和他老人家在《火焰杯》里的选择一样,无论人物有多大的神秘力量,他们最深刻的挑战,无外乎你我这些普通人一样的——友情,亲情和爱情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