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播放:医神华佗 - 第03集

为您推荐

用户评论

  • Jensen

    最近看林奕华,《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这本书中的观点有些偏激,我未必赞同,但他所说的很多的确一针见血。TVB的不思进取和急速滑坡众所周知,诸君试想想,2010过去的大半年里,有几部剧是值得让人津津乐道的?但它外在依然营造出一派繁荣景象,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
    《公主嫁到》追了几集,便缺了兴致。卡司再强劲,宣传再铺天,故事不行,依然不行。这样的剧本,放在多年前,随便拎一部出来都比它好。
    这是多么可悲。
     
    林奕华在书中说,无线宣扬的,一直都是“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以改变什么的”。
    我想他大约是没有看过《医神华佗》这一部的。虽然结果依然是悲剧,但剧集给出了应有的努力和思索的深度。
    一个人的力量要改变世界,面前困难重重。个人英雄主义其实是唯美的理想,现实从来残酷无情。或许结果依然是失败的,但起码,颂扬了这样的意志和气度。
    十年前的老剧了。那时林文龙刚刚重返无线,那时黄日华风采依旧,那时林峰和陈键峰还在里面跑龙套。其实《医神华佗》称不上是什么经典好剧,但那时一部毫不起眼的小制作,都胜过今天歌舞升平的大手笔。
    如果TVB只能用来怀念,这又是多么可悲?

    一、医者仁心
    华佗一直都是个传奇,无论是史书的记载还是坊间的传说。
    人们传扬他的声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医术有多么高明,而更是因为那一份医者的悲悯情怀。
    所谓“医者父母心”,在现实愈加反讽的今天,这句话更显得难能可贵。
     
    故事里有很多大夫。张仲景、李问,甚至是华佗的父亲华奕之,他们的医术最初个个都强过华佗百倍,但医德却个个差之千里。
    张仲景求财,李问求名,华奕之求存。所以张仲景只为付得起诊金的人医病,李问只为达官显贵看诊,华奕之则因为各种原因畏首畏尾,甚至明知疫病即将泛滥也不闻不问。
    只有血气方刚的华佗,一个人明知独木难支,也毅然挺身而出。
     
    他沉迷医学,只因妙手丹心可以救人病痛。他开医庐只为治病,赠医施药是经常的事,哪怕搞得自己三餐不继。他花毕生心血写就《青囊书》,免费印制和赠阅,只为自己所知能让更多的人受惠。
    他坚持医者无类。病人在他眼里一视同仁,无论你是权倾朝野的王侯将相,还是路边偶遇的草芥平民;他坚持救死扶伤。无论你是哪国人,也无论你是什么立场。
    他不求名不求利,不攀权贵不惧生死,不受引诱也不被动摇。为了悬壶济世,宁愿一个人以皓皓之心孤独地行走人间。
    李问看着《青囊书》垂涎三尺,情不自禁地说:“谁能得到这部书,他就能成为天下第一名医”。华佗却淡然地说:“在我眼里只有大夫,没有什么天下第一名医”。
    无私之心,皎然若玉。
     
    二、世道混浊
    然而他生在乱世。
    木秀于林的人物,通常难以顺遂自己的心意,命运也更加坎坷唏嘘。
    关羽结交他,因为华佗重情重义、心地纯良;曹操器重他,因为华佗医术高明,是唯一一个能医治自己头风顽疾的人。
    多少人感激他,因为即使没钱,也不必担心病患无医;多少人羡慕他,因为他无论在哪里,都可以轻易获得声誉和名利;多少人嫉妒他,因为只要他在,他们就永无出头之日,偏偏他们费尽心思去谋求的,恰恰是他毫不在意的。
    曹操的倚重是一把双刃剑,看似名利双收、声誉隆盛,实际却是危险重重、步步薄冰。看似一人之下,其实一人至上的曹操喜怒无常、疑心甚重,占有欲和好胜心也非常人所能及。
    而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人心险恶更是防不胜防,即使华佗丝毫不重名利,依然难免为名利所伤。

    世道混浊,还在于人心不古。塘中淤泥,永远也不会明白莲花的纤尘不染。
    曹操表面上尊重人才,实际只想将华佗据为己用。华佗的一颗耿直丹心,注定不会得到他的容忍。
    岳丈一家嫌贫爱富,只知道抱怨房子有多么简陋,嫌弃食物有多么难以入口,责骂他有多么不知变通不识时务。就算死到临头心里惦记着的依然是荣华富贵,哪懂得他的一丝半毫的苦心和抱负?
    曾经贫贱同命的妻子,可以共患难,却不可以共富贵。她本性不坏,但却真的不能为他分劳解忧。甚至也不知他为谁而劳,又为何而忧。
    同僚的虎视耽耽和存心陷害,更是让他疲于应对。

    他在前线为士兵疗伤,希望可以凭己之力扶危济困。但他在战场上治好的人多,在战事上不断受伤的人更多。
    他的高明医术甚至被人利用被人威逼,用来让他做全然违心的事情。若说曹操是死于自己的多疑,华佗又何尝不是死于自己的医术?
    他治得了奇难杂症,却医不好难测人心。他救得了别人,却偏偏救不了自己。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华佗从来都不顾自己是穷是达,心心念念都是兼济天下。
    举世混浊我独清的人,最是孤独。

    剧集最后篡改了《青囊书》的结局,反倒削减了故事的力度。如果毁掉《青囊书》的是胆小怕事的狱卒,而非宁为玉碎的张妙心,会更让人感慨。

    三、知己知心
    华佗是孤独的,但庆幸他不是一个人。
    这世上,还有一个人懂得他,辅助他,真心真意地对他好,真正与他志同道合。
    但这个人不是他的结发妻子张妙心,而是红颜知己兰亭。

    华佗与张妙心之间的夫妻之情很深沉。即使后来她一度迷失在虚荣和富贵之中,即使他心知她并非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人,但是多年的夫妻情义依然在。彼此有过怎样的疏远都好,患难时依然可见真情。
    妙心是个好妻子,虽然她真的不懂得华佗。但像红拂女夜奔李靖那样的勇气并非人人具备,辨识英雄的慧眼更是凡人少有。
    她也是一心一意为他好,只是见识所限,她不懂他清白自负的志气,也不懂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她为他所做的那些牺牲,非但不是帮助他,反倒成了他的负累和歉疚。
    所以后来她会变得虚荣和贪享,也不过因为她终究是一个寻常俗妇而已。

    兰亭不一样。她知进退,识大体,冰雪聪明、蕙质兰心。
    她理解华佗,懂得华佗,和他一样心怀悲悯。巧妙借用自己的身份,帮他打开实现理想的天地,给他事半功倍的帮助。
    华佗太忠直,他只知秉持自己的价值信念,不晓通达必需的人情世故,所以在残酷的现实里处处碰壁。
    如果不是兰亭,或许他的济世为怀永远都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梦想。连独善其身都做不到的人,所谓的兼济天下只是妄想。
    兰亭的过人之处,还体现在她洞若观火的智慧上。她对华佗有情,却从来没有想过要介入。以她对曹操的了解,深知自己被赐婚华佗只是一个政治阴谋。她懂得在什么时候反抗,也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妥协。
    只有深情如她,聪明如她,才堪与他相匹配,也才能够安然接受与他的永别。

    后来的张妙心亲手断送了华佗毕生心血的《青囊书》,后来的兰亭却走遍天涯海角,将华佗创立的五禽戏发扬光大。
    无论人在何处,他都永远在她心里。真正的红颜知己,也是一生难求的。

    四、一些花絮
    其实一直对林文龙无感,但他真是很适合演华佗这个人物。
    华佗一股子的倔强脾气和不通世事的顽固,正需要他的不苟言笑。他好似跟名医结了缘,多年后又演了李时珍。
    如今他和郭可盈业已双双离巢,将发展重心放在了内地。可内地的剧,再难有衬他气质的角色。

    黄日华演曹操,将曹操的多疑霸道和歇斯底里演到了极致。演技派,就是做枭雄时令人切齿,做英雄时令人泪湿。
    若问今年还有什么剧值得期待,《刑警》应属一出。20多年后,再看郭靖和杨康同台飙戏,该有多么过瘾。

    这部剧是林峰与陈键峰演艺班毕业后出镜的第一部。士兵甲和士兵乙,还是当年那满脸稚气的模样。如今十年过去,两人早已挑起大梁担纲主演。
    而剧中的其他人,戴耀明、韦家雄依然做着万年不变的绿叶,他们的戏份虽然永难与主角相提并论,但光芒却丝毫不输于人。TVB的绝世繁华,离不开这些兢兢业业的甘草演员。
    王伟、钟丽淇却早已淡出许久。只在老剧里,才能看到他们熟悉的面孔。很亲切,很感慨。

  • Jensen

    医神华佗生逢东汉末年群雄纷起的战乱年代,华佗的医学成就和三国时期的两个重要人物联系在一起。一个是红脸关羽,另一个是奸雄曹操。
    华佗用刮骨疗毒的方法替关羽去毒,为了不延误战事,关羽不服用麻沸散麻醉,在清醒状态下与人下棋品茗接受手术。可谓“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不过另有说法说是子虚乌有。就算此事是编撰出来,借用华佗之名来彰显医术之高明,足见华佗在医学界的地位。
    针对曹操的头风症,华佗采用保守的针灸疗法,不过头风症已成为曹操的顽疾,华佗建议如要根治,得先服用麻沸散,然后剖开头颅,施行手术。可惜曹操疑心太重,疑华佗要害他,将之关进监牢。在狱中,华佗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书,可惜没能流传下来。
    华佗一生淡薄名利,只愿做一名民间医生,为天下百姓赠医施药。医者父母心,华佗替人看病,无贫穷贵贱之分,都一视同仁,倾力救治。其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无愧于“妙手仁心”的夸赞。
    华佗曾师从名医张仲景,精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后与父亲的滋阴论相结合,研究出治疗瘟疫的方法。不过此剧中的张仲景的形象被丑化了,只给达官显贵看病,收取高昂的诊金,害怕麻烦缠身而推脱棘手病例,虽有高明的艺术,但医德却是在华佗之下的。
    曹操非常赏识华佗在医学上的才能,希望其能作为御用的侍医服侍左右。这违背了华佗济世救民的初衷,无法置百姓疾苦于不顾。好在华佗巧妙地利用了太医监的身份,在太医院潜心研究医术,把自己多年来的医疗经验写成《青囊经》,慷慨传授与有志给百姓治病的医者。
    剧中,在背后支持华佗的有两个女人。一是华佗的结发之妻,名医张仲景的女儿妙心,另一是曹操的义女,识得大体的兰亭。妙心利用名医世家的医学氛围,让初涉医学领域的华佗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虽然贵为名医千金,能过得粗茶淡饭的苦日子,帮助夫婿开医卢为百姓治病开方。不过随着华佗的平步青云和步步高升,妙心越来越显示出贪慕虚荣、显耀荣华富贵的世俗气。夫妻两人的感情亦渐行渐远。
    兰亭蕙质兰心,了解义父曹操的别有用心,多次施计谋帮助华佗化险为夷。在太医院,兰亭与华佗朝夕相伴,渐生情愫。曹操不是迂腐之人,谣言传到曹操耳中,在曹操认为,华佗宅心仁厚,且是个不可多得的医学人才,可完成为义女找到一个好夫婿的心愿,同时也找到了一个自然的借口让华佗为其办事,巧妙制约之。伴君如伴虎,华佗越是深得曹操信任,危险也更多了一分。曹操的奸诈用心可见一斑。被逼违背良心替曹操做事,这也造成了之后华佗背曹投关,后又置生死于不顾回到曹操身边,最终死于狱中。

返回顶部